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怀;刘光明;王卓;严亚;肖培云
目的:为验证麝香保心丸治疗眩晕急性发作的作用.方法:将60例眩晕急性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麝香保心丸,4丸,舌下含服;对照组给西其汀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另外,两组同时点滴生理盐水250 mL加维生素B6 0.2 g.结果:经临床3 h观察,两药均可显著减轻眩晕急发症状,效果相当.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眩晕急发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黎婉明;邱晓敏;陈光贤;张英文;胡辉星;林秀冰;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牡荆子提取液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机制,初步观察了牡荆子提取液对大小鼠血脂、肝脂和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牡荆子提取液每日按5.0、7.5、10.0 mL·kg-1·b.w.分别灌胃.结果:结果发现,能使小鼠高脂饲料所致的血脂和肝脂水平下降(P<0.05);同时,也能使正常鼠肝中甘油三酯蓄积程度降低.结论:结果提示牡荆子具有一定的降血脂和护肝作用;还有促进小鼠肝糖原生成作用.
作者:罗其富;周弟先;朱炳阳;廖端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糖宁片是我院自行研制的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糖尿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具有健脾滋肾,益气养阴,活血祛瘀等功效,经多年临床应用,取得了较显著的疗效,现将其制备工艺、质控标准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周玉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复方参仲口服液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Nova-Pak C18柱(300mm ×3.9 mm,4 μm),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0nm.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0-β-D-葡萄糖苷在0.0456μg~0.2736μg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55%,RSD为1.25%.结论:所建方法快速、方便,分离度好,其他成分无干扰,可用于复方参仲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路玫;莫可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痹康饮合剂是由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张国恩教授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处方主要为青风藤、雷公藤、黄芪、鸡血藤、防己、羌活、独活、红花等,具有祛风除湿、通络化瘀、补气养血、调节免疫等功效,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风湿类病取得了良好疗效.本实验通过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痹康饮合剂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张国恩;杨德华;钱玉中;姚筱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确定影响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提取因素.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穿心莲片的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浸泡1 h后超声0.5 h、过中性氧化铝柱并以15 mL甲醇洗脱.结论:此方法适合穿心莲的分析.
作者:蔡松涛;陈向红;马琳;罗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黄芪甲苷的HPLC-MS(TOF)法.方法:含药血浆用C18固相萃取小柱纯化样品,用LC/MS(TOF)联用技术,以电喷雾(ESI)作为接口技术,选择黄芪甲苷的离子([M+Na]+:807)和内标人参皂甘Rg1的离子([M+Na]+:823)作为测定离子,测定血浆中黄芪甲苷的浓度.结果:黄芪甲苷的回归方程:As/Ai=1.2668×103C+0.096557,r=0.999;线性范围为10~5000 ng·mL-1,定量限为5 ng·mL-1,回收率大于90%.结论:该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快速,可满足黄芪甲苷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
作者:贾晓斌;陈彦;蔡宝昌;池玉梅;李伟;施亚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无排卵功血),从青春期至围绝经期均可发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西医促排卵治疗常采用克罗米酚(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疗效肯定,但受孕率偏低,停药后部分病人再发无排卵.笔者对生育年龄连续无排卵3个月经周期以上的病人给予固肾调经片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作者:张春莲;陈双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妇炎灵泡腾片(紫珠叶、苦参、仙鹤草、蛇床子等)与功能主治有关的抗菌、消炎、止痒等作用.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蛋清性大鼠足跖肿胀、家兔实验性致阴道炎及磷酸组织胺致痒法,观察妇炎灵泡腾片体外抗菌、对动物的肿胀程度、炎症的影响程度.结果:妇炎灵泡腾片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乙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及阴道滴虫,其低抑菌浓度(MIC)在(8.6~69.1 mg·mL-1)之间;妇炎灵泡腾片(0.23 g生药·kg-1、0.115 g生药·kg-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蛋清性大鼠足跖肿胀,家兔实验性阴道炎等均具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提高磷酸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反应的止痒阈.结论:妇炎灵泡腾片具有抗菌、消炎、止痒等作用.
作者:王淑玲;毛晓敏;张建军;况冬成;李剑奇;冷红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本文以痛必定粉针(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研究对象,对各种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方法:先通过理论分析,比较了各种相似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如距离系数法、夹角余弦法、相关系数法、Nei系数法、改进Nei系数法.然后采用数字模拟以及统计方法对各种方法的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各种相似度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其中距离系数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质.结论:实际应用中,应针对不同的实际问题,采用适合的相似度评价方法,以便更好的用于中药质量控制.
