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红蛋白在人肿瘤细胞的表达

朱鹏;秦豪杰;刘渊;刘晓菲;朱海标;陈夏梦;张林;官鹏

关键词:脑红蛋白, 人肿瘤细胞系, 逆转录PCR, 免疫细胞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脑红蛋白(Ngb)在多种人肿瘤细胞系/株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PCR(RT-PCR)及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胶质母细胞瘤(U87、U118)、肝癌细胞(BEL-7402)、胃癌细胞(MKN-45)、结肠癌细胞(HCT-116)、肺癌细胞(A549)和宫颈癌细胞(Hela)等细胞系/株中脑红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红蛋白mRNA和蛋白在以上检测的细胞系/株都有阳性表达.结论:脑红蛋白在多种人肿瘤细胞系均有表达,基于脑红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脑红蛋白可能对肿瘤细胞的氧利用及能量代谢等有重要作用.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睾丸生精小管内残余体类物质形成及排出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内残余体物质的形成与转归.方法:大鼠睾丸石蜡切片,做残余体特异性染色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残余体特异性染色下,部分生精小管内可见有被染成深蓝色、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颗粒.这些颗粒早于生精周期Ⅰ期,至精子排放时,颗粒全部聚集于生精上皮的表面.当精子释放后,颗粒即迅速向小管周边移动,并贴近管周的基膜部.电镜观察,位于生精上皮表面的残余体内含有不同电子密度的结构成分,在残余体向管周移动的过程中,逐渐转化为高电子密度的脂质包涵体.在生精小管周边的细胞和基质内,以及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均可以见到类似的脂质包涵体.结论:大鼠睾丸生精过程中产生的残余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转化过程,形成脂质包涵体,以胞吐及扩散转移的方式,终被排出于生精小管之外.

    作者:肖长义;王亚琴;黎家华;汤桂成;魏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一种人体解剖学模拟仿真系统的设计

    建构主义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而目前多媒体教学在形态学教学领域产生了强大的技术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多媒体技术不仅仅限于Powerpoint (PPT)软件,还有其他功能更加完备的数字系统,如3D body解剖学软件[2].传统教学已出现多媒体教学的雏形[3],如教学挂图、自画纸图表、教学视听系统教材等.这些方法在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上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4],在解剖学形态学教学中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单一缺陷,使三维的、交互的、信息量较大的教学成为可能,使后续临床知识建构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提升.

    作者:郭文杰;古天明;刘惠军;崔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肌学》单元信息化教学设计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中《肌学》是较难讲解和学习的部分,主要原因是肌的数目多、起止点复杂且功能多样,学生难以记忆.将信息化教学理论运用于本单元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可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现将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介绍如下.

    作者:李雪甫;徐秉忠;陈培;傅玉峰;刘艳文;王士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兰州市汉族成人皮褶厚度与体成分分析

    目的:分析兰州市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和体成分的发育规律和特点.方法:抽样测量了兰州市406例汉族成人身高、体质量、面颊部、肱三头肌位、肱二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及腓肠肌位皮褶厚度,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标准统计体质指数(BMI)值,利用日本长岭公式和Brozek公式估测体脂含量.结果:兰州汉族成人躯干部皮下脂肪发育优于四肢;兰州汉族成人女性皮褶厚度值、体脂含量大于男性;兰州汉族成人体脂含量和BMI随年龄增加呈总体上升趋势;兰州市汉族男性50~岁组及女性60~岁组超重和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同性别其他年龄组人群;与其他群体比较,兰州市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值低于山东汉族成人,高于俄罗斯族成人;兰州市汉族男性皮褶厚度值高于乌孜别克族男性,低于河南汉族男性;兰州市汉族女性皮褶厚度值高于河南汉族女性,低于乌孜别克族女性.结论:兰州市汉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及体成分在各年龄段均表现为不同的变化,皮褶厚度发育情况介于山东汉族、河南汉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之间.

