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忠飞;方马荣;张梅光
采用NADPH-d组化方法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内的NOS阳性神经元已成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方法,本文在实践中比较已有的技术方法[1~4],简化和改进某些操作步骤,得到了理想实验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郭炳冉;李修善;鲍淑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快速包埋组织块组织块浸蜡后,用电烙铁熔化事先准备好的硬蜡块中央,用加热的镊子从蜡杯中取出已浸蜡的组织块,迅速埋入,待表面初凝后,用玻璃或平滑物轻压片刻,使组织平整,放冰水中使其硬化,凝固后立即切片.
作者:杜辉;王树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 材料准备经过甲醛固定好的完整的尸体或局解过的大体标本上截取的胃,膀胱,食管.所取胃和膀胱等器官宜固定于收缩期,壁越厚越好,不宜用过度扩张的材料.新或旧的橡胶手套,市售圆形和异形气球,细线绳,橡胶皮筋.
作者:郭连军;田秀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揭示向伏隔核壳部(nucleus accumbens shell,AcbSh)投射的下边缘皮质(infralimbic cortex,IL)神经元胞体上的突触体系,增加该神经通路中的突触学资料.方法:注射HRP到大鼠的AcbSh;以TMB法显示IL中被HRP逆行标记的神经元;光镜及电镜观察IL中标记神经元的形态、分布及胞体部的突触结构.结果:含有HRP/TMB反应产物的神经元散在分布于IL中.神经元胞体呈三角形或圆锥体形锥体细胞的基本特征,直径约为15μm×25μm.电镜可见神经元胞体仅接收3~5个对称性突触.结论:向AcbSh投射的IL神经元通过对称性突触接受抑制性神经信息支配,提示在整个摄食行为神经通路中,IL支配AcbSh,而自身又受抑制性控制.
作者:李瑞锡;彭裕文;崛悦郎;大谷修;西条寿夫;王劼;丁忠良;高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山羊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查阅10年文献报道,未见有羊心冠状动脉、壁冠状动脉的描述和相应心肌桥出现率记载.由于动物间冠状动脉具有差异,制备动物模型时,有必要对冠状动脉解剖结构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通过对96例山羊心脏剥制,记录壁冠状动脉长度及出现率.为心脏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断提供形态学资料.
作者:马建军;马建平;申彪;岳学强;陈志国;杨建华;陈现杰;魏金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慢性胆囊炎和胆囊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NOS在16例慢性胆囊炎、11例慢性胆囊炎伴胆囊腺肌瘤增生及24例胆囊腺癌中表达.结果:在慢性胆囊炎和胆囊腺癌胆囊壁中均有iNOS表达,且胆囊腺癌中iNOS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NO是胆囊良性病变恶变的重要中介分子.
作者:任天荣;章明;朱有法;任国良;陈小青;潘剑威;任国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从形态学角度探讨新生鼠脑外伤后神经元变性的机理.方法:建立新生7 d大鼠顶叶皮质脑挫伤动物模型,在脑外伤后2 h、6 h、24 h对同侧顶叶皮质和海马神经细胞进行电镜观察.结果:神经元有两类改变:(1)神经元树突和胞体呈巨大膨胀.早期内质网池扩大,线粒体致密和浓缩;此后内质网空泡化,线粒体进行性肿胀和空泡化,多聚核糖体从粗面内质网上解离,并散在于胞浆.核的改变出现于胞浆改变明显之后.核染色质由簇状集聚于核膜下呈钟面排列到向中央积聚成轮廓不规则的团块.轴突基本正常.(2)胞浆和胞核均浓缩,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空泡.结论:内源性兴奋毒对未成熟脑创伤性神经元变性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章惠英;何正瑞;朱平;顾峻;陈黎华;刘文超;丁文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软骨细胞凋亡发生的关系.方法:建立SD大鼠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模型,分别于骨折后1、2、3、4 w取材进行HE染色及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用TUNEL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在骨折后第1 w,间充质细胞未见VEGF表达;第2、3 w时软骨细胞VEGF反应呈强阳性;第4 w其表达强度开始下降.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都有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第3 w表现为明显.结论:VEGF在骨折的第2 w表达强,到第3、4 w开始下降.软骨细胞的凋亡主要发生在骨折后的第3 w.VEGF可能直接与软骨细胞凋亡发生有关.
作者:王松;张晛;陈国庆;王凡;李华;李瑞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麻醉解剖学及脊柱外科等解剖学实验课中,需要切开椎管.以往常用骨凿及手动椎板锯手工切开椎管,操作时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效率低.大规模教学中,由于时间紧,切开的椎管多,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研制了一个椎板锯,经两届麻醉解剖学实验教学使用,效果良好,现将其制作介绍如下:
作者:李光宗;赵恒珂;鞠晓华;王金平;曹焕军;张兆森;杜晓东;贾方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云豹味觉器官味蕾在口腔中的分布和结构.方法:用光镜观察云豹舌的形态结构和味蕾的分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味蕾的结构.结果:云豹味蕾分布于舌尖及轮廓乳突的上皮层中,主要由明细胞和暗细胞组成.结论:云豹味蕾的分布及舌的形态学特点与它的捕食和吞咽习性相适应.
作者:潘鸿春;吴孝兵;施葵初;顾长明;刘嵩;吴月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用高压氧对新生儿缺氧性脑病进行早期治疗,效率高,疗效好[1],但治疗机理尚不太清楚,本文通过高压氧治疗围产期鼠缺氧性脑病,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如下.
作者:楼皖玲;潘家华;刘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实验性大鼠隐睾生精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手术建立大鼠单侧隐睾模型,术后分别注射L-NAME及生理盐水,7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组大鼠隐睾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隐睾内Bcl-2和Bax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隐睾重量较对侧正常睾丸重量减轻的程度低于对照组,生精细胞凋亡百分比及Bax表达较对照组低,而Bcl-2表达较对照组高.结论:L-NAME可通过调控Bcl-2和Bax的表达抑制隐睾导致的生精细胞凋亡.
作者:谢远杰;贺丽萍;李美香;龙治峰;刘月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骨盆动脉侧枝吻合特点,探讨骨盆骨折损伤血管的动脉栓塞的方法.方法:20具新鲜成人骨盆,采用前后双侧入路解剖,观察髂内外血管的走行特点、各动脉间的侧枝吻合情况.结果:骨盆动脉起点口径小于3mm的血管有闭孔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骨盆动脉起点口径3~5 mm的血管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阴部内动脉.骨盆动脉起点口径大于5 mm的血管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距骨壁距离大于10 mm的血管有髂总动脉、髂内动脉、髂外动脉.距骨壁距离小于10mm的血管有闭孔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臀上动脉、臀下动脉.骨盆动脉分支间有广泛的吻合支.结论:骨盆骨折动脉损伤应栓塞损伤的动脉及其主要的侧枝循环.
作者:张奉琪;潘进社;张英泽;彭阿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传统的显示弹性纤维的Gomori醛复红染色法(简称醛复红法)步骤简单、结果稳定,故使用较为广泛.弹性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特异性强,但需要昂贵的抗体,且操作过程耗时长.我们发现,这两种方法的染色结果具有相同性,又具有一定的差异,特作此比较.
作者:余灵祥;邹仲之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