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托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

王松涛;陈丽丽;闫建国;方方;连辉;付升旗;刘恒兴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 教学管理模式, 解剖学实验教学, 实验内容, 企业管理理念, 实践与探索, 内容及方法, 企业应用, 学生人数, 实验教师, 教学质量, 教学任务, 教学经验, 教学改革, 发达国家, 文化, 实习
摘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目前该管理模式在公司企业应用较广泛[1-3],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尚少[4].本校解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学生人数多、实验内容多、实习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成为开展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快速、熟练地掌握相关实验内容及方法,这对解剖学实验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校通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特别是近3年来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广泛采用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松果体组织结构的退行性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人松果体的细微和超微结构,探讨松果体内脑砂的形态特点、大小、多少及分布规律.方法:取人尸体的松果体,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其结构特征.结果:松果体主要由实质和间质两种成分构成;松果体实质由松果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间质为结缔组织和穿行其中的神经和血管.脑砂多分布于松果体的中央部,常聚集形成较大的斑块.脑砂的大小、多少个体差异较大.变化趋势为随着年龄的增加,松果体内脑砂增多、增大,并伴有间质成分的结缔组织增生;然而,松果体实质成分减少;而且,在大量的松果体细胞内,可观察到颗粒空泡样变性.结论:松果体组织结构出现的退行性变化,可造成松果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进行性减退.

    作者:申新华;马超;李文婷;王乃利;鲍双振;王保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颞浅静脉变异一例

    笔者在解剖1具中老年女尸时,发现左侧颞浅静脉走行极为异常,较罕见,为积累国人体质调查资料,现报道如下.女尸,60岁左右,身长约为162 cm.左侧颞浅静脉在外耳门上前方7.4 cm、外眦外侧1.2cm处汇入颞中静脉,颞中静脉向下走行10 cm左右移行为下颌后静脉.与右侧颞浅静脉相比,该变异颞浅静脉较之前移6.3 cm,由颞中静脉的终止处移至颞中静脉的起始处.此外,颞浅静脉汇入颞中静脉处以及颞中静脉起始处,均距翼点1.3cm范围之内.

    作者:周洁仪;周桑;沃吟晴;张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腓神经交通支与其伴行皮神经变异一例

    笔者在解剖1具中老年女尸时,发现左侧腓神经交通支在起始近端发出1分支,与腓神经交通支伴行,分布于小腿后面远侧1/3的皮肤,此种变异较为少见,为积累国人周围神经体质调查资料,现报道如下.女尸,70岁左右,身高155 cm,腘窝中部腓肠外侧皮神经与腓神经交通支共同起于腓总神经,腓神经交通支向下走行3.2cm处发出—直径0.7mm的分支,在腓神经交通支的内侧下行,至小腿后部中下1/3交界处,该分支分出3、4支细小分支,分布于小腿后面远侧1/3的皮肤.腓神经交通支由此处向下走行1.8cm后,与腓肠内侧皮神经合成腓肠神经,后者在小隐静脉深面行向外踝与跟腱之间.

    作者:周桑;金夕琳;周洁仪;张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对韩国医学院解剖学教学的评估与借鉴

    解剖学在中、韩2国的医学教育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笔者2001年有幸公派到韩国汉阳大学医学院(The Hanyang University of the College Medicine)解剖学教研室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2007年在首尔加图利大学应用解剖学(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Institute For Applied Anatomy)研究所任客座教授,在韩国进行了为期4年的解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下面就自己所掌握的内容将中韩解剖学教学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借鉴,旨在对国内解剖学教学和教育改革有所帮助.

    作者:金昌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转染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经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转染胚胎干细胞(ESC)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IGF-1的表达及移植于大鼠慢性心梗模型后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后将心梗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注射移植转染心肌细胞(心肌细胞组)、转染IGF-1基因(IGF-1基因组)和DMEM培养基(DMEM组).取心标本作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计数血管密度.结果:IGF-1基因转染的心肌细胞表达IGF-1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移植细胞在移植区存活;H-E染色血管计数显示转染心肌细胞组有更多的新生血管形成.结论:IGF-1基因转染心肌细胞后表达分泌IGF-1增加,可促进梗死区新生血管形成,有利于移植细胞的存活,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

    作者:杨虹;邓成国;柯奇周;郭青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石器时代河南下王岗人群磨牙磨耗特点

    目的:分析新石器时代下王岗人群下颌骨第1磨牙齿冠面4个区域的磨耗特点.方法:新石器时代下王岗人群下颌骨共36例,磨牙共66颗,将下颌骨第1磨牙齿冠面分为4个区域,根据磨耗程度进行分级,然后比较各个区域的磨耗级别,并与近代、青铜铁器时代人群进行对比.结果:下王岗人群下颌第1磨牙的磨耗区1<区3,与近代、青铜铁器时代人群不同(区1>区3).结论:下王岗人群下颌第1磨牙4个区域的磨耗大小关系为区3>区1>区4>区2,与近代、青铜铁器时代人群(区1>区3>区4>区2)的差异可能与下颌骨的相对尺寸、咬合时齿尖的对应关系有关.

