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流涎症的临床观察

宋雄;林小苗;邹林霞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剌法, 口腔功能训练, 脑性瘫痪, 流涎症
摘要: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在脑瘫流涎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7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腔功能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SD)对两组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和单用口腔功能训练相比,治疗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流涎症,效果优于单纯口腔功能训练,能更有效改善患儿流涎症状.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柴枳术芍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

    2009年1月~2010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柴枳术芍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照《内科学》(第6版)中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选择以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经B超、电子结肠镜、大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及细菌性痢疾、感染性结肠炎、肠结核、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明确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脾不和型的患者为观察对象.

    作者:于效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癌化疗的循证护理

    乳腺癌居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40岁~49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手术是根治乳腺癌的第一首选疗法,而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本病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有效的肿瘤病之一,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化疗.如何做好乳腺癌的护理,是使患者能够顺利渡过化疗关,减轻化疗并发症,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作者:闫秋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梓醇对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目的 通过梓醇对土壤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考察其是否具有抑制土壤细菌的活性.方法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不同浓度下梓醇对土壤细菌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 各浓度梓醇对土壤细菌生长均无抑制作用.相反,从培养平板上细菌的生长状况看,浓度为0.1mg·ml(-1)的低浓度梓醇对部分供试土壤细菌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约占供试土壤细菌的58%.结论 各浓度梓醇均不抑制细菌生长,相反,梓醇对约58%的供试细菌表现出低浓度时的促进作用,面对其余供试细菌生长则无影响.研究结果提示梓醇对细菌生长不具有抑制作用,但有可能作为一种化感物质或生长因子促进部分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使这部分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并有可能作为“优势菌”大量繁殖,从而造成地黄根际土壤微生物失衡.

    作者:刘峰;张恒;丁月芳;展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中药知识与服药护理

    作为中医医院的护士,应该掌握一定的中药知识,如:中药的性味、功效、作用及副作用等.有利于正确地执行医嘱和做好服药指导,并能辨证护理病人,使病人满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双方受益.1 中药药性与护理中药的药性主要分寒、热、温、凉,古人称“四气”.四气对人体均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例如:清热药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可治疗热病,但服用过多可损阳气,如损伤胃肠引起腹泻及食欲不振等证;温热药具有温中散寒,健脾醒胃,兴奋脏器活动机能等作用,但药性辛热燥烈,易于伤阴化燥,多服用或长时间服用时,病人可能出现咽喉疼痛、便秘等副作用.

    作者:万凤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60例中,治愈7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为56%;治疗组60例中,治愈18例,显效3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比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胃肠道病人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中医学历来重视“三分治、七分养”,所谓的养,就是指调护.由于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及其手术的特殊性,术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再配合合理的健康教育指导,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胃肠道病人术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健康教育指导.1 心理护理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情志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发病根源[1].胃肠道病人术后,除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用药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因此,要适时做好病情解释工作,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与护理环境,及时传递疗效,使其看到自己的手术是成功的,消除紧张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丰清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如意金黄膏封包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膏封包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29例),实验组行如意金黄膏封包治疗,对照组行硫酸镁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机械性静脉炎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机械性静脉炎有效率为75.86%,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如意金黄膏封包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能有效提高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并具有中医简、便、廉、验的优势,易于临床的实践应用.

    作者:刘姝;刘学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泡脚疗法治疗胃肠病体会

    胃肠病临床上极为常见,发病率不断升高,涉及人群广泛,归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临床上常见有胃痛、泄泻、便秘、呕吐、呃逆等病.西医学将其分为急慢性胃炎、溃疡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等病.笔者有幸参加省农村优秀中医学习班3年,每周三1次幸会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查房.徐老年至八旬,神清气爽,思路犹健.每遇疑难胃肠病,配以泡脚疗法,常获殊功,体会如下.

    作者:封宽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泽田健先生之学术思想撷英

    本文撷取介绍了日本针灸名家泽田健先生的部分学术思想精粹:尊崇东方医学及其经典的思想、适应病体取穴的思想、用太极疗法进行根本治疗的思想、重视脐下肾间活气的思想以及身心并治的思想,以供我国业医者借鉴.

    作者:林存奇;李国臣;呼兴华;陈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临床症状评分,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分别于2周及1个月后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2周后NK细胞、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2周后升高(P<0.05).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个月后积分亦低于治疗2周后(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能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NK细胞水平及CD4、CD4/CD8细胞比例,从而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赖长沙;李学麟;闫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护理分析

    本文通过总结6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心得,并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治疗护理、预防指导等方面总结常规护理方法及意义,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桂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气味配伍理论和煎煮法浅析寒温并用的配伍机理

    临床所遇大多是多重病机、多样病因、病情复杂之人,处方以寒温并用多见.本文针对寒温并用的配伍方法,从气味配伍理论和煎煮法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寒温并用的配伍机理,并突出了气味配伍理论在药物配伍中的重要性,以及煎煮法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为煎煮法的推广使用作铺垫.

    作者:叶伯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自血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白癜风30例

    白癜风是临床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癜”、“白驳”、“白驳风”等.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欠佳,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病程20天~1年15例,1~5年10例,5~10年2例,10~30年3例;局限性22例,泛发性5例;进展期3例,稳定期23例.

    作者:陈瑞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方法 调中药贴敷于中极、关元穴,日一次.结果 临床控制占32%;显效占50%;无效占16%.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未病学”思想在糖尿病前期防治中的应用

    未病学是中医学倡导的治疗方法,本文运用“治未病”的思想对糖尿病前期防治的原则进行了论述,提出饮食有节、运动有方、怡养性情、早期诊断等原则.

    作者:仇丽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本文从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表面活性物质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申琪;丁玲;严道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糖尿病的体会

    目的 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方法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的知识的掌握有所提高.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全面有效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韩红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略谈赤芍白芍的异同点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芍药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芍药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历史之“芍药”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前者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中的衍生应用之一.

    作者:裴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思考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原创医学,是在我国自有的独特科学哲学指导下的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期刊也相应地具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独特色彩.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期刊引入核心期刊理念并实施相关评价时,中医药期刊的步伐却显得有点稍缓了一些.下面是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供同仁批阅.

    作者:杨建宇;范竹雯;李彦知;郑绍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腹部绞迫、大便滑脱治验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田志纯,女性,79岁,住院号:200601154.以“多饮、多尿、消瘦10年,神志朦胧1天”为主诉于2006年1月28日抬送收住本院内科1区54床.入院诊断:中医:消渴病(肾阴亏虚);西医:1、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高血压病2级(高危).3、胸椎压缩性骨折.4、陈旧性肺结核.既往史:2年前患肺结核,曾住本院治疗,好转出院.1周前摔倒致胸椎压缩性骨折.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10年,服用达美康、拜糖平、二甲双胍,间断服用降压药,否认其他疾病史.

    作者:肖丽春;杨煜;陈翎;林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