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空腔器官囊内注水充盈法在制作标本中的应用

郭连军;田秀兰

关键词:空腔, 器官, 囊内, 注水, 充盈法, 制作, 大体标本, 橡胶手套, 甲醛固定, 材料, 膀胱, 收缩期, 圆形, 异形, 线绳, 食管, 尸体, 气球, 皮筋, 扩张
摘要:1 材料准备经过甲醛固定好的完整的尸体或局解过的大体标本上截取的胃,膀胱,食管.所取胃和膀胱等器官宜固定于收缩期,壁越厚越好,不宜用过度扩张的材料.新或旧的橡胶手套,市售圆形和异形气球,细线绳,橡胶皮筋.
解剖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胚胎小肠S-100+树突状细胞的组织分布

    目的:观察人胚胎小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组织分布.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人胚胎小肠DC的出现时间、分布部位、形态以及数量等进行研究.结果:(1)人胚胎小肠各段S-100+DC于第9~11w相继出现,主要分布于粘膜固有层,外形不规则,第24 w以后,其突起相连逐渐在固有层形成网状结构.(2)回肠集合淋巴小结S-100+DC以滤泡间区数量多,其外形相对规则.结论:人胚胎小肠S-100+DC主要分布于固有层,其数量随胎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回肠集合淋巴小结S-100+DC呈区域性分布,它们与固有层S-100+DC在形状、大小和数量上有所不同.

    作者:孔令平;朱清仙;曾慧红;钟纯;邹江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椎板锯的研制与使用

    在麻醉解剖学及脊柱外科等解剖学实验课中,需要切开椎管.以往常用骨凿及手动椎板锯手工切开椎管,操作时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效率低.大规模教学中,由于时间紧,切开的椎管多,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研制了一个椎板锯,经两届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使用,效果良好,现将其制作介绍如下:

    作者:李光宗;赵恒珂;鞠晓华;王金平;曹焕军;张兆森;杜晓东;贾方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生鼠脑外伤后神经元变性的电镜观察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新生鼠脑外伤后神经元变性的机理.方法:建立新生7 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在脑外伤后2 h、6 h、24 h对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进行电镜观察.结果:神经元有两类改变:(1)神经元树突和胞体呈巨大膨胀.早期内质网池扩大,线粒体致密和浓缩;此后内质网空泡化,线粒体进行性肿胀和空泡化,多聚核糖体从粗面内质网上解离,并散在于胞浆.核的改变出现于胞浆改变明显之后.核染色质由簇状集聚于核膜下呈钟面排列到向中央积聚成轮廓不规则的团块.轴突基本正常.(2)胞浆和胞核均浓缩,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结论:内源性兴奋毒对未成熟脑创伤性神经元变性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章惠英;何正瑞;朱平;顾峻;陈黎华;刘文超;丁文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Leptin长型受体与生长抑素共存于猪前脑内

    目的:研究三元杂交猪和梅山猪仔猪前脑内Leptin长型受体(Ob-Rb)mRNA与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共存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与免疫组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结果:Leptin长型受体mRNA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室周核、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室旁核、海马杏仁核及大脑皮质.上述结构内一些表达Leptin长型受体mRNA的神经元也含有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结论:两种猪前脑内Ob-Rb mRNA与SS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共存情况无明显差异.Leptin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调节动物的能量代谢生长和繁殖等活动.

    作者:樊明欣;雷治海;李庆梅;王红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鼠下边缘皮质-伏隔核投射神经元胞体受对称性突触支配

    目的:揭示向伏隔核壳部(nucleus accumbens shell,AcbSh)投射的下边缘皮质(infralimbic cortex,IL)神经元胞体上的突触体系,增加该神经通路中的突触学资料.方法:注射HRP到大鼠的AcbSh;以TMB法显示IL中被HRP逆行标记的神经元;光镜及电镜观察IL中标记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及胞体部的突触结构.结果:含有HRP/TMB反应产物的神经元散在分布于IL中.神经元胞体呈三角形或圆锥体形锥体细胞的基本特征,直径约为15μm×25μm.电镜可见神经元胞体仅接收3~5个对称性突触.结论:向AcbSh投射的IL神经元通过对称性突触接受抑制性神经信息支配,提示在整个摄食行为神经通路中,IL支配AcbSh,而自身又受抑制性控制.

