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长义;王亚琴;黎家华;汤桂成;魏霞
解剖学是一门经典的医学形态学科,标本的观察与考核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解剖学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标本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调节环节,它具有检验、反馈、激励等多种调控作用.解剖学标本考试还是“指挥棒”,它直接引导教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医学生们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整个解剖学教学过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1].正是因为解剖学教学标本考试的重要性,决定了解剖学标本考试改革的必要性.由于解剖学实验课的“特殊性”,如果不正确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接触尸体标本,会导致医学生们靠死记硬背去记忆枯燥的解剖学理论,其学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解剖学标本考试的意义不仅在于考试本身,它对于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具有长远的意义.如何掌握好解剖学标本考试的尺度,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为教学服务,这才是关键所在.本教研室在对解剖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进行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解剖学标本考试形式的改革,采用瓶装标本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标本考试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凤霞;王水泉;白鑫;冯震;牛淑亮;甘子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与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多态性,探讨STR核心单元重复数与EH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份广西汉族EH患者以及167份正常人的外周血样.应用AmpFlSTR(R) 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样本DNA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两组人群15个STR基因座(CSFlPO、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TPOX、TH01、vWA、FGA)的等位基因频率和核心单元重复数.结果:EH患者D19S433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核心单元重复数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WA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核心单元重复数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13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核心单元重复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19S433、vWA可能与广西壮族高血压有关,STR核心单元重复数尚不能作为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遗传学参数.
作者:曹林枝;滕少康;陈文成;林燕燕;陈桐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营养股内侧肌的股动脉分支的观察和测量,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提供股内侧肌段的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察20具成年人尸体(男12具,女8具)40侧下肢的营养股部肌肉的股动脉分支.测量营养股内侧肌各分支数量、位置、相邻分支间距离及各外径.结果:营养股内侧肌的股动脉分支相对较多,数量差异较小,分支间距相对较大,75%肢体出现2条营养股内侧肌的股动脉分支,22.5%肢体出现3条分支,仅2.5%肢体出现4条分支.其中70.8%男性肢体出现2条营养股内侧肌的股动脉分支,25.0%肢体出现3条分支,4.2%肢体出现4条分支;81.3%女性肢体出现2条营养股内侧肌的股动脉分支,18.7%肢体出现3条分支.该肌支的第1、第2、第3分支外径分别为(1.8±0.5)mm、(1.9±0.8)mm、(1.6±0.05)mm,第1分支距离腹股沟韧带中点(18.03±4.84)cm,各分支间距离分别为(6.4±2.7)cm、(5.4±2.4)cm.不同性别第3动脉分支的位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股内侧肌具有恒定多血管(2~4条)营养,男女平均血管间距≥6.6 cm.本研究找到在位于第1分支与第2或第3分支距腹股沟韧带中点(18.03~24.44)cm或(18.03~29.81)cm的区域,此区域是下肢缺血性疾病干细胞治疗理想种植范围.
作者:丁云;高渊;杜继聪;李振洋;黄会龙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凯洛夫”式封闭教学框架,更好地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创造与开拓能力,许多医学院校教师对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实践,肯定由美国神经学教授Barrow于1969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创立的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启发式教学法[1].然而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的授课方法,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是否都是如此?为此,2年以来,我们连续以临床医学专业和临床心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PBL教学法与LBL教学法在不同专业、不同章节对同层次的班级间进行系统解剖学理论教学实验性对比研究,为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参考.
作者:王明丽;林波;程相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节课程内容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邹仲之主编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第7版)[1],第25章“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第三节“心脏的发生”,第三部分“心脏内部的分隔”——“房室管的分隔、原始心房的分隔”,知识点多,是学习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1 教学对象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21班学生.
作者:张金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其中《肌学》是较难讲解和学习的部分,主要原因是肌的数目多、起止点复杂且功能多样,学生难以记忆.将信息化教学理论运用于本单元教学中,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可改变传统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效果.现将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介绍如下.
作者:李雪甫;徐秉忠;陈培;傅玉峰;刘艳文;王士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便秘和结肠形状的关系.方法:便秘儿童采用钡剂灌肠造影,X线平片检查228例,观察其结肠形状.结果:结肠形状正常的41例(17.98%),全结肠迂曲的26例(11.40%),降结肠迂曲的48例(21.05%),乙状结肠迂曲的123例(53.95%).结论:儿童便秘与结肠形状迂曲有一定关系.
