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创伤性脑损伤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刘璐;李丹;刘囡;张卓;高超;李洪鹏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星形胶质细胞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创伤性脑损伤后1、4、7d组.采用免疫印迹检测脑损伤后Nrf2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Nrf2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定位表达.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脑损伤后Nrf2在4d时表达高;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在假手术组中Nrf2在细胞质中有少量表达,损伤后1d组Nrf2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均有表达,4d时表达显著增高.结论:损伤后Nrf2表达升高并入核可能与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地塞米松对小鼠颅颌面部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期注射地塞米松对胎鼠颅颌面部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妊娠11.5d实验组给予50 mg/kg地塞米松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于妊娠14.5、15.5、16.5d取胚胎,记录腭裂数、活胎数及死胎数,切取胎头在体视学显微镜下作头颅颌面组织侧貌分析,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显色观察腭部形态变化及骨形态蛋白(BMP)-2和甲状腺转录因子(TTF)-2在鼻中隔软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现明显颅颌面部畸形,下颌体缩短,上颌突角、下颌突角后缩;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BMP-2和TTF-2在腭裂胎数鼻中隔软骨中持续表达;妊娠14.5~16.5 d实验组鼻中隔软骨细胞中BMP-2表达水平依次增强,且同时间实验组表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鼻中隔软骨TTF-2表达呈现波动性,妊娠15.5d表达高,而实验组在妊娠16.5d仍持续增高,数值高于对照组.结论:地塞米松抑制颅颌面部骨骼发育;BMP-2和TTF-2在鼻中隔软骨持续表达提示其与分化转归相关.

    作者:王浩宇;王恬;程燕宇;魏仑;高福禄;吴靖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口外局部麻醉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由于没有能够正确掌握相关的解剖学结构的位置,对穿刺深度和注药位点产生错误估计,从而导致口腔局部阻滞麻醉后麻醉不全、感觉异常、血肿、甚至是暂时失明[1-2]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口腔专业医师除了熟悉全麻的基本知识,还要牢记注射针在深层走行的路径以及所经过的解剖结构的位置,而不是盲目地记忆操作流程.在口腔局部阻滞麻醉操作技术中,口外局麻因进针深、内部结构不可视,导致操作难度比口内局麻大,但口外局麻可用于张口受限,或者是口内进针区域有化脓性炎症或肿瘤的患者,故是口腔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然而,目前缺乏既能让学生自行动手进行口外阻滞麻醉操作,又能将内部解剖结构可视化的教学材料.

    作者:詹朝宁;黄敏纯;陈婷;符引玉;陈韦东;胡徐意;姚廷彦;贺善礼;李泽宇;肖钊明;刘畅;李忠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三叶因子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株黏附中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沉默三叶因子3(TFF3)表达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 TPC-1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方法:稳定敲低TFF3表达的TPC-1细胞株(shRNA-TFF3组)、转染空载体的TPC-1细胞株(shRNAC组)、TPC-1细胞(TPC-1组)分别进行同质黏附实验、异质黏附实验;qPCR检测TFF3 mRNA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 mRNA水平,免疫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β-catenin、E-cadherin、ALCAM、MMP-9、MMP-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细胞同质黏附实验显示shRNA-TFF3组黏附细胞数显著高于shRNAC组和TPC-1组.细胞异质实验显示shRNA-TFF3组黏附细胞数显著低于shRNAC组和TPC-1组,shRNAC组和TPC-1组同质和异质黏附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PCR结果显示shRNA-TFF3组TFF3 mRNA、β-cateninmRNA水平显著低于shRNAC组和TPC-1组,shRNAC组和TPC-1组TFF3 mRNA、β-catenin m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细胞化学与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沉默TFF3后ALCAM、MMP-9、MMP-2、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shRNAC组和TPC-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敲低TFF3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PTC细胞TPC-1的黏附能力.

    作者:林旭;代金;吴靖芳;张静;张文静;薛刚;高福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建构主义理论方法在组织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为认知心理学派的分支,关注以原有经验、心理结构、信念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关注学习质量和本质.目前《组织胚胎学》内容繁多且课时相对减少,老师的任务只是教书并包揽教学的一切、未激发学生们的深层次学习动机及兴趣.本研究制定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教学中强调把所学习知识与特定真实任务相结合,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强调外部输入转变为关注内部的生成,从个体学习向社会化学习转化.以期优化教学过程,使知识吸收与技能培养达到有机结合,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林迳苍;黄煌;许相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双侧多支肾动脉变异一例

    笔者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双侧肾动脉存在较大变异,现报道如下.本例标本(图1)起自腹主动脉滋养左右肾的动脉分别为5和4支,左肾动脉第1支起点与肠系膜上动脉平齐,于肾静脉上方走行人肾门上方;距起点16.1 mm处发出肾上极动脉,外径2.5mm,干长25.0 mm,水平向左经肾门上端与肾上极之间入肾,供养肾上段.第2支于肾静脉后方绕行至其前,走向肾门上端,距起点32.8 mm处发出睾丸动脉,距起点48.9 mm处分为2支小支人肾门.

