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经络腧穴学》划经点穴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任珊;周艳丽

关键词:经络腧穴学, 划经点穴, 教学
摘要:划经点穴课是《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课堂理论讲授相比,它与临床结合更紧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现就划经点穴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谈一些点滴体会:1经脉循行经脉循行路线与腧穴分布顺序不尽一致,要向学生讲明“经”和腧穴的关系.并不是“经”和腧穴有组织结构上的联系,而是腧穴按位置和诊疗作用,通过总结和归纳,分别归属于各“经”.所以,凡归同一“经”的腧穴,对本“经”所属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或诊断作用.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80例)和消心痛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症状及合并病变方面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 表明:麝香保心丸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显优于消心痛组(P<0.05),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文仙;李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清燥救肺汤的方源、方证及临床扩展应用探析

    介绍清燥救肺汤的源流,方证,并结合兼证分析药物常用加减,后通过举例介绍清燥救肺汤的临床扩展运用.

    作者:岳滢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120例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 本组12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年.术前的临床症状如静息痛、运动痛、肿胀、压痛等90%以上明显缓解;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行走及上下楼梯无困难.结论 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术的手术治疗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医生的精细治疗,另一方面取决于术后的康复护理,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是保证术后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赵建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核酪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穴位注射核酪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8例患者在治疗3个疗程前后,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观察其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变化.结果 穴位注射治疗后患者FEV1、FEV1/预计值、FEV1/FVC的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穴位注射核酪注射液治疗能够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可明显改善其肺的通气功能.

    作者:袁玲;丁洁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电针配合推拿及单纯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96%与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愈显(治愈+显效)率(80%与6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电针疗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推拿疗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苏杰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论保健灸的抗衰老作用

    艾灸可以强身健体、祛病防病、益寿延年.不仅有大量的古代文献记载,而且也被现代实验研究所证实.艾灸在抗病防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疗效显著、作用明显、已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接受,在具体应用中应掌握好施灸的方法及施灸量.

    作者:宫菲;王淑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

    目的 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FD患者,以逍遥散加减治疗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50例FD患者,以西沙比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7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逍遥散加减治疗FD疗效显著.

    作者:马启明;韩巧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贾燕平治疗内科病经验撷英

    贾燕平,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贾燕平从事中医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对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辨证治疗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在内科病的辨证上除了以脏腑辨证为中心外,重视温病学说对内科疾病辨治的影响,认为“伏气致病”对许多慢性病的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诊治意义.笔者有幸确定为贾燕平老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撷英介绍如下.

    作者:赵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腹部绞迫、大便滑脱治验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田志纯,女性,79岁,住院号:200601154.以“多饮、多尿、消瘦10年,神志朦胧1天”为主诉于2006年1月28日抬送收住本院内科1区54床.入院诊断:中医:消渴病(肾阴亏虚);西医:1、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高血压病2级(高危).3、胸椎压缩性骨折.4、陈旧性肺结核.既往史:2年前患肺结核,曾住本院治疗,好转出院.1周前摔倒致胸椎压缩性骨折.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10年,服用达美康、拜糖平、二甲双胍,间断服用降压药,否认其他疾病史.

    作者:肖丽春;杨煜;陈翎;林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苓桂术甘汤病机新解

    苓桂术甘汤是《伤寒论》中苓桂剂的代表方,历版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均言其主治脾虚挟饮证,言其病机为脾虚水停,水气上冲.通过伤寒论的学习,笔者认为其病机不仅为脾虚水停,水气上冲,更有脾胃虚弱,肝气虚逆,克伐脾土,风气内盛,挟饮上犯之可能.笔者兹通过本文来探讨一二.以为更多伤寒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作者:李凤霞;刘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中益气汤新用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症,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用.笔者临床用于妇产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兹举验案3则如下.1 月经期发作性睡病吝某,女,21岁.2008年6月10日就诊.患者近一年来每逢经期即发生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偶有幻觉幻听现象,有时正在吃饭时亦昏然睡去,持续时间约10余分钟至数小时,但可唤醒.若劳作一日可发作多次,但月经过后如常.平素倦怠嗜卧、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头目昏沉,经期28天一至,经色淡暗有小血块,量中等.望面色咣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作者:赵文研;陈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癌化疗的循证护理

    乳腺癌居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40岁~49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手术是根治乳腺癌的第一首选疗法,而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本病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有效的肿瘤病之一,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化疗.如何做好乳腺癌的护理,是使患者能够顺利渡过化疗关,减轻化疗并发症,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作者:闫秋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花化浊散结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三花化浊散结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三花化浊散结饮口服,3疗程后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均为90%以上,其中胃纳欠佳、脘腹胀的总有效率分别达97.6%、97.4%.治疗后肝功能主要指标(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HBsAg转阴率、HBeAg转阴率分别为38.5%、42.9%o 结论 湿浊邪气是岭南水乡地区常见的致病因素,浊毒深伏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机之一.用三花化浊散结饮治疗本病,将化浊解毒始终贯穿于全过程,配以疏肝扶正等,有较好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能抗乙型肝炎病毒,尤具整体治疗意义.

    作者:黄雄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流涎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在脑瘫流涎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7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腔功能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SD)对两组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和单用口腔功能训练相比,治疗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流涎症,效果优于单纯口腔功能训练,能更有效改善患儿流涎症状.

    作者:宋雄;林小苗;邹林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医药对放化疗患者的减毒增效作用临床观察

    我院肿瘤内科于2009年3月~2010年12月间,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配合放疗、化疗治疗了116例恶性肿瘤患者,并观察其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3月~2010年12月间我院肿瘤内科收治的,经CT、病理等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胃肠道肿瘤45例,肺部肿瘤32例,卵巢、乳腺肿瘤27例,其它恶性肿瘤12例,共计116例;男51例,女65例;年龄39岁~53岁,平均年龄(46.2±7.8)岁.

    作者:郭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香乌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 将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48例,用香乌消痞汤合莫沙比利治疗,西药组(对照组)48例,单用莫沙比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FD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邱志洁;伊春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金季玲教授治疗崩漏临证经验

    金季玲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妇科分会理事. 经血非时而下,或量多如注,或量少淋漓不尽者,谓之“崩漏”.历代文献有关崩漏的记载颇多,如《诸病源候论》日:“非时而下淋漓不断,谓之漏下,忽然暴下,谓之崩中”;《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

    作者:李梅;金季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牛阳教授运用枳实导滞汤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

    慢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牛阳教授认为慢性结肠炎虽病因病机复杂,但基本病机为湿热阻滞胃肠.在治疗时强调以清热利湿、行气导滞为主,擅长运用清代名医俞根初的经验方——枳实导滞汤加减,取“轻法频下”之意,疗效显著,特此介绍.

    作者:张伟;牛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4周为1个疗程.结果 1.治疗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显效、无效例数分别为8、14、7、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依次为8、9、6、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东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胃肠道病人术后健康教育指导

    中医学历来重视“三分治、七分养”,所谓的养,就是指调护.由于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及其手术的特殊性,术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再配合合理的健康教育指导,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胃肠道病人术后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健康教育指导.1 心理护理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情志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发病根源[1].胃肠道病人术后,除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用药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也非常重要.因此,要适时做好病情解释工作,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与护理环境,及时传递疗效,使其看到自己的手术是成功的,消除紧张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丰清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