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华;孙丽娜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1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8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平喘、化痰等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液气动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喘憋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气动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张家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600例次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实施护理对策后留置时间从之前的1~5 d(平均3 d)提高到4~14 d(平均5 d).结论:针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李华;仝昕;韩纯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年1~12月入院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入院的9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SCL-90因子评分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SCL-90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疾病知识掌握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可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掌握必要的疾病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谢静;刘惠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适用于中长期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等.PICC因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留置时间长、感染率低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因无法从胃肠道获得足够营养,通常需要长时间静脉输入高浓度的营养液来满足所需的营养.
作者:李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针对目前糖尿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知识的掌握和自护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个体化教育,改变患者的认知水平,提高依从性.方法:对糖尿病内科病房住院100例患者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糖尿病患者通过健康教育、认知统一后对血糖的影响.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对糖尿病的并发症、危害性、综合治疗有所认识,知行统一后对血糖可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结论:护理人员应认识到糖尿病健康教育具有综合性强、配合性低、教育时间长等特点,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有层次地进行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患者血糖的高低.
作者:吴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发病情况和传播途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住院病历.结果:梅毒孕产妇发病率有所增加,孕期筛查比例不高,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危险.结论:梅毒孕产妇的逐步增多,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梅毒的治疗和消毒隔离有积极意义,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发生梅毒医院内感染.
作者:李有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常规护理查房和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入院的54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实施常规护理查房;2009年1~12月入院的5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1,实施规范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误吸、痰堵低氧血症、尿路损伤、压疮、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10年1~12月实施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期间15名轮转护士作为观察组2,2009年1~12月14名轮转护士作为对照组2,比较两组护士专科考试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结果:观察组1误吸、痰堵低氧血症、尿路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P<0.05);观察组2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2(P<0.01).结论:晨间床边护理查房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及提高护士综合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清;沈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例胃癌合并DVT患者在抗凝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一般、患肢和生活护理.结果:治疗和护理2周后,3例患者患侧肢体肿胀和疼痛均明显减轻.结论:DVT是胃癌常见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因素,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相互作用产生高凝状态是导致DVT,及时的诊断、治疗以及适当的护理可以改善胃癌合并DVT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金萍;张春芳;魏金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将3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呕吐、哭闹、胃潴留、腹胀、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周、2周、3周、1个月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呕吐、哭闹、胃潴留、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振燕;郭英;杨彩燕;宋秀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生入科教育的改进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改进教育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对60名供应室护生进行环境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安全意识教育等入科教育,并于1周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生对供应室环境、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及带教老师适应率分别为96.6%、93.3%、93.4%、100.0%.结论:改进入科教育有助于供应室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值得推广.
作者:宋燕琴;李水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且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83例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分值(8.3±6.0)分低于对照组(12.3±9.5)分(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有利于血糖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金仙;郑菊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在PICC置管后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PICC管留置者进行健康指导,提高自我维护意识和能力.结果:PICC管留置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结论:通过对PICC置管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可减少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邵如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等.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服药依从性和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刘惠珍;谢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实施行为治疗措施等护理干预工作.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密切护患关系,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叶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护理对老年COPD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呼吸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康复护理能够促进COPD患者的呼吸运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进而改善其负性情绪,效果显著.
作者:林敏;麦志芹;黎彩霞;彭惠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康复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护理4周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医康复循证护理可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华;施海红;黄淑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次接受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音乐治疗与想象训练、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睡眠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情绪有改善作用,可缓解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水平.
作者:余北平;刘兴丽;周成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干预时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分析时间因素与干预的交互作用.结果:实验组干预6个月、12个月餐后2 h血糖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干预时点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P<0.05),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间有交互作用(P<0.01),干预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随着观察时点推移,下降幅度逐渐减缓.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糖代谢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屠云;华飞;万静波;徐春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型条码固定法在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对照组选用止血贴粘贴固定法固定,观察组采用血型条码粘贴固定法固定.结果:观察组献血过程中的效果、拔针过程中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血型条码粘贴法固定采血针,粘贴固定稳妥,可减轻献血者拔针时的疼痛,提高献血者的满意率.
作者:汤传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归元筋骨宁湿敷剂贴敷,观察组采用黄连膏、如意金黄膏交替外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功能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功能状况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如意金黄膏和黄连膏交替外敷患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