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腹部绞迫、大便滑脱治验1例

肖丽春;杨煜;陈翎;林华

关键词:糖尿病, 腹部绞迫, 大便滑脱, 补中益气汤, 医案
摘要:1 临床资料患者田志纯,女性,79岁,住院号:200601154.以“多饮、多尿、消瘦10年,神志朦胧1天”为主诉于2006年1月28日抬送收住本院内科1区54床.入院诊断:中医:消渴病(肾阴亏虚);西医:1、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2、高血压病2级(高危).3、胸椎压缩性骨折.4、陈旧性肺结核.既往史:2年前患肺结核,曾住本院治疗,好转出院.1周前摔倒致胸椎压缩性骨折.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10年,服用达美康、拜糖平、二甲双胍,间断服用降压药,否认其他疾病史.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苓桂术甘汤病机新解

    苓桂术甘汤是《伤寒论》中苓桂剂的代表方,历版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均言其主治脾虚挟饮证,言其病机为脾虚水停,水气上冲.通过伤寒论的学习,笔者认为其病机不仅为脾虚水停,水气上冲,更有脾胃虚弱,肝气虚逆,克伐脾土,风气内盛,挟饮上犯之可能.笔者兹通过本文来探讨一二.以为更多伤寒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作者:李凤霞;刘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未病学”思想在糖尿病前期防治中的应用

    未病学是中医学倡导的治疗方法,本文运用“治未病”的思想对糖尿病前期防治的原则进行了论述,提出饮食有节、运动有方、怡养性情、早期诊断等原则.

    作者:仇丽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临床症状评分,予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分别于2周及1个月后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2周后NK细胞、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2周后升高(P<0.05).治疗2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个月后积分亦低于治疗2周后(P<0.05).结论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能有效提高胃肠道肿瘤晚期患者NK细胞水平及CD4、CD4/CD8细胞比例,从而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赖长沙;李学麟;闫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并随证加减;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81.58%.结论 茵陈蒿汤加减方可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何汶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放血疗法治疗带状疱疹1例

    病例:刘某,女,48岁.于2011-1-1日在左侧腰部出现9粒红疹,之后出现片状红晕,且有剧烈针刺感.于2011-1-11日就诊于金华铁路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胸片正常,静点利巴韦林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5日,服用明竹欣与雷宁10日,后配合民间土方药膏外用,均无效,疼痛剧烈不止.于2011-1-24日向笔者求助.视其第二腰椎下正中线左侧5cm×20cm红色皮损区域有粟米样红疹.

    作者:何花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癌化疗的循证护理

    乳腺癌居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40岁~49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手术是根治乳腺癌的第一首选疗法,而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本病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有效的肿瘤病之一,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化疗.如何做好乳腺癌的护理,是使患者能够顺利渡过化疗关,减轻化疗并发症,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作者:闫秋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S)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和西药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第2~3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基础值(bFSH、bLH)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基础bFSH、b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且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肾清心法可以改善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疗效肯定且明显优于西药组.

    作者:吕晶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古气象学浅谈运气学说及医学气象学的思想

    运气学是中国古代研究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体,尤其是对人体生理、发病等影响的学说.以自然界气候变化,以及生物体对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作为基础,把自然界气候现象和生物生命现象统一起来,把自然界气候变化和人体发病规律统一起来,从宇宙间的节律上来探讨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与疾病发生的影响. 气象因素是影响人类健康重要的环境因素,运气学基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在古气象学背景下全面构建了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系统医学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气象学思想.突出表现在:其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活动与气象变化密切相关,具有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的变化规律;其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受气象变化的影响;其三,疾病防治着重强调“因时制宜”的基本原则.

    作者:贺子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气之实质的再认识

    中医学对气的论述颇为丰富,可追溯到《内经》时代,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气的各类含义,尤其是气的概念、来源、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可进一步揭示气的实质内涵,为拓展中医气的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作者:刘晨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川芎茶调散加减治疗三叉神经痛33例

    三叉神经即第V对脑神经,属感觉运动混合神经,感觉神经在穿出脑膜后汇成一个大的半月神经节.分成视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常伴有同侧面部肌肉抽搐,无感觉缺失等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其痛如刀割、锥刺、火烧、电击,中医学归之于头痛、头风、面痛范畴,我科用川芎茶调散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先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60例中,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本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武艳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初探

    目的 通过丹参仿野生种植实验,为推广仿野生中药材的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提供思路.方法 在药材生产中实施低限度的人为干预,充分利用药材的自然生长,生产高品质的近乎野生的药材.结果 与结论:丹参仿野生种植的品质远远超过了野生和一般种植的品种,有效地解决了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药材质量差和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三大难题,说明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翠兰;吴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80例)和消心痛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症状及合并病变方面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 表明:麝香保心丸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显优于消心痛组(P<0.05),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文仙;李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再识六味地黄丸

    目的 运用中医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六味地黄丸进行阐述,便于学习和掌握,以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 反复对六味地黄丸及其它方剂进行研究.结果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可以简单形象地概括为补阴,涩阴,化阴和泻浊四个部分.结论 在临床上可以按补阴,涩阴,化阴,泻浊四个部分为组方原则进行组方,用于治疗其它脏腑的阴虚之证.

    作者:吴亚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

    目的 观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普通针刺、电针、TDP及闪罐等针灸综合疗法治 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49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 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良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肝与情志病探讨

    情志病,是指由于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过于强烈、持久或突然变化,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的疾病.肝具有主疏泄和藏血的功能,能协调脏腑的功能活动,对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产生着重要影响.关于情志病应从肝主疏泄,肝藏魂,肝与春气相通应,肝与情志病相互影响来治疗、叙述,故肝在情志病发病和治疗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者:陈常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管黄与伪劣品牛肝管的鉴别

    管黄同胆黄一样均是名贵中药材天然牛黄,为牛科动物的干燥胆管内结石,又称竹节黄,空心黄.牛黄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中医常用中药.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熄风,解毒之功效.但是天然牛黄货源紧缺,而管黄在商品药材中又实为少见.笔者在实践工作中发现,有一种类似管黄的伪劣品牛肝管冒充管黄销售.现将其性状、经验鉴别,显微及理化鉴别实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同仁们共同学习.

    作者:常香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疏血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疏血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中医药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共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用疏血通6ml/d,补阳还五汤1剂/d,连用14天;对照组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d,14天后评价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而凝血指标(TT、PT、APTT)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无明显延长,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疏血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史一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张锡纯治喘经验浅析

    张锡纯认为外感、内伤皆是喘证病因,本文总结了张氏从肺、肾、肝、脾、大气下陷、上焦阳虚六个方面辨治喘证的经验.

    作者:朱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泡脚疗法治疗胃肠病体会

    胃肠病临床上极为常见,发病率不断升高,涉及人群广泛,归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临床上常见有胃痛、泄泻、便秘、呕吐、呃逆等病.西医学将其分为急慢性胃炎、溃疡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急慢性肠炎、肠易激等病.笔者有幸参加省农村优秀中医学习班3年,每周三1次幸会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查房.徐老年至八旬,神清气爽,思路犹健.每遇疑难胃肠病,配以泡脚疗法,常获殊功,体会如下.

    作者:封宽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