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老年猫与青年猫视网膜的变化进行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显示γ-氨基丁酸( GABA)、神经丝蛋白( NF)阳性结构.显微镜下观察GABA、NF阳性反应,并计阳性细胞数.结果:老年猫、青年猫GABA免疫反应阳性结构均见于无长突细胞、内网状层、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层.老年猫NF阳性结构见于水平细胞、无长突细胞以及神经节细胞.青年猫无长突细胞未见阳性反应.与青年猫相比较,老年猫视网膜中GABA、NF阳性反应强于青年猫,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显著增加.结论:老年猫视网膜在衰老过程中呈现年龄相关的结构改变,这可能是造成视觉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出生后小鼠胃内组胺免疫反应细胞的个体发生、分布、形态及数量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果:小鼠出生后第5天,胃体部粘膜上皮中出现组胺阳性细胞,此后随着胃体部粘膜的发育,组胺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密集分布于胃体部粘膜下1/3处的上皮内.胃粘膜下层中也可见少量组胺弱阳性细胞.上皮内的组胺阳性细胞多为闭合型,胞体较小,常聚集、环抱壁细胞.结论:小鼠胃体部粘膜中组胺阳性细胞出现的时间较G细胞、D细胞、EC细胞晚,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其数量呈显著性增加.位于胃粘膜下1/3处上皮内的组胺阳性细胞可能为肠嗜铬样细胞(ECL细胞),ECL细胞释放的组胺,有可能通过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壁细胞.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脑和脊髓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评分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佐剂(CFA)组和EAE组,取脑和脊髓制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和MCP-1 mRNA的原位杂交,并与各项临床指标比较.结果:EAE组的体重减轻、MCP-1 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与正常大鼠、佐剂组相比显著性增加.EAE组大鼠MCP-1 mRNA的表达呈动态性变化,其MCP-1 mRNA先于临床症状高表达,并随临床评分的升高而升高,与临床评分呈正相关.结论:MCP-1是参与EAE发病的重要的炎性介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构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向的重组T7噬菌体抗肿瘤疫苗.方法:通过RT-PCR克隆EGFR基因膜外DNA片段,经测序鉴定正确,亚克隆3个不同的DNA片段插入T7噬菌体载体,构建重组T7噬菌体. 用PCR、SDS-PAGE和 Western印迹法鉴定构建的重组T7噬菌体.结果:目的DNA片段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展示于噬菌体壳蛋白,Western印迹显示实验组重组T7噬菌体呈阳性信号.结论:构建的重组T7噬菌体融合表达了外源目的多肽,并保持了原有的功能活性.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SD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生后1、2、3周和成年动物听皮质神经元NMDA受体亚单位NR2B蛋白质的表达.结果:NR2B阳性神经元在生后第1周密度高,随着生后周龄增长,NR2B阳性神经元密度递减,3周龄后降至成年动物的低表达水平.结论:大鼠生后发育过程中,听皮质NR2B亚单位蛋白质呈现年龄-依赖性表达,此结果与mRNA水平上的表达趋势一致.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国人胎儿牙齿硬组织发育状况.方法:对正常胎龄10~38周的胎儿上、下颌骨作连续切片,观察乳、恒牙胚及其相关结构发生规律.结果:牙体硬组织形成于14~20周,牙齿的增殖、钙化、萌出同时进行,牙釉质、牙本质厚度随胎龄增长而增加,各乳磨牙牙尖总是近颊尖先发生,恒牙板总是位于乳牙胚舌侧.结论:国人牙体硬组织发育成熟较低,牙釉质、牙本质厚度与胎龄呈正相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游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淋巴管内皮细胞取自猪的胸导管.采用划线法和MTT法观察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游走的影响.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划线法和MTT法均显示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Hoechst染色证实,经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处理后的淋巴管内皮细胞,核周围有凋亡小体.结论: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对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游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血管生成抑制素和反应停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脑缺血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高血糖全脑缺血模型,用HE和TUNEL染色,对比检测脑细胞损伤和凋亡.结果:高血糖组在缺血再灌注后与血糖正常组相比,纹状皮质脑水肿和神经元变性、死亡明显加重;海马CA1区损伤神经元计数无显著性差异;海马CA3区损伤神经细胞数明显多于血糖正常组.TUNEL染色可见,在纹状皮质、海马CA1区和CA3区高血糖组和血糖正常组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在缺血或再灌注后,正常血糖组和高血糖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血糖可加重缺血引起的神经元损伤.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在其左侧臂前部深筋膜与肱二头肌内侧头肌腹之间观察到一条变异肌腱,起于左侧胸大肌肌腱终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处,止于肱骨内上髁,腱宽0.15cm,腱长23cm.该腱自胸大肌肌腱内侧缘下行,有来自胸大肌下部的肌腱纤维汇入,斜向内下,走行于臂部深筋膜的深面和肱二头肌内侧头肌腹的浅面,而后跨过肌皮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在肱三头肌内侧头前面与臂内侧肌间隔相连,后止于肱骨内上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OLs)的定向分化.方法:以大鼠14 d胚胎海马分离得到的NSCs为模型, 利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了在bFGF存在下,不同浓度的PDGF-AA对NSCs分化为OLs的作用以及胎牛血清对NSCs分化的影响. 结果:加入PDGF-AA使NSCs更多地分化为OLs,且不同浓度的PDGF-AA对OLs分化的影响不同. 结论:联合应用PDGF-AA和bFGF,可促进NSCs定向分化为OLs;在bFGF存在下,以PDGF-AA 40ng/ml+0.5% FBS为佳浓度,可促进NSCs向OLs分化、成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由于医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心理社会因素参与而促发的疾病增多,这种变化促进了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因此,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不但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还必须具备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优良的心理品质.同时,医学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也发生巨大的变化,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品质的教育.