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局解材料快速制作骨标本的方法

王敦林;罗小凤

关键词:材料制作, 快速制作, 颅骨标本, 电热鼓风干燥箱, 相对分子质量为, 制作时间, 尸体, 硫酸腐蚀, 聚乙二醇, 局部解剖, 技术操作, 过氧化氢, 骨性结构, 骨骼标本, 高压蒸煮, 钢丝钳, 材料来源, 清洁球, 漆包线, 解剖剪
摘要:由于尸体材料来源匮乏,有些院校开始利用局解废弃材料制作骨骼标本,陈洪等[1]采用高压蒸煮结合局部硫酸腐蚀,制作颅骨标本,李仲购[2]采用手、足骨的自然韧带连结制作原位手、足标本,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笔者在利用局解材料制作骨标本的技术操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脱脂前用电热鼓风干燥箱烘烤标本,缩短了标本制作时间.1 工具(仪器)和材料CS101-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1台;32 cm高压锅1个;2 500 W电炉1个;解剖刀、解剖剪、尖嘴镊、钢丝钳、板锯和锥子各1把;另备一些钢丝球(家用清洁球),直径0.8mm漆包线,90号汽油,过氧化氢和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聚乙二醇.手标本材料为局部解剖后的骨性结构完整的尸体上肢.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百色市壮族幼儿营养指数与皮褶厚度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壮族幼儿营养指数与皮褶厚度的相关性,为少数民族幼儿营养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量壮族幼儿身高、体质量、坐高、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和腓肠肌皮褶7项指标,计算Kaup指数和Pelidisi指数值,分析壮族幼儿Kaup、Pelidisi两项营养指数和皮褶厚度相关性.结果:女性幼儿4项皮褶厚度值高于男性幼儿;壮族幼儿皮下脂肪发育与新疆哈萨克族、济宁市城镇和乡村不同;Kaup指数与皮褶厚度的相关系数大于Pelidisi指数与皮褶厚度的相关系数;Kaup指数估计肱三头肌皮褶与肩胛下皮褶和的回归方程y(男3~6岁)=1.025+0.764x,y(女3~6岁)=1.142+0.861x.结论:壮族幼儿皮下脂肪发育存在性别、年龄和民族差异.可以采用Kaup指数法推算皮褶厚度,评价幼儿营养状况.

    作者:韦荣耀;黄秀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综合利用材料制作人体解剖学标本

    众所周知,解剖学标本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具有直观性和真实性,而尸体的来源却越来越紧缺,因此如何科学高质量地制作和保管人体解剖学标本就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也是摆在解剖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和任务.标本设计既要内容恰当,显示清晰,又要形体简练,方便教学,标本配备既要质好量足,还要压缩标本的总量和体积,尽量节约原材料.这些都是需要客观面对并认真思考的问题.1 对教学内容要熟悉掌握如何合理地利用原材料,制作科学、全面、高质量的解剖学标本,是保障这项工作的前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解剖自如.

    作者:郑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螺旋CT成像对左肺上叶段级与亚段级动脉的评价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人左肺上叶段级与亚段级肺动脉成像研究的可行性,观察测量三维重建段级与亚段级肺动脉的管径.方法:选取行胸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正常成人340例,运用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方法进行三维重建并观察测量左肺上叶段级与亚段级肺动脉,再按性别分2组、按年龄段分3组(20~40岁、41~60岁、61~87岁)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动脉管径在性别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重建方法各有其优越性,大密度投影重建图像能较好显示段级与亚段级肺动脉,应用此法测量较为准确.结论:基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三维重建能较好显示并评价各级肺动脉,还可进行大样本测量研究,为临床肺部疑难病的诊断提供理论数据.