    作者:李瑞锡;彭裕文;崛悦郎;大谷修;西条寿夫;王劼;丁忠良;高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端粒酶活性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培养方法,并检测其细胞周期及端粒酶活性.方法:无菌抽取恒河猴胫骨骨髓,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MSCs;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培养的骨髓MSCs呈梭形,平行排列或成集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呈阳性反应;细胞周期中G1、S、G2期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9.5%、7.8%、7.7%.结论:培养的骨髓间MSCs处于未分化阶段,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作者:王启伟;王万山;路艳蒙;朴英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的应用解剖

    作者:刘跃光;杨大平;赵玲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慢性胆囊炎和胆囊腺癌中诱导型NOS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慢性胆囊炎和胆囊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NOS在16例慢性胆囊炎、11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腺肌瘤增生及24例胆囊腺癌中表达.结果:在慢性胆囊炎和胆囊腺癌胆囊壁中均有iNOS表达,且胆囊腺癌中iNOS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NO是胆囊良性病变恶变的重要中介分子.

    作者:任天荣;章明;朱有法;任国良;陈小青;潘剑威;任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去卵巢后雌性大鼠下丘脑视前区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学和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目的:为解释围绝经期的精神、神经症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去卵巢雌性大鼠下丘脑视前内侧区(MPA)和视前外侧区(LPA)内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以及突触素表达.结果:(1)去卵巢组和对照组大鼠的视前内、外区内可见大量NOS阳性神经元;(2)去卵巢动物的下丘脑内NOS阳性神经元突起长度比对照组的明显变短,分支明显变少;(3)去卵巢组动物下丘脑内突触素表达比对照组的明显减少.结论:大鼠去卵巢后,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导致了NOS阳性神经元的突起减少和突触减少,结果NO介导的神经元信号传导失常,这些变化可能是引发围绝经期的精神、神经症状的原因之一.

    作者:赵岫峰;陈娟;潘三强;韩辉;吕来清;宿宝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赤链蛇达氏腺内分泌细胞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研究赤链蛇达氏腺内分泌细胞类型、分布特点.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结果:发现赤链蛇达氏腺内有8种物质均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分别为5-羟色胺、生长抑素、P物质、胰高血糖素、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上皮膜抗原及睾酮,以5-HT数量多,GAS细胞少,各细胞分布部位也有所不同.结论:赤链蛇达氏腺的各种内分泌细胞功能与蛇类取食习惯及其他蛇类特有生理活动相适应.

    作者:蔡亚非;刘兆斌;张利军;韩兆玉;郝家胜;聂刘旺;王根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首届全国神经科学理论与技术研讨班纪要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诱导分化

    近年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无论在胚胎发育期还是在成年,其中枢神经系统内都存在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1~3],这一发现为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在体外稳定的增殖与分化,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干细胞移植以及建立细胞系等,提供了细胞来源和保证.

    作者:段建钢;王凡;陈道邦;陈红;项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骨折愈合中软骨细胞凋亡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软骨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建立SD大鼠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模型,分别于骨折后1、2、3、4 w取材进行HE染色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用TUNEL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骨折后第1 w,间充质细胞未见VEGF表达;第2、3 w时软骨细胞VEGF反应呈强阳性;第4 w其表达强度开始下降.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都有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第3 w表现为明显.结论:VEGF在骨折的第2 w表达强,到第3、4 w开始下降.软骨细胞的凋亡主要发生在骨折后的第3 w.VEGF可能直接与软骨细胞凋亡发生有关.

