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观察

胡庭珍;李树力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联合药物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近期疗效.方法: 80例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洛赛克20mg/d,甲硝唑0.2g和阿莫西林0.5g,均为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愈合率为95%,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和87.5%(P<0.05);且复发率治疗组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P<0.01).结论:说明含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具有近期疗效好,且复发率低的特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痹证的耳针疗法及护理

    痹证是因风寒湿邪侵犯经脉所引起的疾患.按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均属痹证范畴.临床上服中药治疗,效果往往不佳.1999年笔者用中药配合耳针治疗痹证100例,治愈64例,治愈率为64%,好转率为36%,现就治疗方法浅谈如下.

    作者:万晓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术前过量误用阿托品的启示

    由于一些非麻醉因素方面的医疗操作行为的失误,在临床实践中所引发的患者围手术期很多急难问题,往往是导致麻醉工作人员对患者病情变化处理困难的原因之一,有时甚至可引起手术人员与麻醉人员之间的误解,终还将加重患者的痛苦.笔者曾在1周内重复处理5例因过量误用阿托品而发生严重中毒反应的病例,现就此经历所受到的启示报道如下,以供借鉴.

    作者:吴文林;李陆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力性骨折与血清碱性磷酸酶关系及其诊断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应力性骨折的X线和组织学特点及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ALP)变化对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已诊断为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片及病理切片;通过对强化训练新兵的随机抽样320例,每周1次检测血清ALP,共4次;回顾门诊及住院应力性骨折患者血清ALP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应力性骨折患者的X线片及病理切片表现类似于正常的骨折愈合过程;血清ALP的变化有明确的正常(106U/L),升高(271.5U/L)、升高(321. 5U/L)、下降(240U/L)的曲线变化.结论:三者结合,特别是血清ALP的动态观察,对应力性骨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朋;齐进如;王峥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消风散证治举隅

    1.银屑病患者,女,45岁,因患银屑病10余年,曾到多家医院治疗,口服过乙亚胺片、维生素C、强的松,外搽过斑蝥酊等多方治疗,病情时轻时重,反反复复,久治未愈,于1992年6月17日初诊.证见全身泛发红色斑丘疹,以头皮及四肢伸侧较重,皮疹边缘清楚,表层有银白色的细碎鳞屑,鳞屑刮除后可见有点状出血,自觉瘙痒明显,体倦乏力,口干不欲饮,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诊为荨常型银屑病,属血虚风燥,湿热互结,络脉不畅,肌肤失养.治则:滋阴养血润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风散加减治疗.药物:荆芥15g、防风10g、川芎10g、蝉蜕10g、生地30g、赤芍15g、苦参30g、白癣皮30g、当归15g、首乌30g、丹参30g、白蒺藜10g、红花10g、黄芪30g、地肤子10g、黄芩10g,6剂药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第3煎药液外洗患处.二诊病证好转,表层鳞屑减少,效不更方,继续用药18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作者:李爱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推拿治疗小儿脑瘫10例体会

    脑性瘫痪是颅内非进行性病变所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迟缓,可因产前、围生期或产后短期内各因素引起.常见并发症有:癫痫、惊厥、婴儿痉挛症、语言障碍、耳聋、视力异常、斜视、流涎、脑积水、舞蹈症、智力低下、小头畸形、营养不良等.本科利用电推拿配合儿科治疗小儿脑瘫多例,效果较好,随机抽10例为一治疗组,并列10例未经电推拿治疗为对照组报道如下.

    作者:屈金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近期疗效.方法: 80例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洛赛克20mg/d,甲硝唑0.2g和阿莫西林0.5g,均为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愈合率为95%,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和87.5%(P<0.05);且复发率治疗组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P<0.01).结论:说明含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具有近期疗效好,且复发率低的特点.