    作者:陈光平;陈吴兴;叶再挺;林黎明;叶叔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3ds max软件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在解剖学学习中,人体一些解剖部位结构细小、复杂,难以暴露清楚,细微结构不易辨认,给教学带来很大不便.如人的眼球,一般的教学图谱图像只能显示平面结构,而用3dsmax构建人体眼球三维模型可以对眼球解剖模型进行虚拟仿真操作,模拟解剖学的标本观察,虚拟解剖操作等,克服了以往传统解剖学教材和图谱的缺点,可以成为传统教材和解剖学图谱的有力补充.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三维模拟和立体成像技术的发展,在医学科学领域已出现许多三维重建的方法,一般是采用人体组织器官切片的方法,将标本分多重切片,通过专业扫描仪或相机将切片断面转换为多幅二维图像,然后使用SGI图形工作站或高速计算机处理成三维图像.但这种方法投资巨大,要求自主编写图形处理软件,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合作完成,难以普及.

    作者:石冰涛;刘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牛心传导系铸型标本的制作和技巧

    心传导系是特殊的心肌细胞,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冲动,控制心的节率性活动.其中左、右束支及其分支的Purkinje纤维被结缔组织鞘包绕形成潜在的间隙.利用这一结构特点在心大体标本上显示心传导系的方法报道曾有碘染法[1-2]和墨汁注射法[3];观察其微观结构的方法有组织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等[4-7]方法.而传导系铸型方法鲜有报道.本课题小组利用过氯乙烯溶入有机溶剂乙酸乙脂并加入油画颜料作为填充剂制作出牛心传导系铸型标本,较好地显示了部分传导系的结构特点.

    作者:许玲娟;范文艳;李逸;郭志坤;申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促进神经胶质瘤生长

    目的:探讨骨髓内皮祖细胞( EPCs)对神经胶质瘤的作用,为深入研究神经胶质瘤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建立荷瘤裸鼠动物模型,裸鼠设计同体对照,实验组注射胶质瘤C6细胞与大鼠EPCs的等比混合细胞悬液,对照组注射C6细胞悬液,每隔2d观测并记录肿瘤生长情况;第27天处死动物,剥离肿瘤,观测肿瘤大小和质量,H-E及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检测肿瘤组织内含CD31阳性细胞的管腔样结构的数目,反映肿瘤组织内微血管密度(MVD);免疫荧光观测EPCs是否参与神经胶质瘤血管新生.结果:细胞接种后第9天肉眼观察裸鼠皮下肿物,实验组肿物大小为(0.1±0.029)cm3,对照组(0.09±0.024)cm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之后肿瘤逐渐增大,第15天时实验组肿瘤(0.21±0.042)cm3大于对照组(0.17±0.026)cm3;第27天时处死动物,实验组肿瘤质量(17.56±1.30)g大于对照组(11.24±1.16)g.H-E染色显示,两组神经胶质瘤细胞较为密集,局部有血管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显示,实验组MVD值(30±1.2)个/视野多于对照组(18±1.01)个/视野.免疫荧光显示,肿瘤组织局部有大鼠骨髓EPCs.结论:骨髓EPCs能促进C6胶质瘤生长.

    作者:张社红;项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先天性骶骨发育异常合并骶椎裂一例

    笔者在解剖学实验教学时,发现1例骶骨先天性发育异常,现报道如下.成年女性骶骨,由4块骶椎长合而成,前面观察,只有3对骶前孔,其第1骶椎上缘宽处11.8 cm,第4骶椎下缘宽3.6cm.后面观察,只有3对骶后孔,骶管后壁缺如,完全开放,形成典型的骶椎裂.据有关资料报道,骶骨只由4块骶椎构成者占3.47%.同时合并骶椎裂者则极为罕见.骶骨的形态异常与骨及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相关,活体多伴有脊膜膨出,或脊髓发育异常,如能通过影像学技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则会对神经系统的生后发育、生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减少或避免神经源性的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刘宏伟;孔祥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甲状旁腺素(1-34)对卵巢切除大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1~34)对卵巢切除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卵巢切除+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组)、卵巢切除+甲状旁腺素(1~34)组(甲状旁腺组).卵巢切除术后8周,甲状旁腺组大鼠皮下注射PTH(1~34),生理盐水组大鼠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卵巢切除术后20周处死大鼠并收集标本.对第2~3腰椎椎体进行骨密度测量.对第4~5腰椎及椎间盘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根据组织学评分系统对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进行评分.结果:生理盐水组大鼠第2~3腰椎椎体骨密度低于甲状旁腺组及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大鼠第2~3腰椎椎间盘组织学评分高于甲状旁腺组及假手术组;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甲状旁腺组与假手组大鼠椎间盘Ⅰ、Ⅱ胶原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每周注射甲状旁腺素(1-34)20 μg/kg能减轻去势大鼠椎间盘的退变,使椎体骨密度增加,Ⅰ、Ⅱ胶原的表达增加.

