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大鼠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再灌内层视网膜的变化

熊鲲;黄菊芳;童建斌;陈旦;潘爱华;罗学港

关键词:内层视网膜, 闪光视网膜电图, 眼高压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再灌条件下内层视网膜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方法:成年大鼠,根据不同加压与再灌时间分组.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临界眼压且维持缺血30~90 min.实验动物分别再灌1、3、7或14 d复测b波,尼氏染色检测节细胞(RGCs)密度、内层视网膜厚度.结果:缺血60或90 min组RGCs密度和内层视网膜厚度显著下降,且下降的程度随再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缺血30或45 min组复测b波部分恢复;而缺血60 min或更长时间组则b波未恢复.结论:缺血60 min或更长时间导致内层视网膜严重损伤,而不同的眼高压维持时间和再灌时间都是影响视网膜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临床需要为本的综合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学的观察和体会

    笔者曾经于1985年到1994年在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学习任教,再于2002年初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后重新返回教学领域.身处当前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解剖学教学时数的减少,解剖材料的严重不足,新科技手段的不断增加,我们不得不去面临由传统的知识教学向结合各种新科技的多界面的信息教学转型的挑战.目前该教研室的13名正式教师和2名返聘的退休教师承担着医学和牙医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神经解剖学的教学,同时还负责药学、生命科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在3年七个班次的教学过程中,经历了教研室多次的教学调整,我初步体会到这种转型的不易,当然也期待这样的变革能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分几个部分来总结我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在医学生解剖学教学的观察和体会,供国内同仁参考.

    作者:何北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处理霉变解剖标本方法的改进

    霉变的解剖标本给教学和科研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造成不必要的材料和人力的浪费.关于霉变标本的处理,大多采用甲醛、苯甲酸、麝香草酚、克霉、石炭酸等传统方法,然而价格过高、标本的外观和颜色受到影响以及长期使用对操作者身体毒害作用很大.作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观察,利用过氧化氢(H2O2)的强渗透性和强氧化特性清除霉菌污染,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连军;田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

    颈神经根型颈椎病[1]、颈神经后支综合症[2,3]和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3,4]与颈神经后支有密切关系,都是颈神经后支在行程中受到压迫或挤压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常可发现颈神经后支受压的原因和压迫的部位[1,2],但有较多的病例是由于椎间孔以外的支持组织结构或功能紊乱刺激颈神经所致[5].这类患者缺乏神经病理阳性体征及影像学方面的特异性表现,诊断较为困难[3,5],教科书对颈神经后支的描述有限,国内的研究也还显不足[6].为了补充国人颈神经后支的行程、定位和可能受到的卡压部位,作者在16例头颈标本上对颈神经后支作了解剖学观测.

    作者:张元鑫;王福;卢云;鞠成林;张奎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单侧不完全型输尿管重复畸形一例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右侧输尿管不完全重复畸形一例,系成年女尸,40岁左右,身高约160cm.右侧肾缩小,长度为9.45cm,宽度为4.54cm,厚度为3.62cm(左侧肾脏长度为10.24cm,宽度为5.20cm,厚度为4.28cm),且肾脏表面不光滑,分布大量的结节状突起,外观类似固缩肾.冠状位剖开肾脏观察到,右肾上盏单独形成右上肾盂,右肾中、下盏合成右下肾盂,肾盏较发达,肾盂本身不大,位于肾内,两肾盂间相距约2.5 cm.上位输尿管上狭窄外径为0.27 cm,中狭窄外径为0.25cm,两狭窄中点外径为0.40 cm,长17.5cm,靠内侧下行;下位输尿管上狭窄外径为0.25cm,中狭窄外径为0.30cm,两狭窄中点外径为0.42 cm,长15.5cm,靠外侧下行.

    作者:马建敏;张宪郁;刘德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及其与穴位的关系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分布及其与心经穴位的关系.方法:成人前臂动脉乳胶灌注及墨汁灌注的标本,解剖观测其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分布.结果: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来自骨间前动脉及其前终末支的节段性分支,在心经沿线2、3寸处的动脉支出现率均大于59.3%,2寸处动脉支管径粗、分支多、供血量大,且向下密集分布到与心经穴位相关的骨间膜远段.结论: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呈节段性分支分布,与心经相关穴位的血管分布较密集.

