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盛立会;易旭夫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模式低氧大鼠海马区活性氧(ROS)、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内质网应激通路在该模式低氧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5%间歇低氧组(5%CIH组)、10%间歇低氧组(10%CIH组),每组又各分为3、7、14、21、28 d时间亚组.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间歇低氧组分别暴露于间歇性低氧条件下(暴露时间每天8h,8:00~16:00).应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ROS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海马CA1区GRP78、CHOP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个间歇低氧组ROS含量于各个时间点均逐渐增加,细胞凋亡指数在7、14、21、28d均逐渐升高,两者均于28d达高峰,且以5%间歇低氧组更显著;GRP78、CHOP蛋白的表达于各个时间点均增加,其中10%间歇低氧组GRP78蛋白表达于21 d达峰值后下降,CHOP蛋白表达于28 d达峰值;而5%间歇低氧组GRP78蛋白表达于14d达峰值后逐渐下降,CHOP蛋白表达于21 d达峰值后下降.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模式低氧可以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这可能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红阳;段丽君;赵雅宁;韩广超;张敏;王亚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解剖学是一门经典的医学形态学科,标本的观察与考核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解剖学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标本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调节环节,它具有检验、反馈、激励等多种调控作用.解剖学标本考试还是“指挥棒”,它直接引导教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医学生们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整个解剖学教学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正是因为解剖学教学标本考试的重要性,决定了解剖学标本考试改革的必要性.由于解剖学实验课的“特殊性”,如果不正确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接触尸体标本,会导致医学生们靠死记硬背去记忆枯燥的解剖学理论,其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解剖学标本考试的意义不仅在于考试本身,它对于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具有长远的意义.如何掌握好解剖学标本考试的尺度,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为教学服务,这才是关键所在.本教研室在对解剖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解剖学标本考试形式的改革,采用瓶装标本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标本考试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凤霞;王水泉;白鑫;冯震;牛淑亮;甘子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便秘和结肠形状的关系.方法:便秘儿童采用钡剂灌肠造影,X线平片检查228例,观察其结肠形状.结果:结肠形状正常的41例(17.98%),全结肠迂曲的26例(11.40%),降结肠迂曲的48例(21.05%),乙状结肠迂曲的123例(53.95%).结论:儿童便秘与结肠形状迂曲有一定关系.
作者:陈风;汤琳;庞尔君;蒋晓飞;徐卫燕;汪健;黄顺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α亚基胞内区C末端序列(LIFRα-CT3)的融合蛋白(TAT-CT3),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TAT-CT3组.流式细胞仪对HL-60细胞进行粒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CD14、CD11b的检测;Real-time PCR检测HL-60细胞中BIC、miR-155及其下游靶基因C/EBP β和SOCS-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HL-60细胞中C/EBP β、SOCS-1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T-CT3组的HL-60细胞,其粒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CD14、CD11b阳性表达率增加;BIC、microRNA-155(miR-155)表达量降低,C/EBP β和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STAT3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TAT-CT3融合蛋白通过抑制miR-155的表达,促进HL-60细胞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徐莎;许震宇;王越;刘厚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培训期间要做到理论知识、临床工作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相结合,基础培训和专科培训相结合[1-2].临床应用解剖学从应用角度对人体形态学进行研究,更贴近临床,是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的桥梁课程.本院从2009年起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开设《应用解剖学》,深受学生欢迎,现将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解剖学》的教学实践加以总结.
作者:王岩松;曹阳;陈峻江;于德水;张佳怡;李世正;任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节课程内容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邹仲之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1],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三节“心脏的发生”,第三部分“心脏内部的分隔”——“房室管的分隔、原始心房的分隔”,知识点多,是学习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1 教学对象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21班学生.
作者:张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凯洛夫”式封闭教学框架,更好地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与开拓能力,许多医学院校教师对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肯定由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于1969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创立的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启发式教学法[1].然而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授课方法,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是否都是如此?为此,2年以来,我们连续以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在不同专业、不同章节对同层次的班级间进行系统解剖学理论教学实验性对比研究,为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王明丽;林波;程相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Wnt3a在血管性痴呆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探讨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BrdU、Wnt3a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结果: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缺血海马神经元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第7天达高峰,且高于假手术组大鼠.Wnt3a反应产物在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较正常组增多,持续高水平表达到第7~14天,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逐渐减少,高于假手术组大鼠.穿梭箱训练后BrdU、Wnt3a的表达明显增加,明显高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结论:穿梭箱训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缺血脑组织Wnt3a的表达,提示穿梭箱训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可能由Wnt3a信号介导.