    作者:蔡金生;张柳;王文雅;骆阳;田发明;程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应用Heath-Carter法分析辽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

    目的:了解辽宁汉族成人的体型特征.方法:应用Heath-Carter法对1497名(男745名,女752名)辽宁汉族成人进行体型特征分析.结果:辽宁汉族成人男性平均体型值为4.6-4.5-1.5,属内胚层-中胚层均衡体型,女性平均体型值为6.2-3.9-1.3,属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辽宁汉族成人体型的性别差异表现为女性的内因子值占优势,而男性的中因子值大于女性,因此男性的骨骼、肌肉较发达,女性的皮下脂肪更发达,体态丰满;辽宁汉族成人体型与其他群体的比较显示辽宁汉族男性体型与山东汉族体型接近,与蒙古族、美国东北和中西部人群相近,女性与蒙古族和山东汉族相接近.结论:辽宁汉族成人皮下脂肪较厚,骨骼、肌肉系统较发达,身体线性度中等;女性皮下脂肪发达,体态丰满;而男性骨骼和肌肉发育良好,敦实健壮.

    作者:张海龙;席焕久;阎文柱;姜东;温有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血脂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4区内星形胶质细胞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建立高血脂模型.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与神经行为相结合的方法,观测缺血再灌注侧大脑海马CA4区内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和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在相同时间点内与假手术组比较,两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均增多,GFAP的表达均增高;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高血脂合并脑缺血再灌注组的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胞体较小,突起也少而细,GFAP的表达减少.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形态以及GFAP的表达呈动态变化.

    作者:任占川;李瑞梅;杨迎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水通道蛋白-1和5表达变化及意义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在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表达变化,探讨糖尿病患者口渴症状的发生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治疗组.取大鼠下颌下腺,分别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显色(SP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糖分别与糖尿病组血糖比较,均有差异;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腺泡轻度萎缩,细胞排列紊乱,导管数目减少,直径变小;糖尿病组AQP1和AQP5表达下降;治疗组AQP1和AQP5表达较糖尿病组增加;对照组与糖尿病组大鼠下颌下腺AQP1、AQP5的MOD值比较,均有差异;糖尿病组与治疗组AQP1、AQP5的MOD值比较,均有差异性.结论: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AQP1和AQP5的表达减少,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下颌下腺分泌功能降低的发病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作者:崔芳芹;贾雪梅;汪渊;黄大可;李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变异拇主要动脉吻合掌浅弓一例

    在制作1成年男性右上肢血管神经标本时,发现变异拇主要动脉吻合掌浅弓1例.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标本中桡动脉在腕掌侧桡腕关节处未发出掌浅支,而是以单干斜向内下走行,在距桡骨茎突0.97 cm处入鼻烟窝并走行2.87 cm穿出,然后继续走行0.83 cm,至第1骨间背侧肌两头之间,穿人手掌参与构成掌深弓.其在穿人手掌前发出1分支称为变异支即拇主要动脉,其外径为1.56 mm,分支前后桡动脉外径分别为2.14 mm和1.90 mm.变异支在第1骨间背侧肌浅面走行5.02 cm至第1掌指关节内侧、第1骨间背侧肌下缘,发出示指桡侧固有动脉,其外径为0.94 mm,分支前后变异支外径分别为1.44 mm和1.40 mm.变异支绕向手掌走行0.86 cm至第1掌指关节手掌侧,发出拇指尺侧固有动脉,其外径为1.24 mm,分支前后变异支外径分别为1.30 mm和1.26 mm.

