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波技术提取蚕蛹中蚕蛹油的工艺研究

史高峰;吕秋楠;陈学福

关键词:超声波, 蚕蛹油, 提取工艺
摘要:目的:考察超声波技术提取蚕蛹油工艺各因素对蛹油提取率的影响.方法: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超声波提取为佳提取方法,石油醚是佳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固液比和超声波功率四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佳的提取工艺.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石油醚为萃取溶剂,在55℃下提取6 h,固液比为1:7,功率100W,提取率为29.67%.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优化中药丹参脂溶性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总丹参酮、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_A为评价指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潜法进行分析测定,考察了不同的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对丹参脂溶性成分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乙酸乙酯加热回流的提取方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液固比、提取时间、温度等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用8倍量的乙酸乙酯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0.5 h)的提取方法的提取率较高.结论:提取溶剂的种类和提取方法对丹参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

    作者:杨千才;柳仁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PLC测定补肾活血颗粒中芍药苷,阿魏酸,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补肾活血颗粒(淫羊藿、当归、白芍等)中芍药苷,阿魏酸,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色谱柱为Alltima C_(18)(5μm,250 mm×4.6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同时测定制剂中阿魏酸,芍药苷,淫羊藿苷的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230 mm,320 nm,270 nm.结果:补肾活血颗粒中的芍药苷,阿魏酸,淫羊藿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6.7%,97.5%,99.6%,RSD为1.37%,3.13%,0.96%;在选择的HPLC条件下,芍药苷在0.159~3.970μg,阿魏酸在0.048~1.200 μg.淫羊藿苷0.207~5.175μg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孔铭;朱玲英;王佩娟;彭蕴如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药活性成分小檗碱的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本文根据小檗碱结构修饰位点及各位点取代基的不同对小檗碱的衍生物进行分类,阐述了各类衍生物生理活性研究情况及活性较好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指出小檗碱9位是修饰较多的位点,国外活性研究多集巾在衍生物与DNA、RNA的作用上,国内近几年活性研究的热点是对糖尿病的治疗.本文旨在提供小檗碱结构改造和构效关系的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崔秋兵;赵启鹏;王张;王毓杰;张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黄连素海藻酸钙凝胶小球制备工艺及释药特性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条件下制备的黄连素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的pH值依赖性释放.方法:用浸渍法制备黄连素的海藻酸钙凝胶小球.通过黄连索溶液的浓度,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和交联时间这三个因素,来考察黄连素凝胶小球的制备工艺,并在模拟胃液和肠液pH环境下,测试其释放行为.结果:黄连素浓度的提高,有利于载药量的提高;而海藻酸钠浓度的提高,会使载药量降低;交联时间对载药量的影响很小.实验证明,载药量高可以达到16%,与黄连素同类药物相比,显著提高了载药量.佳工艺小球在pH 1.0的介质中几乎不溶胀,2个小时累积释放小到10%,而在模拟肠液的pH7.4环境中,6个小时的累积释放达到70.14%,24 h累积释放达到98.21%.结论:该黄连素凝胶小球具有较好的缓控释效果,可以降低黄连素对胃部的刺激并可应用于黄连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

    作者:熊富良;靳文运;何广华;张雪琼;万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蒙药小白蒿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蒙药小白篙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不同产地的小白蒿进行鉴别研究;用HPLC法测定其中7-羟基香豆素和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的含量.结果:TLC鉴别条件下斑点清晰,重现性好.7-羟基香豆素在1.0-40.0 P,g之间线性天系良好,r=0.999 3(n=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6%,RSD为0.73%;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在0.3-17 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同收率为98.79%,RSD为0.9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来控制样品的质量.

    作者:王青虎;特格喜巴雅尔;斯日棍其其格;王金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益肾平肝方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动态血压、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肾平肝方(熟地、杜仲、桑寄生、钩藤、罗布麻、葛根和川牛膝)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动态血压、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肾平肝方),中西药结合组(益肾平肝方+贝那普利),西药组(贝那普利),用药3个月,观测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清内皮素(ET)及-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动态血压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下降(P<0.01~0.05),3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中药组能明显降低尿mALB及β_2-MG水平(P<0.01),且略优于西药组;治疗后ET、NO两指标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益肾平肝方可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的白昼和夜间血压,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和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微量蛋白尿,该药的降压及肾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实现的.