作者:邢雪松;吕威力;唐佳文;曾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内容繁杂,要求记忆的知识点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记起来非常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1].现有的教学和复习方法一直不能很好地解决记忆的有效性和学习的趣味性问题.近几年,我室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同步开展了一些解剖学专业知识竞赛与趣味活动,将解剖学专业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活动内容虽然是枯燥乏味的解剖学知识,但以一些比较紧张刺激的竞赛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为活动形式,却能迎合敢于挑战、勇于表现的90后大学生.本室结合江苏卫视推出的益智答题类电视节目《一站到底》的游戏模式,组织开展了解剖学知识PK游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强化解剖学知识记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丽;李国贵;谭文波;陈龙菊;谭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常骨骼标本的制作步骤为剔除软组织,腐蚀,脱脂,漂白[1-2].以往制作骨骼标本时会使用煮制法,沤制法[1,3],虫蚀法[4-5],碱性蛋白酶[6],碱粉[7],及商业生产的某些含有可降解蛋白的酶[8-9]的洗涤剂来处理软组织及腐蚀,但在其作用过程中都有各式各样的不足和弊端.常用二甲苯、乙醇,香蕉水[10],或结合脱脂液[2]浸泡来进行脱脂.本制法在制作骨骼标本每步上都做了相应的改良.人体和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法都是相通的,现以犬骨骼标本制作法为例,介绍制作方法.
作者:翟羽佳;黄玉风;孙娟;崔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绝经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由胆固醇转化而来,主要发生在卵巢、黄体和胎盘,另有一小部分则由非性腺器官产生(如大脑、肝、心和皮肤),由芳香化酶催化雄激素转化而来的.雌激素除了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脑也成为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1].雌激素能通过与受体结合,可调节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及突触可塑性,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2-3].脑内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外周,雌激素具有脂溶性,很容易跨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何云;许本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p-糖蛋白在贲门癌和胃远端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p-糖蛋白在30例贲门癌和16例胃远端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切缘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糖蛋白阳性率在贲门癌和胃远端癌的切缘正常组织为16.7%和18.8%,原发灶为40.0%和56.3%,淋巴结转移灶为66.7%和75.0%,贲门癌和胃远端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p-糖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贲门癌转移灶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胃远端癌两者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贲门癌与胃远端癌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糖蛋白参与贲门癌和胃远端癌的原发性多药耐药,贲门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间存在p-糖蛋白表达的异质性,胃远端癌不明显.
作者:路军秀;李勇莉;牛延庆;王国栋;曹兴玥;靳艳;高福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大鼠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采用Ⅳ型胶原酶肝素生理盐水尾状核立体定向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干预组腹膜腔内注射雷公藤内酯醇,连续7d.在术后每日进行1次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结果:干预组在术后第2、5、7天的Longa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术后第2、7天血肿周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干预组术后第2天星形胶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部分改善大鼠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这可能与其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陈龙飞;吴钢;陈启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实物标本考试历来是检验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程度及督促学生认真观看标本的重要途径,但实物标本考试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且费时费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解剖学课件标本考试在各类医学院校应运而生,由于其诸多的优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的弊端也日益凸现.结合本校解剖学课件标本考试实际,现对考试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导向问题与同仁讨论,旨在利用好解剖学标本考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荣江;刘志永;丁翠青;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以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为重点,对小腿部穿支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为皮瓣穿支血管蒂的选择及皮瓣设计和旋转提供解剖学依据,从而减少术后静脉回流障碍.方法:选取21侧小腿标本进行灌注,对小腿部胫后动脉、腓动脉的穿支血管进行细致解剖,测量穿支位置、直径、动静脉比例等数据.结果:胫侧穿支血管蒂的平均长度为(1.948±0.588) cm,腓侧为(3.286±0.768) cm;胫侧发出点距内踝的平均距离为(10.723±1.791) cm,腓侧发出点距外踝的平均距离为(12.260±2.762) cm;胫侧有2支伴行静脉的穿支占53.1%,有1支伴行静脉的占40.8%,腓侧分别为64.6%和33.3%,几乎所有穿支动脉均有上、下行支.结论:小腿部有较为恒定的穿支血管发出,穿支血管几乎均有上、下行支,以此设计螺旋桨皮瓣较为可靠.穿支蒂动静脉比例、口径、位置关系以及走行角度可作为皮瓣设计、切取、旋转的参考指标.
