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鸿锦;苑晓鹰
目的:分析与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的多态性,探讨STR核心单元重复数与EH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份广西汉族EH患者以及167份正常人的外周血样.应用AmpFlSTR(R) Identi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样本DNA进行基因型分析.比较两组人群15个STR基因座(CSFlPO、D2S1338、D3S1358、D5S818、D7S820、D8S1179、D13S317、D16S539、D18S51、D19S433、D21S11、TPOX、TH01、vWA、FGA)的等位基因频率和核心单元重复数.结果:EH患者D19S433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核心单元重复数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WA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核心单元重复数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13个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核心单元重复数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19S433、vWA可能与广西壮族高血压有关,STR核心单元重复数尚不能作为原发性高血压遗传易感性的遗传学参数.
作者:曹林枝;滕少康;陈文成;林燕燕;陈桐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笔者带学生行一成年男尸臀部解剖操作时,发现左侧臀大肌由臀上神经和臀下神经双重支配的变异,现报道如下.该男尸左侧臀大肌有双神经支配,即出梨状肌上孔的臀上神经和出梨状肌下孔的臀下神经.臀上神经较短,直径约1.20 mm,至臀大肌上半部深面后,分2支入肌;而臀下神经较长,直径约1.31 mm,分3支至臀大肌下半部深面,但该肌血管供应范围正常.
作者:周正丽;熊三钞;左清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脑脊液(cerebral spinal fluid,CSF)是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液体,pH略呈碱性,比重在1.004~1.007之间,渗透压与血浆平衡,内含无机离子、葡萄糖和少量蛋白,细胞很少,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其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颅内压的作用.脑脊液运动就像一个弹簧,可以帮助动脉的膨胀及收缩,并且防止了颅内血流的重大变动.每当脑脊液流动出现问题时,不单只影响脑脊液运动,更会影响颅内血流.
作者:郑楠;隋鸿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新疆、内蒙古等地区古代人群下颌第3磨牙(M3)的萌出特点.方法:将M3分为正常、半退化、缺失3种类型,然后分析不同人群、性别、侧别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结果:新疆与土城子人群M3正常的比例男>女;喇嘛洞、姜家梁人群M3正常的比例都表现为男女间较接近;姜家梁人群女性M3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土城子、喇嘛洞、新疆人群;综合分析所有人群显示左右侧M3间表现差别不大.结论:M3的萌出情况在不同人群间有不同的表现,侧别差异不明显.
作者:戴成萍;李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发病率较高.其中成人室间隔膜部缺损占70%左右[1].为了完善胎儿心室间隔膜部形态学变化解剖学资料,为产前胎儿心室间隔缺损的诊断提供参考,故对胎儿心室间隔膜部进行了解剖学观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收集非正常流产胎儿39例,胎龄4~10月.取其心标本经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按胎龄大小月份分为4组,分别为I组(3~4月)13例、Ⅱ组(5~6月)10例、Ⅲ组(7~8月)12例、Ⅳ组(9~10月)4例.
作者:李占生;史宇涵;申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实物标本考试历来是检验学生掌握解剖学知识程度及督促学生认真观看标本的重要途径,但实物标本考试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且费时费力.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解剖学课件标本考试在各类医学院校应运而生,由于其诸多的优点,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好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它的弊端也日益凸现.结合本校解剖学课件标本考试实际,现对考试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导向问题与同仁讨论,旨在利用好解剖学标本考试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李荣江;刘志永;丁翠青;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绝经前女性体内的雌激素由胆固醇转化而来,主要发生在卵巢、黄体和胎盘,另有一小部分则由非性腺器官产生(如大脑、肝、心和皮肤),由芳香化酶催化雄激素转化而来的.雌激素除了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发育成熟,脑也成为雌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之一[1].雌激素能通过与受体结合,可调节海马神经元的形态及突触可塑性,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2-3].脑内雌激素主要来源于外周,雌激素具有脂溶性,很容易跨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作者:何云;许本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慢性脑缺血性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针刺组、缺血对照组、假手术组,针刺组大鼠电针刺激大鼠的“四白”穴,缺血对照组大鼠和假手术组大鼠,不予针刺处理.采用尼氏染色,计数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存活神经元的数目.电镜下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有衣小泡的产生和形态.结果:光镜下,针刺组大鼠神经元计数明显高于缺血组,但仍低于假手术组.电镜下,缺血组大鼠神经元呈明显的缺血性改变,针刺组大鼠变化较轻,神经元内可见有衣小泡出现,假手术组神经元超微结构正常.结论:针刺“四白”穴对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慢性脑缺血性损伤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作者:郭森;朱江;孔祥玉;赵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不同糖浓度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谷氨酸代谢型受体GluR2和PTEN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原代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方法,培养至第10天时,给予不同浓度右旋葡萄糖刺激.通过RT-PCR检测GluR2、PTEN mRNA表达变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巢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培养至第10天时,在不同糖浓度刺激后,GluR2 mRNA表达明显下调;在糖刺激下PTEN mRNA表达先上调,随着糖浓度升高,表达呈现下降趋势.免疫细胞显色显示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蛋白表达下调,巢蛋白表达也呈现下调趋势,PTEN蛋白表达与mRNA表达趋势相同.结论:糖浓度升高引起海马神经元细胞GluR2和巢蛋白表达下调,以及PTEN表达上调,与高糖对海马神经元的变性、凋亡等损伤性变化,可能是糖尿病脑病的发生机制之一.
