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胡元会;杨正;褚瑜光;石洁;孟莉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巨细胞型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病因未明,一般认为发病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1].西医治疗,症状较轻者给以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全身症状较重,持续高热,甲状腺肿大,压痛明显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2].但这些消炎镇痛类药会使很多胃病患者无法接受,服药后会使胃痛加重.而糖皮质激素会使患有溃疡病、高血压的患者增加出血及血压增高的风险,其他还有使体重增加,感染加重等问题.
作者:罗燕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宁动颗粒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TS)伴发强迫障碍(OC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TS伴发OCD患者随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均用硫必利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宁动颗粒,对照组加用氟西汀分散片,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ale global tic severity scale,YGTS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的评分、不良反应、血清5-羟色胺(5-HT)的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抽动有效率(根据YGTSS减分率):治疗组为88.89% (16/18)、对照组77.78% (14/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强迫障碍有效率(根据Y-BOCS减分率):治疗组83.33% (15/18)、对照组88.89% (16/1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YGTSS、Y-BOCS评分[治疗组分别为(12.72±5.20)分、(12.50±4.38)分,对照组分别为(15.50±5.39)分、(12.22±4.31)分];与同组治疗前[治疗组分别为(27.28±8.10)分、(22.72±6.75)分,对照组分别为(29.17±7.53)分、(23.17±6.12)分]比较均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5-HT含量为(86.05±24.26) ng/ml、对照组为(91.16±26.07) ng/ml,均较同组治疗前[治疗组(66.00±19.63) ng/ml、对照组(67.52±21.18) ng/ml]增加(P<0.01或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宁动颗粒联合硫必利可有效治疗TS抽动症状及伴发的强迫障碍,与氟西汀联合硫必利疗效相当.
作者:赵林;李安源;王志学;齐芳华;张峰;侯广舜;王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dand hemorrhoids,PPH)是基于肛垫下移学说建立起来的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新术式.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少、恢复快等特点,但PPH术后疼痛、出血、吻合口感染等并发症也不可避免地出现,故针对PPH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日益受到重视,现将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孙英;李英茹;黄玮宏;涂静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胡荫奇为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批著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风湿免疫类疾病学术带头人.胡教授认为痹病(风湿类疾病)作为一类疾病,就其病因病机、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转归上必有其规律性(共性),但反映到每一位痹病患者身上,由于先天禀赋、后天的居住环境、饮食营养、发病诱因及体质类型之不同,又各有特点(个性),因此临床治疗时既要针对每个病人的特点进行辨证论治,又要针对痹病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疾病发展规律进行辨病治疗.
作者:李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补脾益肾中药对阿霉素诱导大鼠慢性肾损害肾脏病变的影响,探讨其对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的延缓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模型建立后,模型组大鼠又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苯那普利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观察造模后第14天、第28天、第42天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第42天实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取肾,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21、TGF-β1表达的变化.结果 阿霉素诱导大鼠慢性肾损害的大鼠7天后出现蛋白尿,14d尿蛋白排泄达到高峰;中药治疗组、苯那普利组均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的24 h尿蛋白量(P<0.05),其中中药高剂量组疗效更显著;肾组织病理切片示模型组大鼠肾组织中p21 (518886.35±6810.89)和TGF-β1 (222012.95±50484.73)表达明显增加(P<0.05);中药高剂量治疗组p21 (288627.66±97021.65)和TGF-β1(98405.14±19216.89)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补脾益肾法中药复方制剂可能通过调节肾组织中p21和TGF-β1的表达以减少蛋白尿从而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病的进展.
作者:张红;徐学功;舒惠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补脾固涩活血法对Ⅰ、Ⅱ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服用补脾固活汤治疗,2次/d,1袋/次.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疗法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①ICS-Q-SF评分与尿失禁量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ICS-Q-SF评分与尿失禁量[治疗组分别为(6.42±0.79)分、(8.85±1.07)g,对照组分别为(6.81±0.91)分、(9.35±1.23)g]均较同组治疗前[治疗组分别为(7.73±1.52)分、(12.92±2.08)g,对照组分别为(7.71±1.48)分、(13.28±2.43)g]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4周[治疗组分别为(2.68±0.91)分、(2.62±1.08)g,对照组分别为(6.25±0.81)分、(8.02±1.32)g]与同组治疗后2周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2周、4周与对照组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②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7% (21/31),对照组为37.0% (10/2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P<0.01).结论 补脾固活汤疗效明显优于盆底肌肉训练疗法,且存在时效关系.