作者:买丽娇;黄文华;黎娇莹;梁梦萍;张世民;沈立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优选科学合理的青少年体表面积公式,探讨皖东农村青少年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学的方法,对皖东农村3 219例汉族青少年(男1 604例,女1 615例)的身高、体质量进行测量,用密切值法对男、女各5种体表面积公式进行优选并计算出青少年的体表面积.结果:男性以Stevenson公式,女性以DuBois㈨公式优;皖东农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女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双交叉现象;体表面积计算值高于已报道的7个族群,与内蒙古达斡尔族、湖北苗族、湖南侗族相近.结论:皖东农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与其他族群基本一致,优体表面积公式为Stevenson公式和DuBois(女)公式.皖东农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特征属于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族群.
作者:高国柱;陈立武;钱庆兵;张瑞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兰州市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和体成分的发育规律和特点.方法:抽样测量了兰州市406例汉族成人身高、体质量、面颊部、肱三头肌位、肱二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及腓肠肌位皮褶厚度,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标准统计体质指数(BMI)值,利用日本长岭公式和Brozek公式估测体脂含量.结果:兰州汉族成人躯干部皮下脂肪发育优于四肢;兰州汉族成人女性皮褶厚度值、体脂含量大于男性;兰州汉族成人体脂含量和BMI随年龄增加呈总体上升趋势;兰州市汉族男性50~岁组及女性60~岁组超重和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同性别其他年龄组人群;与其他群体比较,兰州市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值低于山东汉族成人,高于俄罗斯族成人;兰州市汉族男性皮褶厚度值高于乌孜别克族男性,低于河南汉族男性;兰州市汉族女性皮褶厚度值高于河南汉族女性,低于乌孜别克族女性.结论:兰州市汉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及体成分在各年龄段均表现为不同的变化,皮褶厚度发育情况介于山东汉族、河南汉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之间.
作者:白静雅;何烨;海向军;何进全;汪玉堂;席焕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后4周和12周测体质量和血糖,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明显萎缩,间质内纤维增生.在对照组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高表达survivin和低表达caspase-3,模型组导管上皮细胞survivin的表达随病程延长显著减弱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survivin和caspase-3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下颌下腺的表达呈规律性变化,这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吴学平;钟树志;贾雪梅;金晓梅;伍雪芳;彭彦霄;谭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动物解剖学》是动物医学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在入学以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据陈耀星等[1]研究,能否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动物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对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进而更加喜欢本专业,《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尤为重要.但由于课程本身内容繁琐且较抽象,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课程,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生在掌握各器官的解剖结构、形态、位置及其功能等内容方面更加枯燥,所以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及教学效果.特别是近2年,我校动物医学专业被遴选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本科专业后,培养既懂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本科毕业生,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专业基础课《动物解剖学》教学模式对于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作用已经成为课程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探索内容,根据近2年人才培养的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笔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动物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周金星;靳二辉;李升和;金光明;许万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金属硫蛋白水解酶17(ADAM17)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过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 d),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 ml蛋清,密封开口继续培养至E5d,将pCAGGS-ADAM17和pCAGGS-GFP质粒通过活体电转基因导入视顶盖,电转后继续培养到胚胎发育的E12 d,取材、4%多聚甲醛固定、OCT包埋、切片后采用原位杂交检测ADAM17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ADAM17过表达对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鸡胚发育过程,采用活体电转基因实现了ADAM17在视顶盖中的过表达,ADAM17过表达对微血管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ADAM17过表达促进微血管数量的增加.
作者:李小英;范文艳;林俊堂;李晗;崔莉;马义杰;杨慈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