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王嘉毅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电针疗法, 推拿
摘要: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LIDP患者采用电针结合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100例中,临床痊愈21例,显效56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愈显率77%,总有效率91%.结论 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LID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联合降压药物的应用现状

    联合降压是近年来大力倡导的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方案,大量有效的随机试验和临床指导也证明了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优势.但众多抗高血压药物怎样联合好,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对近一些确凿有效的联合降压方案的循证依据、选用方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也希望为今后的药物降压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李申;李丽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益气温阳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证28例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法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益气温阳法中药口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8例.结论 28例患者中显效10例,改善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8.57%,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林楠;杜昱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并随证加减;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81.58%.结论 茵陈蒿汤加减方可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且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何汶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谈《经络腧穴学》划经点穴课的教学内容设计

    划经点穴课是《经络腧穴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课堂理论讲授相比,它与临床结合更紧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现就划经点穴课的教学内容设计谈一些点滴体会:1经脉循行经脉循行路线与腧穴分布顺序不尽一致,要向学生讲明“经”和腧穴的关系.并不是“经”和腧穴有组织结构上的联系,而是腧穴按位置和诊疗作用,通过总结和归纳,分别归属于各“经”.所以,凡归同一“经”的腧穴,对本“经”所属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或诊断作用.

    作者:任珊;周艳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气味配伍理论和煎煮法浅析寒温并用的配伍机理

    临床所遇大多是多重病机、多样病因、病情复杂之人,处方以寒温并用多见.本文针对寒温并用的配伍方法,从气味配伍理论和煎煮法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寒温并用的配伍机理,并突出了气味配伍理论在药物配伍中的重要性,以及煎煮法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为煎煮法的推广使用作铺垫.

    作者:叶伯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柴枳术芍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

    2009年1月~2010年5月,笔者采用自拟柴枳术芍汤治疗肝脾不和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的30例进行了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参照《内科学》(第6版)中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选择以腹痛与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经B超、电子结肠镜、大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及细菌性痢疾、感染性结肠炎、肠结核、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明确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脾不和型的患者为观察对象.

    作者:于效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谈中医情志护理方法

    中医情志护理渊源已久.历代名医提倡: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在正常情况下,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是人体对外界事物的正常生理反应,不会引起疾病;但如果超出常度,则引起气机紊乱,伤及内脏.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补充,逐渐形成了祖国医学独特的情志护理方法,现整理如下:1 清净养神法静,即清净、心静,具体指无邪思杂念、清心静欲.

    作者:张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癥瘕略析

    癥瘕一病,现代医家多与积聚相提并论,且认为癥瘕与积聚同病异名.癥与积,有形之症,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与聚,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但验之于文献记载,均非此论.现笔者就上述问题,辨析如下.1 癥瘕积聚异病异名癥瘕与积聚,均指腹内结块,但积聚以中焦病变为多见,癥瘕以下焦病变为多发.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60例中,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本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武艳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艾条燃烧测试试验报告

    本文介绍了一种艾条燃烧烟气生成率的测量装置的设计及原理,并进行了艾条的含水率、灰烬余量及艾条烟气率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艾条的相对平衡含水率为13.51%,相对含灰量为11.77%,相对烟气生成率为126.42%.本研究为艾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本数据和试验方法.

    作者:常小荣;兰蕾;张国山;石佳;谭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国传统健身气功八段锦与中老年人健身保健

    1 引言八段锦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健身操,其动作舒展优美,编排精致,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体弱多病者、慢性病患者的健身保健.练习无需器械,无需场地,简单易学.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老年人的健身保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八段锦是延缓生理性衰老的有效身心锻炼方法.

    作者:穆晓红;刘铜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80例)和消心痛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症状及合并病变方面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 表明:麝香保心丸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显优于消心痛组(P<0.05),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文仙;李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强心、扩管、利尿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4周为1个疗程.结果 1.治疗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显效、无效例数分别为8、14、7、1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依次为8、9、6、7例,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后LVEF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东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马铃薯外敷治疗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 对照观察马铃薯切片外敷与硫酸镁湿敷对治疗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差异.方法 2010年1月~2010年10月将40例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结论 采用马铃薯切片外敷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用50%硫酸镁湿敷.

    作者:蒋斌;刘晓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滋肾清心法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S)患者按随机表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和西药组(32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第2~3天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基础值(bFSH、bLH)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基础bFSH、bLH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且在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滋肾清心法可以改善女性的卵巢储备功能,疗效肯定且明显优于西药组.

    作者:吕晶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

    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0例LIDP患者采用电针结合推拿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100例中,临床痊愈21例,显效56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愈显率77%,总有效率91%.结论 电针疗法结合推拿治疗LID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嘉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桃仁的毒性看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

    本文从桃仁的毒性记载和报道、毒性成分和机理、减毒方法三个方面对桃仁的毒性做综述,并结合临床经验,得出应用有毒中药的相关注意事项,以期为此类中药的临床应用做出提示.

    作者:秦克力;杨金丹;孙淑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它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对目前复杂的医疗形势,如何进一步搞好《中医内科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的《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本文现就《中医内科学》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供同道指正.

    作者:张淑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合剂糖末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脂异常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索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异常之间的联系,以及观察中药糖末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本实验把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成糖末宁组,模型组.通过摘除大鼠左侧肾脏,术后一周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发生DN.对糖末宁组给予糖末宁合剂(10mL/kg/d)灌胃,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0周、4周、8周、12周时测大鼠血清TG、TC、HDL-C、LDL-C.结果 糖末宁合剂有降低TG,TC,LDL-C的作用(P>0.05).结论 糖末宁能够有效调节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脂.临床在应用糖末宁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同时,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调脂汤剂进行应用.

    作者:金小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管竞环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思辨经验

    管竞环教授曾是全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肾病专家,全国第二、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从事肾脏病的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经验丰富,用药独特,在慢性肾衰的中西医诊治方面造诣深厚.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受益匪浅.现将管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周文祥;饶艳玲;胡刚明;聂祥智;马威;管竞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