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燕;张早华;储戟农
过敏性鼻炎(allergicrhinifis,AR),又称变应性鼻炎,是由IgE介导通过释放组织胺或其它化学活性物质诱发的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占鼻科疾病首位,分为常年性和季节性发作两种,前者的致敏原以室内尘螨、霉菌等为主,后者主要为花粉所致,该病多见于中青年.目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有:药物(中药和西药)疗法、针灸疗法、穴位注射疗法、特异性脱敏疗法、免疫疗法、冷冻疗法、激光疗法及热疗法等,各种疗法均有各自优缺点.本文就近几年来中药制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概况作如下综述.
作者:李金成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哮喘宁颗粒是我院制剂中心和呼吸科根据临床中医药理论,结合多年临床经验,经过科学提取而成的医院制剂.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翓;郝青春;钱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灵芝是一种名贵中药,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灵芝菌属.近年研究表明灵芝含有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灵芝多糖,所以灵芝具有抗癌、延缓衰老、镇静止痛和护肝等功效[1],且毒性极低[2].灵芝的子实体和菌丝体在药用价值方面相同,目前我国主要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灵芝多糖,人工栽培子实体生产周期长,生产力低下,而采用液体发酵法,工业化生产灵芝菌丝体和灵芝多糖可缩短生产周期,大大提高灵芝多糖的生产能力.因此,要发展灵芝生产,提高灵芝液体培养的生物学产量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的生产能力,为工业化生产灵芝菌丝体及多糖提供经济实用的培养基,我们对灵芝菌丝体液体生长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
作者:王兰;杨朝鲜;周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的疗效已为世人所瞩目.然而众所周知在我国中药材的质量极不稳定,市场也较为混乱[1].中药的质量问题已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一大障碍.
作者:蒋晔;郝晓花;刘红菊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在复方制剂中,赤芍与地龙同煎,赤芍中的鞣质与地龙中的动物蛋白,是否对芍药苷产生影响,本实验用HPLC法,通过对赤芍单煎液和赤芍与地龙同煎液中芍药苷含量的测定,显示赤芍与地龙同煎后芍药苷含量明显下降.
作者:李文;姚仲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清咽退热颗粒由麻杏石甘汤加黄芩、鱼腥草等9味中药经提取制备而成,具有清热、宣肺、平喘、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恶寒发热(高热),咽干疼痛,咳嗽,口干渴,大便干燥等症的治疗.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清咽退热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确定合理的制备工艺条件.
作者:曹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复方益母草膏(益母草、川芎、当归、红花)治疗痛经的药理学作用机制.方法:观察复方益母草膏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的影响,观察复方益母草膏对催产素所引起的离体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及小鼠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复方益母草膏可以明显扩张小鼠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的管径,加快血流的速度;对催产素引起的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具有抑制作用;整体实验也证明对小鼠有减少扭体的次数,治疗痛经的作用.结论:复方益母草膏具有明显的改善微循环,抑制催产素引起的子宫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痛经.
作者:李毅敏;周连发;王士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鲜母益胶囊由鲜益母草组成,对于月经不调及产后子宫出血,子宫复原不全等具有较好疗效,盐酸水苏碱为其主要成分,本文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利用薄层扫描法对鲜母益胶囊及鲜益母草药材中的盐酸水苏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制定出一个简便,准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益母草及其复方制剂提供了又一质控依据.
作者:章曙丹;徐强;倪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利胆颗粒从祖国传统医学理论疏肝理气、清热利胆、通利排石和退黄止痛出发,精选大黄、黄芩、柴胡、茵陈、金钱草、郁金、木香、元胡、枳壳、芒硝等为方药,再加甲壳类动物中提取的大分子物质甲壳素的脱己酰化产物壳聚糖为主要成分,按现代药剂学理论技术制成颗粒剂,临床用于治疗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为了保证该制剂临床疗效,控制其质量,本文对其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贾宝全;李玉民;张建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等优势,正日益在中药制剂中得到应用[1].特别是膜微滤,在中药制备中的应用与研究,正受到国内膜分离和中药研究领域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已发表论文20余篇.本文就国内近几年膜微滤在中药制备中的研究与应用作一综述,以促进中药的现代化生产,使之早日走向世界.
