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浸膏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冷浸得到六味地黄丸水提物,经醇沉、离心后,浓缩上清液得到其流浸膏.观察六味地黄丸浸膏对α-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及动力学类型,并进行有效成分鉴定.结果 六味地黄丸浸膏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呈量效关系,对该酶抑制类型为反竞争性抑制.氨水、α-萘酚、三氯化铁试剂反应均为阳性.结论 六味地黄丸漫膏对该酶活力抑制作用可能与酚、糖苷类化合物有关.
作者:吴慧平;张喆 刊期: 2008年第36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术后2 a内的肿瘤复发率极高[1],有报道可达60%~90%.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月对42例膀胱癌术后的患者应用热疗加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大大降低了复发率,其操作简单,疗效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邵惠弟;王灵红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中药热敷疗法治疗妇科开腹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吴茱萸、白芥子各100 g加热至45℃,装袋后敷于腰骶部20 min,治疗术后腰痛患者80例.结果 治愈53例(66%),好转24例(30%),无效3例(4%),总有效率为96%.结论 中药热敷治疗妇科开腹术后腰痛疗效满意,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作者:叶淑华 刊期: 2008年第36期
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好发于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柔软赘生物.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位居我国性传播疾病的第二位[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过程中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患性传播疾病的患者所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旨在探讨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由此而引发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梦醒;郑莉彦;齐倩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无髓牙内漂白技术中2种细节操作方法对漂白效果影响.方法 选择口腔中前牙和双尖牙区至少2颗变色无髓牙的患者40例,对2颗牙分别采用方法Ⅰ(标准根管治疗后,用光固化玻璃离子封闭根管口,用常温下浸有30%过氧化氢的棉球封闭在髓腔内,3d复诊1次,共封药3次后进行充填治疗)和方法Ⅱ(标准根管预备后,根充前用加热到36℃的30%过氧化氢反复冲洗髓腔,然后做常规根充和充填治疗)治疗.2组均采用同种复合树脂严密充填,1 a后用相同方法观察美观效果和强度效果.结果 方法Ⅱ美观效果与强度效果均明显优于方法Ⅰ(P<0.05).结论 漂白变色的无髓牙好方法是即刻高效的热漂白方法.
作者:靳晓东;索南;顾杨 刊期: 2008年第36期
我院1993年5月-2008年7月共收治脾破裂140例,其中迟发性脾破裂20例,占14.3%.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童冠会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粘连性小肠梗阻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感染、外伤后数周至数年内,治疗很困难.经保守治疗效果差以及腹部手术后反复发作性腹痛应行手术治疗.腹腔镜粘连性小肠梗阻松解术具有微创、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笔者2004年3月-2008年3月共行腹腔镜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51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春风;王炬;苏玉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营养缺乏引起的组织坏死.Ⅲ度褥疮溃疡面深及肌肉层.本院采用白蛋白治愈Ⅲ度褥疮患者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雪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推拿治疗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患侧膝关节股四头肌和胭绳肌的离心收缩功能和VAS疼痛评分的变化.方法 对37例单侧膝关节OA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应用BTE Primus型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对治疗前后患侧的股四头肌及胴绳肌的离心收缩功能进行测试,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股四头肌及胭绳肌PT、TAE值明显升高(P<0.05),VAS评分治疗前为(6.24±1.74)分,治疗后为(3.16±2.65)分,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推拿可增加膝关节OA患者离心收缩状态下PT、TAE值,降低VAS疼痛指数.
作者:王心城;宋红梅;王诗忠 刊期: 2008年第36期
通常外力作用在拇指纵轴上,产生腕关节的关节内骨折,第一掌骨基底部内侧的三角形骨块因有掌侧韧带相连,仍留原位,而骨折远端从大多角骨关节面上滑脱至背外侧,因复位时需加压于掌骨基底部,行石膏外固定常不易维持骨折解剖复位,采用C形臂定位经皮克针穿刺固定骨折远端于第二掌骨基底,无需切开关节囊,损伤小,术后稳定好,效果明确.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卫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为了解2006年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在医院分布情况,笔者对医院本部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供同行参考.1 临床资料1.1 标本来源 HBsAg阳性标本均来自本院2006年收治的735例HBsAg阳性患者.其中男416例,女319例;年龄3~82岁,平均44岁.
作者:陈黔;任福祥;张彦;严毓芬;吕宇杰;郭海;党宝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2004年1月-2008年7月笔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来源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患者,共30例,诊断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修订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男21例,女9例;年龄16~62岁,平均41岁;病程3~25 a.10例患者为第1次到正规医院就诊,无哮喘相关知识.
作者:史瑞峰 刊期: 2008年第36期
针刺不同穴位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有:增强脑内胆碱能神经的血管扩张作用、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促进脑内各种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1-4],抑制引起神经细胞死亡的细胞凋亡信号的传导[5],影响以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等[6]为神经递质的神经系统,促进钾通道的开发[7]及突触重建[8]等,从而有利于神经细胞的防护、修复以及脑功能的重组和重建.针灸对脑缺血的作用机制一般通过动物实验病理解剖的方法进行探讨,缺乏非侵袭性、可视性在体研究方法.
作者:张延伟;周伟生;李艳慧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后精神症状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8例颅脑外伤后精神症状的患者除进行手术及综合治疗外,同时采用心理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及饮食护理等措施.结果 痊愈60例,显效12例,无效6例.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达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丽静 刊期: 2008年第36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的联用中西药物能增强药物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缩短疗程.但在治疗中若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熟练掌握中西药的合理联用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简述如下.
作者:张海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引起认知能力障碍(POCD)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尤其高龄全麻手术患者是一个重要因素,高龄患者各脏器的储备能力降低,应激能力差,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不稳定和失衡边缘,尤其脑代谢功能减弱,因而削弱了高龄患者对麻醉手术的耐受力,老年全麻术后POCD发病率较高,从而影响终康复,本研究参考国内外相关报道对老年全麻术后患者进行多阶段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结合研究人员以往经验,建立针对老年全麻术后患者及其定性参与分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案,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全麻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亚丽;陈宝娥;孙艳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态的不同.方法 对73例首发和82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属采用一般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同卷调查.结果 有155例患者家属完成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总分、均分等因子评分较中国正常成人常模评分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SCL-90评分中焦虑因子评分较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评分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复发精神分裂症家属SCL-90评分中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总分、均分等因子评分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评分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总体上较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更严重.
作者:张彩珍;江长旺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眼部症状对颈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9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眼部症状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眼部症状对颈动脉狭窄的阳性预测率为79%,阴性预测率为75%.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在有眼部症状及无眼部症状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眼部症状与颈动脉狭窄的部位及程度相关,在颈动脉狭窄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邢玉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胫腓骨骨折多为交通、高空作业等事故引起的损伤,采用传统的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有手术切口大、骨膜剥离范围广、出血多、刀口瘢痕大等问题,容易发生骨延迟愈合、不愈合.2007年3-12月笔者配合闭合或小切口复位,经皮插入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绪芳;吕晓霞;张竹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厚朴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作用.因其需生长16 a以上才能剥皮入药,故多年来市场一直供不应求,致使临床用药上出现不少代用品、类似品及伪品,这严重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鉴别.
作者:彭善祥 刊期: 200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