    作者:朱喜英;梁贤栋;胡宗仁;常晓铁;刘龙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8味中药提取物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考察中药沙苑子、续断、桑寄生、鸡血藤、甘草、巴戟天、葫芦巴、射干不同提取部位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8味中药的醇提及不M极性溶剂萃取物与MC3T3-E1细胞体外培养,用MTT法榆测各部位对成骨细胞MC3T3-E1的增殖影响;用PNPP法测定对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内和细胞外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MC3T3-E1细胞经实验组药物和10~(-7)mol/L雌酚酮处理后96 h,与卒自对照组相比,增殖速度显著加快的有:桑寄生的氯仿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葫芦巴萃余物、射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细胞内ALP活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的有:桑寄生、鸡血藤、巴戟大萃余物,细胞外ALP活性增加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的有:鸡血藤、巴戟天、射干的萃余物和葫芦巴石油醚萃取物.结论:鸡血藤、桑寄生、巴戟天、葫芦巴和射干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合成和分泌ALP的作用,提示其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可进一步研究其体内的作用,可为开发抗骨质疏松药物.

    作者:冯淑华;陈虹;刘薇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苦参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

    目的:建立苦参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比较苦参人工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之间的化学成分差异,为苦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3个不同产地的苦参野生药材样品和16个不同产地人工栽培药材样品的的指纹图谱,色谱柱C_(18)(150 mm×6.4 mm),以水-乙腈为流动相,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 C,该方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好.结果:建立了苦参样品的化学成分指纹图谱,以氧化苦参碱为参照.鉴定15个共有峰,分成5个峰群,经相似度计算,19个苦参样品之间相似度为0.93~O.99.结论:人工栽培药材与野生药材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表现栽培年限越低相似度越低.

    作者:纪瑛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炒牛蒡子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炒牛蒡子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对炒牛蒡子的显微鉴别、TCL、鉴别、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牛蒡苷含量等进行系统的质量标准制定.结果:采用HPLC法对牛蒡苷进行含量测定,流动相:甲醇-水(1:1.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牛蒡苷线性方程为y=261.92X-368.44,r=0.999 3,牛蒡苷在2.06μg-7.2l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炒牛蒡子建立显微鉴别与TCL鉴别项,水分不得过7.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O%,以干品计牛蒡仟含量不低于5.0%.这些数据为炒牛蒡子的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许亮;窦德强;康廷国;贾天柱;康凯;刘杨楠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乳薄层色谱法鉴别虎杖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的顺、反异构体

    目的:建立以聚酰胺薄膜为固定相,微乳液为展开剂,同时分离鉴别虎杖中白藜芦醇、虎杖苷顺反异构体的方法.方法:以SDS-正丁醇-正庚烷-水微乳液为展开剂,并配以甲酸、甲醇为有机改性剂,考察了微乳液对分离度的影响,通过调节展开剂的组成,寻找出佳的薄层分离条件并分离检测了6个产地的虎杖药材.结果:微乳液-甲酸-甲醇(1.0:2.0:1.0)为适宜的展开剂,其中微乳液含SDS 4%、含水量80%.与硅胶薄层比较,分离效果明显提高.结论:建立了一种分离鉴别虎杖中自藜芦醇和虎杖苷顺、反异构体的方法.方法简便、快速和准确.

    作者:张煜;于树宏;李倩;郭立杰;王静;查建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酸碱性对舒胸片6种成分在4种大孔树脂上静态吸附性能的影响

    目的:考察舒胸片不同组分在四种大孔树脂上的吸附性能随pH变化的规律.方法:以比吸附为指标,考察在不同pH条件下舒胸片混合提取液中6种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b_1、三七皂苷R_1、川芎嗪、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四种大孔树脂(LSA-7、LSA-30、D101A、HPD-100)上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在三种非极性树脂(LSA-30、D101A、HPD-100)上,6种成分中以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受pH影响较大,pH越低,比吸附量越大;对于相同的成分,树脂不同,pH影响的趋势亦有差异,其中极性树脂LSA-7与三种非极性树脂有明显的不同.结论:pH是影响中药复方有效成分在大孔树脂上吸附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应用大孔树脂吸附分离复方多组分时,根据所选树脂的种类调节适宜的pH以满足多数成分的吸附分离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杨平;夏新华;李淑辉;彭买姣;邹婉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当归、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考察当归、甘松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佳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选工艺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验证.结果:两种包合方法对比表明,饱和水溶液法优于超声波法;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佳工艺为每1 mL挥发油以4倍量乙醇溶解,加至10g 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中,搅拌3 h,溶解挥发油的溶剂用量对包合效果有显著影响.结论:所选包合工艺包合率高,操作简便.

