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姝;刘学晶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临床症状评分,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分别于2周及1个月后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2周后NK细胞、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2周后升高(P<0.05).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个月后积分亦低于治疗2周后(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能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NK细胞水平及CD4、CD4/CD8细胞比例,从而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赖长沙;李学麟;闫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张锡纯认为外感、内伤皆是喘证病因,本文总结了张氏从肺、肾、肝、脾、大气下陷、上焦阳虚六个方面辨治喘证的经验.
作者:朱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电针配合推拿及单纯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96%与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愈显(治愈+显效)率(80%与6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推拿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杰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我院肿瘤内科于2009年3月~2010年12月间,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配合放疗、化疗治疗了116例恶性肿瘤患者,并观察其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3月~2010年12月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经CT、病理等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胃肠道肿瘤45例,肺部肿瘤32例,卵巢、乳腺肿瘤27例,其它恶性肿瘤12例,共计116例;男51例,女65例;年龄39岁~53岁,平均年龄(46.2±7.8)岁.
作者:郭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60例中,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本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武艳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白癜风是临床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癜”、“白驳”、“白驳风”等.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欠佳,笔者采用中药内服配合自血疗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小18岁,大65岁;病程20天~1年15例,1~5年10例,5~10年2例,10~30年3例;局限性22例,泛发性5例;进展期3例,稳定期23例.
作者:陈瑞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疗程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冠脉造影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心肌缺血疗效有增高趋势(P<0.05),临床疗效较好(P<0.05),冠脉造影治疗组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胶囊干预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PCI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明显提高了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国方;杨素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活血散瘀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活血散瘀汤治疗,每日1剂,早晚分服,饭后服用,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0.3g,每日2次;维生素B1片,每次2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注射液,每次0.5mg,每日1次,肌肉注射,10d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0% (95% CI=78.01%~ 96.99%);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0%(95%CI=60.09%~74.91%).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 =2.42,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活血散瘀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
作者:张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7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2例,采用西医常规加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温胆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40.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肾功能SCr、BUN比较及2组治疗后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张少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化疗后肢体疼痛是静脉化疗的常见并发症.许多化疗药物易使局部出现持续性疼痛,常累及整个穿刺侧的手臂,患者难以忍受,甚至导致化疗中断.笔者于2010年7月试用小针刀治疗该病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蒋某,男,29岁,职员,因“右前臂疼痛2月余”于2010年7月8日至我科就诊.
作者:叶尚志;蔡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作为中医医院的护士,应该掌握一定的中药知识,如:中药的性味、功效、作用及副作用等.有利于正确地执行医嘱和做好服药指导,并能辨证护理病人,使病人满意.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双方受益.1 中药药性与护理中药的药性主要分寒、热、温、凉,古人称“四气”.四气对人体均有不同的作用和副作用.例如:清热药具有消炎抗菌的作用,可治疗热病,但服用过多可损阳气,如损伤胃肠引起腹泻及食欲不振等证;温热药具有温中散寒,健脾醒胃,兴奋脏器活动机能等作用,但药性辛热燥烈,易于伤阴化燥,多服用或长时间服用时,病人可能出现咽喉疼痛、便秘等副作用.
作者:万凤琼 刊期: 2011年第09期
1 引言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操,其动作舒展优美,编排精致,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慢性病患者的健身保健.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的健身保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八段锦是延缓生理性衰老的有效身心锻炼方法.
作者:穆晓红;刘铜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王光辉主任是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博采众家之长,重古而不泥古,善于变通和创新,擅治妇科疑难杂症.笔者跟师学习,深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特点浅谈如下.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上升和国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愿望的增强,使职业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是通过普通高考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来招收,使高职学生类型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形成了高职医学学生的以下主要特点:1 高职医学学生的特点1.1 学习动力不足任课教师普遍反映,高职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较差,教学组织相当困难.
作者:郭宝云;王淑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划经点穴课是《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课堂理论讲授相比,它与临床结合更紧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现就划经点穴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谈一些点滴体会:1经脉循行经脉循行路线与腧穴分布顺序不尽一致,要向学生讲明“经”和腧穴的关系.并不是“经”和腧穴有组织结构上的联系,而是腧穴按位置和诊疗作用,通过总结和归纳,分别归属于各“经”.所以,凡归同一“经”的腧穴,对本“经”所属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或诊断作用.
作者:任珊;周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80例)和消心痛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症状及合并病变方面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 表明:麝香保心丸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显优于消心痛组(P<0.05),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文仙;李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文通过总结64例面神经麻痹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心得,并从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症护理、治疗护理、预防指导等方面总结常规护理方法及意义,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作者:桂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临床所遇大多是多重病机、多样病因、病情复杂之人,处方以寒温并用多见.本文针对寒温并用的配伍方法,从气味配伍理论和煎煮法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寒温并用的配伍机理,并突出了气味配伍理论在药物配伍中的重要性,以及煎煮法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为煎煮法的推广使用作铺垫.
作者:叶伯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方法 调中药贴敷于中极、关元穴,日一次.结果 临床控制占32%;显效占50%;无效占16%.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管竞环教授曾是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肾病专家,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从事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经验丰富,用药独特,在慢性肾衰的中西医诊治方面造诣深厚.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受益匪浅.现将管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文祥;饶艳玲;胡刚明;聂祥智;马威;管竞环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