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李平;贾宝全;李玉民;张建林

关键词:利胆颗粒, TLC, HPLC, 大黄素, 大黄酚, 壳聚糖
摘要:利胆颗粒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疏肝理气、清热利胆、通利排石和退黄止痛出发,精选大黄、黄芩、柴胡、茵陈、金钱草、郁金、木香、元胡、枳壳、芒硝等为方药,再加甲壳类动物中提取的大分子物质甲壳素的脱己酰化产物壳聚糖为主要成分,按现代药剂学理论技术制成颗粒剂,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为了保证该制剂临床疗效,控制其质量,本文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中成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中益气丸薄层鉴别方法探讨

    补中益气丸是由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等11味中药经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的治疗.有效地控制该产品的质量,对于保证其临床疗效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所自1996年以来,对抽验的近20个厂家的百余批次的补中益气丸,按照<中国药典>(1995年一部;2000年一部;注:两版方法完全相同),进行检验,发现其鉴别(3)项的方法存在如下问题:1、供试品按标准规定方法预处理无法进行.2、适当增加溶剂量进行处理,酸、碱处理过程对甘草酸铵的提取结果影响较大,时有在薄层展开处理后,观察不到甘草酸铵的斑点的情况发生.针对上述现象,通过大量实验摸索,对这一方法在样品预处理,展开系统等方面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了色谱质量,得到了客观的分析结果.

    作者:王益平;封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新荧光扫描法测定大败毒胶囊中小檗碱含量

    小檗碱的测定方法报道的有高效液相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薄层扫描法[3]等.但在多味中药组成的成方制剂中,多采用薄层扫描法.薄层扫描法又包括紫外扫描和荧光扫描,紫外扫描的测定波长为340nm,荧光扫描的激光波长为366nm.以经验得知:原荧光扫描灵敏,但方法学考察中的各RSD均在2%以上,误差比较大.本研究确定了荧光扫描的佳激发波长,并以大败毒胶囊为样本,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方法学考察中的各RSD比较小,小檗碱的检测限度为1.16ng,是其它方法无法相比的.

    作者:韩桂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芍药与地龙同煎对芍药苷的影响

    在复方制剂中,赤芍与地龙同煎,赤芍中的鞣质与地龙中的动物蛋白,是否对芍药苷产生影响,本实验用HPLC法,通过对赤芍单煎液和赤芍与地龙同煎液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显示赤芍与地龙同煎后芍药苷含量明显下降.

    作者:李文;姚仲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RP-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儿童Ⅱ号口服液中龙胆苦苷,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

    目的:建立儿童Ⅱ号口服液(黄柏、龙胆草、知母等)中龙胆苦苷,盐酸巴马汀及盐酸小檗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以DiamonsilTMC18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磷酸-三乙胺-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mL·min-1.结果:龙胆苦苷,盐酸巴马汀及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72.8~728μg·mL-1(r=0.9998),7.55~75.5μg·mL-1(r=0.9998),12.45~124.5μg·mL-1(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8.17%,98.78%,98.60%;RSD分别为1.60%,1.35%,1.25%.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好,适合于儿童Ⅱ号的质量控制.

    作者:申兰慧;石涛;邹爱峰;任金山;张胜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脑梗塞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双嘧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1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5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62%)(P<0.01).结论:银杏达莫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且无毒副反应,既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对无瘀型脑梗塞的治疗也存在一定的优势.

    作者:徐开蕾;范华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的质量标准.方法: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醒脑静注射液中的麝香酮、冰片的含量.结果:麝香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8.3%(RSD=0.41%,n=3),冰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54%,n=3).结论:该法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醒脑静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王立强;王思玲;苏德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正交法优选莪术水处理工艺

    目的:探讨莪术的佳水处理工艺.方法:以姜黄素、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选择润制时间、蒸制时间、切制规格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的数学分析方法,对莪术进行水处理工艺的优选.结果:佳炮制工艺为:润制20min,蒸制30min切制规格为3mm的饮片.结论:蒸制对莪术中姜黄素的含量影响不显著,如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蒸制时间对其有明显影响.

    作者:宋珅;陆兔林;陈海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利胆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利胆颗粒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疏肝理气、清热利胆、通利排石和退黄止痛出发,精选大黄、黄芩、柴胡、茵陈、金钱草、郁金、木香、元胡、枳壳、芒硝等为方药,再加甲壳类动物中提取的大分子物质甲壳素的脱己酰化产物壳聚糖为主要成分,按现代药剂学理论技术制成颗粒剂,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为了保证该制剂临床疗效,控制其质量,本文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贾宝全;李玉民;张建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当归精油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目的:观察当归精油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方法:制作离体子宫平滑肌肌条,考察催产素、高钾去极化溶液存在条件下当归精油对子宫肌条反应的影响.结果:当归精油对催产素及高K+去极化液中Ca2+所致的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使CaCl2累积量-效曲线非平行性右移,大效应下降,呈非竞争性抑制;且对子宫平滑肌依细胞内、外Ca2+两种收缩成分均呈抑制作用.结论:当归精油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条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拮抗Ca2+有关.