作者:黄维菊;魏小泉;陈文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青风藤等)的佳精制技术.方法:采用陶瓷膜微滤、超滤、醇沉、离心、絮凝、大L树脂吸附6种技术精制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以性状、青藤碱损失率和杂质除去率为指标,对各技术精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6种技术均能使药液澄明度显著提高;除杂率以树脂法高,达80%以上,陶瓷膜微滤除杂率为21.7%,小于醇沉和超滤,但高于絮凝澄清和高速离心;青藤碱损失率以AB-8树脂法低(6.39%),而85%乙醇沉淀法高(58.44%).陶瓷膜微滤法损失率为15.31%,小于超滤、醇沉、高速离心和絮凝.树脂吸附液的色谱图与煎煮液色谱图差别较大,但陶瓷膜微滤等其他5种精制液的色谱图与煎煮液色谱图差别较小.结论:陶瓷膜微滤具有除杂率适中,有效成分损失少,工艺简单等优点,是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的佳精制技术.
作者:刘陶世;郭立玮;周学平;赵新慧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丹参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用HPLC法测定,以1%醋酸甲醇溶液和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所测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97%,RSD小于1.2%,线性良好.结论: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安睿;王新宏;周思丽;尤丽莎;王智华;洪筱坤;王依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长春红药胶囊系由三七、草乌、制川乌、当归、延胡索等19味中药经提取加工制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该制剂吉林省药品标准中仅有胶囊剂的通则检查,在申报部颁标准时,我们对该制剂质量标准进行了研究,对乌头碱的限量进行了检查,并采用HPLC法对三七中主成分人参皂苷Rg1进行了含量测定,获得了满意结果.
作者:赵春香;沙路坦;张艳玲;姜茁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药提取液的精制是为了除去一些大分子物质,传统上常采用醇沉法.近年来,新型吸附澄清剂的应用优势越来越显著.肺炎颗粒由麻黄、陈皮、甘草、生石膏、苦杏仁、鱼腥草、浙贝母等10味中药组成,本文采用JH澄清剂精制肺炎颗粒中药提取液,以出膏率、麻黄碱及橙皮苷含量变化为指标,采用均匀试验法优选佳工艺条件.
作者:贺冰;滕亮;孙殿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红景天注射剂(红景天)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选择YWG-C18色谱柱(4.6mm×150mm 10μm),流动相(A)甲醇-乙腈(1:1)、(B)0.07%磷酸水梯度洗脱,运行60min,检测波长278nm,测定红景天药材、中间体及注射剂的指纹图谱.结果:确定了注射剂的17个共有峰,并得到了以红景天苷为内标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峰面积比值,非共有峰面积未超过总峰面积的10%.结论:方法简单可靠,可作为红景天注射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张桂燕;张早华;储戟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小檗碱的测定方法报道的有高效液相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薄层扫描法[3]等.但在多味中药组成的成方制剂中,多采用薄层扫描法.薄层扫描法又包括紫外扫描和荧光扫描,紫外扫描的测定波长为340nm,荧光扫描的激光波长为366nm.以经验得知:原荧光扫描灵敏,但方法学考察中的各RSD均在2%以上,误差比较大.本研究确定了荧光扫描的佳激发波长,并以大败毒胶囊为样本,进行了方法学考察.方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精密度高,方法学考察中的各RSD比较小,小檗碱的检测限度为1.16ng,是其它方法无法相比的.
作者:韩桂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利用表面活性剂润湿、增溶作用,提高中药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率.方法:以50%乙醇为溶剂,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测定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率.结果:加入0.5%的十二烷基硫酸纳(SDS)可使中药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率增加16%.结论: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的药物分子增溶作用不同.SDS对姜黄素的提取率影响大.
作者:韩刚;韩学成;张卫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对北京市场上的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进行含量测定,为控制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标准,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中总皂苷含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的含量.结果:不同厂家的样品中总皂苷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规定;而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的含量存在差别.结论:国家标准实施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产品中七叶皂苷钠A和七叶皂苷钠B的含量有较大提高.
作者:沈芊;曾艳;王淑洁;王育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麝香、冰片、栀子、郁金)的质量标准.方法: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醒脑静注射液中的麝香酮、冰片的含量.结果:麝香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8.3%(RSD=0.41%,n=3),冰片的平均回收率为97.7%(RSD=0.54%,n=3).结论:该法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醒脑静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王立强;王思玲;苏德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同时测定十二味齿龈康散(寒水石,大黄,细辛,川芎,羌活,龙胆草,花椒等)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制备样品溶液,经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Shim-pack CIC-ODS柱(150mm×5mm,4.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40:9),流速1.3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样品中大黄素、大黄酚与其它成分有良好分离.大黄素的线性范围为0.52~5.28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62%;大黄酚的线性范围为0.96~9.6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7%.结论:本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作为十二味齿龈康散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刘晖;段东波;常俊;曹朝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