    作者:王娜;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256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的三维解剖学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对肾动脉的显示能力,研究肾动脉的三维影像学解剖.方法:对106例无肾相关疾病的患者行256层螺旋CT肾动脉造影检查,薄层获得原始图像,后处理使用容积再现(VR)、3D大密度投影(3D-MIP)、薄层滑块大密度投影(STS-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重建技术,分析肾动脉的空间解剖特征,比较不同重建技术对肾动脉的显示,特别是变异血管的显示.结果:106例均能清晰显示肾动脉的位置、起源、走向、分支及变异情况.共检出血管正常患者53例,左侧副肾动脉共21例,右侧副肾动脉16例,双侧副肾动脉9例,肾动脉过早分支7例.结论:256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能很好地显示肾动脉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占宇;李小娟;袁曙辉;张燕群;田树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依托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目前该管理模式在公司企业应用较广泛[1-3],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尚少[4].本校解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学生人数多、实验内容多、实习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如何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解剖学教学质量,成为开展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要想让学生快速、熟练地掌握相关实验内容及方法,这对解剖学实验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校通过近10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特别是近3年来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广泛采用精细化教学管理模式,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松涛;陈丽丽;闫建国;方方;连辉;付升旗;刘恒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左侧闭孔动脉、膀胱下动脉共干一例

    在制作1成年男性左侧盆腔及下肢血管神经标本时,见血管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在此标本中,左侧闭孔动脉、膀胱下动脉共干起始于髂内动脉,此共干尚发出细小分支支配闭孔内肌及其附近肌肉.在盆腔中可见,左髂总动脉在第4腰椎椎间盘左侧分为髂内、外动脉.髂内动脉沿盆腔侧壁下行67.5 mm至第3骶椎水平,在距离正中矢状面54.2 mm、髂前上棘63.1 mm、耻骨联合121.0mm处,自其前壁发出一长33.4 mm,外径4.0mm的动脉干,其起始处髂内动脉外径为8.0mm.

    作者:安恬慧;任同明;刘少扬;冯塬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胚胎中肠旋转不良伴血管发育异常

    目的:探讨胚胎中肠发育不良的病理改变及血管发育异常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的肠旋转不良患者13例.结果:中肠旋转不良的消化道造影显示“螺旋征”,CT增强呈现“漩涡征”,CT血管造影术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顺时针反向旋转,逆时针过度旋转或肠系膜上动脉发育缺失,肠系膜下动脉代偿.结论:上消化道造影及CT血管造影诊断中肠发育畸形有重要价值,肠发育不良多伴有肠系膜根部发育过短及血管发育行走异常.

    作者:刘慧明;陈忠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盆腔内脏神经丛标本的制作方法

    盆腔内脏神经丛位置深在,结构复杂,与血管、淋巴管交织在一起,给标本制作、学生观察增加了难度.临床上,盆腔内脏神经丛涉及肛肠、泌尿、生殖等多个学科,应用甚广,然而此类标本制作方法的文献报道较少[1-2].因此笔者对盆腔内脏神经丛标本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教学标本的制作、医学生盆腔解剖观察和研究以及临床医生术前解剖复习提供参考.

    作者:庄文懿;王栋;郭晓丹;党瑞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肝总动脉及左膈下动脉来源变异一例

    笔者在解剖1具50余岁男尸过程中,发现肝总动脉及左膈下动脉来源变异1例,为中国人体质调查积累数据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肝总动脉在主动脉裂孔下方30 mm处直接起自腹主动脉,外径7.0 mm;肝总动脉沿肝下缘呈弓形向右走行18 mm后发出肝固有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肝固有动脉及胃十二指肠动脉走行正常.

