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柱;陈立武;钱庆兵;张瑞全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时CIAPIN1的表达水平.方法:5μg/ml的衣霉素作用细胞6、12和24 h后,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的生长抑制;5μg/ml的衣霉素作用24 h后,TUNEL法检测2组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IAPIN1的表达水平.结果:衣霉素可以诱导2组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GRP78的表达显著升高,同时CIAPIN1的表达显著降低,且在BGC823和SGC7901细胞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APIN1的表达在胃癌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时降低,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及增殖凋亡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徐玉英;游言文;任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盐酸埃克替尼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MMP-9、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可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方法:分别应用0、20 μmol/L盐酸埃克替尼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48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盐酸埃克替尼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MMP-9、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盐酸埃克替尼作用于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后,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均显示MMP-9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盐酸埃克替尼可降低MMP-9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从而可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浸润、转移.
作者:杨彩玲;韩金红;邵月保;王伟新;马朋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导致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失活的可能机制,以及依达拉奉对核因子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通路的影响和对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MPTP组、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对各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观察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并观察给予依达拉奉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在MPTP后一次注射后48 h黑质区TH明显减少,Nrf2、NQO1和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加,在MPTP注射后1周,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丢失约75%,经依达拉奉处理后,小鼠PD症状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在MPTP后一次注射后48 h,黑质区Nrf2、NQO1和GFAP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加,在MPTP注射后7d,TH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仅下降40%.结论:Nrf2/ARE通路在急性PD模型DA能神经元内可被激活,可能通过上调NQO1的表达对黑质DA能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依达拉奉可活化Nrf2/ARE通路对小鼠DA能神经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孙法威;任博;张作凤;张宇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动物解剖学》是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入学以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据陈耀星等[1]研究,能否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动物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对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更加喜欢本专业,《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尤为重要.但由于课程本身内容繁琐且较抽象,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课程,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生在掌握各器官的解剖结构、形态、位置及其功能等内容方面更加枯燥,所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特别是近2年,我校动物医学专业被遴选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专业后,培养既懂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本科毕业生,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专业基础课《动物解剖学》教学模式对于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已经成为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探索内容,根据近2年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笔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周金星;靳二辉;李升和;金光明;许万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解剖学是一门经典的医学形态学科,标本的观察与考核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解剖学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标本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调节环节,它具有检验、反馈、激励等多种调控作用.解剖学标本考试还是“指挥棒”,它直接引导教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医学生们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整个解剖学教学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正是因为解剖学教学标本考试的重要性,决定了解剖学标本考试改革的必要性.由于解剖学实验课的“特殊性”,如果不正确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接触尸体标本,会导致医学生们靠死记硬背去记忆枯燥的解剖学理论,其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解剖学标本考试的意义不仅在于考试本身,它对于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具有长远的意义.如何掌握好解剖学标本考试的尺度,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为教学服务,这才是关键所在.本教研室在对解剖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解剖学标本考试形式的改革,采用瓶装标本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标本考试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凤霞;王水泉;白鑫;冯震;牛淑亮;甘子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解剖1具身高166 cm的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腹主动脉发出4支肾动脉及双肾盂膨大.并用米尺和游标卡尺(0.02 mm)测量,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腹主动脉左侧缘发出上、下2支向左平行走行的肾动脉.上一支肾动脉在走行16.64 mm后又发出2条分支,分别从肾盂前、后面进入肾门,前支长40.60 mm(后支长29.72 mm).下一支肾动脉长为53.98mm经过肾盂前方斜向下外于肾门中下部入肾;腹主动脉右缘向右侧亦发出上、下2支肾动脉.
作者: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引导式”教学方法是从德国引进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老师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应付型”“填鸭式”只重教、不管学,这种事倍功半的模式下解放出来[1],真正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和老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倡导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差异,手中有方法,一切为育人[2-4].其教学方法重视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我们把“引导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多年来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医学职业技术教育的解剖学课堂教学程序.其教学环节如下.
