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必勇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胃及十二擂肠溃病的病理组织学基础.方法:对1995年1~12月资料完整的41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切除标本分别进行溃疡病变部位及非溃疡区域的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病理组织学研究,并与祖国医学理论的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溃疡处的动脉狭窄明显高于非溃疡区域,并具有显著动脉血管管腔的瘀血、毛细血管增生和毛细血管瘀血,与非溃疡区比较均有明显意义.结论:揭示了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血瘀证认识的病理组织学基础.中医对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采用活血化瘀治疗的意义在于逆转其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的异常,使血流通畅,聚积减少,血管再通,血增加,血瘀的病理改变得以改善,从治本上完成胃及十二擂肠溃疡康复过程.
作者:李庆选;沈玮;罗宪津;曹作贵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应用全埋人式化疗泵行肝动脉或/和门静脉插管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治疗方便,费用较小,及时监测病情变化,有效防止药物反流等特点.我科自1995~1997年采用Nipro导管(日本产)治疗12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德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脑性瘫痪是颅内非进行性病变所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智能迟缓,可因产前、围生期或产后短期内各因素引起.常见并发症有:癫痫、惊厥、婴儿痉挛症、语言障碍、耳聋、视力异常、斜视、流涎、脑积水、舞蹈症、智力低下、小头畸形、营养不良等.本科利用电推拿配合儿科治疗小儿脑瘫多例,效果较好,随机抽10例为一治疗组,并列10例未经电推拿治疗为对照组报道如下.
作者:屈金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痹证是因风寒湿邪侵犯经脉所引起的疾患.按临床表现,西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骨质增生、椎管狭窄等均属痹证范畴.临床上服中药治疗,效果往往不佳.1999年笔者用中药配合耳针治疗痹证100例,治愈64例,治愈率为64%,好转率为36%,现就治疗方法浅谈如下.
作者:万晓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纤维结肠镜检查前口服甘露醇导泻,方法以20%甘露醇500mL+生理盐水500mL(或温开水)稀释后口服,在不少医院作为肠道准备常规应用,笔者遇到3例结肠癌患者,由于肠镜前口服甘露醇导泻,致急性肠梗阻予急诊手术,2例死亡,教训深刻,现报道如下.
作者:瞿建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临床表现,反复大量咯血及其并发症可导致严重的后果.我院从1992年10月~1997年12月先后对经止血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不能控制咯血症状的122例肺结核患者用明胶海绵经股动脉插管行支气管动脉填塞治疗,经过2年的观察现将结果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严兰芳;黄久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三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限于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性短暂而剧烈的神经痛,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耳压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缪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例1:男,42岁.因刀刺伤右肘1小时就诊.伤口位于右肘窝内下侧,长约6cm,大量凝血块覆盖其上.予清创缝合术后右肘窝肿胀,缝合口渗血多,第2天出现搏动性出血,左尺动脉搏动减弱,急诊送手术室扩创探查,发现右肘窝尺动脉上段不全断裂,予修补止血.
作者:张文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骨髓炎中医名附骨疽,是骨科常见且又非常难治的疾病,且愈合后易复发.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王友彩 刊期: 2001年第05期
毒蛇咬伤仍是目前外科临床上的常见急诊病之一,处理是否及时,治疗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危.笔者在临床中观察到治疗毒蛇咬伤常有8点内容易被患者、家属或医生忽视,而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治愈时间,经济负担等.在此录出请同道指正.
作者:高国宇;王晓红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比较两种大剂量CTX冲击疗法对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常复发型肾综的临床疗效,副作用.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AB两组,在其它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分别应用CTX 2周冲击疗法和每月冲击疗法.结果:每月冲击疗法对激素依赖常复发型肾综的疗效较优,P<0.01;副作用发生率较少,P<0.01;但对激素抵抗型肾综疗效不如2周冲击疗法.结论:提示临床治疗应针对个体特性来选择冲击的方式,强调个体化的应用.
作者:汤伟光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呈大叶分布的急性肺部炎症.临床以恶寒、发热、咳嗽、咯吐铁锈色痰、胸痛及肺实变体征为特点.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多.本病病原体绝大多数为肺炎双球菌,少数为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作者:韩云;许坚;林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为提高经皮穿刺活检的检出率即阳性率,减少其并发症,笔者分别采用了钢珠定位与自制经皮穿刺标识器定位X线摄片,CT定位以及超声波定位经皮活检的多年对比观察,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高铁林;林红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胃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胃肠道内出血,早期胃肠道内出血多来自吻合口缝合处,由于粘膜回缩,止血不完善或缝线结扎过松等原因所引起.笔者将8年来胃切除手术粘膜下止血与吻合口早期出血的关系作一探讨.
作者:刘文生;吴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63岁,退休教师.因口唇、外生殖器皮肤红肿,眼睛发红,呈进行性加重,伴发热、发冷2天,全身皮疹半天,于1998年12月2日来诊收入院.查体:T 40℃,P 125次/分,R 25次/分,BP 21.3/13.5kPa,神志清醒,形体消瘦,咳嗽咳痰,听诊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罗音;头部、躯干及四肢皮肤广布粉红色米粒大小丘疹,下肢有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单个有结节感;口唇呈弥漫性红肿并外翻、糜烂,眼结膜充血明显,口角及双眼有较多的浅黄色分泌物,外生殖器红肿,龟头及阴囊表现广泛糜烂,有浅黄色分泌物覆盖,大小便失禁,肛周明显充血;左侧肢体大小关节变形,活动受限并且疼痛,四肢肌肉萎缩,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性失语多年.实验室检查:WBC 14.7×109/L,20%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血培养无细菌生长,类风湿因子阴性.住院诊断:白塞氏病;高血压Ⅲ期;脑血栓形成后遗症;陈旧性心肌梗死,心脏室壁瘤.
作者:孙付春;李霞;侯钦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笔者用自拟清消补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06例均为1991~1998年的门诊病例,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其中,男76例,女30例;年龄小4岁,大69岁;病程短半年,长12年;伴胆囊炎者83例,伴早期肝硬化者17例.
作者:刘玉材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医务人员在给患者导尿时,都喜欢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因为这种导尿管,大的优点是固定性强,不易滑脱,避免重复插管引起感染.所以,在临床上很受欢迎.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双腔气囊导尿管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引起意外会给患者造成痛苦.
作者:赵莉;马艳春;宫志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医务人员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医学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素质对专业人员来说首先是要有较强临床能力,一般是指医生必须具备与其专业能力相适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总和.由于我国医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教育时间短,不可能学好众多的临床技能,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培训)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就显得相当重要.笔者就医学院校的基本教育与毕业后医学教育中临床能力(尤其是专业技能和态度)培养过程中几个问题发表浅见.
作者:董必勇 刊期: 200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低剂量短程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近期疗效.方法: 80例P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洛赛克20mg/d,甲硝唑0.2g和阿莫西林0.5g,均为每日3次口服;对照组40例用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口服,甲硝唑和阿莫西林同治疗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愈合率为95%,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80%和87.5%(P<0.05);且复发率治疗组2.56%,显著低于对照组11.76%(P<0.01).结论:说明含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具有近期疗效好,且复发率低的特点.
作者:胡庭珍;李树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是一项新兴的技术,利用超声波能量,有小切口,对组织及邻近组织损伤小,安全可靠,治疗方便,患者痛苦小的特点.我科通过开展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已达到满意治疗效果,现就手术特点及护理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孙春蕾 刊期: 200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