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8例

庞英华

关键词:角膜炎, 单疱病毒, 治疗,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该病起病急,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较大,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致盲率而成为目前角膜病中主要的致盲性眼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还缺乏疗效确切的方法和药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既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又能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从而防止复发[3].基于此,笔者亦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并与常规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LIDP患者采用电针结合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100例中,临床痊愈21例,显效56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愈显率77%,总有效率91%.结论 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LID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嘉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论治结直肠癌术后的临床研究

    本研究把124例结直肠癌患者按纳入标准纳入研究,将辨证分型分为:①脾虚湿毒;②脾肾两虚;③肝肾阴虚;④气血亏虚;⑤湿热瘀毒五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主要临床症状、生存质量、生存率等.研究显示治疗1疗程后临床症状改善结肠癌有效率为78.85%,直肠癌有效率为61.11%,总有效率为68.54%.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和临床疗效的提高是成正比的.二者1年生存期达到了100%,2年生存期结肠癌为98.08%、直肠癌为90.27%,而3年生存期结肠癌为82.69%、直肠癌为70.83%.中医辨证论治对结直肠癌的疼痛总有效率为62.9%.随着临床症状的改善,其生存质量的提高和疼痛的缓解呈正相关,说明以扶正抑瘤为治则的中医药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放化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的提高、腹痛或其他疼痛的缓解是有效的.

    作者:吴继萍;冯妮;李晓林;李斯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腧穴按功效分类法与按经分类法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腧穴按功效分类法与按经分类法在《经络腧穴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中医保健专业12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教学班和常规教学班,实验班采用按腧穴的功效分类法进行讲授,常规班采用按经分类法进行讲授,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按功效分类法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积性和学习成绩等方面均优于按经分类法.结论 腧穴按功能分类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临证选穴的能力.

    作者:穆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80例)和消心痛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症状及合并病变方面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 表明:麝香保心丸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显优于消心痛组(P<0.05),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文仙;李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真武汤合五皮饮治疗水肿疗效观察

    笔者自2001年2月到2010年6月用真武汤合五皮饮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水肿5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小39岁,大80岁,病程6个月~20年,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阳虚水泛水肿诊断: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寒神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少,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作者:郭慧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肺津的概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为了明确肺津一词的概念,笔者从系统梳理文献入手,通过检索《中华医典》,获得所有与肺津相关的条文,统计各涵义出现的比例,用主体涵义定义肺津的概念.并对比与肺阴的不同,对肺阴及肺津(液)的本质进行分析区别,明确各自的涵义,以防止造成理解和交流上的混乱.

    作者:景政;苏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38例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该病起病急,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较大,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因其高复发率、高致盲率而成为目前角膜病中主要的致盲性眼病[1].目前对该病的治疗还缺乏疗效确切的方法和药物.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它既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又能减少耐药株的产生,从而防止复发[3].基于此,笔者亦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并与常规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庞英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流涎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在脑瘫流涎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7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腔功能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SD)对两组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和单用口腔功能训练相比,治疗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流涎症,效果优于单纯口腔功能训练,能更有效改善患儿流涎症状.

    作者:宋雄;林小苗;邹林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诠释“病梦”

    梦是人类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医对梦的研究早见于《黄帝内经》,它主要是对于病梦的解释.本文通过深入探讨病梦的特征,可以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状况,从而有目的地指导养生及疾病的早期治疗.

    作者:麦华超;胡财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论高职医学教育的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上升和国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愿望的增强,使职业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是通过普通高考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来招收,使高职学生类型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形成了高职医学学生的以下主要特点:1 高职医学学生的特点1.1 学习动力不足任课教师普遍反映,高职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较差,教学组织相当困难.

    作者:郭宝云;王淑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中药知识与服药护理

    作为中医医院的护士,应该掌握一定的中药知识,如:中药的性味、功效、作用及副作用等.有利于正确地执行医嘱和做好服药指导,并能辨证护理病人,使病人满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双方受益.1 中药药性与护理中药的药性主要分寒、热、温、凉,古人称“四气”.四气对人体均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例如:清热药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可治疗热病,但服用过多可损阳气,如损伤胃肠引起腹泻及食欲不振等证;温热药具有温中散寒,健脾醒胃,兴奋脏器活动机能等作用,但药性辛热燥烈,易于伤阴化燥,多服用或长时间服用时,病人可能出现咽喉疼痛、便秘等副作用.

    作者:万凤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功能性腹痛中医治疗前后超声动力学改变的探讨

    功能性腹痛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多表现为小儿突然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疼痛为主,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时痛时止,疼痛程度轻重不等,间歇时腹部柔软,未见异常,可伴有功能性及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出汗、面色潮红,还可伴有食欲不振等,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依据,往往长期反复发作,大多可自行缓解.近几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人们对疾病认识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家长的重视.

    作者:王萍;单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免疫性不孕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 探讨免疫性不孕的中西医合参治疗的方法.方法 将临床上确诊为免疫性不孕的患者,随自愿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组,进行中西医合参治疗;另一组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中西医合参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西医组.结论 中西医合参治疗免疫性不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康幼雯;任亚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花化浊散结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三花化浊散结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三花化浊散结饮口服,3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0%以上,其中胃纳欠佳、脘腹胀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7.6%、97.4%.治疗后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分别为38.5%、42.9%o 结论 湿浊邪气是岭南水乡地区常见的致病因素,浊毒深伏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之一.用三花化浊散结饮治疗本病,将化浊解毒始终贯穿于全过程,配以疏肝扶正等,有较好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能抗乙型肝炎病毒,尤具整体治疗意义.

    作者:黄雄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

    目的 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FD患者,以逍遥散加减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50例FD患者,以西沙比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逍遥散加减治疗FD疗效显著.

    作者:马启明;韩巧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S)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和西药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第2~3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基础值(bFSH、bLH)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基础bFSH、b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且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肾清心法可以改善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疗效肯定且明显优于西药组.

    作者:吕晶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与情志病探讨

    情志病,是指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肝具有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能协调脏腑的功能活动,对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关于情志病应从肝主疏泄,肝藏魂,肝与春气相通应,肝与情志病相互影响来治疗、叙述,故肝在情志病发病和治疗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陈常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33例

    三叉神经即第V对脑神经,属感觉运动混合神经,感觉神经在穿出脑膜后汇成一个大的半月神经节.分成视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常伴有同侧面部肌肉抽搐,无感觉缺失等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其痛如刀割、锥刺、火烧、电击,中医学归之于头痛、头风、面痛范畴,我科用川芎茶调散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先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针刀治疗化疗后肢体疼痛1例

    化疗后肢体疼痛是静脉化疗的常见并发症.许多化疗药物易使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常累及整个穿刺侧的手臂,患者难以忍受,甚至导致化疗中断.笔者于2010年7月试用小针刀治疗该病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蒋某,男,29岁,职员,因“右前臂疼痛2月余”于2010年7月8日至我科就诊.

    作者:叶尚志;蔡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化痰活血法治疗房颤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化痰活血法治疗房颤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两组慢性心力衰竭基础治疗药均为安体舒通20mg/d,地高辛0.125mg/d,速尿20mg/d,卡托普利25mg/d,高血压者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治疗组加用中药化痰复脉汤水煎服,药物组成:半夏、胆星、赤芍、桃仁、红花、丹参、生晒参、阿胶、丝瓜络、桂枝、陈皮等加减,日一剂.并用针灸,取穴:内关、神门、心俞、足三里等穴位,日一次.结果 治疗组经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通过本观察可以看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经治疗后房颤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表明化痰活血法治疗房颤并心力衰竭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信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