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名古屋大学的人体解剖学教学

任振华;韩卉

关键词:名古屋大学, 解剖学教学, 医学院校, 日本, 教学水平, 教学模式, 教研室, 中国, 学习, 评价
摘要: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学习期间,感受到日本与中国医学院校在解剖学教学模式、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为了能改进或提高解剖学教学水平,作者对名古屋大学解剖学教学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猪窄蒂皮瓣微血管透明标本制作

    随意型窄蒂皮瓣在临床上修复面部较大面积组织缺损已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1].为探讨皮瓣的成活机理,观察窄蒂皮瓣的微血管构筑,我们制作了家猪窄蒂皮瓣透明标本.

    作者:王小标;于光生;赵莉;赵天兰;程新德;常维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指甲的测量与临床意义

    目的:为临床指甲的再植再造、修复整形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测量255例大学生的指甲长、指甲宽和手长、手宽等15项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计算出男女各项指标的测量值.各均值的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指甲长之间,各指甲宽之间均呈正相关,而指甲长与手长之间无相关关系,由其余各指推算拇指甲长的回归方程可靠.结论:临床指甲再造和整形时可依据各指甲长之间的回归方程来推算应设计的指甲长度,而不应按手长估计,同时要考虑指甲宽长间的比例.

    作者:晏丹;范松青;李素云;安高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神经后支的应用解剖

    颈神经根型颈椎病[1]、颈神经后支综合症[2,3]和枕大神经卡压综合症[3,4]与颈神经后支有密切关系,都是颈神经后支在行程中受到压迫或挤压的表现.影像学检查常可发现颈神经后支受压的原因和压迫的部位[1,2],但有较多的病例是由于椎间孔以外的支持组织结构或功能紊乱刺激颈神经所致[5].这类患者缺乏神经病理阳性体征及影像学方面的特异性表现,诊断较为困难[3,5],教科书对颈神经后支的描述有限,国内的研究也还显不足[6].为了补充国人颈神经后支的行程、定位和可能受到的卡压部位,作者在16例头颈标本上对颈神经后支作了解剖学观测.

    作者:张元鑫;王福;卢云;鞠成林;张奎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寰椎椎弓和枢椎椎板的应用解剖

    目的:为颈后路寰枢椎钛缆固定术和相关器械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0例中国成人干燥标本上,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结果:(1)寰椎后弓较纤弱,上面与椎管不平行,从后上方向内下方倾斜;(2)枢椎椎板较粗大,上窄下宽,内面基本平行椎管,内面下缘多形成一骨嵴.结论:(1)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穿绕钛缆时宜自上向下操作,为方便操作,可以咬除部分枢椎椎板上缘;(2)设计枢椎椎板穿绕钛缆的引导器械时需考虑到其内面的骨嵴.

    作者:徐瑞生;王立邦;王刊石;沈小松;丁涛;吴洁石;王雪松;包聚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解剖学杂志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逐年上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表达的变化

    目的:探讨精氨酸加压素(AvP)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术后2 d和术后4 d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取脑,行精氨酸加压素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比较下丘脑阳性区域的灰度值.结果: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的下丘脑阳性区域的灰度值低于对照组,术后4 d急性肾功能衰竭模型组的灰度值小.结论: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中,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并参与了缺血性肾功能损伤.

    作者:应勖;沈方;朱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名古屋大学的人体解剖学教学

    在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解剖学教研室学习期间,感受到日本与中国医学院校在解剖学教学模式、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为了能改进或提高解剖学教学水平,作者对名古屋大学解剖学教学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和分析.

    作者:任振华;韩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亚硒酸钠对N甲基-N-硝基-N亚硝胍诱导大鼠胃癌形成的作用及其对TGFβRⅡ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胃癌形成过程中硒的作用及其对TGFβⅡ表达的影响.方法:用N甲基-N-硝基-N亚硝胍(MNNG,20 mg/kg)诱导大鼠胃癌形成.用HE染色、显微镜观察和AB-PAS方法比较硒在MNNG诱导Wistar大鼠胃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在此过程中TGFβⅡ表达的变化,并进行定性、定位、图像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饮水中加入2 mg/L和4 mg/L的亚硒酸钠加重胃粘膜的糜烂、出血,促进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在MNNG诱癌过程中发生了浆膜下平滑肌瘤,亚硒酸钠可以增加平滑肌瘤的发生率.TGFβRⅡ阳性产物主要分布在胃粘膜腺体,在实验对照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加硒组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结论:亚硒酸钠并不能降低大鼠胃癌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TGFβⅡ的表达有关.