    作者:刘琳娜;梅其炳;尚磊;程建峰;桑韩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PLC测定蝉蜕止咳颗粒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蝉蜕止咳颗粒(蝉蜕、黄芩等)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ODS(C18)色谱柱.乙腈-0.6%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75nm.结果:本法可测定蝉蜕止咳颗粒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含量.其分别在0.104μg~0.52μg和0.03μg~0.1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9%和98.8%;RSD分别为1.75%和1.0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蝉蜕止咳颗粒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马开;秦文杰;巴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通宣理肺丸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通宣理肺丸由紫苏叶、麻黄、前胡、桔梗等11味药炼蜜成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之功效[1].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等疾病.收载于历版药典,但对其成分均未做含量控制,因紫苏叶具有挥发性成分,含量控制指标不稳定,因而本文选麻黄作为含量控制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麻黄项下收载的酸碱滴定法比较烦琐且容易受到其它组分的干扰,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对盐酸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且重现性好.

    作者:刘元瑞;孔晓岩;光新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国内膜微滤技术应用于中成药制备的研究

    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等优势,正日益在中药制剂中得到应用[1].特别是膜微滤,在中药制备中的应用与研究,正受到国内膜分离和中药研究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已发表论文20余篇.本文就国内近几年膜微滤在中药制备中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以促进中药的现代化生产,使之早日走向世界.

    作者:黄维菊;魏小泉;陈文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何首乌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中药何首乌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方法:以何首乌中大黄素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系统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提取方式对大黄素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提取条件.结果:用7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2次(2h/次)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大黄素提取率.结论:溶剂种类和提取方式对何首乌中大黄素的提取效率有较大影响.

    作者:李义平;张胜春;杨广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PLC同时测定双活祛风镇痛酒中的青藤碱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本文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双活祛风镇痛酒(青风藤、丹参等)中青藤碱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的方法.方法:固定相为WaterμPORASILTMP/N27477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二胺(90:10:0.125),检测波长为262nm.结果:青藤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7.9%,相对标准偏差为2.83%.丹参酮ⅡA的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为1.96%.结论:该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为同类产品提供了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秋虹;莫建光;周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表面活性剂提高姜黄素提取率的研究

    目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润湿、增溶作用,提高中药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率.方法:以50%乙醇为溶剂,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率.结果:加入0.5%的十二烷基硫酸纳(SDS)可使中药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率增加16%.结论: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的药物分子增溶作用不同.SDS对姜黄素的提取率影响大.

    作者:韩刚;韩学成;张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灵芝的液体培养

    灵芝是一种名贵中药,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菌属.近年研究表明灵芝含有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灵芝多糖,所以灵芝具有抗癌、延缓衰老、镇静止痛和护肝等功效[1],且毒性极低[2].灵芝的子实体和菌丝体在药用价值方面相同,目前我国主要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灵芝多糖,人工栽培子实体生产周期长,生产力低下,而采用液体发酵法,工业化生产灵芝菌丝体和灵芝多糖可缩短生产周期,大大提高灵芝多糖的生产能力.因此,要发展灵芝生产,提高灵芝液体培养的生物学产量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的生产能力,为工业化生产灵芝菌丝体及多糖提供经济实用的培养基,我们对灵芝菌丝体液体生长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兰;杨朝鲜;周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ZTC-Ⅲ型天然澄清剂在中风安口服液制备中的应用

    中风安口服液为由水蛭、黄芪等中药材组成的用于预防和治疗中风的纯中药制剂.因水蛭的水提液中含有动物蛋白,放原醇沉工艺需48 h以上方可除去.ZTC为一新型天然澄清剂,由A、B两组分组成.本文采用其为澄清剂用于沉淀工序,应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和优化了其应用方案,并与原醇沉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证明:前者能有效地保留动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质量稳定,且工艺简便易行、生产周期缩短、成本降低.

    作者:张咏梅;赵振彪;解淑阁;王智华;张文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红景天注射剂指纹图谱的HPLC研究

    目的:建立红景天注射剂(红景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选择YWG-C18色谱柱(4.6mm×150mm 10μm),流动相(A)甲醇-乙腈(1:1)、(B)0.07%磷酸水梯度洗脱,运行60min,检测波长278nm,测定红景天药材、中间体及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结果:确定了注射剂的17个共有峰,并得到了以红景天苷为内标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比值,非共有峰面积未超过总峰面积的10%.结论:方法简单可靠,可作为红景天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张桂燕;张早华;储戟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八正合剂中栀子苷的含量

    八正合剂是含栀子、大黄等9味中药的复方制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其质控标准中无含量测定控制项[1].方中,栀子具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效,与产品的疗效直接相关.因此为了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本文对制剂中栀子所含有效成分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分离效果好、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

    作者:郑小平;秦剑;邓开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麋鹿角乙醇提取液抗衰老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麋鹿角乙醇提取液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制备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麋鹿角乙醇提取液对小鼠衰老相关酶的影响;正常小鼠给予麋鹿角乙醇提取液,测定小鼠耐缺氧时间、游泳时间及免疫器官指数,观察其抗应激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麋鹿角乙醇提取液能提高衰老小鼠血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延长小鼠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和游泳时间;提高小鼠脾指数,减少胸腺指数.结论:麋鹿角乙醇提取液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小鼠耐缺氧和耐疲劳能力;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秦红兵;杨朝晔;朱清;朱毅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成药杂志

中成药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