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唤醒麻醉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吕凤玲;孙红艳;王莉芳

关键词:麻醉, 脑胶质瘤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大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能够大限度地切除病变,又尽可能地保护病变周围的正常脑组织,是现代神经外科发展的方向.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1月成功实施了29例在唤醒麻醉下皮质电刺激功能定位切降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开展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舒适护理配合笑气吸入镇痛在产时的效应探讨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它是让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分娩时剧烈的疼痛使产妇焦虑、紧张、恐惧,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对产妇和胎儿非常不利.我院开展舒适护理配合笑气吸入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自然分娩率高、剖宫产率低,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志清;于桂兰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2000-2004年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21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2例中,男35例,女177例,男女比例1:5;年龄17~71岁;病程1周~20 a.1.2 术式及术后病理报告本组212例行患侧甲状腺+峡部切除术192例,双侧次全切除术20例,其中术后追行颈清扫术2例.全部患者双侧颈丛麻醉,垫肩,头取过伸位,在胸骨上缘两横指处做与皮缘基本一致的弧形切口,长度依甲状腺肿块大小而定,约8 cm.分离切口上方皮瓣至甲状软骨上缘,分离切口下方皮瓣至胸骨上窝.切开颈白线全段,用甲状腺拉钩拉开患侧颈前肌群.

    作者:邓先根;陈书宁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多及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1].切口液化可导致切口裂开、延迟愈合,甚至引起感染,经久不愈,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和治疗护理是外科护理的一大难题.我院普外科对38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采用胰岛素加庆大霉素纱条湿敷辅以红外线照射治疗护理,取得了理想疗效.

    作者:王仲迪;周瑾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纳洛酮及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是我国伤残儿童的重要病因之一.为减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细胞的损伤,避免遗留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我院采用纳洛酮及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取得较好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帆;王静;陈保华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5例

    顽固性鼻出血亦称难治性鼻出血或严重鼻出血,Elahi(1995年)将顽固性鼻出血限定为:应用传统的局部压迫、血管收缩剂、镇静剂、前后鼻孔堵塞和输血等方法均不能控制的鼻出血.为了探讨顽固性鼻出血治疗的微创方法,我院2001年3月-2004年9月应用电视监控鼻内窥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陈设;俞承岳;高俊英;冯毅;沈慧媛;廖旭光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医学专接本考试制度改革浅探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医学生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专接本考试制度的日益完善也成为广大医学专科生极其关注的问题.通过从事多年的医学专科生教育工作,笔者发现专接本考试制度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李成田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2种麻醉方法在无痛胃镜中的效果比较

    我院2000年3月-2004年4月为840例做电子胃镜者实施了镇静麻醉,旨在解决多年来患者对做胃镜插管时的恐惧感及不适感,笔者用2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做无痛胃镜,术中对麻醉效果及循环、呼吸功能和并发症等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秀;贺家龙;万志勇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30例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常伴出血、贫血与月经不调,对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影响很大.笔者对30例患子宫肌瘤伴月经过多、B超提示子宫肌瘤的大径线3 cm的更年期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蓉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C-反应蛋白与高血压病的关系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力增高为主要表现,继而产生复杂内脏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CRP)是急慢性炎症敏感但非特异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病患者存在血管壁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血清高敏CRP浓度与高血压病相关.笔者就血清高敏CRP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莫雪妮;杨益宝;黄绍湘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抗原在疾病诊断上的价值

    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抗原(HLA)是位于人类第6号染色体上的具有多基因性与多态性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1],在免疫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群至少有3类基因:HLA Ⅰ类基因包括HLA-A、HLA-B、HLA-C、HLA-E、HLA-F、HLA-G、HLA-J、HLA-K和一些假基因,其中HLA-A、HLA-B、HLA-C基因编码HLA-A、HLA-B、HLA-C抗原a链,它与受控于第15号染色体的轻链β 2 m以非共价键结合,形成完整的HLA Ⅰ类抗原分子,Ⅰ类抗原分子广泛分布于全身有核细胞表面,识别Ⅰ类MHC抗原的是CD8+ T细胞;HLA Ⅱ类基因在HLA-D区,主要包括HLA-DP、HLA-DZ、HLA-DO、HLA-DX、HLA-DQ和HLA-DR,其编码的HLA Ⅱ类抗原主要分布于免疫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活化的T细胞)、精子、血管内皮细胞、皮肤朗罕细胞等细胞表面,识别Ⅱ类抗原的是CD4+ T细胞;Ⅲ类基因包括补体蛋白C2、因子B、C4A和C4B基因等.另外,在HLA区还有许多其他的基因,如TNP基因等[2].HLA系统的研究进展迅速,已涉及人类学、疾病关联、移植、生化学、生殖学等多个领域,其研究方法已由经典的血清学细胞学技术转向分子生物学技术[3].现就对HLA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综述如下.

