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峰;张恒;丁月芳;展翼
为了明确肺津一词的概念,笔者从系统梳理文献入手,通过检索《中华医典》,获得所有与肺津相关的条文,统计各涵义出现的比例,用主体涵义定义肺津的概念.并对比与肺阴的不同,对肺阴及肺津(液)的本质进行分析区别,明确各自的涵义,以防止造成理解和交流上的混乱.
作者:景政;苏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功能性腹痛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多表现为小儿突然出现阵发性腹痛,以脐周疼痛为主,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时痛时止,疼痛程度轻重不等,间歇时腹部柔软,未见异常,可伴有功能性及自主神经症状,如恶心、出汗、面色潮红,还可伴有食欲不振等,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依据,往往长期反复发作,大多可自行缓解.近几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人们对疾病认识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及家长的重视.
作者:王萍;单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贾燕平,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贾燕平从事中医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学验俱丰,对中医内科许多疾病的辨证治疗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在内科病的辨证上除了以脏腑辨证为中心外,重视温病学说对内科疾病辨治的影响,认为“伏气致病”对许多慢性病的反复发作具有重要的诊治意义.笔者有幸确定为贾燕平老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从师随诊,受益匪浅,现将其临床经验撷英介绍如下.
作者:赵继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 将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48例,用香乌消痞汤合莫沙比利治疗,西药组(对照组)48例,单用莫沙比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FD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邱志洁;伊春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总结乔保钧名老中医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其病机,强调辨证论治,益气健脾为其本,采用疏肝、温阳、利湿、活血辨证论治,灵活用药,防治结合.并举验案说明之.
作者:王伟;孙宏普;乔艳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未病学是中医学倡导的治疗方法,本文运用“治未病”的思想对糖尿病前期防治的原则进行了论述,提出饮食有节、运动有方、怡养性情、早期诊断等原则.
作者:仇丽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特点,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方法 2003年7月~2009年10月期间在我科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平均14.3月,随访显示术后活动受限及脊柱后突畸形等较骨折前无加重情况,随访X线检查示椎体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物亦无松动和断裂现象.3例脊髓神经损伤者1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史相钦;王少纯;赵刚;李立新;赵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王光辉主任是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医30余年,博采众家之长,重古而不泥古,善于变通和创新,擅治妇科疑难杂症.笔者跟师学习,深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特点浅谈如下.
作者:赵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索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异常之间的联系,以及观察中药糖末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本实验把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成糖末宁组,模型组.通过摘除大鼠左侧肾脏,术后一周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发生DN.对糖末宁组给予糖末宁合剂(10mL/kg/d)灌胃,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0周、4周、8周、12周时测大鼠血清TG、TC、HDL-C、LDL-C.结果 糖末宁合剂有降低TG,TC,LDL-C的作用(P>0.05).结论 糖末宁能够有效调节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脂.临床在应用糖末宁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同时,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调脂汤剂进行应用.
作者:金小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疏血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索中医药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共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用疏血通6ml/d,补阳还五汤1剂/d,连用14天;对照组用肠溶阿司匹林100mg/d,14天后评价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而凝血指标(TT、PT、APTT)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无明显延长,并未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疏血通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史一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文从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表面活性物质的变化、表面活性物质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表面活性物质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申琪;丁玲;严道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生存质量.方法 运用自拟肝癌汤治疗晚期肝癌32例,与单用保肝对症治疗的晚期肝癌30例做比较观察.结果 两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证明自拟肝癌汤应用于晚期肝癌,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及延缓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作者:柳玉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在脑瘫流涎症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将7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口腔功能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教师流涎分级法(TSD)对两组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和单用口腔功能训练相比,治疗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口腔功能训练治疗脑瘫流涎症,效果优于单纯口腔功能训练,能更有效改善患儿流涎症状.
作者:宋雄;林小苗;邹林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中医情志护理渊源已久.历代名医提倡: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在正常情况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正常生理反应,不会引起疾病;但如果超出常度,则引起气机紊乱,伤及内脏.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补充,逐渐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情志护理方法,现整理如下:1 清净养神法静,即清净、心静,具体指无邪思杂念、清心静欲.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普通针刺、电针、TDP及闪罐等针灸综合疗法治 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0例.结果 60例患者中,治愈49例,显效10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 围性面神经麻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良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要想提高药物的疗效,不仅要对证用药,适时服药也很关键.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二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小时~6小时左右.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和病情需要以及药物的性质来确定.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温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小20岁,大56岁;病程短1个月,长5年.诊断标准均按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炎性肠病的诊断标准[1].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即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病程迁延,常反复发作.
作者: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临床所遇大多是多重病机、多样病因、病情复杂之人,处方以寒温并用多见.本文针对寒温并用的配伍方法,从气味配伍理论和煎煮法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寒温并用的配伍机理,并突出了气味配伍理论在药物配伍中的重要性,以及煎煮法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为煎煮法的推广使用作铺垫.
作者:叶伯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癥瘕一病,现代医家多与积聚相提并论,且认为癥瘕与积聚同病异名.癥与积,有形之症,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与聚,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但验之于文献记载,均非此论.现笔者就上述问题,辨析如下.1 癥瘕积聚异病异名癥瘕与积聚,均指腹内结块,但积聚以中焦病变为多见,癥瘕以下焦病变为多发.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运用中医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六味地黄丸进行阐述,便于学习和掌握,以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 反复对六味地黄丸及其它方剂进行研究.结果 六味地黄丸的组成可以简单形象地概括为补阴,涩阴,化阴和泻浊四个部分.结论 在临床上可以按补阴,涩阴,化阴,泻浊四个部分为组方原则进行组方,用于治疗其它脏腑的阴虚之证.
作者:吴亚立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