    作者:钟向阳;姚廷彦;张佳凤;李泽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系统解剖学与护理操作技术同步教学的实践

    自护理专业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国内多家院校均在试图摆脱护理专业教育沿用临床专业的培养模式,设想针对护理专业护理技术操作、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的特点,设计人体解剖学的具体讲授方法.目前国内大专院校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讲授模式有以下3种方式:(1)仍然沿用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2)在讲授系统解剖学的同时采用第二课堂、专题讲座、知识拓展或链接、模块教学[1]等方式讲授《护理应用解剖学》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完成护理技术操作而提供局部解剖学支撑,但仍以系统解剖学为主;(3)对于“对口升学”及“三二分段”高职护理学生不再讲授系统解剖学,直接讲授《护理应用解剖学》.虽然注重了发展人体解剖学与临床护理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仍然是重解剖教学、轻护理操作,看似基础与临床相结合,其实收益甚微.

    作者:花先;刘立夏;张丽;蔡青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利于树突棘形态学观察的原代海马神经元转染方法的优化

    目的:为有助于观察树突棘的变化,探索出较为理想的原代大鼠海马神经元转染方法.方法: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和慢病毒2种转染方法对体外培养8d的SD胎鼠海马神经元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质粒转染,观察海马神经元转染效率和荧光表达情况,并用台盼蓝染色检测神经元的存活率;采用优选出的转染方法对体外培养8d的海马神经元进行转染,观察转染后培养至10、15、20 d和25 d不同时间海马神经元树突棘的生长发育情况;观察8、12d和16d不同时间转染对海马神经元树突棘形态学观察的影响.结果:对于树突棘形态学观察而言,Lipofectamine 2000转染效果显得更为优越;海马神经元培养至20 d时,树突棘发育较成熟;12 d时转染是进行树突棘形态学观察转染的佳时间.结论: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GFP方法对培养12d的神经元进行转染,培养至20 d时树突棘形态学观察效果良好.

    作者:李莎;司尧;冯宝峰;张沂洲;崔慧先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全身串接雕镂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全身血管,神经走形复杂,断层解剖标本制作难度大,故临床专业和影像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断面厚切片标本较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创新性的全身串接雕镂综合标本.该标本每一部分都采取交错显示的方式,涉及部位全面,层次清晰,弥补了国内串接标本仅限于四肢的空缺[1],提高了标本的质量和利用率,可以为全身串接雕镂标本的制作提供参考.经教学实践证明,该串接标本与传统标本和断面厚切片标本配合使用,可明显改善断层解剖学的实验教学效果.

    作者:姚廷彦;张佳凤;应明;魏之瑶;周奇;蒋苏苏;冯清蓝;贺善礼;戴景兴;肖钊明;欧阳钧;刘畅;李忠华;李泽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寰椎椎动脉沟的解剖学观测

    目的:研究寰椎椎动脉沟的形态结构,为寰椎相关疾患的诊治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成年干燥寰椎标本上,对椎动脉沟和椎动脉沟后结节进行分类,并对椎动脉沟、椎弓根进行相关解剖学测量.结果:椎动脉沟分型,浅沟型占70%,深沟型占12.92%,半环型占13.75%和全环型占3.33%.椎动脉沟后结节分型,突起型占27.59%、平坦型占16.81%和隆起型占55.60%.椎动脉沟宽度和高度分别为(8.50±1.39) mm、(7.44±1.18) mm.寰椎椎弓根厚度(4.14±0.96) mm;椎弓根小宽度3.33 mm.在所有标本中,仅有6侧骨桥尖锐利.结论:椎动脉沟均能容纳大于4mm的椎动脉,骨桥尖并不都锐利.因此,诊断沟环症不能仅凭沟环的存在与否.