    作者:丛兴忠;陈尔瑜;党瑞山;邹开军;汪爱国;沈雪勇;丁光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关节的近侧环节及其运动

    关节可理解为由远、近两个环节构成.近头端的环节为近侧环节,远离头端的环节为远侧环节.正确地认识关节的组成,有利于描述环节的运动,有利于科学地分析体育技术动作,更有利于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

    作者:吴环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雌激素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老年斑形成的抑制作用

    目的:用无偏性体视学定量研究雌激素对app/ps1双转基因(app/ps1 dtg)AD模型小鼠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及老年斑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雌性app/ps1 dtg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于颈部皮下植入可持续释放60 d的17β-雌二醇片剂(17-βestradiol,E2);60 d后取脑行冰冻切片,6E10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沉积于海马的Aβ,刚果红组织学染色显示老年斑,无偏性体视学测量海马内Aβ斑及老年斑的总体积.结果:E2抑制Aβ在海马内沉积,降低海马内Aβ斑的总体积,并抑制老年斑的形成.结论:E2防治阿尔茨海默病可能与E2抑制Aβ在脑内沉积并聚集形成老年斑有关.

    作者:雷德亮;廖丽民;潘爱华;罗学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踝关节与距下关节矢状断层解剖学

    目的:为踝、距下关节病变及损伤的诊断、修复和重建提供矢状断层解剖学基础.方法:用成年男尸右足标本5例,置冰柜冻硬后,每例切制4个踝及后足部矢状断层标本.结果:胫距关节矢状径长为31.9mm,距骨滑车与胫骨关节软骨厚各为2.5mm与2.4 mm,胫距关节间隙为2.6 mm,内侧韧带厚为3.1 mm;前、后距下关节软骨厚分别为1.5 mm、1.2 mm与1.7 m、1.4mm,关节间隙为0.8mm与1.4 mm,后距下关节矢状径长为18.9 mm,距跟骨间韧带长8.6 mm,矢状径为2.6mm.结论:本文结果为临床踝、距下关节疾患的诊治及关节镜技术提供了解剖学资料.

    作者:王义龙;马兆龙;王民;刘国强;史社会;段保国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神经激肽A在大鼠空肠发育中的定性定量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激肽A(NKA)在大鼠空肠发育中的表达及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法和图像分析系统研究大鼠胚胎13 d至成年空肠中NKA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空肠,首先于胚胎15 d的肌间丛处出现NKA-IR的表达,随发育相继出现的纵肌、环肌、绒毛、小肠腺周、粘膜下层、深肌丛,生后30 d已具备成年组的分布特征;(2)NKA-IR细胞具有典型的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分布特征.结论:(1)NKA在空肠的发生发育主要在生前1周~生后4周内;(2)NKA在空肠的发生发育有2个关键时期,即生前1周~生后1周和生后1月末;(3)NKA-IR细胞可能是肠道内分泌NKA的内分泌细胞.

    作者:李力燕;郭建辉;王廷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CAI课件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组成在一起,来呈现知识信息的手段.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发的CAI解剖教学软件越来越普及,应用于各高等医学院校的解剖学教学中.本教研室在应用CAI课件授课过程中,体会到多媒体技术在加强素质教育中的强大优势,同时也发现一些尚存的不足.

    作者:关晓伟;李敏;丁炯;左国平;顾振;张永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指甲的测量与临床意义

    目的:为临床指甲的再植再造、修复整形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测量255例大学生的指甲长、指甲宽和手长、手宽等15项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计算出男女各项指标的测量值.各均值的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指甲长之间,各指甲宽之间均呈正相关,而指甲长与手长之间无相关关系,由其余各指推算拇指甲长的回归方程可靠.结论:临床指甲再造和整形时可依据各指甲长之间的回归方程来推算应设计的指甲长度,而不应按手长估计,同时要考虑指甲宽长间的比例.

    作者:晏丹;范松青;李素云;安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带血供髂胫束-骨瓣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根据对膝上外侧动脉及髂胫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认为以膝上外侧血管为蒂可构成髂胫束-骨瓣,用于移植或转位修复跟、肘、膝、脊柱等部位肌腱及伴有骨质缺损的修复或骨不连的融合.为推广这一组织瓣的临床应用,以及充实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标本资料,作者设计制作了带膝上外侧血管蒂几种不同类型的髂胫束-骨瓣标本.

