马启明;韩巧萍
化疗后肢体疼痛是静脉化疗的常见并发症.许多化疗药物易使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常累及整个穿刺侧的手臂,患者难以忍受,甚至导致化疗中断.笔者于2010年7月试用小针刀治疗该病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蒋某,男,29岁,职员,因“右前臂疼痛2月余”于2010年7月8日至我科就诊.
作者:叶尚志;蔡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该病起病急,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较大,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致盲率而成为目前角膜病中主要的致盲性眼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还缺乏疗效确切的方法和药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既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又能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从而防止复发[3].基于此,笔者亦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并与常规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庞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胸痹,《金匮要略》论述颇详,其内容涵盖了现代中医临床所描述之胸满、胸痛.其病机《金匮要略》从脉象“阳微阴弦”探求,认为是上焦阳气不足,阴邪趁虚上乘,致胸中闭塞,阳气不通而成.故立诸方以通阳散结、豁痰下气.自《金匮要略》以阳虚邪痹立论,后世医家又发明了活血化瘀之法,更加充实、丰富了胸痹的治疗手段.现今中医临床,从痰瘀着手,创立了众多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剂及中成药,阻止了病势的进展,缓解了患者的病痛.
作者:郑彦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1 引言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操,其动作舒展优美,编排精致,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慢性病患者的健身保健.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的健身保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八段锦是延缓生理性衰老的有效身心锻炼方法.
作者:穆晓红;刘铜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经、带、胎、产是妇女特有的生理特点,它们的正常与否反映了女性身体的健康状况.闭经作为妇科月经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困扰并影响着许多女性的生活.西医认为闭经是妇科常见的一种症状,可因全身或局部性病变引起,根据既往有无月经来潮,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原发性闭经指年龄超过16周岁,第二性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者;或年龄超过14岁,第二性征未发育者.继发性闭经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者,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中医学将闭经称之为“经闭”、“血枯”、“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等.
作者:王小红;李奕祺;郭晓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小20岁,大56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诊断标准均按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炎性肠病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即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金季玲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理事. 经血非时而下,或量多如注,或量少淋漓不尽者,谓之“崩漏”.历代文献有关崩漏的记载颇多,如《诸病源候论》日:“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
作者:李梅;金季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并予以临床观察和对比研究.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海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病例:刘某,女,48岁.于2011-1-1日在左侧腰部出现9粒红疹,之后出现片状红晕,且有剧烈针刺感.于2011-1-11日就诊于金华铁路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胸片正常,静点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5日,服用明竹欣与雷宁10日,后配合民间土方药膏外用,均无效,疼痛剧烈不止.于2011-1-24日向笔者求助.视其第二腰椎下正中线左侧5cm×20cm红色皮损区域有粟米样红疹.
作者:何花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免疫性不孕的中西医合参治疗的方法.方法 将临床上确诊为免疫性不孕的患者,随自愿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组,进行中西医合参治疗;另一组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中西医合参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西医组.结论 中西医合参治疗免疫性不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康幼雯;任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索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异常之间的联系,以及观察中药糖末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本实验把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成糖末宁组,模型组.通过摘除大鼠左侧肾脏,术后一周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发生DN.对糖末宁组给予糖末宁合剂(10mL/kg/d)灌胃,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0周、4周、8周、12周时测大鼠血清TG、TC、HDL-C、LDL-C.结果 糖末宁合剂有降低TG,TC,LDL-C的作用(P>0.05).结论 糖末宁能够有效调节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脂.临床在应用糖末宁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同时,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调脂汤剂进行应用.
作者:金小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2009年1月~2010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柴枳术芍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照《内科学》(第6版)中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选择以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经B超、电子结肠镜、大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及细菌性痢疾、感染性结肠炎、肠结核、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明确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脾不和型的患者为观察对象.
作者:于效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介绍清燥救肺汤的源流,方证,并结合兼证分析药物常用加减,后通过举例介绍清燥救肺汤的临床扩展运用.
作者:岳滢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贾燕平,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贾燕平从事中医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对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辨证治疗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在内科病的辨证上除了以脏腑辨证为中心外,重视温病学说对内科疾病辨治的影响,认为“伏气致病”对许多慢性病的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诊治意义.笔者有幸确定为贾燕平老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撷英介绍如下.
作者:赵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产后发热是妇产科的常见病,是指产褥期内持续发热不退或高热寒战,并伴有其他症状的疾病.临床上一般以中度发热为主,常伴有微恶风寒,头晕身痛,或乍寒乍热,神疲乏力,纳眠差,恶露量少色暗等.产后发热的记述早见于《素问·通评虚实论》:“帝日: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如何?岐伯日:手足温则生,寒则死.”指出根据脉象、症状判断产后发热的转归及预后.病机金元时代朱丹溪提出了“产后多虚说”,以“补虚”为主;明清时代提出了“多虚多瘀”的发病机理,为产后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晓瑜;李京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文介绍了一种艾条燃烧烟气生成率的测量装置的设计及原理,并进行了艾条的含水率、灰烬余量及艾条烟气率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艾条的相对平衡含水率为13.51%,相对含灰量为11.77%,相对烟气生成率为126.42%.本研究为艾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和试验方法.
作者:常小荣;兰蕾;张国山;石佳;谭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的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全面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红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症,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用.笔者临床用于妇产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兹举验案3则如下.1 月经期发作性睡病吝某,女,21岁.2008年6月10日就诊.患者近一年来每逢经期即发生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偶有幻觉幻听现象,有时正在吃饭时亦昏然睡去,持续时间约10余分钟至数小时,但可唤醒.若劳作一日可发作多次,但月经过后如常.平素倦怠嗜卧、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头目昏沉,经期28天一至,经色淡暗有小血块,量中等.望面色咣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作者:赵文研;陈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是危及产妇安全造成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出血原因.预防出血极为重要.现将院产科2007年6月~2010年5月49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2007年6月~2010年5月共出现产后大出血病人49例,年龄20~40岁,平均28.9岁,产后出血量500ml~1500ml.初产妇45例,经产妇4例.自然产40例,占81.6%;剖官产9例,占18.4%.产后2小时内出血者45例,占91.8%;产后24小时内出血者4例,占8.2%.
作者:粱艳卿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穴位注射核酪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8例患者在治疗3个疗程前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观察其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变化.结果 穴位注射治疗后患者FEV1、FEV1/预计值、FEV1/FVC的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穴位注射核酪注射液治疗能够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可明显改善其肺的通气功能.
作者:袁玲;丁洁莹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