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节的近侧环节及其运动

吴环成

关键词:关节, 技术动作, 教学与训练, 体育, 组成, 运动, 描述, 科学, 构成
摘要:关节可理解为由远、近两个环节构成.近头端的环节为近侧环节,远离头端的环节为远侧环节.正确地认识关节的组成,有利于描述环节的运动,有利于科学地分析体育技术动作,更有利于体育技术动作的教学与训练.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临床需要为本的综合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学的观察和体会

    笔者曾经于1985年到1994年在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学习任教,再于2002年初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后重新返回教学领域.身处当前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解剖学教学时数的减少,解剖材料的严重不足,新科技手段的不断增加,我们不得不去面临由传统的知识教学向结合各种新科技的多界面的信息教学转型的挑战.目前该教研室的13名正式教师和2名返聘的退休教师承担着医学和牙医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神经解剖学的教学,同时还负责药学、生命科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在3年七个班次的教学过程中,经历了教研室多次的教学调整,我初步体会到这种转型的不易,当然也期待这样的变革能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分几个部分来总结我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在医学生解剖学教学的观察和体会,供国内同仁参考.

    作者:何北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大鼠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再灌内层视网膜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再灌条件下内层视网膜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方法:成年大鼠,根据不同加压与再灌时间分组.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临界眼压且维持缺血30~90 min.实验动物分别再灌1、3、7或14 d复测b波,尼氏染色检测节细胞(RGCs)密度、内层视网膜厚度.结果:缺血60或90 min组RGCs密度和内层视网膜厚度显著下降,且下降的程度随再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缺血30或45 min组复测b波部分恢复;而缺血60 min或更长时间组则b波未恢复.结论:缺血60 min或更长时间导致内层视网膜严重损伤,而不同的眼高压维持时间和再灌时间都是影响视网膜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熊鲲;黄菊芳;童建斌;陈旦;潘爱华;罗学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致窦房结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及L-精氨酸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IR)致兔窦房结及其周围心房肌细胞凋亡及L-精氨酸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IR组,IR+NS组,IR+L-arg组.结果:(1)三实验组中细胞凋亡率从结中央、结周边到周围心房肌是加重递增的,呈不均一性;(2)IR+L-arg组各部位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仍显示梯度凋亡;(3)光镜下,三实验组窦房结周围心房肌细胞损伤程度则较结中央细胞重,而IR+L-Arg组相同部位细胞损伤程度轻.结论:缺血再灌注可诱导窦房结及其周围心房肌细胞不均一凋亡,且窦房结凋亡率低;补充一定量的外源性L-精氨酸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王庆志;张黎声;原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目的:研究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方法:选取成人头颅标本,红色乳胶灌注,福尔马林固定,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动眼神经池段腹面的接触血管主要为小脑上动脉(100%)和脑桥后外动脉(42.9%);背面主要为大脑后动脉(100%)、后交通动脉(14.8%)、四叠体动脉(100%)、副四叠体动脉(10.7%)和脉络膜后动脉(10.7%).动眼神经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底动脉环的后内侧动脉组.穿入动眼神经根的血管主要为四叠体动脉和副四叠体动脉(14.3%).结论:动眼神经池段与周围血管的关系复杂,该区周围血管的压迫及周围血管的血管瘤可以造成临床眼肌麻痹和相应的中枢神经症状.

    作者:王福;张奎启;陈洪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及其与穴位的关系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分布及其与心经穴位的关系.方法:成人前臂动脉乳胶灌注及墨汁灌注的标本,解剖观测其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分布.结果: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来自骨间前动脉及其前终末支的节段性分支,在心经沿线2、3寸处的动脉支出现率均大于59.3%,2寸处动脉支管径粗、分支多、供血量大,且向下密集分布到与心经穴位相关的骨间膜远段.结论: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呈节段性分支分布,与心经相关穴位的血管分布较密集.