    作者:苏衍萍;唐军民;唐岩;高慧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髌骨解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假体个性化设计

    目的:为髌骨假体个性化设计提供解剖参数.方法:对73块成人干燥髌骨标本的宽度、高度、厚度及其骨床厚度、关节面高度、厚度等测量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髌骨的高度和厚度与宽度、髌骨的厚度与高度、髌骨骨床和髌骨关节面的厚度与髌骨的厚度、髌骨关节面的高度与髌骨的高度,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由髌骨的宽度、高度和厚度的数值,可推算出髌骨假体个性化设计所需的参数.

    作者:罗滨;付敏;邱启祥;吴东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PBMC中TRAIL的表达情况.结果:淋巴细胞分离液得到的PBMC中,淋巴细胞占(97.48±3.43)%,单核细胞占(3.15±0.83)%,TRAIL免疫反应阳性的淋巴细胞占总数的(26.31±3.18)%,呈TRAIL免疫反应阳性的单核细胞占总数的(1.04±0.13)%,TRAIL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分布于胞质内,核呈阴性反应.结论:正常人外周血分离的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有TRAIL表达.

    作者:史治宙;宋朝君;黄威权;金伯泉;付建芳;姬秋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可视化肝脏肝内管道灌注及识别

    目的:建立计算机可自动识别与三维重建的高精度人体肝内管道可视化数据集.方法:采用多管道搭配灌注法对肝内管道进行分色灌注填充,选择收缩率小、切割特性好、非水溶性的塑料填充剂并分别配以颜色值差异显著的油画颜料,对经过数控机床逐层铣切所获得的肝脏数据集进行计算机自动识别和三维重建.结果:用多管道分色灌注法得到的肝脏断层数据集,完成可视化肝脏的三维重建.结论:多管道分色灌注法能够较好地展示肝内管道系统的断面解剖学数据,有利于计算机准确而快捷地识别与完成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真实反映肝内结构的解剖学特点及管道间的空间毗邻关系.

    作者:李恺;谭立文;张绍祥;刘正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苗族中小学生同身寸与身高的关系

    目的:了解苗族中小学生同身寸长度与身高的关系,为法医学、体质人类学和生长(年龄)解剖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量了814例8~16岁发育正常的苗族学生的同身寸和身高,并作直线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按年龄、性别分组得出各组身高和同身寸长.男性各年龄组及女性8~、12~和15~16岁组同身寸长与身高间呈正的直线相关.并求出了苗族中小学生由同身寸长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结论:通过同身寸长可推算身高,与壮族资料比较,既有相似,又有差异.

    作者:黄秀峰;莫锦丽;钟斌;韦荣耀;韦雪益;曹玲丽;杨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丹参醇提取物对内皮细胞VCAM-1、ICAM-1表达的影响

    众所周知,粘附分子在内皮细胞受损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中药丹参对血栓性疾病有治疗和预防作用[1],对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但保护机制的研究尚不充分,如对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是否有影响,还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用丹参醇提取物作用内皮细胞后,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以进一步阐明丹参对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为临床上用丹参防治心血管疾病补充理论依据.

    作者:吴开云;杨亚安;王旻晨;杨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及其与穴位的关系

    目的:探讨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分布及其与心经穴位的关系.方法:成人前臂动脉乳胶灌注及墨汁灌注的标本,解剖观测其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分布.结果: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来自骨间前动脉及其前终末支的节段性分支,在心经沿线2、3寸处的动脉支出现率均大于59.3%,2寸处动脉支管径粗、分支多、供血量大,且向下密集分布到与心经穴位相关的骨间膜远段.结论:前臂骨间膜前面尺侧的动脉呈节段性分支分布,与心经相关穴位的血管分布较密集.