    作者:张玮玮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高校师生对艾滋病认识情况及性行为调查分析

    众所周知,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既无特效药治疗,又易传染,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危险疾病之一.我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急剧增加.作为高校医务工作者,如何提高教师和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降低危险行为的发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了解高校师生艾滋病知识及自身行为等方面状况,以便探讨艾滋病宣传的适宜方式,笔者对某校师生关于艾滋病知识进行了细致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春莲;郭晓敬;岳丽云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NIDDM)老年患者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血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IDDM老年患者65例,体检健康者60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糖和Hs-CRP浓度.结果 NIDDM老年患者Hs-CRP水平显著升高,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NIDDM老年患者高水平血糖可能与Hs-CRP水平有关.

    作者:金高明;任应鹏;金雪丽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交流技巧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交流技巧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技能,可分为语言交流技巧和非语言交流技巧[1].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沟通心灵的纽带,是护患交往的桥梁.非语言指语调、举止、行为和表情动作等作为沟通方式.我院自2000年实行整体护理以来,根据本院的特点,充分应用交流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绍玲;姜祥菊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716例的临床表现与CT、MRI结果比较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猛发展,以前很难得到及时诊断的各种椎管内疾病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但是过分依赖影像学诊断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1994年1月-2003年2月浙江省中医院共收治腰椎间盘突症患者716例,全部经手术证实,其中CT、MRI所见与临床不符178例,占24.86%,现将其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朱慧锋;王珠美;潘子毅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68例

    堕胎或小产连续发生3次及3次以上者中医称滑胎,西医称习惯性流产,属妇科常见妊娠病.笔者临床对68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了很好的疗效,治愈率96%,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丽;赵忠强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是因窦房结本身的病变和/或窦房结周围组织的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和/或窦房结传导障碍,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的综合征,简称病窦.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硬化及退行性变等引起窦房结或其周围组织病变的疾病为其主要病因,临床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病程缓慢.由于心率缓慢,患者常有周围脏器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头晕、眩晕、记忆力减退、乏力等,严重者可致阿-斯综合征或猝死.目前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安置临时或永久起搏器,但此法条件要求高,价格昂贵,目前尚不能在国内普遍开展,而现临床使用的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不仅效果差且不良反应大.随着中药方剂现代药理研究的进展,由中医传统验方参附汤制成的参附注射液在治疗SSS上因其疗效显著、起效迅速、使用方便等优点正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江波;张晓云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34例诊治体会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重型原发性脑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颅脑损伤死亡与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CT、MRI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对DAI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但其预后仍欠佳.我院近5 a以来共收治DAI患者34例,现就其临床特点与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宋欣;范曙强;周建学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唤醒麻醉下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大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治疗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一个难题.能够大限度地切除病变,又尽可能地保护病变周围的正常脑组织,是现代神经外科发展的方向.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1月成功实施了29例在唤醒麻醉下皮质电刺激功能定位切降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开展了围手术期的护理,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吕凤玲;孙红艳;王莉芳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温阳软便胶囊治疗透析性便秘76例体会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电解质、内分泌紊乱、自主神经病变、透析后机体内环境急剧变化等原因而极易出现便秘.笔者2003年1月-2004年10月应用自制温阳软便胶囊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福娣;于健宁;陶筱娟 刊期: 2005年第19期

  • 护理教师在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护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1],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护理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护理临床教学中,既能将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能指导学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临床患者时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自2002年,我院开始带教护理本科生,加大了护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培养护理本科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对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的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积平;王向丽;刘学兵 刊期: 2005年第19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