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配合

崔绪芳;吕晓霞;张竹梅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 微创, 手术方式
摘要:胫腓骨骨折多为交通、高空作业等事故引起的损伤,采用传统的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有手术切口大、骨膜剥离范围广、出血多、刀口瘢痕大等问题,容易发生骨延迟愈合、不愈合.2007年3-12月笔者配合闭合或小切口复位,经皮插入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癌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肿瘤标志物是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的一类大分子物质,可以从血或其他体液中检测到,主要是大分子蛋白质,包括肿瘤相关抗原、异位激素、酶和宿主抗肿瘤免疫级联反应的改变,还包括肿瘤诱导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代谢的改变.由于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异常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的累积,因此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可作为基因标志物.现将近年来发现的与大肠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陈魁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第一掌骨基底骨折伴脱位的内固定治疗体会

    通常外力作用在拇指纵轴上,产生腕关节的关节内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内侧的三角形骨块因有掌侧韧带相连,仍留原位,而骨折远端从大多角骨关节面上滑脱至背外侧,因复位时需加压于掌骨基底部,行石膏外固定常不易维持骨折解剖复位,采用C形臂定位经皮克针穿刺固定骨折远端于第二掌骨基底,无需切开关节囊,损伤小,术后稳定好,效果明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癌症疼痛的护理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和难忍受的症状之一,癌痛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尽管95%左右的癌症患者经正确有效的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疼痛,但是大量国际调查资料表明,癌痛得不到充分治疗仍是个普遍现象.要做好癌痛护理就必须了解癌痛的发生机制,掌握三阶梯镇痛的原则、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还应了解各种镇痛方法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盛慧琴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白蛋白治愈Ⅲ度褥疮1例的护理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营养缺乏引起的组织坏死.Ⅲ度褥疮溃疡面深及肌肉层.本院采用白蛋白治愈Ⅲ度褥疮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雪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迟发性脾破裂20例治疗体会

    我院1993年5月-2008年7月共收治脾破裂140例,其中迟发性脾破裂20例,占14.3%.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童冠会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胆石症术后使用止痛泵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是除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以外的第五生命体征[1].术后疼痛是人体受到手术伤害刺激后的一种反应,往往无法避免.手术后的疼痛刺激会使体内各系统均产生不良影响,如伤口愈合延迟,免疫功能受损,急性应激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延缓了身体的复原,体力的恢复,而术后止痛能改善这类情况.2006年9月-2007年12月我院行157例胆石症手术,术后使用止痛泵后发生并发症69例,现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湿润烧伤膏在面部创伤中的应用

    面部暴露部位创伤如处理不当常遗留瘢痕,对患者生活、心理造成很大影响.我院对:106例经常规外科处理后的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采用烧伤膏暴露疗法,临床疗效满意,无遗留瘢痕.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程胜;汪涛;程开专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的手术配合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高位结扎、切断和剥脱大隐静脉及其分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时间长,术后瘢痕明显.本院2006年5月-2008年3月应用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治疗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8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张水英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早期梅毒45例临床分析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各异,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早期梅毒虽然症状轻,但传染性强.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2月一2007年2月门诊收治的45例早期梅毒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国群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等速测评研究

    目的 观察推拿治疗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患侧膝关节股四头肌和胭绳肌的离心收缩功能和VAS疼痛评分的变化.方法 对37例单侧膝关节OA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应用BTE Primus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对治疗前后患侧的股四头肌及胴绳肌的离心收缩功能进行测试,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股四头肌及胭绳肌PT、TAE值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治疗前为(6.24±1.74)分,治疗后为(3.16±2.65)分,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推拿可增加膝关节OA患者离心收缩状态下PT、TAE值,降低VAS疼痛指数.

    作者:王心城;宋红梅;王诗忠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冠心病的运动处方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因为至今没有什么特效药物可以治愈冠心病,所以对患者来说主要是如何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运动康复治疗就是目前国际上推荐的有效方法.冠心病运动康复是指通过积极主动的身体、心理和行为的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积极干预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再次发作的危险.

    作者:刘永志;范春满;孙庆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厚朴及其4种混淆品的鉴别

    厚朴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因其需生长16 a以上才能剥皮入药,故多年来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致使临床用药上出现不少代用品、类似品及伪品,这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

    作者:彭善祥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同种异体肾移植术中的配合及护理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配合与术中管理方法.方法 对10例肾移植患者术中配合和护理管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1例受者术后14个月因感染并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术后12 d因肺内出血致呼吸道梗阻死亡.结论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手术及用药配合,以及良好的术中护理对提高肾移植手术成功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颜;于秀琴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半山镇流动人口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

    由于流动人口情况特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历来较低.自从实行新生儿无价乙肝疫苗以来,我院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措施,取得良好效果.现将2002-2003年组织现场调查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居住本辖区内与2001年7月-2003年6月出生的儿童均为调查对象.

    作者:李绮蓉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手术配合

    胫腓骨骨折多为交通、高空作业等事故引起的损伤,采用传统的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有手术切口大、骨膜剥离范围广、出血多、刀口瘢痕大等问题,容易发生骨延迟愈合、不愈合.2007年3-12月笔者配合闭合或小切口复位,经皮插入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绪芳;吕晓霞;张竹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健康教育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提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有关哮喘预防和治疗的教育,是保障哮喘管理各个方面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97年开始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芳;孔令洁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82例临床分析

    随着检验水平的提高,尤其肌钙蛋白Ⅰ的临床应用,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越来越多.为正确认识此病,本文对此病做一探讨.

    作者:庞延友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中西药合用的配伍禁忌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的联用中西药物能增强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缩短疗程.但在治疗中若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简述如下.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吡柔比星膀胱灌注联合热疗预防浅表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术后2 a内的肿瘤复发率极高[1],有报道可达60%~90%.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42例膀胱癌术后的患者应用热疗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大大降低了复发率,其操作简单,疗效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邵惠弟;王灵红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2006年度医院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科室分布情况调查

    为了解2006年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在医院分布情况,笔者对医院本部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供同行参考.1 临床资料1.1 标本来源 HBsAg阳性标本均来自本院2006年收治的735例HBsAg阳性患者.其中男416例,女319例;年龄3~82岁,平均44岁.

    作者:陈黔;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郭海;党宝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