作者:陈风;汤琳;庞尔君;蒋晓飞;徐卫燕;汪健;黄顺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中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培训期间要做到理论知识、临床工作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相结合,基础培训和专科培训相结合[1-2].临床应用解剖学从应用角度对人体形态学进行研究,更贴近临床,是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重要的桥梁课程.本院从2009年起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开设《应用解剖学》,深受学生欢迎,现将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解剖学》的教学实践加以总结.
作者:王岩松;曹阳;陈峻江;于德水;张佳怡;李世正;任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实物标本考试历来是检验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程度及督促学生认真观看标本的重要途径,但实物标本考试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且费时费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解剖学课件标本考试在各类医学院校应运而生,由于其诸多的优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的弊端也日益凸现.结合本校解剖学课件标本考试实际,现对考试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导向问题与同仁讨论,旨在利用好解剖学标本考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荣江;刘志永;丁翠青;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和caspase-3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后4周和12周测体质量和血糖,H-E染色观察下颌下腺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survivin和caspase-3蛋白在下颌下腺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下颌下腺组织明显萎缩,间质内纤维增生.在对照组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高表达survivin和低表达caspase-3,模型组导管上皮细胞survivin的表达随病程延长显著减弱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结论:survivin和caspase-3在大鼠糖尿病模型下颌下腺的表达呈规律性变化,这与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有着密切联系.
作者:吴学平;钟树志;贾雪梅;金晓梅;伍雪芳;彭彦霄;谭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绝经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由胆固醇转化而来,主要发生在卵巢、黄体和胎盘,另有一小部分则由非性腺器官产生(如大脑、肝、心和皮肤),由芳香化酶催化雄激素转化而来的.雌激素除了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脑也成为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1].雌激素能通过与受体结合,可调节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及突触可塑性,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2-3].脑内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外周,雌激素具有脂溶性,很容易跨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何云;许本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p-糖蛋白在贲门癌和胃远端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表达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p-糖蛋白在30例贲门癌和16例胃远端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灶及切缘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糖蛋白阳性率在贲门癌和胃远端癌的切缘正常组织为16.7%和18.8%,原发灶为40.0%和56.3%,淋巴结转移灶为66.7%和75.0%,贲门癌和胃远端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p-糖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贲门癌转移灶的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胃远端癌两者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贲门癌与胃远端癌三个部位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糖蛋白参与贲门癌和胃远端癌的原发性多药耐药,贲门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间存在p-糖蛋白表达的异质性,胃远端癌不明显.
作者:路军秀;李勇莉;牛延庆;王国栋;曹兴玥;靳艳;高福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古代人群下颌第3磨牙(M3)的萌出特点.方法:将M3分为正常、半退化、缺失3种类型,然后分析不同人群、性别、侧别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果:新疆与土城子人群M3正常的比例男>女;喇嘛洞、姜家梁人群M3正常的比例都表现为男女间较接近;姜家梁人群女性M3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土城子、喇嘛洞、新疆人群;综合分析所有人群显示左右侧M3间表现差别不大.结论:M3的萌出情况在不同人群间有不同的表现,侧别差异不明显.
作者:戴成萍;李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兰州市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和体成分的发育规律和特点.方法:抽样测量了兰州市406例汉族成人身高、体质量、面颊部、肱三头肌位、肱二头肌位、肩胛下角位、髂前上棘位及腓肠肌位皮褶厚度,按照《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标准统计体质指数(BMI)值,利用日本长岭公式和Brozek公式估测体脂含量.结果:兰州汉族成人躯干部皮下脂肪发育优于四肢;兰州汉族成人女性皮褶厚度值、体脂含量大于男性;兰州汉族成人体脂含量和BMI随年龄增加呈总体上升趋势;兰州市汉族男性50~岁组及女性60~岁组超重和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同性别其他年龄组人群;与其他群体比较,兰州市汉族成人皮褶厚度值低于山东汉族成人,高于俄罗斯族成人;兰州市汉族男性皮褶厚度值高于乌孜别克族男性,低于河南汉族男性;兰州市汉族女性皮褶厚度值高于河南汉族女性,低于乌孜别克族女性.结论:兰州市汉族成人的皮褶厚度及体成分在各年龄段均表现为不同的变化,皮褶厚度发育情况介于山东汉族、河南汉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之间.
作者:白静雅;何烨;海向军;何进全;汪玉堂;席焕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大鼠睾丸内残余体物质的形成与转归.方法:大鼠睾丸石蜡切片,做残余体特异性染色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残余体特异性染色下,部分生精小管内可见有被染成深蓝色、大小不等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颗粒.这些颗粒早于生精周期Ⅰ期,至精子排放时,颗粒全部聚集于生精上皮的表面.当精子释放后,颗粒即迅速向小管周边移动,并贴近管周的基膜部.电镜观察,位于生精上皮表面的残余体内含有不同电子密度的结构成分,在残余体向管周移动的过程中,逐渐转化为高电子密度的脂质包涵体.在生精小管周边的细胞和基质内,以及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均可以见到类似的脂质包涵体.结论:大鼠睾丸生精过程中产生的残余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转化过程,形成脂质包涵体,以胞吐及扩散转移的方式,终被排出于生精小管之外.