    作者:王松;张晛;陈国庆;王凡;李华;李瑞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网膜内植入自体脾组织与原位脾组织的结构比较

    目的:为临床应用自体脾组织植入术提供实验研究资料.方法: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切取1/2脾脏去包膜后切成1 mm×1 mm×1mm大小均匀组织块,植入大网膜囊袋内.饲养6个月后取2组脾组织制片,光镜和电镜定性观察组织结构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比较血管、红髓、白髓及胶原纤维的面密度;免疫组化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神经肽(NPY)阳性神经纤维密度.结果:神经和边缘窦内皮细胞结构恢复较好,血管,白髓的面密度值较对照组减少,红髓与对照组相当,胶原纤维面密度增加.结论:大网膜内植入的自体脾组织通过再生能恢复脾脏的主要组织结构,但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作者:蒋登金;郭光金;张坤;王林;张天飞;左艳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药流绒毛中波形蛋白的免疫荧光和免疫电镜研究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人孕早期绒毛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技术,检测正常早孕人流电吸组和米非司酮组绒毛组织中波形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绒毛中轴间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波形蛋白阳性表达,药流组荧光着色细胞则明显减少,表达强度显著降低;对照组绒毛间质细胞波形蛋白中间丝沿细胞的长轴呈良好的丝状排列,整齐、致密,胶体金颗粒成簇或散在分布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除细胞器以外的细胞质所有部位,胞核呈阴性;药流组间质细胞中间丝明显辣少,出现断裂、排列紊乱,金颗粒分布明显稀疏.结论:米非司酮显著降低绒毛中波形蛋白表达水平并影响绒毛间质细胞的细胞骨架成分.

    作者:沈忠飞;方马荣;张梅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下颌骨牙槽嵴的观测

    近年来,种植体支持的单冠修复,越来越受到单个牙缺失患者的青睐[1,2],下颌管上缘至不同牙槽嵴顶间距的观察和测量,对种植义齿修复与口腔正畸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应有价值.目前有关数据报道较少,为此,作者对下颌管上缘至有关牙槽嵴顶的距离及邻近结构进行形态学方面的观察和测量,为体质调查积累资料,更为临床口腔科种植义齿修复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胡圣望;胡勇;杨子琴;吴银州;范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低温条件下大体标本生物塑化研究

    目前我国以南京、重庆为代表采用常温条件和间断真空浸渗处理技术[1~2],而以大连、青岛为代表采用低温连续真空渗透技术;但制作技术的复杂性、关键技术未普及以及设备昂贵[3],使应用受限.生物塑化技术的研究国内报道颇多,但是对其详细制作方法、注意事项、塑化标本颜色加深的原因、影响塑化标本固化因素、低温真空技术与常温真空技术的比较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作者尚未见报道.为此作者依据自身经验进行相关文献分析和总结,以期为塑化技术实践者提供基础参考,也为解剖生物塑化技术的研究积累资料.

    作者:肖建忠;杨成杰;谭建国;谭双香;任家武;陈胜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人体解剖学彩色图谱》已出版发行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压氧改善围产期小鼠缺氧性脑病病理变化

    临床用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性脑病进行早期治疗,效率高,疗效好[1],但治疗机理尚不太清楚,本文通过高压氧治疗围产期鼠缺氧性脑病,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楼皖玲;潘家华;刘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脂血症大鼠海马超微结构

    目的:观察高脂血症大鼠海马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将SD大鼠饲以高脂饲料,饲养6 w后测血脂,应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组血清总胆固醇(6.65 mmol/L)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41 mmol/L)升高明显,差异显著.电镜下实验组大鼠海马锥体细胞超微结构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其中尤以神经元内出现大量脂滴为显著.结论:高脂血症可诱导大鼠海马内神经元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血脂代谢异常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关系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作者:柯红林;吴连仲;王盛花;王惠珠;沈韶辉;胡闻;汪渊;贾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解剖学杂志

解剖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解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