    作者:廖立青;李义凯;赵德强;谭汉旭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手动旋转式有机玻璃标本盒的设计和制作

    陈列标本因其结构暴露清晰、设计优美而被广泛用于解剖学实验教学和人体生命科谱宣传,陈列标本的设计、制作以及装瓶在解剖学前辈的指引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已近乎完美.现有的解剖学陈列标本固定式装瓶制作相对简单,且稳定性好,故而被广泛采用.但固定式装瓶对观看者而言,或许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因为陈列标本的结构展示常常涉及到多个面,如冠状面、矢状面、水平面等,且陈列标本多放置于陈列架上,要想把标本的所有结构都能观察到位,就必须来回搬动标本或是踱步进行观察,给观看者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了标本损坏的风险.若在现有固定式标本装瓶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解决陈列标本观看不方便的问题,或将为陈列标本的装瓶设计带来新的思路.笔者在观看“地球仪”时受到启发,如能将陈列标本装瓶设计为旋转式,便可轻松实现陈列标本的多角度观看,由此设计了手动旋转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蒲勇华;丘继哲;周章福;奉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夏州回族成人体成分分析

    目的:搜集临夏州回族成人体成分数据、分析其体成分特点及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临夏州回族成人,男224人,女119人,利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进行体成分测量,用SPSS 16.0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体质指数(BMI)随年龄增长均有升高的趋势,且都在50~达到高峰;体脂肪量和体脂肪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女性的体脂肪率在各个年龄段均有差异;躯干及四肢脂肪量的变化规律与体脂肪率基本一致;女性BMI的肥胖检出率比体脂肪率的检出率低;体液、去脂体质量、肌肉量、蛋白质量及推定骨量等不同性别间均有差异,各指标随年龄变化不明显.结论:临夏州回族成人的体脂肪量及全身各部位脂肪量随年龄增长总体呈上升趋势;体成分存在性别差异,呈现出体脂肪率女性高于男性,而其他非脂肪成分的含量则男性高于女性的特点.

    作者:王芳媛;张一英;张社平;夏小慧;郑慧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缺血后程序性坏死的形态学观察及necrostatin-1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损伤区发生程序性坏死(necroptosis)的细胞学变化规律,并探讨necrostatin-1(Nec-1)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Nec-1给药组,建立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用在体碘化丙啶(PI)染色标记坏死细胞,并分别与NeuN、GFAP和Iba-1双标以判断坏死细胞类型,用免疫电镜观察磷酸化MLKL(pMLKL)的分布,用免疫印迹检测各组损伤区pMLKL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模型后6h损伤区即出现PI阳性细胞,术后1~3 d达到多,80%与NeuN共标;术后7d时,PI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主要与GFAP和Iba-1共标;免疫电镜显示脑缺血后3d时pMLKL的胶体金颗粒主要沉积于神经元,而术后7d时主要分布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免疫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损伤区pMLKL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Nec-1给药组pMLKL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脑缺血后损伤区随时间变化有不同程度的细胞程序性坏死,Nec-1通过对抗程序性坏死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杨吉平;费琳;赵朝华;李悦卓;苟兴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LncRNA ANRIL靶向miR-214的表达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行为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lncRNA) ANRIL靶向miR-214的表达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行为及其机制.方法:qPCR检测ANRIL和miR-21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ANRIL在不同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分析ANRIL和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联;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ANRIL与miR-214之间的相互作用;克隆形成实验和MTT增殖实验检测抑制ANRIL的表达后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抑制ANRIL的表达后卵巢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变化情况;裸鼠体内成瘤实验ANRIL对卵巢癌细胞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卵巢组织相比,ANRIL和miR-21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较高,与其他卵巢癌细胞株相比,SKOV3细胞中ANRIL表达高,miR-214的表达水平高;ANRIL的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期相关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随着分期越高,ANRIL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越高,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ANRIL的表达也相对较高;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ANRIL能与miR-214的3'UTR特异性结合,调控miR-214的表达与活性;抑制ANRIL的表达后可以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ANRIL的表达后,裸鼠体内成瘤能力受到一定的抑制.结论:ANRIL可以调控miR-214的表达,影响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作者:余心华;张华;张波;祝雪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输卵管伞的临床研究进展和肿瘤应用前景

    输卵管伞由浆膜、平滑肌和黏膜组成,是输卵管漏斗周缘的许多锯齿状不规则突起,位于输卵管壶腹部远端,是识别输卵管的标志.输卵管伞一般长1~1.5 cm,长的1条称作卵巢伞,有“拾取卵子”的功能[1].现今常用的许多解剖学教材对输卵管伞的形态学描述极少,尤其对其基本功能和临床意义没有较为详尽的阐述和解释.随着当今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学术界在该部位的临床进展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成果,现就国内外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马思聪;伍昭婷;徐智豪;张达;陈寒冰;侯文静;马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银杏内脂B抑制NF-κB P65磷酸化对内毒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炎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索银杏内脂B对内毒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炎损伤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小鼠分为对照组、银杏内脂B组、内毒素组和内毒素+银杏内脂B组.H-E染色检测心肌组织病变.ELISA检测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免疫印迹检测caspase-3、Bcl-2、Bax、NF-κB P65和p-NF-κB P65蛋白水平.结果:银杏内脂B可改善内毒素诱导的心肌组织病变.银杏内脂B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cTn Ⅰ、Mb、CK-MB和LDH水平的升高.银杏内脂B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caspase-3和Bax表达的上升和Bcl-2表达的下降.而且,银杏内脂B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TNF-α,IL-6和IL-1β水平的升高.另外,银杏内脂B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p-P65/P65比值的上升.结论:银杏内脂B可通过抑制NF-κB P65磷酸化减轻内毒素诱导的小鼠心肌炎损伤.