作者:邵魁卿;沈建武;曾凡雄;王桂云;李奇;李丁;高瞻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恶性胸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主要并发症,主要的原因是由患者的恶性肿瘤侵袭胸膜,或者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致,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咳嗽等,如果患者的胸水量比较大,会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胸闷气促而引起死亡.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胸腔反复穿刺引流以及局部化疗治疗,痛苦且不良反应较重[1].笔者采用经中心静脉胸腔内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与白细胞介素-2治疗恶性胸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子熹;夏宝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常见中西药复方制剂的安全用药.方法 通过分析中西药复方制剂的西药成分,给出安全用药指导意见.结果 中西药复方制剂可分为感冒类、心血管类、糖尿病类、消化系统类和补益类,其所含西药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氢氯噻嗪、格列本脲、碳酸氢钠、维生素类等.结论 药事服务时应从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指导,从而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段国峰;储戟农;潘艳丽;明广奇;於平;孙宏;张晶;尹仁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虽然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脑梗死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其仍有高达80%的致残率[1],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的恢复效果,成为大家探索的热点.本文应用早期运动想象结合心理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的恢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司承庆;关雨晴;纪晓杰;潘玉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复方苦参注射液主要由苦参、白土苓等药物成分组成,功效为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癌肿疼痛、出血,且对肿瘤化疗药物有增效解毒作用,并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具有抑制肿瘤细胞扩散、止痛、抗感染及升白等功能,其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以来无明显不良反应.现就近年来有关临床治疗及其作用机制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雷娜;海丽娜;秦文杰;李明花;李杰;林洪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厌食症是儿科常见、多发病,是指小儿长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病症.发病原因主要由于饮食喂养不当导致脾胃不和,运化失职,而成厌食.厌食患儿可见面色少华、形体偏瘦,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多采用补充微量元素对症治疗.运脾和胃汤具有运脾开胃、理气消食之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症,尤适于脾胃不和型患儿.我们运用运脾和胃汤治疗该型患儿,并与吗丁啉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秉兰;牛丽云;菅佳;尹亮;马俊荣;田彩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介绍了印度阿育吠陀医学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阿育吠陀典籍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实验及临床研究等进展情况.
作者:胡艳敏;崔蒙;赵英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关节及局部组织发生退行性病变,关节软骨面变性、骨质硬化增生,关节边缘骨刺形成,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是老年人膝关节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科采用中药热敷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显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久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本文从代谢组学水平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EH)中医“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选择男性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火亢盛证患者18例以及体检健康男性15例,入选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要求均没有服用任何降压药物,或者已停服各类药物1周以上.抽取受试者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所获得的代谢指纹图谱,经谱图预处理并积分后,对积分值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各样本的主成分得分作图,可判别组间差异;进一步用PCA以分析进行主成分因子负荷矩阵分析.结果 经过分析鉴定得出EH肝火亢盛证患者相比较健康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表达血清代谢物有13种(P<0.05):棕榈酸(RT18.360)、尿酸(RT11.241)、柠檬酸盐(RT11.583)、亚油酸(RT30.139)、硬脂酸(RT25.117)、亮氨酸(RT8.478)、缬氨酸(RT13.077)、胆固醇(RT36.511).表达降低的有:丙氨酸(RT6.444)、油酸(RT23.825)、花生四烯酸(RT28.907)、门冬氨酸(RT16.681)、甘氨酸(RT11.415).结论 EH肝火亢盛证患者血清代谢标志物群中:尿酸、尿素、棕榈酸、油酸、蛋氨酸、柠檬酸盐、亮氨酸、脯氨酸、胆固醇、硬脂酸、乳酸表达增高.甘油酸盐、丙氨酸、肉豆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门冬氨酸表达降低.
作者:高扬;胡元会;杨正;褚瑜光;石洁;孟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从读者古籍文献需求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笔者认为,应该立足需求,提升中医药图书馆知识服务能力,并建立新型服务模式,满足读者对中医药古籍文献的大需求.