    作者:白静雅;何烨;海向军;何进全;汪玉堂;席焕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右侧斜方肌变异一例

    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背浅部时发现其右侧斜方肌下部缺如,该侧斜方肌代偿增厚,查阅近30年我国有关斜方肌变异的报道文献,未见此报道,现报道如下.在实体解剖前,观察背部皮肤完整,没有手术或外伤疤痕.去除皮肤和筋膜,暴露出斜方肌后,发现右侧斜方肌下部缺如,左侧正常.左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第7颈椎的距离为288.02mm,右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第7颈椎的距离为88.20mm;左侧斜方肌下部外侧缘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19°,右侧斜方肌下部外侧缘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47°;右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同一水平线上左侧斜方肌外侧缘的距离为73.40mm;第7颈椎水平上,左侧斜方肌外侧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34.92mm,右侧斜方肌外侧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02.59mm;两侧斜方肌上方止点正常均位于同一水平且与第7颈椎的垂直距离为119.57mm.

    作者:侯国柱;孙文秀;贾怡童;司道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将心肌闰盘特染和H-E染色整合的心肌纤维块染改进法

    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心肌纤维是要求学生重点观察和必须掌握的实验内容之一.据笔者了解,对于心肌纤维的观察,大多数医学院校需要2种切片标本来完成:使用常规H-E染色切片标本观察心肌的一般光镜结构,同时再配备心肌特染切片标本来观察其特化结构——心肌闰盘.制作2种切片,既费时费力,又增加了耗材量;实验课上,2种染色方法显示结果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干扰学生对心肌结构的观察和理解.为此,本实验应用薄层火棉胶包被技术将心肌纤维的2种染色方法进行改进整合,在1张切片上能够清晰完整地显示原来两种切片的内容,同时又增加了两者原来不具备的优点.笔者认为该改进整合后的方法是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心组织学实验教学切片制作染色法.

    作者:李冰;刘同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小腿部穿支血管测量及其在螺旋桨皮瓣设计中的应用

    目的:以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为重点,对小腿部穿支血管进行解剖学研究,为皮瓣穿支血管蒂的选择及皮瓣设计和旋转提供解剖学依据,从而减少术后静脉回流障碍.方法:选取21侧小腿标本进行灌注,对小腿部胫后动脉、腓动脉的穿支血管进行细致解剖,测量穿支位置、直径、动静脉比例等数据.结果:胫侧穿支血管蒂的平均长度为(1.948±0.588) cm,腓侧为(3.286±0.768) cm;胫侧发出点距内踝的平均距离为(10.723±1.791) cm,腓侧发出点距外踝的平均距离为(12.260±2.762) cm;胫侧有2支伴行静脉的穿支占53.1%,有1支伴行静脉的占40.8%,腓侧分别为64.6%和33.3%,几乎所有穿支动脉均有上、下行支.结论:小腿部有较为恒定的穿支血管发出,穿支血管几乎均有上、下行支,以此设计螺旋桨皮瓣较为可靠.穿支蒂动静脉比例、口径、位置关系以及走行角度可作为皮瓣设计、切取、旋转的参考指标.

    作者:买丽娇;黄文华;黎娇莹;梁梦萍;张世民;沈立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大鼠房室结间质胶原重构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大鼠房室结内工、Ⅲ型间质胶原重构及胰岛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STZ,30 mg/kg)制备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胰岛素治疗组(每只3 U/d股内侧皮下注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喂养4个月;房室结组织行S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房室结组织中的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及变化.结果:糖尿病组Ⅰ、Ⅲ型胶原纤维在房室结内明显增加,而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呈显著下降.图像分析结果显示Ⅰ、Ⅲ型胶原表达量为糖尿病组>治疗组>对照组.糖尿病组Ⅰ/Ⅲ型胶原比例明显较对照组上升.结论:Ⅱ型糖尿病打破了房室结内胶原合成和降解的动态平衡,导致其间质胶原的重构.同时,在使用降糖药后,能有效降低房室结内Ⅰ、Ⅲ型胶原的表达,优化Ⅰ/Ⅲ胶原比例,减轻间质胶原重构.