    作者:张旭;杨建华;陈红浩;马建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德宏州景颇族指嵴纹数和t三叉的分布

    目的:研究景颇族人指嵴纹数(FRC)和t三叉的分布,为医学、遗传学、人类学提供正常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原则下,捺印调查对象的手纹.结果:各指FRC高低为拇指>环指>中指>食指>小指,无性别差异,除拇指外无手别差异.对应指FRC差值变化趋势为,随着差值增加频数逐渐减少,绝大部分差值在3以内占88.2%.总指嵴纹数(TFRC)为 116.40±26.51,无性别差异.TFRC频数分布近似正态分布,高峰组为121~140(33.64%),其次为101~120 (31.64%).atd角为39.99°±4.41°,频数分布高峰组为35~39(43.55%),其次为40~44(37.82%).tPD为11.02%±4.01%,频数分布高峰组为10~14(46.91%),86.73%的个体tPD低于15%,无大于30%的.atd角及tPD均为女性大于男性,无手别差异.结论:德宏州景颇族对应指FRC和t三叉的分布具有对称性,和其他民族有共性也有其特异性.

    作者:杨文赞;唐洗敏;刘春雷;程从芳;胡永芝;张本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雌激素对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苯甲酸雌二醇对大鼠胸腺Bcl-2和Bax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雌性大鼠行卵巢切除术,给予苯甲酸雌二醇后,观察胸腺指数的变化,Hochest33342荧光染色及透射电镜标本观察胸腺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胸腺组织中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l-2、Bax 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双侧卵巢切除组大鼠胸腺指数较假手术组增加,双侧卵巢切除+雌激素组大鼠胸腺指数较双侧卵巢切除组减小;假手术组和双侧卵巢切除组大鼠胸腺组织中以正常胸腺细胞为主,偶见凋亡细胞或凋亡小体,双侧卵巢切除+雌激素组可见较多凋亡细胞和凋亡小体;双侧卵巢切除+雌激素组大鼠胸腺组织中Bcl-2表达较双侧卵巢切除组和假手术组增高明显降低,而Bax表达呈现相反趋势;Bcl-2 mRNA、Bax mRNA的表达与Bcl-2、Bax的表达呈一致性.结论:雌激素可以降低大鼠胸腺指数,抑制胸腺组织中Bcl-2的表达,促进Bax的表达,从而诱导大鼠胸腺细胞凋亡,促进雌性大鼠胸腺退化.

    作者:李雅娜;孙研;崔春红;殷彦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安徽汉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

    目的:研究安徽汉族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方法:使用Excel处理安徽滁州汉族348例(男212例,女136例)数据,采用u检验和x2检验的方法进行性别间和群体间的差异性检验.结果:安徽汉族的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右型均高于左型,且均无性别间差异;安徽汉族与国内12个民族右型率比较,除蒙古族外,均有不对称行为出现差异;与其他8个地区汉族人群比较,除与广东、文昌汉族外,均有3项以上不对称行为出现差异.经分析安徽汉族7项指标间的相关性,扣手与利手、利手与利足、起步类型与交叉腿、扣手与交叉腿、利足与交叉腿、起步类型与利足这6对性状特征组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安徽地区汉族7项指标右型出现率均高于左型率,且右型—右型组合的出现率远高于左型—左型组合的出现率.

    作者:张晓瑞;郑连斌;宇克莉;荣文国;王志博;赵大鹏;薛虹;王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模型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EAE)模型中神经系统及引流淋巴结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的表达,同时监测阻断该分子功能后对EAE小鼠临床评分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EAE模型,在规定时间点处死小鼠后获取脑部组织及免疫部位引流淋巴结.应用RT-PCR检测脑组织中Tim-3 mRNA水平且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引流淋巴结Tim-3阳性细胞.另外,EAE模型构建后分别使用Tim-3封闭抗体或PBS给予治疗,记录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临床评分.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EAE模型中脑组织Tim-3 mRNA表达增高,且引流淋巴结中Tim-3阳性的细胞数也增多.此外,使用Tim-3封闭抗体治疗的小鼠和PBS治疗的相比,明显加重EAE小鼠临床症状.结论:Tim-3分子通路在EAE模型中表达增高,该分子有望成为EAE模型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刘页玲;尹春华;朱清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湘黔边区苗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苗族中小学生体表面积的生长发育状况,为建立苗族中小学生健康指标评价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人体测量方法测量苗族学生的身高、体质量值,并利用Stevenson公式计算学生的体表面积.结果:苗族青少年学生的体表面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男、女生体表面积发育曲线出现双交叉现象;苗族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水平低于汉族、侗族学生.结论:湘黔边区苗族学生体表面积的发育规律与其他民族学生基本趋势一致,但整体发育水平低于汉族、侗族学生,因此,需建立独立的健康指标评价体系.