作者:程英;亢力;李敬华;高宏杰;张伟娜;杨德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干燥综合症(sjogen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眼睛干涩,甚则溃疡、牙齿脱落等,可累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关节等.陈纪藩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用中医药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临床中主要运用《金匮要略》及《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辨证上主张注重整体,治疗上推崇从本论治,调和阴阳,平补平泻.现将陈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简述如下.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麦粒灸治疗躯体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躯体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麦粒灸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空白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在治疗前后运用疲劳量表(fatigueSeale,FS)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体力疲劳评分、脑力疲劳评分及疲劳程度总评分,连续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分析.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疲劳量表总积分分别为(6.10±2.47、6.82±2.36、10.10±2.66)分,治疗组、针刺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体力疲劳积分分别为(2.46±2.06、3.60±2.24、5.03±2.66)分,治疗组、针刺组分别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粒灸与针刺均可有效改善躯体亚健康患者总的疲劳状态,在缓解体力疲劳方面,麦粒灸疗效更好.
作者:叶海敏;张鹏;石学慧;姚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考察溶液PH值、加热、光照和灭菌方法对中药汤剂安慰剂中着色剂的影响.方法 用仪器测定颜色的Lab值,考察安慰剂生产配制过程中相关影响因素,如溶液PH值、加热、光照以及灭菌方法四个因素对胭脂红、日落黄60、亮蓝60、焦糖色4种色素溶液颜色的影响.结果 溶液PH值对胭脂红和日落黄60溶液的颜色有影响,当胭脂红溶液的PH值调整为10时,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色差值为17.29,同样日落黄60溶液当PH值调整为10时,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色差值为27.29;酸化条件下对日落黄60和胭脂红溶液的颜色均无明显变化,PH的改变对亮蓝60和焦糖色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影响,其色差值均小于1.5;短期的加热和光照对各色素溶液颜色无明显影响,加热和光照前后的溶液的色差值均小于1.5;60Co射线灭菌法对溶液颜色影响较大,胭脂红、日落黄60、亮蓝和焦糖色溶液在60Co射线照射后的容差值分别为12.43、22.45、37.53、19.22,均大于1.5;热压灭菌(121℃,20 min)不会改变溶液颜色,热压灭菌前后的溶液的色差值均小于1.5.结论 上述着色剂适用于中药汤剂安慰剂的配制,建议在配制的后环节加入,并避免采用60Co射线照射灭菌.
作者:李冀湘;陈贤春;张岩;王菲;刘巍;肖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湖北中医药大学周安方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40余年,对于男科疾病及内科疑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周安方教授治疗杂病验案3则整理如下.1 顽固性头痛案患者,男性,61岁.2010年3月2日初诊,患者5年前开始头痛,并伴有头昏,头痛减则昏亦轻,头昏重则痛亦甚;痛无定处,但以巅顶疼痛为多;有时隐隐作痛,有时跳动作痛,有时锥刺样痛;上午多痛轻,下午多痛重;遇风寒则痛增,避风寒则痛减;劳累后多痛甚,休息后多痛缓;睡眠中多不痛,醒来后则又痛.
作者:陈好远;曹继刚;王朝阳;喻小明;卢威;丁舟;王康;胡振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旋覆黛蛤合剂由桑叶9g、薄荷(后下)6g、桔梗10g、旋覆花(包)10 g、杏仁(炒)10g、浙贝母9g、炙枇杷叶12g黄芩10 g、黛蛤散(包)8~12g白芍10g天冬10g陈皮9g、生甘草3 g组成.具有轻清宣肺、清肺泄肝、止咳化痰作用.主治外感咳嗽、干咳燥咳,缘于风热或温燥外袭、内蕴肝经郁热,束遏卫表、木火刑金、阴津被灼、肺失清肃.证候特点:于咳或阵咳,痰少而黏、成条块状,不易咯出,色黄或白,或咯痰带血,咽痒而干,或咽喉疼痛,口鼻干燥,或鼻塞流涕,胸闷,或咳引胸肋作痛,心烦急躁,头晕头痛,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脉弦细浮数.水煎服,日1剂,分2~3次服.服用过程中注意避风寒,调情志.
作者:杨凤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