    作者:林乐迎;陈娇婷;王庆志;张红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解剖学以授课为基础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比较

    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凯洛夫”式封闭教学框架,更好地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与开拓能力,许多医学院校教师对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肯定由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于1969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创立的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启发式教学法[1].然而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授课方法,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是否都是如此?为此,2年以来,我们连续以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在不同专业、不同章节对同层次的班级间进行系统解剖学理论教学实验性对比研究,为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王明丽;林波;程相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可经核因子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通路对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起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导致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失活的可能机制,以及依达拉奉对核因子相关因子-2/抗氧化反应元件(Nrf2/ARE)通路的影响和对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MPTP组、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对各组动物进行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观察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Nrf2、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并观察给予依达拉奉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典型PD症状.在MPTP后一次注射后48 h黑质区TH明显减少,Nrf2、NQO1和GFAP阳性细胞明显增加,在MPTP注射后1周,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丢失约75%,经依达拉奉处理后,小鼠PD症状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在MPTP后一次注射后48 h,黑质区Nrf2、NQO1和GFAP阳性细胞进一步增加,在MPTP注射后7d,TH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仅下降40%.结论:Nrf2/ARE通路在急性PD模型DA能神经元内可被激活,可能通过上调NQO1的表达对黑质DA能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依达拉奉可活化Nrf2/ARE通路对小鼠DA能神经元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孙法威;任博;张作凤;张宇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解剖学知识PK游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人体解剖学内容繁杂,要求记忆的知识点多,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记起来非常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1].现有的教学和复习方法一直不能很好地解决记忆的有效性和学习的趣味性问题.近几年,我室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同步开展了一些解剖学专业知识竞赛与趣味活动,将解剖学专业知识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活动内容虽然是枯燥乏味的解剖学知识,但以一些比较紧张刺激的竞赛和富有趣味性的游戏为活动形式,却能迎合敢于挑战、勇于表现的90后大学生.本室结合江苏卫视推出的益智答题类电视节目《一站到底》的游戏模式,组织开展了解剖学知识PK游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强化解剖学知识记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先丽;李国贵;谭文波;陈龙菊;谭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后4周和12周测体质量和血糖,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明显萎缩,间质内纤维增生.在对照组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高表达survivin和低表达caspase-3,模型组导管上皮细胞survivin的表达随病程延长显著减弱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survivin和caspase-3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下颌下腺的表达呈规律性变化,这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吴学平;钟树志;贾雪梅;金晓梅;伍雪芳;彭彦霄;谭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侧肾动脉变异及肾盂膨大一例

    在解剖1具身高166 cm的成年男性尸体时,发现腹主动脉发出4支肾动脉及双肾盂膨大.并用米尺和游标卡尺(0.02 mm)测量,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腹主动脉左侧缘发出上、下2支向左平行走行的肾动脉.上一支肾动脉在走行16.64 mm后又发出2条分支,分别从肾盂前、后面进入肾门,前支长40.60 mm(后支长29.72 mm).下一支肾动脉长为53.98mm经过肾盂前方斜向下外于肾门中下部入肾;腹主动脉右缘向右侧亦发出上、下2支肾动脉.

    作者:孙建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IV-1反式激活蛋白介导的白血病抑制因子受体α亚基胞内区远膜端融合蛋白在HL-60细胞分化中对microRNA-155的影响

    目的: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α亚基胞内区C末端序列(LIFRα-CT3)的融合蛋白(TAT-CT3),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TAT-CT3组.流式细胞仪对HL-60细胞进行粒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CD14、CD11b的检测;Real-time PCR检测HL-60细胞中BIC、miR-155及其下游靶基因C/EBP β和SOCS-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HL-60细胞中C/EBP β、SOCS-1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T-CT3组的HL-60细胞,其粒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CD14、CD11b阳性表达率增加;BIC、microRNA-155(miR-155)表达量降低,C/EBP β和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STAT3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TAT-CT3融合蛋白通过抑制miR-155的表达,促进HL-60细胞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徐莎;许震宇;王越;刘厚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埃克替尼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MMP-9、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盐酸埃克替尼对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MMP-9、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可抑制肿瘤的浸润、转移.方法:分别应用0、20 μmol/L盐酸埃克替尼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状细胞癌Tca8113细胞,48 h后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联合流式细胞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盐酸埃克替尼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MMP-9、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盐酸埃克替尼作用于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后,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均显示MMP-9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盐酸埃克替尼可降低MMP-9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从而可抑制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浸润、转移.