作者:聂磊;曹进;罗国安;王义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山楂叶中熊果酸的HPLC快速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种、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为合理开发利用山楂叶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 column(250 mm×4.6 mm I.D.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85:14.95:0.05),流速为1.00 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建立了一个较好的分离和检测条件.低检出限(S/N=3)为4.024μg/ml、低定量限(S/N=10)为12.05μg/ml.工作曲线在(16.09~103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日内稳定性与日间稳定性均符合要求,RSD值分别为0.71%和6.15%.由低浓度与高浓度的加样回收率均为89%~105%之间.在此色谱条件下测得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分别为云南山楂叶1.90%~1.95%、山楂红叶0.45%~0.65%;在山里红叶的不同生长期,嫩叶中熊果酸的含量相对较高.结论:该方法成功用于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测定.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种之间山楂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以云南山楂叶中含量高.基而,对同种山楂叶来说,不同产地以及不同采取期之间熊果酸的含量差异较小.
作者:刘荣华;余伯阳;邱声祥;郑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制定抗癌平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异嗪皮啶的含量,并鉴别抗癌平丸中的脂蟾毒配基.结果:HPLC法能准确鉴别出抗癌平丸中的脂蟾毒配基.测得异嗪皮啶的线性范围为0.203 6 μg~2.036 μg;含量为0.389 9~0.409 8 mg·g-1;平均回收率为97.93%,RSD为2.2%(n=5).结论:本方法准确、简单、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控制抗癌平丸的质量.
作者:董小平;王慧;王玉;倪坤仪;王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筛选醋灸白芍的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醋灸白芍水煎液中芍药总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醋灸白芍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以加醋量20%,温度130℃,加热10 min为佳炮制工艺.结论:醋炙白芍炮制参数有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张红飞;杨中林;尹丽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对银屑片(栀子、黄芪、当归等)进行了定性定量方法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栀子、黄芪、当归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研究.结果:TLC色谱中均能检出栀子、黄芪、当归;栀子苷在20~20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精密度高(RSD=0.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1%,RSD为0.54%(n=5).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作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唐富山;焦海胜;邱雯;王法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紫草Lithosper-mum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或内蒙紫草Arnebia guttata Bunge.的干燥根.分布于东北、河北、河南、新疆、内蒙等地.紫草具有凉血、活血、消炎、止痛、解毒、透疹之功效,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紫草中药的主要成分为萘醌类色素,主要有乙酰紫草素、紫草素等.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以左旋紫草为指标,优选出紫草醇提取的工艺条件,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为紫草有效部位制备与生产提供了参考.
作者:杨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并确立枳壳麸炒工艺.方法:以新橙皮苷含量、柚皮苷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性状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温度、时间、加麸量三因素,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进行枳壳麸炒工艺优选考察.结果:温度、加麸量对实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时间对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确定佳枳壳麸炒工艺为:温度190℃,时间150s,加麸量15%麸炒枳壳.结论:该工艺合理、稳定性好,可适合枳壳工业化生产和质量控制.
作者:曹君;龚千锋;王少军;杨武亮;杨世林;钟凌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蒿蓝感冒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板蓝根、一枝蒿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法均能对板蓝根、一枝蒿进行专属定性分析;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分别在80μg·mL-1~200μg·mL-1((r=0.9999));20μg·mL-1~120μg·mL-1(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RSD=0.89%)和100.1%(RSD=1.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能排除其他成分干扰,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作者:刘君康;许馨燕;刘砥威;苏雅莉;陈希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片(丹参,三七、冰片)中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的含量.方法:采用YWG-C18色谱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分别在2.5~50.0 μg·mL-1、0.625~12.5 μg·mL-1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6%(RSD=0.92%)、98.34%(RSD=0.71%).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丹参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柳仁民;邓爱霞;刘道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敛疮液是由大黄、诃子、红花等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良好的活血消肿、祛瘀止痛、解毒排脓、去腐生肌等作用.临床用于水火烫伤、电灼伤、疮疡肿痛、皮肤损伤、创面溃烂、老烂腿等,疗效显著,应用前景广阔.为了保证制剂质量,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我们用正交设计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取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4个因素,每个因数各取3个水平,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以大黄素的含量和体外抑菌圈大小为指标,用全概率公式评分法寻求佳制备工艺.
作者:周琴妹;陈晓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目前普遍认为它具有雄性激素依赖性,所以目前主要采取的造模方法是注射睾酮法.但文献报道雄性激素的剂量及用药时间相差甚大[1~3],给动物造模和研制新药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
作者:余宙;余日跃;廖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