    作者:丛兴忠;陈尔瑜;党瑞山;邹开军;汪爱国;沈雪勇;丁光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P53、P21WAFI、MDM2及BAX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和相关性分析

    目的:检测P53、MDM2、P21WAFI、BAX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食管鳞癌、正常食管粘膜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上述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各指标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DM2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未转移组中为35.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随着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P53、MDM2的表达逐渐增高,P21WAF1、BAX的表达逐渐降低.结论:P53、P21、MDM2、BAX多个基因的异常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MDM2过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有关.P53、P21WAF1、MDM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53与BAX的表达呈负相关.

    作者:李灵敏;王建武;冀春萱;刘青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国际组织化学新动态

    第十二届国际组织化学会议2004年7月24~29日在美国加州举行.会议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近4年来细胞与组织化学在国际学术前沿的新进展.

    作者:蔡文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纪第十二届国际组织化学会议

    作者:蔡文琴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黄体酮对戊四唑致痫大鼠海马内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反应的影响

    目的:研究黄体酮(P)对戊四唑(PTZ)致痫大鼠的发作情况和对海马结构内的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影响.方法:采用成年去卵巢(OVX)雌性SD大鼠,设立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给药组,取含背侧海马的脑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实验给药组大鼠均未出现癫痫发作,实验对照组大鼠发作均达Ⅳ级以上.(2)实验对照组海马结构内MAP2免疫阳性反应减弱,而实验给药组则增强.结论:P可对抗PTZ致痫的行为发作,并且上调了海马内MAP2的免疫活性,可能参与了P对抗癫痫的机制.

    作者:于胜波;金融冰;王建;宫瑾;隋鸿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Nestin及P53在早期胚胎组织中的表达

    Nestin(巢蛋白)为神经干细胞的表面标志,在其他组织的前体细胞中也有表达.Nestin作为一种细胞骨架蛋白,在细胞分化结束时表达下降[1].P53基因具有特异的转录激活作用和肿瘤抑制作用,与生长发育有关[2].在胚胎发育尤其是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Nestin及P53的作用还未见相关的报道.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胚胎早期肝、肾上腺,椎间盘器官组织中Nestin及P53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

    作者:杨开明;李爱冬;羊惠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及TNF-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马桑内酯(CL)刺激纯化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将上述两种条件培养基提取液(ACM)分别注入正常大鼠侧脑室,观察动物行为与脑电图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质与海马中生长抑素(SS)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侧脑室注射TNF-α刺激后的条件培养基提取液可引起大鼠Ⅲ级癫痫样发作及典型的尖波、棘波、棘-慢波癫痫样脑电图表现,侧脑室注射TNF-α反义寡核苷酸阻断后由马桑内酯刺激的条件培养基提取液,大鼠无癫痫样行为发生.结论: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可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作者:彭俊忠;朱家祥;童逸龄;魏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波形蛋白和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在成年大鼠伸长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波形蛋白(VIM)和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成年大鼠伸长细胞(TAS)中的表达,观察TAS的特点并探讨胶质细胞的分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第三脑室腹侧壁和正中隆起(ME)TAS的特征.结果:在TAS中VIM的表达强度高,GFAP表达较弱,差异非常显著.对星形胶质细胞(AST)来说,不论使用Triton与否,GFAP均为高强度表达,而VIM为阴性.ME的TAS较第三脑室的突起较粗大分支较多.结论:无Triton存在下,VIM可以明确定位并区分第三脑室区域2种主要的胶质细胞TAS和AST;成年大鼠TAS还保持部分未成熟细胞的特性;ME是大量获得TAS的组织来源.

    作者:周馨;高秀来;宋一志;景朋;刘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带血供髂胫束-骨瓣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根据对膝上外侧动脉及髂胫束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认为以膝上外侧血管为蒂可构成髂胫束-骨瓣,用于移植或转位修复跟、肘、膝、脊柱等部位肌腱及伴有骨质缺损的修复或骨不连的融合.为推广这一组织瓣的临床应用,以及充实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标本资料,作者设计制作了带膝上外侧血管蒂几种不同类型的髂胫束-骨瓣标本.