作者:陈拥彬;尧青;李素琴;李敏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肌硬膜桥自1995年被发现以后,相关的扩展研究不断进行.此结构是位于枕下区深层的肌肉和硬脊膜之间相连的结缔组织桥.肌硬膜桥被认为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功能.许多实验研究表明[1-4],这些肌肉和上颈部硬脊膜背侧的肌硬膜桥与慢性颈源性头痛有关.现从塑化解剖、MRI等方法对肌硬膜桥进行综合整理与分析,并对相关的功能进行总结与评述,目的在于对肌硬膜桥有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认识.
作者:隋鸿锦;苑晓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Wnt3a在血管性痴呆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探讨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BrdU、Wnt3a的表达及穿梭箱训练的干预作用.结果: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缺血海马神经元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第7天达高峰,且高于假手术组大鼠.Wnt3a反应产物在脑缺血再灌注第3天较正常组增多,持续高水平表达到第7~14天,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逐渐减少,高于假手术组大鼠.穿梭箱训练后BrdU、Wnt3a的表达明显增加,明显高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结论:穿梭箱训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缺血脑组织Wnt3a的表达,提示穿梭箱训练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可能由Wnt3a信号介导.
作者:邢雪松;吕威力;唐佳文;曾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图片对于认识人体形态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双语教学的开展,迫切需要适合于双语教学的解剖学交互式资源图库.因此本教研室在前期开发经验的基础上[1-3],用Authorware开发制作人体解剖学交互式双语图库软件.软件的基本设计是:以框架下挂的群组为“页”的基本单位,将每张解剖图片要实现的效果都放进群组内,通过框架实现页面之间的切换;页面通过按钮交互、热区交互、热物体交互,以及导航、擦除等图标的应用,实现了软件的双语特色和多种交互共存的效果.该软件的开发对于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和资源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对该软件的设计过程和运行效果进行阐述.
作者:司道文;张益绰;郭小华;王若楠;焦虹斌;马建柱;孙洁;张宇新;高俊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背浅部时发现其右侧斜方肌下部缺如,该侧斜方肌代偿增厚,查阅近30年我国有关斜方肌变异的报道文献,未见此报道,现报道如下.在实体解剖前,观察背部皮肤完整,没有手术或外伤疤痕.去除皮肤和筋膜,暴露出斜方肌后,发现右侧斜方肌下部缺如,左侧正常.左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第7颈椎的距离为288.02mm,右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第7颈椎的距离为88.20mm;左侧斜方肌下部外侧缘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19°,右侧斜方肌下部外侧缘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47°;右侧斜方肌下方止点到同一水平线上左侧斜方肌外侧缘的距离为73.40mm;第7颈椎水平上,左侧斜方肌外侧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34.92mm,右侧斜方肌外侧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为102.59mm;两侧斜方肌上方止点正常均位于同一水平且与第7颈椎的垂直距离为119.57mm.
作者:侯国柱;孙文秀;贾怡童;司道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心肌纤维是要求学生重点观察和必须掌握的实验内容之一.据笔者了解,对于心肌纤维的观察,大多数医学院校需要2种切片标本来完成:使用常规H-E染色切片标本观察心肌的一般光镜结构,同时再配备心肌特染切片标本来观察其特化结构——心肌闰盘.制作2种切片,既费时费力,又增加了耗材量;实验课上,2种染色方法显示结果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干扰学生对心肌结构的观察和理解.为此,本实验应用薄层火棉胶包被技术将心肌纤维的2种染色方法进行改进整合,在1张切片上能够清晰完整地显示原来两种切片的内容,同时又增加了两者原来不具备的优点.笔者认为该改进整合后的方法是一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的心组织学实验教学切片制作染色法.