作者:张周林;武建军;邓兰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糖浓度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谷氨酸代谢型受体GluR2和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方法,培养至第10天时,给予不同浓度右旋葡萄糖刺激.通过RT-PCR检测GluR2、PTEN mRNA表达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巢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至第10天时,在不同糖浓度刺激后,GluR2 mRNA表达明显下调;在糖刺激下PTEN mRNA表达先上调,随着糖浓度升高,表达呈现下降趋势.免疫细胞显色显示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蛋白表达下调,巢蛋白表达也呈现下调趋势,PTEN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趋势相同.结论:糖浓度升高引起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和巢蛋白表达下调,以及PTEN表达上调,与高糖对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凋亡等损伤性变化,可能是糖尿病脑病的发生机制之一.
作者:陈拥彬;尧青;李素琴;李敏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实物标本考试历来是检验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程度及督促学生认真观看标本的重要途径,但实物标本考试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且费时费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解剖学课件标本考试在各类医学院校应运而生,由于其诸多的优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的弊端也日益凸现.结合本校解剖学课件标本考试实际,现对考试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导向问题与同仁讨论,旨在利用好解剖学标本考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荣江;刘志永;丁翠青;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描述窦房结动脉的客观血管指标,建立青壮年窦房结动脉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狭窄标准,为进一步研究青壮年窦房结动脉狭窄程度与猝死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非心源性死亡者心窦房结组织,进行H-E染色、弹力及胶原纤维双色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窦房结动脉内径周长、内外径周长比值.结果:窦房结动脉内腔周长263.83~1 912.20 μm,平均(896.78±357.17) μm,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身高及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窦房结动脉内外腔周长比43.34%~70.74%,平均57.97%±5.51%,男女比较及不同身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年龄组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层组间比较仅50岁以上年龄组和10~19、20~29、30~39年龄组窦房结动脉内外腔周长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年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40岁以下青壮年而言,窦房结动脉内腔及外腔周长比值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因素的影响,是评价青壮年窦房结动脉有无狭窄的良好指标,建议窦房结动脉内外周长比值≥50%者可视为血管管壁无增厚,管腔无狭窄.
作者:谢英;盛立会;易旭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古代人群下颌第3磨牙(M3)的萌出特点.方法:将M3分为正常、半退化、缺失3种类型,然后分析不同人群、性别、侧别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果:新疆与土城子人群M3正常的比例男>女;喇嘛洞、姜家梁人群M3正常的比例都表现为男女间较接近;姜家梁人群女性M3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土城子、喇嘛洞、新疆人群;综合分析所有人群显示左右侧M3间表现差别不大.结论:M3的萌出情况在不同人群间有不同的表现,侧别差异不明显.
作者:戴成萍;李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后4周和12周测体质量和血糖,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明显萎缩,间质内纤维增生.在对照组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高表达survivin和低表达caspase-3,模型组导管上皮细胞survivin的表达随病程延长显著减弱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survivin和caspase-3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下颌下腺的表达呈规律性变化,这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吴学平;钟树志;贾雪梅;金晓梅;伍雪芳;彭彦霄;谭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内容繁杂,要求记忆的知识点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记起来非常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1].现有的教学和复习方法一直不能很好地解决记忆的有效性和学习的趣味性问题.近几年,我室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同步开展了一些解剖学专业知识竞赛与趣味活动,将解剖学专业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活动内容虽然是枯燥乏味的解剖学知识,但以一些比较紧张刺激的竞赛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为活动形式,却能迎合敢于挑战、勇于表现的90后大学生.本室结合江苏卫视推出的益智答题类电视节目《一站到底》的游戏模式,组织开展了解剖学知识PK游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强化解剖学知识记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丽;李国贵;谭文波;陈龙菊;谭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其中成人室间隔膜部缺损占70%左右[1].为了完善胎儿心室间隔膜部形态学变化解剖学资料,为产前胎儿心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提供参考,故对胎儿心室间隔膜部进行了解剖学观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收集非正常流产胎儿39例,胎龄4~10月.取其心标本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按胎龄大小月份分为4组,分别为I组(3~4月)13例、Ⅱ组(5~6月)10例、Ⅲ组(7~8月)12例、Ⅳ组(9~10月)4例.