近年来,我结合解剖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解剖学课程教学的特点,把心理品质教育融入解剖学教学中,对如何培养合格的医护人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GATA4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癌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9个肝癌和37个癌旁组织组织芯片中GATA4和AFP 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GATA4和AFP 的阳性率分别为96.5%和82.7%,GATA4主要在核表达,胞质也有表达;癌旁组织中GATA4和AFP 的阳性率为分别为94.5%和78.3%,GATA4主要在胞质表达,胞核也有表达.而癌和癌旁组织中AFP均在胞质表达.癌和癌旁组织中GATA4和AFP表达既有相关性又有统计学差异.GATA4的表达,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高,低分化癌较高分化癌高.结论:GATA4和AFP均在肝癌和癌旁组织表达,二者相关性较好,但GATA4比较敏感.GATA4的转录活性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制剂补阳还五汤的抗氧化机制. 方法:用水煎醇沉法制备补阳还五汤提取液,从新生鼠坐骨神经分离纯化雪旺细胞,建立过氧化氢(H2O2)损伤模型.将培养细胞分为补阳还五汤处理组、氧化损伤组及正常组和空白对照组,培养12 h时,检测丙二醛(MDA)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用RT-PCR技术检测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 结果:与氧化损伤组相比,补阳还五汤处理组的MDA含量明显减弱,Caspase-3呈弱阳性表达, GDNF mRNA的表达量减少不明显.结论:补阳还五汤具有良好的抗过氧化损伤效果, 对H2O2引起雪旺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血管平滑肌细胞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 )的体外培养是研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成型术后再狭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心血管疾病的关键性起始步骤[1],此法有助于揭示各种心肺疾患的病理机制及药物作用机理.用培养的VSMC进行研究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主要研究手段.目前国内外常用的VSMC培养方法为酶消化法和贴块法,而我们发现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现做如下讨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在局部解剖学实习操作中,发现一成年男尸左侧斜方肌缺如.尸解前该男尸背部皮肤完整,未见手术疤痕.尸解过程,切开皮肤、浅筋膜,剥开背部深筋膜,未见左侧斜方肌.发现其左侧菱形肌较右侧的发达,几乎成方形,长13.8cm,上部宽8.1cm,中部宽8.4cm,下部宽7.8cm,厚0.7cm;右侧菱形肌长9.5cm,宽6.6cm,厚0.4cm.背部左侧除斜方肌缺如,菱形肌增大外,其他肌大小、起止均正常;右侧肌肉未发现变异.本例变异中,左侧菱形肌较大,对于左侧斜方肌缺如有一定的代偿作用.查阅国内文献资料,对斜方肌部分缺如有报道,但完全缺如未见报道,故本文所描述的发现属国内罕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新生小鼠吸入高氧视网膜病(ROP)过程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M黮ler细胞与血管发育的关系.方法:实验用生后7d(P7)C57BL/6J小鼠.ROP模型组在75%氧环境中饲养.在P9、P12、P14、P17和P21等不同时间取眼球,分别用ADP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视网膜血管发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视网膜GFAP的表达.结果:小鼠视网膜血管生后开始发育,P21基本成熟;吸高氧后从P14开始出现新生血管,在P17~P21达到高峰.模型鼠视网膜M黮ler细胞从P14起内侧突起开始表达GFAP,到P21已遍布细胞全层.结论:高氧可导致视网膜发育晚期大量血管新生,且与GFAP表达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提示M黮ler细胞与视网膜血管发育关系密切.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细胞H22在肿瘤淋巴道转移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22分别接种于Km小鼠左腹股沟部(A组)和左后肢爪垫皮下(B组),于接种后分批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A组移植瘤及B组腘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透射电镜下观察A组移植瘤内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结果:A组小鼠移植瘤周边区可见毛细淋巴管,其内皮细胞亚细胞结构发生改变.B组淋巴结发生癌转移的概率和程度与接种细胞数相关.结论:小鼠肝癌(H22)模型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移植性模型而在肿瘤的淋巴道转移研究中发挥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鼠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与腰骶段脊髓和阴茎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4周和12周后注射阿扑吗啡(APO)进行大鼠阴茎勃起功能实验,取大鼠阴茎和腰骶段脊髓,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组织化学法分别显示n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4周时,大鼠阴茎勃起次数无显著性差异;12周时显著性减少;糖尿病4周时,脊髓和阴茎n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或神经纤维均无显著变化,而12周时均显著减少.结论:糖尿病性ED的出现伴随脊髓和阴茎内NO和乙酰胆碱的减少.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不同月龄大鼠垂体重量、垂体前叶3类细胞比例及滤泡星形细胞(FS细胞) S100蛋白表达的形态学变化.方法:选取2~3月(青年组)、10~12月(中年组)、18~20月(老年组)3 组大鼠垂体经分析天平称重后,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垂体前叶S100蛋白的表达.结果:中年组垂体重量大;垂体前叶嫌色细胞(其中多为滤泡星形细胞)所占比例以中年组高(39.26%±0.10%);3年龄组S100蛋白阳性细胞的分布方式不同;细胞阳性率以中年组高(27.13%±0.16%),与其它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年组大鼠垂体重量、垂体前叶FS细胞的数量、分布与其它两组比较变化大.在大鼠垂体前叶增龄过程中,FS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神经生长因子TrkA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将HIBD大鼠分为干预(H1)组和非干预(H0)组,用跳台试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rkA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H0组错误反应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而H1组的学习记忆能力则明显提高.同时,H1组额皮质和海马CA3区TrkA受体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多于H0组.结论: 早期干预方法可提高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促进脑功能修复的机制与提高脑神经细胞TrkA受体表达有关.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