作者:肖长义;王亚琴;黎家华;汤桂成;魏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描述窦房结动脉的客观血管指标,建立青壮年窦房结动脉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狭窄标准,为进一步研究青壮年窦房结动脉狭窄程度与猝死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4例非心源性死亡者心窦房结组织,进行H-E染色、弹力及胶原纤维双色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窦房结动脉内径周长、内外径周长比值.结果:窦房结动脉内腔周长263.83~1 912.20 μm,平均(896.78±357.17) μm,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身高及不同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窦房结动脉内外腔周长比43.34%~70.74%,平均57.97%±5.51%,男女比较及不同身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年龄组的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年龄层组间比较仅50岁以上年龄组和10~19、20~29、30~39年龄组窦房结动脉内外腔周长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年龄组之间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40岁以下青壮年而言,窦房结动脉内腔及外腔周长比值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因素的影响,是评价青壮年窦房结动脉有无狭窄的良好指标,建议窦房结动脉内外周长比值≥50%者可视为血管管壁无增厚,管腔无狭窄.
作者:谢英;盛立会;易旭夫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有效、快捷的方法来提取颗粒蛋白前体(PGRN)基因敲除(PGRN-/-)小鼠的DNA以及基因的鉴定方法,同时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PGRN-/-小鼠的关节炎模型,从形态学、组织学等多角度观察和鉴定鸡Ⅱ型胶原诱导的PGRN /小鼠关节炎模型的特点.方法:将PGRN-/-小鼠与野生C57BL小鼠进行交配,产仔后6周再将杂合小鼠进行交配产仔,剪尾约0.5~1 cm,提取组织DNA,在PCR体系中设计两对引物,一对用来鉴定野生C57BL/6小鼠,另一对用来鉴定PGRN-/-的纯合小鼠.将鸡Ⅱ型胶原与弗氏完全佐剂(CFA)等体积混合后通过尾部皮下注射PGRN-/-小鼠和野生C57小鼠.野生C57BL对照组小鼠和PGRN-/-实验组小鼠分别进行鸡ColⅡ诱导15周后取其病变腿组织进行阿尔新蓝和茜素红染色,腿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鉴定出PGRN-/-纯合小鼠;成功建立鸡Ⅱ型胶原诱导的PGRN-/-小鼠关节炎模型.结论:PGRN-/-小鼠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的易感性高于野生小鼠.本研究为临床关节炎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动物模型.
作者:张鹏;韩晓凤;夏飞;李美玲;郭风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胃癌细胞系BGC823和SGC7901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时CIAPIN1的表达水平.方法:5μg/ml的衣霉素作用细胞6、12和24 h后,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细胞的生长抑制;5μg/ml的衣霉素作用24 h后,TUNEL法检测2组细胞的凋亡情况,RT-PCR和免疫印迹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CIAPIN1的表达水平.结果:衣霉素可以诱导2组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GRP78的表达显著升高,同时CIAPIN1的表达显著降低,且在BGC823和SGC7901细胞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IAPIN1的表达在胃癌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时降低,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及增殖凋亡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徐玉英;游言文;任秀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性尸体标本时(年龄、死因未详)发现左肺出现一水平裂,把左肺分成不完全的3叶,此类变异少见,为积累中国人体质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女性标本左肺以后上斜向前下的一条斜裂分为上、下2叶,在左肺心切迹上方还具有1条长度5 cm的水平裂,位置与右肺水平裂基本处在同一平面,此水平裂延续至左锁骨中线终止,没有形成独立的中叶.
作者:易传安;杨懿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金属硫蛋白水解酶17(ADAM17)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过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 d),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 ml蛋清,密封开口继续培养至E5d,将pCAGGS-ADAM17和pCAGGS-GFP质粒通过活体电转基因导入视顶盖,电转后继续培养到胚胎发育的E12 d,取材、4%多聚甲醛固定、OCT包埋、切片后采用原位杂交检测ADAM17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ADAM17过表达对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鸡胚发育过程,采用活体电转基因实现了ADAM17在视顶盖中的过表达,ADAM17过表达对微血管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ADAM17过表达促进微血管数量的增加.
作者:李小英;范文艳;林俊堂;李晗;崔莉;马义杰;杨慈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