作者:李冰;刘同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通常骨骼标本的制作步骤为剔除软组织,腐蚀,脱脂,漂白[1-2].以往制作骨骼标本时会使用煮制法,沤制法[1,3],虫蚀法[4-5],碱性蛋白酶[6],碱粉[7],及商业生产的某些含有可降解蛋白的酶[8-9]的洗涤剂来处理软组织及腐蚀,但在其作用过程中都有各式各样的不足和弊端.常用二甲苯、乙醇,香蕉水[10],或结合脱脂液[2]浸泡来进行脱脂.本制法在制作骨骼标本每步上都做了相应的改良.人体和动物骨骼标本的制作法都是相通的,现以犬骨骼标本制作法为例,介绍制作方法.
作者:翟羽佳;黄玉风;孙娟;崔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优选科学合理的青少年体表面积公式,探讨皖东农村青少年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学的方法,对皖东农村3 219例汉族青少年(男1 604例,女1 615例)的身高、体质量进行测量,用密切值法对男、女各5种体表面积公式进行优选并计算出青少年的体表面积.结果:男性以Stevenson公式,女性以DuBois㈨公式优;皖东农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女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双交叉现象;体表面积计算值高于已报道的7个族群,与内蒙古达斡尔族、湖北苗族、湖南侗族相近.结论:皖东农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与其他族群基本一致,优体表面积公式为Stevenson公式和DuBois(女)公式.皖东农村汉族青少年体表面积发育特征属于蒙古人种的北亚类型族群.
作者:高国柱;陈立武;钱庆兵;张瑞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HIV-1反式激活蛋白(TAT)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α亚基胞内区C末端序列(LIFRα-CT3)的融合蛋白(TAT-CT3),对HL-60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将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和TAT-CT3组.流式细胞仪对HL-60细胞进行粒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CD14、CD11b的检测;Real-time PCR检测HL-60细胞中BIC、miR-155及其下游靶基因C/EBP β和SOCS-1 mRN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HL-60细胞中C/EBP β、SOCS-1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T-CT3组的HL-60细胞,其粒细胞表面分化标记物CD14、CD11b阳性表达率增加;BIC、microRNA-155(miR-155)表达量降低,C/EBP β和SOCS-1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增加,pSTAT3蛋白表达量降低.结论:TAT-CT3融合蛋白通过抑制miR-155的表达,促进HL-60细胞向成熟粒细胞方向分化.
作者:徐莎;许震宇;王越;刘厚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引导式”教学方法是从德国引进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重点强调的是对人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老师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应付型”“填鸭式”只重教、不管学,这种事倍功半的模式下解放出来[1],真正转变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和老师主导作用的有机结合,倡导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眼中有差异,手中有方法,一切为育人[2-4].其教学方法重视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5].我们把“引导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实践中,多年来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医学职业技术教育的解剖学课堂教学程序.其教学环节如下.
作者:张周林;武建军;邓兰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索金属硫蛋白水解酶17(ADAM17)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过表达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鸡胚正常培养到第3天(E3 d),采用鸡胚带壳开窗培养方法,取出3~4 ml蛋清,密封开口继续培养至E5d,将pCAGGS-ADAM17和pCAGGS-GFP质粒通过活体电转基因导入视顶盖,电转后继续培养到胚胎发育的E12 d,取材、4%多聚甲醛固定、OCT包埋、切片后采用原位杂交检测ADAM17表达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分析ADAM17过表达对微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鸡胚发育过程,采用活体电转基因实现了ADAM17在视顶盖中的过表达,ADAM17过表达对微血管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结论:ADAM17过表达促进微血管数量的增加.
作者:李小英;范文艳;林俊堂;李晗;崔莉;马义杰;杨慈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Wnt5a及其受体Fzd2在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检测环磷酰胺处理对神经管畸形发生中Wnt5a及其受体Fzd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处理后4、8h,神经管神经上皮细胞中Wnt5a和Fzd2阳性细胞光密度值无差异;处理后12和24 h,Wnt5a和Fzd2阳性细胞光密度值升高;处理后48 h,Wnt5a和Fzd2阳性细胞光密度降低.结论:Wnt5a及其受体Fzd2表达异常与环磷酰胺致大鼠神经管畸形密切相关.
作者:刘焕彩;陈燕春;周风华;高海玲;张彩霞;蒲雷东;鞠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