    作者:王瑾;杨东伟;李海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动物中静脉的组织学结构比较

    目的:研究不同动物和人的中静脉血管组织结构.方法:取大鼠、小鼠、家兔、羊、人的中静脉与中动脉,经石蜡包埋,分别行H-E染色、地衣红染色和弹性纤维混合染色,镜下观察.结果:家兔的中静脉在3种染色下均可见在中膜与外膜间有类似中动脉外弹性膜的结构,内膜处有类似中动脉内弹性膜结构.结论:大鼠、小鼠、羊、人的中静脉血管结构较为相似,家兔与大鼠、小鼠、人、羊的中静脉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陈晶;李斌;乔璐;张洁娟;王愚;王紫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孕期微波辐射暴露下调仔鼠脑前额叶皮质5-羟色胺2A受体的表达

    目的:探讨孕期微波辐射暴露对仔鼠脑前额叶皮质5-羟色胺2A受体(5-HT2AR)表达的影响.方法:SD孕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常规饲养)、低剂量辐射组(全孕期,6 h/d,)和高剂量辐射组(全孕期,24 h/d);各组仔鼠在出生后第1、7、30、60天取脑前额叶皮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荧光PCR法检测5-HT2AR 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5-HT2AR表达在前额叶皮质神经元上,与空白对照组比较,2个辐射组的5-HT2AR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高剂量辐射组显著低于低剂量辐射组;Real-time荧光PCR法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孕期微波辐射暴露可下调仔鼠脑前额叶皮质5-HT2A R的表达.

    作者:李容;吕国荣;王凌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头脑构图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实践

    头脑构图法,也称为思维导图法或心智图构图法(mind mapping)[1],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Tony Buzan于1974年首先提出的.头脑构图法是将中心概念与关联概念连接起来的一种方法,全面调动分析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思考方法.它将主要概念、想法放置于图的中心位置,再添加足够的内容,它是一种快速的阐释思想观点的学习方法.头脑构图法简单、关联,每一个思想都有联系;呈线状辐射;提纲挈领,帮助立足全局把握问题之间的联系.冯慎宇[2]对头脑构图法进行了研究,他对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操作步骤等进行了理论性的研究,但没有进行实验数据性的进一步验证.“头脑构图法”这一设想开始是应用于阅读和听力教学当中.

    作者:李兵;龙娟;徐四元;李泽斌;姚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指长比与子宫肌瘤的关系

    目的:研究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指长比与子宫肌瘤的关系.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分析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303例(子宫肌瘤患者组152例,对照组151例)指长比(2D:3D、2D:4D、2D:5D、3D:4D、3D:5D、4D:5D)的差异性.结果:子宫肌瘤组指长比均值高于对照组,其中左侧2D:3D、2D:4D及右侧2D: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肌瘤组与对照组2D:4D指长比分布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肌瘤组两侧2D:4D指长比以高2D:4D为主,对照组以低2D:4D为主;子宫肌瘤组及对照组的2D:4D指长比与年龄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福建闽南地区汉族女性两侧2D:4D指长比可能是子宫肌瘤早期筛选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陈桐君;相健美;李悦;黄仲庆;黄建斌;陈惠华;滕少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脑横切面颞叶脑回与髓突的对应规律

    目的:研究颞叶脑回在横切面上与髓突的对应规律,为影像学定位脑回奠定解剖学基础.方法:取正常人颅脑标本,用水彩颜料对颞叶各脑回染以不同颜色,做平行于眦耳线、层厚6mm的横切脑片.选取其中能切到颞叶脑回的典型层面,通过染色确认颞叶各脑回,观察、测量、统计对应髓突的数目、方向等形态特点.结果:脑横切面上,颞叶脑回对应的髓突数目,绝大多数为1支,极少数为2支;对应的髓突方向,也是固定的.结论:在脑横切面上,通过髓突定位脑回是可行、可靠的.在一定方向上的1~2支髓突对应的皮质,即为相应的颞叶脑回.

    作者:李雪鹏;张业辉;纳青青;林炎生;张剑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