    作者:钱平;刘志辉;钱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参黄颈康片对颈椎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采用大鼠颈椎病模型,观察参黄颈康片(丹参、黄芪、白术、姜黄、当归、煅牡蛎)对颈椎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对相关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将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造成试验动物的颈椎病模型,分别用不同剂量参黄颈康片(500 mg/kg、1000 ms/kg、2000 mg/kg)、生理盐水及颈复康作为阳性对照,观察各组试验动物给予药物4周后,对颈椎病大鼠的运动、感觉及形态学的影响,并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白介素-6(IL-6)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给予参黄颈康片后,与颈椎病模型组相比,运动功能明显改善,给药组平均功能角度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能降低大鼠颈椎病模型中SOD、MDA及IL-6的表达.另外,对颈椎病理有明显改善作用.结论:参黄颈康片通过降低炎症介质及自由基,对颈椎病的运动、感觉及形态学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刘新宇;刘春娜;武红梅;张晓妍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荆芥穗炭及其有效部位对大鼠凝血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荆芥穗炭及其有效部位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筛选荆芥穗炭的止血活性部位并初步探讨其止血作用的机理.方法: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观察荆芥穗炭及其提取部位对大鼠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I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结果:荆芥穗炭品组、荆芥穗炭晶鞣质组均可缩短实验动物凝血酶原时问(PT)(P<0.01、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P<0.05、P<0.05)、凝血酶时间(TT)(P<0.05、P0.05).结论:荆芥穗炭品及其鞣质部位通过影响实验动物的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发挥其止血作用,荆芥穗炭品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发挥止血作用.

    作者:曹琳琳;李娴;张丽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小柴胡汤现代药效学研究

    小柴胡汤载于<伤寒论>,南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七味药物组成.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以和解少阳、扶正祛邪、和胃降逆为其主治.近年人们对该方进行了大量的药效学实验研究,为指导临床拓展运用及传统古方开发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保国;李昌勤;刘庆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透皮给药的研究

    目的:制备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并考察其透皮吸收规律.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连翘苷以及连翘挥发油与连翘苷相结合的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大小进行分析;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连翘苷为指标,用HPLC法测定其在接收池中的含量,进行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与连翘苷水溶液的体外透皮实验;计算累积渗透量、透皮渗透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制备的连翘苷柔性纳米脂质体(WN组)的平均粒径为(180.7±13.69)nm,Zata电位为-48.8 mV,对连翘苷的平均包封率为(82.53±2.68)%;连翘挥发油与连翘苷相结合的柔性纳米脂质体(OWN组)的平均粒径为(212.3±15.31)nm,Zata电位为-51.2 mV,对连翘苷的平均包封率为(70.49±1.06)%.OWN组8 h累积渗透量为(291.92±23.22)μg/cm~2,8 h透皮速率为36.49μg/(cm~2·h),分别为连翘苷水溶液(WS组)和WN组的6.10和1.9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显著加速了药物进入皮肤的能力,连翘挥发油的加入更是促进了这一过程.

    作者:杨文婧;程昊;刘婷;李伟泽;郝保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法优化炒牛蒡子的炮制工艺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炒牛蒡子的炮制工艺.方法:建立了同时测定牛蒡苷和牛蒡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牛蒡苷和牛蒡苷元含量为指标,采用两因素三水平正交没计优选炒牛蒡子炮制工艺.结果:随着炒制温度的升高和炒制时间的延长,牛蒡苷的含量下降,牛蒡苷元的含量增加.优化得到的炮制工艺为:加热至300℃清炒4-5 min.结论:该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炒牛蒡子的生产.

    作者:王平;韩丽妹;王建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HPD-600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茶多酚的研究

    目的:研究了HPD-600大孔吸附树脂对茶多酚的分离纯化工艺.方法:考察了HPD-600大孔吸附树脂对茶多酚的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及洗脱剂的影响.茶叶浸提得茶汤,浓缩后除茶多糖,再经HPD-600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得到茶多酚产品,并得到较优的工艺条件.结果:茶汤上样比重为1.1 g/mL,上样体积比树脂质量为4:2,80%乙醇溶液是良好的洗脱剂.结论:通过该工艺可以分离得到纯度大于95%的茶多酚,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大于40%,咖啡碱残留量小于7%.

    作者:王平;陈成飞;戴春伟;苏为科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红参、黑附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用参附注射液加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照组33例只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7.37%,对照组75.76%,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替代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良好效果.

    作者:张雪梅;刘彩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金福安汤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金福安汤(太子参、苇茎、生薏仁、桃仁、壁虎、生南星、生半夏、浙贝母、山慈菇、丹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Ⅰ组)、化疗组(Ⅱ组)和中西医结合组(Ⅲ组),每组20例,各组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Ⅱ组相比,Ⅰ组和Ⅲ组在咳嗽、血痰、胸痛、气短、乏力等方面有较好的有效性(P<0.05或P<0.01).I组和Ⅲ组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Ⅱ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Ⅱ组瘤体有效率高,Ⅲ组次之,Ⅰ组低;Ⅲ组瘤体稳定率高,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Ⅲ组CD_4~+水平、CD_4~+/CD_8~+.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1),CD_8~+水平则显著下降(P<0.05);Ⅱ组CD_4~+水平、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I组、Ⅲ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治疗后未见明显毒副反应,Ⅲ组发生毒副反应较Ⅱ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金福安汤具有改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稳定瘤体,提高免疫功能,对化疗药物增效减毒、毒副反应少等作用.

    作者:吴玉生;赵媛媛;曹洋;李丹青;代兴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