    作者:丛兴忠;陈尔瑜;党瑞山;邹开军;汪爱国;沈雪勇;丁光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以临床需要为本的综合教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学的观察和体会

    笔者曾经于1985年到1994年在第二军医大学解剖学教研室学习任教,再于2002年初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后重新返回教学领域.身处当前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解剖学教学时数的减少,解剖材料的严重不足,新科技手段的不断增加,我们不得不去面临由传统的知识教学向结合各种新科技的多界面的信息教学转型的挑战.目前该教研室的13名正式教师和2名返聘的退休教师承担着医学和牙医学生的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和神经解剖学的教学,同时还负责药学、生命科学以及生物工程学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在3年七个班次的教学过程中,经历了教研室多次的教学调整,我初步体会到这种转型的不易,当然也期待这样的变革能够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分几个部分来总结我对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在医学生解剖学教学的观察和体会,供国内同仁参考.

    作者:何北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致窦房结与心房肌细胞凋亡及L-精氨酸的干预作用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IR)致兔窦房结及其周围心房肌细胞凋亡及L-精氨酸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IR组,IR+NS组,IR+L-arg组.结果:(1)三实验组中细胞凋亡率从结中央、结周边到周围心房肌是加重递增的,呈不均一性;(2)IR+L-arg组各部位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仍显示梯度凋亡;(3)光镜下,三实验组窦房结周围心房肌细胞损伤程度则较结中央细胞重,而IR+L-Arg组相同部位细胞损伤程度轻.结论:缺血再灌注可诱导窦房结及其周围心房肌细胞不均一凋亡,且窦房结凋亡率低;补充一定量的外源性L-精氨酸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细胞凋亡作用.

    作者:王庆志;张黎声;原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大鼠脑脊髓不同部位室管膜上皮的超微结构特征

    目的:研究大鼠脑和脊髓不同部位室管膜上皮超微结构的区域性差异,并探讨其相应的功能.方法: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法.结果:室管膜上皮衬于脑室、中脑水管和脊髓中央管的内表面,不同部位可见单层扁平、立方或假复层柱状各型上皮.细胞游离缘均具有纤毛、微绒毛及分泌泡,但其形态数量因部位而不同.结论:室管膜是脑脊髓腔面具有复杂功能的一层衬里,在脑脊液的跨越质膜转运及参与驱动脑脊液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淑玉;郭艳苏;杨程;吴东霞;李向印;雷建章;李春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编撰交流(关于通讯作者)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大鼠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再灌内层视网膜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眼高压诱导的不同缺血/再灌条件下内层视网膜形态与功能的变化.方法:成年大鼠,根据不同加压与再灌时间分组.左眼眼压升高至闪光视网膜电图b波消失的临界眼压且维持缺血30~90 min.实验动物分别再灌1、3、7或14 d复测b波,尼氏染色检测节细胞(RGCs)密度、内层视网膜厚度.结果:缺血60或90 min组RGCs密度和内层视网膜厚度显著下降,且下降的程度随再灌时间的延长而加重.缺血30或45 min组复测b波部分恢复;而缺血60 min或更长时间组则b波未恢复.结论:缺血60 min或更长时间导致内层视网膜严重损伤,而不同的眼高压维持时间和再灌时间都是影响视网膜损伤程度的重要因素.

    作者:熊鲲;黄菊芳;童建斌;陈旦;潘爱华;罗学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鼠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特点

    目的:探讨不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异构体在小鼠胚胎心脏的时空表达规律和心脏发育关系.方法:小鼠胚胎连续切片,免疫组化PAP法染色.结果:TGFβl和TGFβ3的表达开始于胚胎发育第9 d,第12 d达高峰,第13 d后,表达下降,尤以室间隔和左心室致密心肌下降明显.直到第10~11 d,各部才出现较强的TGFβ2染色,第12 d后,TGFβ2染色明显下降.心肌TGFβ2和TGFβ3表达增强的同时,流出道嵴表面和半月瓣原基表面内皮细胞变为立方形,显较强的TGFβ2和TGFβ3染色.结论:TGFβ类生长因子集中表达于小鼠胚胎心脏发育的9~13 d,3种TGFβ异构体可能以旁分泌和内分泌的形式在心肌分化、外形演变和内部分隔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作者:祁丽华;景雅;曹锡梅;王彤;杨艳萍;乔从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