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莲;郭晓敬;岳丽云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力增高为主要表现,继而产生复杂内脏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壁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血清高敏CRP浓度与高血压病相关.笔者就血清高敏CRP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莫雪妮;杨益宝;黄绍湘 刊期: 2005年第19期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既无特效药治疗,又易传染,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之一.我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急剧增加.作为高校医务工作者,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了解高校师生艾滋病知识及自身行为等方面状况,以便探讨艾滋病宣传的适宜方式,笔者对某校师生关于艾滋病知识进行了细致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春莲;郭晓敬;岳丽云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常伴出血、贫血与月经不调,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影响很大.笔者对30例患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B超提示子宫肌瘤的大径线3 cm的更年期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蓉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感冒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内外抗菌实验,观察感冒方的抗菌作用.结果感冒方体外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临床分离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中葡萄球菌、溶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MIC 0.075~0.2g/mL,体内可延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时间和减少感染小鼠的病死率,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可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结论感冒方具有较好抗菌作用.
作者:支月芳;朱萱萱;张忠华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经鼻气管插管作为麻醉科一项常规操作,在以往临床麻醉工作中却较少使用,操作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可是实际工作中由于经鼻气管插管法的导管容易固定、术后留管时间长等优点近年来备受临床医师关注,在临床抢救患者时常常被要求首选使用,尤其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患者.1999年以来笔者针对非呼吸停止性抢救插管患者实施扩张鼻道法经鼻气管插管处理,快速建立人工气道,保障通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国武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重型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颅脑损伤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CT、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DAI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但其预后仍欠佳.我院近5 a以来共收治DAI患者34例,现就其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欣;范曙强;周建学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左布比卡因是从消旋混合物布比卡因中提取的左旋镜像体,由于去除了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有毒性的右旋镜像体,使药物的毒性减弱,临床应用更安全.在硬膜外麻醉、外周神经阻滞和术后镇痛方面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笔者旨在探讨左布比卡因应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可行性.
作者:沈炜玲 刊期: 2005年第19期
顽固性鼻出血亦称难治性鼻出血或严重鼻出血,Elahi(1995年)将顽固性鼻出血限定为: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前后鼻孔堵塞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鼻出血.为了探讨顽固性鼻出血治疗的微创方法,我院2001年3月-2004年9月应用电视监控鼻内窥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陈设;俞承岳;高俊英;冯毅;沈慧媛;廖旭光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我院2000年3月-2004年4月为840例做电子胃镜者实施了镇静麻醉,旨在解决多年来患者对做胃镜插管时的恐惧感及不适感,笔者用2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做无痛胃镜,术中对麻醉效果及循环、呼吸功能和并发症等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秀;贺家龙;万志勇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1],加之新生儿抵抗力差,如果脐部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局部感染,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少新生儿脐部感染机会,促进新生儿脐部残端早期脱落,结合国内其他医院经验并加以改进,笔者在脐部护理工作中采取相应对策,使用黄连、艾叶灰、炉甘石粉对新生儿脐部进行处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素群;周红英;王静 刊期: 2005年第19期
人工假体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为老年患者常见的骨科手术,该手术创伤大、出血多且老年患者并发症多手术风险极大,因而麻醉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性.笔者对75岁以上老年患者股骨髋关节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俞渭生;周其富;单立新;楼静芝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者中医称滑胎,西医称习惯性流产,属妇科常见妊娠病.笔者临床对6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治愈率96%,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丽;赵忠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交流技巧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技能,可分为语言交流技巧和非语言交流技巧[1].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往的桥梁.非语言指语调、举止、行为和表情动作等作为沟通方式.我院自2000年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根据本院的特点,充分应用交流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绍玲;姜祥菊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与B组37例.B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与阿司匹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碘酸钠注射液.每例于治疗开始前1d与结束次日,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与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结果 A组查血脂示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P均<0.01),B组TC、TG、LDL-C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A组血液流变学观察示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P<0.01或0.05),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疗效优于B组(P<0.05).Holter监测示症状性心肌缺血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及其持续时间2组均明显减少(P<0.01或0.05),但A组比B组减少更为显著(P均<0.05).在随访治疗过程中未见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降脂与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作者:陶钦洪;贾连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老年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血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IDDM老年患者65例,体检健康者6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糖和Hs-CRP浓度.结果 NIDDM老年患者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NIDDM老年患者高水平血糖可能与Hs-CRP水平有关.
作者:金高明;任应鹏;金雪丽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口唇疱疹即疱疹性口炎临床称为复发性单纯疱疹.此病成年人多发,且经常复发,发生部位常在口唇、口角、鼻部皮肤、黏膜等处,以春秋两季发病,女性多于男性.中医称为口疳或口糜等.笔者2000年1月-2004年1月对我院门诊成年口唇疱疹患者,用病毒唑原液外敷病灶局部并配合中成药、维生素口服治疗5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轶鹤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大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能够大限度地切除病变,又尽可能地保护病变周围的正常脑组织,是现代神经外科发展的方向.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1月成功实施了29例在唤醒麻醉下皮质电刺激功能定位切降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开展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凤玲;孙红艳;王莉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有关文献报道全世界有5亿~10亿人受感染[1-2].我国感染率为1%~8%[3].各种哺乳动物为弓形虫的重要传染源,其中以猫、狗传染性大,其次是猪、羊等.育龄妇女普遍易感,危害是多方面的.孕妇感染了弓形虫无论有无症状,病原体均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常使孕妇流产、早产、严重致畸,甚至死亡.调查资料显示,有异常产史妇女的弓形虫感染率比正常妇女高3~9倍,感染弓形虫妇女异产率比未感染弓形虫妇女异产率高3~9倍[4].孕妇存在活动性感染易导致异常结局和先天性弓形虫感染.由此可见,对育龄妇女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使广大育龄妇女掌握优生优育的卫生知识,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或防止弓形虫感染所致的畸形儿,对保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崔金环 刊期: 2005年第19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蛋白质-营养不良为其常见的临床类型,常导致呼吸肌肌力下降,呼吸衰竭发生率和病死率增加.笔者对72例老年COPD好转期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和营养状况评价,以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达到减轻、纠正营养不良的目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崇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新生儿HIE患儿随机分为2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kg·d),疗程7~10d,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及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HIE有显著疗效.
作者:庞志珍;郎卓英 刊期: 2005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