    作者:彭珍山;毛利冰;肖建忠;谭建国;陈胜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指甲的测量与临床意义

    目的:为临床指甲的再植再造、修复整形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测量255例大学生的指甲长、指甲宽和手长、手宽等15项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计算出男女各项指标的测量值.各均值的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指甲长之间,各指甲宽之间均呈正相关,而指甲长与手长之间无相关关系,由其余各指推算拇指甲长的回归方程可靠.结论:临床指甲再造和整形时可依据各指甲长之间的回归方程来推算应设计的指甲长度,而不应按手长估计,同时要考虑指甲宽长间的比例.

    作者:晏丹;范松青;李素云;安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手掌分区与正中神经和尺神经

    目的:为研究手掌病变、作神经吻合及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手掌借5条横平行线和掌纵纹,分为桡、尺两部及6个区.解剖并观察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手掌各区的分支及分布.结果:正中神经掌皮支和主支位于Ⅰ、Ⅱ区,主支在Ⅲ区形成4种形态的伞形结构,在C线处发出第1~3指掌侧总神经.正中神经返支由伞形结构桡侧发出,经B1点人大鱼际.尺神经主支和掌皮支位于Ⅰ区.浅支在A1点分为指掌侧总神经和小指掌侧固有神经,深支于A1点人手掌Ⅱ区深面.指掌侧总神经在E线分为指掌侧固有神经.结论:手掌神经有按区分布的特点,有助于手掌损伤离断神经的寻找和吻合,以及手掌神经阻滞麻醉的精确定位.

    作者:陈良富;饶利兵;苏筱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处理霉变解剖标本方法的改进

    霉变的解剖标本给教学和科研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也造成不必要的材料和人力的浪费.关于霉变标本的处理,大多采用甲醛、苯甲酸、麝香草酚、克霉、石炭酸等传统方法,然而价格过高、标本的外观和颜色受到影响以及长期使用对操作者身体毒害作用很大.作者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观察,利用过氧化氢(H2O2)的强渗透性和强氧化特性清除霉菌污染,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郭连军;田秀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鼠发育中肾小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人胚胎时期肾小体发育就已经完毕[1],然而某些动物例如大鼠,生后仍有新的肾小体产生.目前国内外有关发育中肾小体数目的研究多见于人、猪和大鼠等[2~4],而关于发育中小鼠肾小体数目变化的定量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实验对胚龄10d到生后40d共12组的小鼠肾小体进行了观察和数目的测量,为研究小鼠肾小体发育提供形态定量学依据.

    作者:王灵均;郭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AvP)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术后2 d和术后4 d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取脑,行精氨酸加压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比较下丘脑阳性区域的灰度值.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的下丘脑阳性区域的灰度值低于对照组,术后4 d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的灰度值小.结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中,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并参与了缺血性肾功能损伤.

    作者:应勖;沈方;朱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苗族中小学生同身寸与身高的关系

    目的:了解苗族中小学生同身寸长度与身高的关系,为法医学、体质人类学和生长(年龄)解剖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量了814例8~16岁发育正常的苗族学生的同身寸和身高,并作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按年龄、性别分组得出各组身高和同身寸长.男性各年龄组及女性8~、12~和15~16岁组同身寸长与身高间呈正的直线相关.并求出了苗族中小学生由同身寸长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通过同身寸长可推算身高,与壮族资料比较,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作者:黄秀峰;莫锦丽;钟斌;韦荣耀;韦雪益;曹玲丽;杨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

    颈神经根型颈椎病[1]、颈神经后支综合症[2,3]和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3,4]与颈神经后支有密切关系,都是颈神经后支在行程中受到压迫或挤压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常可发现颈神经后支受压的原因和压迫的部位[1,2],但有较多的病例是由于椎间孔以外的支持组织结构或功能紊乱刺激颈神经所致[5].这类患者缺乏神经病理阳性体征及影像学方面的特异性表现,诊断较为困难[3,5],教科书对颈神经后支的描述有限,国内的研究也还显不足[6].为了补充国人颈神经后支的行程、定位和可能受到的卡压部位,作者在16例头颈标本上对颈神经后支作了解剖学观测.

    作者:张元鑫;王福;卢云;鞠成林;张奎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