    作者:杨彩玲;韩金红;邵月保;王伟新;马朋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用哲学的观点指导学生进行人体解剖学的学习

    人体解剖学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在医学课程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解剖学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知识点多,知识结构相同,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器官都要从位置、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去阐述,学生易产生枯燥、乏味、厌倦之感[1].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佳的教学效果,是大家不断思考的问题.本教研室在教学过程中用哲学观点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深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资源,重点讲授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许险艳;李德水;李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便秘儿童钡剂灌肠X线造影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便秘和结肠形状的关系.方法:便秘儿童采用钡剂灌肠造影,X线平片检查228例,观察其结肠形状.结果:结肠形状正常的41例(17.98%),全结肠迂曲的26例(11.40%),降结肠迂曲的48例(21.05%),乙状结肠迂曲的123例(53.95%).结论:儿童便秘与结肠形状迂曲有一定关系.

    作者:陈风;汤琳;庞尔君;蒋晓飞;徐卫燕;汪健;黄顺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鸡胚发育过程中金属硫蛋白水解酶17在视顶盖中的过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目的:探索金属硫蛋白水解酶17(ADAM17)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过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 d),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 ml蛋清,密封开口继续培养至E5d,将pCAGGS-ADAM17和pCAGGS-GFP质粒通过活体电转基因导入视顶盖,电转后继续培养到胚胎发育的E12 d,取材、4%多聚甲醛固定、OCT包埋、切片后采用原位杂交检测ADAM17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ADAM17过表达对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鸡胚发育过程,采用活体电转基因实现了ADAM17在视顶盖中的过表达,ADAM17过表达对微血管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ADAM17过表达促进微血管数量的增加.

    作者:李小英;范文艳;林俊堂;李晗;崔莉;马义杰;杨慈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模式低氧大鼠海马区内质网应激及活性氧的变化

    目的:观察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模式低氧大鼠海马区活性氧(ROS)、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含量及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内质网应激通路在该模式低氧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5%间歇低氧组(5%CIH组)、10%间歇低氧组(10%CIH组),每组又各分为3、7、14、21、28 d时间亚组.对照组暴露于空气中,间歇低氧组分别暴露于间歇性低氧条件下(暴露时间每天8h,8:00~16:00).应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海马组织ROS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海马CA1区GRP78、CHOP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个间歇低氧组ROS含量于各个时间点均逐渐增加,细胞凋亡指数在7、14、21、28d均逐渐升高,两者均于28d达高峰,且以5%间歇低氧组更显著;GRP78、CHOP蛋白的表达于各个时间点均增加,其中10%间歇低氧组GRP78蛋白表达于21 d达峰值后下降,CHOP蛋白表达于28 d达峰值;而5%间歇低氧组GRP78蛋白表达于14d达峰值后逐渐下降,CHOP蛋白表达于21 d达峰值后下降.结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模式低氧可以导致神经系统损伤,这可能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红阳;段丽君;赵雅宁;韩广超;张敏;王亚囡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脑脊液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是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液体,pH略呈碱性,比重在1.004~1.007之间,渗透压与血浆平衡,内含无机离子、葡萄糖和少量蛋白,细胞很少,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其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颅内压的作用.脑脊液运动就像一个弹簧,可以帮助动脉的膨胀及收缩,并且防止了颅内血流的重大变动.每当脑脊液流动出现问题时,不单只影响脑脊液运动,更会影响颅内血流.

    作者:郑楠;隋鸿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