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降压药物的应用现状

李申;李丽娜

关键词:联合降压, 药物, 应用现状
摘要:联合降压是近年来大力倡导的高血压病药物治疗方案,大量有效的随机试验和临床指导也证明了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的优势.但众多抗高血压药物怎样联合好,至今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对近一些确凿有效的联合降压方案的循证依据、选用方法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也希望为今后的药物降压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光明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调经促孕微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HPLC)法测定调经促孕微丸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0.075moL/L磷酸(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4.5)—乙腈(72:28)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 淫羊藿苷含量在16ng~100ng线性范围内,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1%,RSD=2.02%(n=6).结论 实验表明,该方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本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郭洁;黄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如意金黄膏封包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膏封包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29例),实验组行如意金黄膏封包治疗,对照组行硫酸镁湿热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机械性静脉炎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机械性静脉炎有效率为75.86%,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如意金黄膏封包治疗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能有效提高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效果,并具有中医简、便、廉、验的优势,易于临床的实践应用.

    作者:刘姝;刘学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以来采用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11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8例中112例得到回访,107例屈伸功能良好,优良率达90.7%.结论 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

    作者:赵志强;李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初探

    目的 通过丹参仿野生种植实验,为推广仿野生中药材的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提供思路.方法 在药材生产中实施低限度的人为干预,充分利用药材的自然生长,生产高品质的近乎野生的药材.结果 与结论:丹参仿野生种植的品质远远超过了野生和一般种植的品种,有效地解决了当前中药材生产面临的药材质量差和资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三大难题,说明仿野生中药材种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翠兰;吴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椎弓根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

    目的 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特点,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方法 2003年7月~2009年10月期间在我科采用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患者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 9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平均14.3月,随访显示术后活动受限及脊柱后突畸形等较骨折前无加重情况,随访X线检查示椎体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物亦无松动和断裂现象.3例脊髓神经损伤者1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史相钦;王少纯;赵刚;李立新;赵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如何把握中药的服用时间

    要想提高药物的疗效,不仅要对证用药,适时服药也很关键.古代医家对此甚为重视.《汤液本草》说:“药气与食气不欲相逢,食气消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义在其中也.”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二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小时~6小时左右.具体服药时间应根据胃肠的状况和病情需要以及药物的性质来确定.

    作者:张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应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方法 调中药贴敷于中极、关元穴,日一次.结果 临床控制占32%;显效占50%;无效占16%.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前列腺增生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樊小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香乌消痞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疗效.方法 将96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48例,用香乌消痞汤合莫沙比利治疗,西药组(对照组)48例,单用莫沙比利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FD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邱志洁;伊春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气味配伍理论和煎煮法浅析寒温并用的配伍机理

    临床所遇大多是多重病机、多样病因、病情复杂之人,处方以寒温并用多见.本文针对寒温并用的配伍方法,从气味配伍理论和煎煮法作为切入点,论述了寒温并用的配伍机理,并突出了气味配伍理论在药物配伍中的重要性,以及煎煮法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为煎煮法的推广使用作铺垫.

    作者:叶伯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合剂糖末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脂异常调节作用的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探索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异常之间的联系,以及观察中药糖末宁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本实验把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分成糖末宁组,模型组.通过摘除大鼠左侧肾脏,术后一周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发生DN.对糖末宁组给予糖末宁合剂(10mL/kg/d)灌胃,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0周、4周、8周、12周时测大鼠血清TG、TC、HDL-C、LDL-C.结果 糖末宁合剂有降低TG,TC,LDL-C的作用(P>0.05).结论 糖末宁能够有效调节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脂.临床在应用糖末宁合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同时,也可作为糖尿病肾病调脂汤剂进行应用.

    作者:金小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桃仁的毒性看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

    本文从桃仁的毒性记载和报道、毒性成分和机理、减毒方法三个方面对桃仁的毒性做综述,并结合临床经验,得出应用有毒中药的相关注意事项,以期为此类中药的临床应用做出提示.

    作者:秦克力;杨金丹;孙淑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何若苹运用经方辨治杂病验案举隅

    何若苹主任系浙江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临床上注重辨证施治,擅长运用《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之经方辨治内科杂症.本文整理其运用经方治疗不寐、喘证、心悸等不同疾病的临床经验,以示审证求因、精确辨证的重要性.

    作者:赵建南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医内服中药配合西医局部点眼等综合疗法治疗20例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结果 治愈14例(70%),好转5例(25%),无效1例(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60例中,显效47例,有效1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60例中,显效3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4%.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本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武艳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癌化疗的循证护理

    乳腺癌居我国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40岁~49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而且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手术是根治乳腺癌的第一首选疗法,而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本病是实体瘤中应用化疗有效的肿瘤病之一,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化疗.如何做好乳腺癌的护理,是使患者能够顺利渡过化疗关,减轻化疗并发症,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的关键.

    作者:闫秋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将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组(80例)和消心痛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症状及合并病变方面均相仿,前者给予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口服;后者给予消心痛10mg,每日3次口服,疗程3个月.结果 表明:麝香保心丸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显优于消心痛组(P<0.05),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文仙;李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浅论高职医学教育的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趋势的上升和国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愿望的增强,使职业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是通过普通高考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来招收,使高职学生类型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形成了高职医学学生的以下主要特点:1 高职医学学生的特点1.1 学习动力不足任课教师普遍反映,高职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较差,教学组织相当困难.

    作者:郭宝云;王淑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侯振民教授治疗老年便秘临证思辨规律

    本文总结侯振民教授对老年便秘因、机、证、治的认识,分析其治疗该病的思辨规律,梳理出侯教授治疗便秘三法:其一,益气养血法.其二,补肾益精法.其三,养血活血润肠为主,泻下导滞为辅.对其经验方耄塞通方的制方原理进行分析,并总结运用体会.

    作者:王世荣;侯振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伏贴疗法谈治未病

    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预防为主、预防为先的医疗理念已深入人心.本文从伏贴疗法入手谈中医之“治未病”,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预防意识,以期民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鉴于疾病谱的变化多端,积极主动地开展预防工作,对于医者而言,不仅是恪尽职守,也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相信随着预防知识的不断讨论与普及,民众的患病率会逐渐下降,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加健康阳光的国民群体.

    作者:谷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思考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有的原创医学,是在我国自有的独特科学哲学指导下的医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期刊也相应地具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独特色彩.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期刊引入核心期刊理念并实施相关评价时,中医药期刊的步伐却显得有点稍缓了一些.下面是笔者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供同仁批阅.

    作者:杨建宇;范竹雯;李彦知;郑绍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光明中医杂志

光明中医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