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

屠云;华飞;万静波;徐春兰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 抑郁, 糖代谢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同干预时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分析时间因素与干预的交互作用.结果:实验组干预6个月、12个月餐后2 h血糖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同干预时点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P<0.05),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时间因素与干预因素间有交互作用(P<0.01),干预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随着观察时点推移,下降幅度逐渐减缓.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糖代谢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齐鲁护理杂志相关文献
  • 多灶萎缩性胃炎386例病因分析及健康指导

    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们对386例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B型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常见病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健康指导.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梅毒孕产妇35例院内感染控制

    目的:了解妊娠合并梅毒发病情况和传播途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住院病历.结果:梅毒孕产妇发病率有所增加,孕期筛查比例不高,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危险.结论:梅毒孕产妇的逐步增多,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对梅毒的治疗和消毒隔离有积极意义,应加强消毒隔离措施,防止发生梅毒医院内感染.

    作者:李有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实行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实施行为治疗措施等护理干预工作.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密切护患关系,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叶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磺胺嘧啶锌治疗长春新碱外渗37例效果观察

    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对使用长春新碱发生外渗的37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应用磺胺嘧啶锌软膏外敷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华;李景匀;郑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强化健康教育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超滤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控制超滤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强化健康教育,并与强化健康教育前进行比较.结果: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占干体重<5%的例数较强化健康教育前增多(P<0.05),强化健康教育后患者超滤量、透析后体重、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健康教育前降低(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可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超滤量.

    作者:赵恩路;白英;张颖;王静怡;王珉;王洪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600例次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留置时间影响因素分析,提出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实施护理对策后留置时间从之前的1~5 d(平均3 d)提高到4~14 d(平均5 d).结论:针对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延长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痛苦.

    作者:李华;仝昕;韩纯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缓解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伴有负性情绪的CAH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入院后24 h内和出院前24 h内分别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或缓解CAHD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作者:肖丽萍;许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症129例临床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其常用治疗方法.由于放疗过程中无法避开唾液腺和口腔黏膜,口干症是主要后遗症之一[1].2007年8月~2011年1月,我们对127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口干症患者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桂;庄丽萍;许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稳定基层医院患者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稳定基层医院患者群的影响.方法:按住院病历号尾数奇偶将250例慢性病患者出院时随机分为对照组116例和观察组134例,观察组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照组出院后不采取任何措施,12个月后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信任度、复发再入院的选择.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医生信任度、复发再入院的选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加深了患者信任度,提高了复诊率.

    作者:王碧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将3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体质量变化情况及呕吐、哭闹、胃潴留、腹胀、呼吸暂停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1周、2周、3周、1个月的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呼吸暂停、呕吐、哭闹、胃潴留、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振燕;郭英;杨彩燕;宋秀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对高血压病知识掌握情况、服药依从性等.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服药依从性和对高血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刘惠珍;谢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供应室护生入科教育改进及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生入科教育的改进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改进教育方式,利用多媒体等方式对60名供应室护生进行环境教育、规章制度教育、安全意识教育等入科教育,并于1周内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生对供应室环境、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及带教老师适应率分别为96.6%、93.3%、93.4%、100.0%.结论:改进入科教育有助于供应室护生尽快适应角色转换,值得推广.

    作者:宋燕琴;李水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比较三种血液净化方式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5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例,A组进行血液透析(HD)治疗,B组进行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C组进行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联合治疗(HDF+HP),比较三组透析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结果:B组、C组治疗后血清β2-MG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血清β2-MG清除率均优于A组(P<0.01);B组、C组皮肤瘙痒、关节疼痛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P<0.01).结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时进行HDF+HP治疗,可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小婷;张悦;李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导尿管型号对神经病变老年男性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尿管型号对神经病变老年男性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56例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A、B、C、D 四组各114 例.A组留置8号双腔气囊导尿管,B组留置10号双腔气囊导尿管,C组留置12号双腔气囊导尿管,D组留置14号双腔气囊导尿管.观察四组患者对留置导尿管过程中的不适和漏尿发生率、拔除导尿管后尿道刺激征和无不适感患者比率.结果:A组和B组患者对导尿管不适反应明显轻于C组和D组(P<0.01),且拔除导尿管后的尿道刺激征和不适感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1),但A组漏尿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B组与C、D组漏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10号双腔气囊导尿管有利于减轻诸多不适,并能避免漏尿.

    作者:季衍丽;张雅静;薛云娜;李茜茜;郭真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并配合针灸、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可提高PSD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振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

    脑出血起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常引起患者偏瘫、言语不利等神经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有效的系统护理干预及康复训练可大限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同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玉琴;朱丽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一次性吸痰管在老年便秘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常出现大便秘结,灌肠术是一项常见的护理操作.因肛管管径大(22~24号),准备用物多,操作繁琐,给患者和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2010年5月~2011年4月,我院采用一次性吸痰管连接50 ml空针为老年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天蓉;刘燕;张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两种雾化吸入法在肺炎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对照组采用压缩雾化机吸入法,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肺部罗音消失及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更适宜肺炎患儿使用.

    作者:张月梅;孙云征;高莉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经下肢静脉介入溶栓治疗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首次接受腘静脉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术前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音乐治疗与想象训练、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睡眠时间.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心理指标、生理指标、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情绪有改善作用,可缓解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水平.

    作者:余北平;刘兴丽;周成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在老年失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失眠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单盲分组方法将120例老年失眠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干预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下两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平均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残留效应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干预组患者在1 h内入睡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平均夜间觉醒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日间残留效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失眠患者缩短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降低患者的日间残留效应发生率,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吴荣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齐鲁护理杂志

齐鲁护理杂志

主管:山东省卫生厅

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