    作者:简晓红;张俊;贺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siRNA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si-RNA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及层黏连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CTGF-siRNA隐性对照组、CTGF-siRNA实验组.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建模.特殊转染载体通过尾静脉注射CTGF-siRN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RT-PCR方法观察肾皮质中TGF-β1、层黏连蛋白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CTGF-siRNA实验组肾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减少,同时肾皮质中TGF-β1、层黏连蛋白mRNA表达也减少.CTGF-siRNA注射结束后第4周,尿蛋白明显降低.结论:CTGF-siRNA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层黏连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缓解肾组织的纤维化作用,同时对糖尿病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赵正林;张杰;袁晓环;崔荣军;王桂云;金相赞;梁在夏;赵容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雌激素受体β在成年C57小鼠脑内的表达与性别差异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β(ER-β)在成年小鼠脑内的性别差异.方法:成年C57小鼠用硫酸镍铵增强显色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果:ER-β在脑内有广泛的分布,ER-β免疫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细胞核,但在个别脑区也可在胞质甚至突起内检测到.ER-β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性别差异,在部分脑区ER-β的表达表现为雄性强于雌性,而在另一些脑区则相反,并且该受体的脑核团定位方面表现出某些性别差异.结论:在不同性别的动物同一核团,ER-β发挥的调节作用可能不一样,这可能是造成脑的性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作者:周红利;邓其跃;苏炳银;张吉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亚硫酸钠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增高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硫酸钠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变化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人正常二倍体肝细胞株HL-7702培养于含10%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待生长至适宜密度时用不同浓度亚硫酸钠染毒4h.采用Fluo-3 AM钙离子荧光指示剂法测定肝细胞内Ca2+水平变化,二氯荧光黄双乙酸酯荧光标记法测定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蛋白杂交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肝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肝细胞内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一定浓度的亚硫酸钠可引起肝细胞内Ca2+水平增加,并伴随着活性氧水平增加和肝细胞内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但p53基因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亚硫酸钠可通过增加肝细胞内Ca2+水平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和p53蛋白水平增加,这种影响可能发生在蛋白质翻译或翻译后水平.

    作者:雷佩玉;刘鑫;赵春燕;仪慧兰;王幼萍;梁瑞峰;白剑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麻醉护理学本科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探讨

    五年制护理学本科专业(麻醉护理与重症监护方向),简称麻醉护理本科专业,是泰山医学院开设的特色专业,2006年招收第一届本科生.人体解剖学是该专业重要基础课与必修课,如何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探讨出适用于本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模式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将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引入解剖学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顿爱社;张春菊;李矿;吕伯实;李跃;庞传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GP37157对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线粒体钠钙交换体特异性阻断剂CGP37157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明确CGP37157对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台氏液通过主动脉逆行性灌流心,实验组用CGP37157通过主动脉逆行性灌流心,取左心室心肌组织,透射电子显微镜制样及观察.结果:CGP37157引起心室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异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线粒体嵴溶解.结论:CGP37157可以直接影响心肌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导致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

    作者:沈亚峰;路红;曹密;王永亮;宋晓伟;汤莹;杨勇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媒体电子教室在断层解剖学标本考试中的应用

    实验教学是断层解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标本考试是实验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和客观依据.但传统的考试办法存在着诸多弊端,急需改革[1].近几年,我室利用管鲍多媒体电子教室V6.0组织断层解剖学标本考试,并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其在断层解剖学标本考试中的优势,探讨在多媒体电子教室考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旨在为断层解剖学标本考试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作者:谭文波;李国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腺病毒介导HCN2基因转染对人脂肪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HCN2基因(Ad.HCN2)转染对人脂肪干细胞(AD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取人脂肪组织分离得到脂肪干细胞并进行体外培养,腺病毒绿色荧光蛋白转染测定佳感染倍数(MOI)值,Ad.HCN2转染后测量HCN2表达情况,并检测转染后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结果:MOI=50为佳MOI,Ad.HCN2转染后,ADSCs可表达HCN2,且其细胞活力、细胞周期、生长曲线、表面标志及诱导分化能力无明显变化.结论:ADSCs被Ad.HCN2转染后可表达目的基因HCN2,并可保持其生物学特性.

    作者:段炼;宋智钢;龚德军;黄柳明;徐志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广东客家人皮褶厚度特征

    目的:探讨广东省梅州地区客家人皮褶厚度特征.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对该地区成年客家人进行皮褶厚度的测量,分析了其皮褶厚度随年龄变化的特征,并将其与我国部分省份群体的皮褶厚度进行比较.结果:广东成年客家人皮褶发育躯干优于四肢,背部优于腹部,面部居中;6项皮褶厚度值均与年龄呈正相关;6项皮褶厚度在性别间存在差异;男、女同年龄组比较,女性皮褶厚度高于男性皮褶厚度;在广东男性客家人中,面颊皮褶厚度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该地区女性客家人中,腓肠肌皮褶厚度城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对比显示,城市族群皮褶发育优于乡村族群;广东客家人男性皮褶厚度与安徽汉族为接近,女性皮褶厚度值与内蒙古的俄罗斯族为接近.结论:广东梅州客家人皮褶厚度属于我国北亚类型.

    作者:王杨;郑连斌;陆舜华;包金萍;薛虹;荣文国;张晓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