作者:李占生;史宇涵;申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背浅部时发现其右侧斜方肌下部缺如,该侧斜方肌代偿增厚,查阅近30年我国有关斜方肌变异的报道文献,未见此报道,现报道如下.在实体解剖前,观察背部皮肤完整,没有手术或外伤疤痕.去除皮肤和筋膜,暴露出斜方肌后,发现右侧斜方肌下部缺如,左侧正常.左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第7颈椎的距离为288.02mm,右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第7颈椎的距离为88.20mm;左侧斜方肌下部外侧缘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19°,右侧斜方肌下部外侧缘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47°;右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同一水平线上左侧斜方肌外侧缘的距离为73.40mm;第7颈椎水平上,左侧斜方肌外侧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34.92mm,右侧斜方肌外侧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02.59mm;两侧斜方肌上方止点正常均位于同一水平且与第7颈椎的垂直距离为119.57mm.
作者:侯国柱;孙文秀;贾怡童;司道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Wnt3a在血管性痴呆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探讨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BrdU、Wnt3a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结果: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缺血海马神经元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第7天达高峰,且高于假手术组大鼠.Wnt3a反应产物在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较正常组增多,持续高水平表达到第7~14天,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逐渐减少,高于假手术组大鼠.穿梭箱训练后BrdU、Wnt3a的表达明显增加,明显高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结论:穿梭箱训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缺血脑组织Wnt3a的表达,提示穿梭箱训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可能由Wnt3a信号介导.
作者:邢雪松;吕威力;唐佳文;曾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雄激素主要由睾丸间质细胞合成分泌的类固醇激素,具有影响胚胎发育、维持生精作用、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促进男性副性征出现并维持其正常状态、维持性欲以及促进蛋白质合成等多种作用,并参与多种行为及认知过程的调节.传统的类固醇作用理论认为,脂溶性的雄激素通过细胞膜,与特异的胞内雄激素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再作用于特定DNA上的雄激素反应原件,启动并调控相关基因的转录,影响mRNA的表达及蛋白质的合成.这一过程称为雄激素的基因组效应,需时较长,往往需要数小时或数天.人们对基因组效应的认识较早,研究相对较深入,又称其为经典途径.随着研究的深入,大量证据表明雄激素作用于多种组织、细胞的生物学效应难以用基因组模式解释,表现为不依赖于传统基因转录调控的快速非基因组效应[1-2].现就查阅的国内、外雄激素的快速非基因组效应的研究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李莎;康林;崔慧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大鼠房室结内工、Ⅲ型间质胶原重构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30 mg/kg)制备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胰岛素治疗组(每只3 U/d股内侧皮下注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喂养4个月;房室结组织行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房室结组织中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及变化.结果:糖尿病组Ⅰ、Ⅲ型胶原纤维在房室结内明显增加,而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呈显著下降.图像分析结果显示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为糖尿病组>治疗组>对照组.糖尿病组Ⅰ/Ⅲ型胶原比例明显较对照组上升.结论:Ⅱ型糖尿病打破了房室结内胶原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导致其间质胶原的重构.同时,在使用降糖药后,能有效降低房室结内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优化Ⅰ/Ⅲ胶原比例,减轻间质胶原重构.
作者:林乐迎;陈娇婷;王庆志;张红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广西瑶族中小学生示指和环指长与身高的关系及指长比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 061例身体健康的广西瑶族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采用直接测量法测量左右手示指和环指长以及身高.按年龄和性别分组,计算各组示指和环指长以及身高的平均值,探讨各组右手示指和环指长与身高的关系.计算示指长/环指长,探讨其性别差异及与年龄的关系.结果:广西瑶族中小学生左右手的发育具有对称性,而环指比同侧示指长.除15~岁组女生右手示指长与身高之间无线性相关性外,其他组学生右手示指和环指长与身高呈正直线相关,并得出了广西瑶族中小学生由右手示指和环指长推算身高的简单线性回归方程.示指长/环指长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广西瑶族中小学生可通过示指和环指长推算身高.示指长/环指长性别差异不明显,与年龄关系不密切.
作者:舒方义;王金花;黄秀峰;林朝文;唐汉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在医学课程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解剖学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知识点多,知识结构相同,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都要从位置、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去阐述,学生易产生枯燥、乏味、厌倦之感[1].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佳的教学效果,是大家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用哲学观点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深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重点讲授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许险艳;李德水;李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