    作者:彭珍山;毛利冰;肖建忠;谭建国;陈胜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特点

    目的:探讨不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异构体在小鼠胚胎心脏的时空表达规律和心脏发育关系.方法:小鼠胚胎连续切片,免疫组化PAP法染色.结果:TGFβl和TGFβ3的表达开始于胚胎发育第9 d,第12 d达高峰,第13 d后,表达下降,尤以室间隔和左心室致密心肌下降明显.直到第10~11 d,各部才出现较强的TGFβ2染色,第12 d后,TGFβ2染色明显下降.心肌TGFβ2和TGFβ3表达增强的同时,流出道嵴表面和半月瓣原基表面内皮细胞变为立方形,显较强的TGFβ2和TGFβ3染色.结论:TGFβ类生长因子集中表达于小鼠胚胎心脏发育的9~13 d,3种TGFβ异构体可能以旁分泌和内分泌的形式在心肌分化、外形演变和内部分隔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祁丽华;景雅;曹锡梅;王彤;杨艳萍;乔从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右侧下肢坐骨动脉一例

    坐骨动脉在胚胎时期曾一度是下肢动脉的主干,以后逐渐为股动脉所代替.出生后遗存坐骨动脉的甚少.现将在教学中观察到的一例坐骨动脉报道如下.

    作者:敖绍勇;钟纯;陈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解剖学杂志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逐年上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鼠隔外侧核和隔内侧核接受蓝斑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投射

    目的:探讨大鼠蓝斑核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向隔外侧核(Sl)和隔内侧核(Sm)的投射.方法: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与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NADH-d)组织化学法相结合的技术.结果:Sl接受来自双侧蓝斑核NOS阳性神经元的投射,占蓝斑核向Sl投射神经元的60%左右,同侧居多;双侧蓝斑核都有NOS阳性神经元投射至Sm,占蓝斑核向Sm投射神经元的55%左右.结论:Sl和Sm接受蓝斑核NOS阳性神经元的投射,蓝斑核NOS阳性神经元至Sl的投射呈同侧优势,至Sm的投射双侧无明显差别.

    作者:侯良芹;熊克仁;赵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Nestin及P53在早期胚胎组织中的表达

    Nestin(巢蛋白)为神经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在其他组织的前体细胞中也有表达.Nestin作为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在细胞分化结束时表达下降[1].P53基因具有特异的转录激活作用和肿瘤抑制作用,与生长发育有关[2].在胚胎发育尤其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Nestin及P53的作用还未见相关的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胚胎早期肝、肾上腺,椎间盘器官组织中Nestin及P53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

    作者:杨开明;李爱冬;羊惠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BMC中TRAIL的表达情况.结果:淋巴细胞分离液得到的PBMC中,淋巴细胞占(97.48±3.43)%,单核细胞占(3.15±0.83)%,TRAIL免疫反应阳性的淋巴细胞占总数的(26.31±3.18)%,呈TRAIL免疫反应阳性的单核细胞占总数的(1.04±0.13)%,TRAIL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分布于胞质内,核呈阴性反应.结论:正常人外周血分离的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有TRAIL表达.

    作者:史治宙;宋朝君;黄威权;金伯泉;付建芳;姬秋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肠系膜淋巴管的发生及形态学

    淋巴管是淋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淋巴管的起源一直存有较大分歧[1].肠系膜淋巴管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例如与肠系膜淋巴结炎、肿瘤转移、乳糜腹水等病症关系密切.关于淋巴管发生发育方面的资料,目前只见到过心淋巴管[2,3]、膈淋巴管[4,5]和小肠系膜淋巴管胚胎发育[6]方面的报道,而对于十二指肠、空回肠、阑尾、结肠系膜淋巴管的发生尚未见有报道.本文从发生及形态学角度研究Wistar大鼠肠系膜淋巴管的特点,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徐军;乔秀媛;邵旭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可视化肝脏肝内管道灌注及识别

    目的:建立计算机可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肝内管道可视化数据集.方法:采用多管道搭配灌注法对肝内管道进行分色灌注填充,选择收缩率小、切割特性好、非水溶性的塑料填充剂并分别配以颜色值差异显著的油画颜料,对经过数控机床逐层铣切所获得的肝脏数据集进行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三维重建.结果:用多管道分色灌注法得到的肝脏断层数据集,完成可视化肝脏的三维重建.结论:多管道分色灌注法能够较好地展示肝内管道系统的断面解剖学数据,有利于计算机准确而快捷地识别与完成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真实反映肝内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管道间的空间毗邻关系.

    作者:李恺;谭立文;张绍祥;刘正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