    作者:梁成青;黄大元;吴国运;熊健;石慧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德宏州景颇族手掌主线分布

    目的:研究正常景颇族居民的手掌主线分布,为人类学、医学、遗传学提供正常参数.方法:在知情同意下,捺印调查对象的手纹.结果:A主线,Ⅲ型占96.82%、Ⅴ型1.73%、Ⅰ型1.45%;B主线,Ⅴ型87.18%、Ⅶ型12.82%;C主线,Ⅴ型50.64%、Ⅶ型31.91%、Ⅸ型14.73%、O型2.73%;D主线,Ⅶ型50.55%、Ⅸ型36.55%、Ⅺ型12.91%.主线分布以7.5″.5′.3及9.7.5′.3为主(占72.91%).64.36%的个体双手主线对称分布,以7.5″.5 ′.3为主(39.27%).主线指数( MLI)为6.33±1.56,主线横向指数(MLIT)为22.69±3.47,两者均无性别、手别差异.2.73%的个体缺失c三叉.结论:景颇族的手掌主线分布具有对称性,与其他民族相比有共性又有其特异性.

    作者:张本斯;成家茂;王剑华;王靖;荆永光;王凡;李瑞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直肠长度和盆底厚度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量直肠长度和盆底厚度,为临床经肛门切除直肠乙状结肠探寻入腹点提供依据.方法:在14具盆部标本上分别用直肠穿线法和直尺法测量直肠长度和盆底厚度;同时,用直尺法在30例钡灌肠造影片上对直肠长度进行测量,所选标本和影像资料均为非盆部疾病的成人资料,将测量结果在不同测量方法和性别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直肠长度在盆部标本和钡灌肠造影片上的测量值在男性分别为(15.53±0.89)cm和(8.49±0.39)cm、女性分别为(13.94±0.71)cm和(7.66±0.22)cm,标本上的测得值大于造影片上的测得值,而且男性的测得值大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盆底厚度在标本上的测得值分别为男性(7.18±0.31)cm和女性(6.37±0.31)cm,男性的盆底厚度大于女性的盆底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盆底厚度较男性小,手术中游离直肠操作距离较男性短,而术前钡灌肠测量直肠长度对术中估计和寻找人腹点有参考价值.

    作者:吴学东;周健;欧阳天昭;杨新文;王宁;孙迪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碳纳米管对肺组织病理损伤

    目的:探讨碳纳米管对肺组织的病理损伤.方法:雄性SD大鼠鼻腔滴注0.5 mg/ml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S)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S)颗粒悬液25 d,双蒸水滴注作为对照,取大鼠肺组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2种碳纳米管材料对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果:SWNTS染毒组,观察到肺泡壁增厚,部分肺泡隔断裂,肺泡融合成肺大泡,肺间质有炎症细胞浸润,较高倍数下可以观察到肺组织中沉积有疑似SWNTS颗粒;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板层体溶解,出现空泡化;在肺泡巨噬细胞中,次级溶酶体增多,细胞核染色质异常;MWNTS染毒组肺组织损伤情况与SWNTS染毒组相似,但较SWNTS染毒组要轻.结论:鼻腔滴注SWNTS和MWNTS均引起肺组织的病理学损伤和超微结构变化.相同的质量浓度下,SWNTS毒理效应强于MWNTS.

    作者:唐凯;金婵;汤莹;张艳芳;梁豪;林方兴;晋若冰;马春旺;杨勇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