    作者:胡庭珍;李树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活血化瘀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组织学基础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胃及十二擂肠溃病的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对1995年1~12月资料完整的41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进行溃疡病变部位及非溃疡区域的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病理组织学研究,并与祖国医学理论的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溃疡处的动脉狭窄明显高于非溃疡区域,并具有显著动脉血管管腔的瘀血、毛细血管增生和毛细血管瘀血,与非溃疡区比较均有明显意义.结论:揭示了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血瘀证认识的病理组织学基础.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采用活血化瘀治疗的意义在于逆转其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使血流通畅,聚积减少,血管再通,血增加,血瘀的病理改变得以改善,从治本上完成胃及十二擂肠溃疡康复过程.

    作者:李庆选;沈玮;罗宪津;曹作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垂体后叶素外渗致组织坏死的经验教训

    在临床上垂体后叶素为上消化道出血时常用的止血药之一.垂体后叶素进行静脉滴入可使内脏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收缩,减少门脉血流,降低门静脉压,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但对血管有强烈收缩作用,在输液过程中如不慎外渗可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我科于1999年1月有1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静滴垂体后叶素,引起药液外渗致组织坏死,报道如下.

    作者:袁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水合氯醛两种给药途径的观察体会

    临床工作中常需要不合作的患儿尽快安静下来,以便完成各种复杂检查或操作.为此笔者采用水合氯醛镇静的两种给药方法进行了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积平;辛爱菱;刘学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神经官能症的中医心理疗法

    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病,其起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与中医的郁证有许多类似之处.精神治疗对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笔者略谈神经官能症的中医心理疗法.

    作者:熊菊芽;吴瑞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护理意外3例

    在医疗工作中,护理工作占据重要地位,护理工作一旦发生失误,会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严重者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笔者遇到护理工作中的几种意外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新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癌术后全埋入式化疗泵治疗的护理

    应用全埋人式化疗泵行肝动脉或/和门静脉插管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治疗方便,费用较小,及时监测病情变化,有效防止药物反流等特点.我科自1995~1997年采用Nipro导管(日本产)治疗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德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清消补肝汤治疗乙型肝炎106例

    笔者用自拟清消补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6例均为1991~1998年的门诊病例,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76例,女30例;年龄小4岁,大69岁;病程短半年,长12年;伴胆囊炎者83例,伴早期肝硬化者17例.

    作者:刘玉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开胸手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开胸手术后,如因呼吸道的护理措施不得当,极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增加围手术期的死亡率.因此,开胸手术后做好呼吸道的护理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罗东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胃切除手术粘膜下止血预防吻合口早期出血

    胃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胃肠道内出血,早期胃肠道内出血多来自吻合口缝合处,由于粘膜回缩,止血不完善或缝线结扎过松等原因所引起.笔者将8年来胃切除手术粘膜下止血与吻合口早期出血的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刘文生;吴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结核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填塞后的观察与护理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临床表现,反复大量咯血及其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我院从1992年10月~1997年12月先后对经止血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不能控制咯血症状的122例肺结核患者用明胶海绵经股动脉插管行支气管动脉填塞治疗,经过2年的观察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严兰芳;黄久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降纤酶和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和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用脑梗死患者85例,其中应用降纤酶治疗52例,东菱克栓酶治疗33例.结果:两组疗效分别为90.5%和93.9%,两组疗效相比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结论:两组疗效相当,且疗效与病程无相关性,故对病程较长者亦有一定疗效.

    作者:朱佩华;李东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

    护理工作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服务性较强的应用科学,护生临床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须过程,应从德、体、美、劳诸方面来培养实用型护士.笔者根据临床实践教学的特点,总结了讲解、导做、示教、实练这四个方面的经验,经多年的实践表明,切实需抓好这四个方面,可增强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作者:杨小环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浅谈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医务人员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医学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素质对专业人员来说首先是要有较强临床能力,一般是指医生必须具备与其专业能力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总和.由于我国医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教育时间短,不可能学好众多的临床技能,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就显得相当重要.笔者就医学院校的基本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中临床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和态度)培养过程中几个问题发表浅见.

    作者:董必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重视药物引起的高钾血症

    电解质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必需条件.药物对人体内电解质的影响,目前尚未引起临床的广泛注意,笔者综合介绍引起高钾血症的一些药物,旨在提醒临床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宫元庆;丁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河北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