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赵峰;刘志成;张涛;陶祖莱

关键词:组合式外固定器, 治疗股骨干骨折, 力学环境, 骨折治疗, 整复, 愈合, 位置, 生物, 畸形, 复位
摘要:骨折治疗的关键是牢稳的固定,固定的目的不仅是保证复位后各断骨间已整复的位置能得以继续维持以避免畸形,而且应提供一个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相关文献
  • BSA和胶原的竞争性吸附与细胞粘附

    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是贴壁依赖型细胞生长的前提,细胞只有在表面以一定的粘附力发生粘附并铺展后,细胞才能生长.当细胞与表面的粘附力较强时,有利于细胞生长,而当粘附力较弱时,则有利于细胞分化.现在普遍认为细胞粘附过程由细胞表面的受体对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所调节.

    作者:应佩青;王战会;靳刚;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用新激光衍射法研究钙离子及离子载体A23187对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晌

    本文用新激光衍射法研究了钙离子、钙离子载体A23187对红细胞流变特性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钙离子、钙离子载体A23187及不同孵育时间的离子载体A23187处理红细胞后,用新激光衍射法分别测量了各样品的取向指数和小变形指数.

    作者:喀蔚波;王淳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应力、动脉重建和生物力学特性

    血管重建(vascular remodeling)是指机体在生长发育、衰老和疾病等过程中,血管为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等是以动脉内皮细胞完整性破坏、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都发生血管重建.研究高血压和低血压状态下血管重建的规律,探讨血管的应力-生长关系, 对于了解正常血液循环生物力学机理,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提供诊断、治疗的基本原理都将有重要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作者:姜宗来;杨向群;冀凯宏;蔡国君;刘波;章建梁;纪荣明;陈尔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髌股关节软骨固-液二相性特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髌股关节软骨为覆盖在髌股关节表面的一层光亮结缔组织,是一种由固相和液相组成的二相性材料.髌股关节软骨疾病是骨科和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病,异常机械应力是造成髌股关节软骨损伤的直接原因.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机械应力作用下髌股关节软骨内的应力及变形进行了数值计算及实验分析.但是,在前述的数值计算中,为简化计算,一般将关节软骨作为线弹性固体处理.

    作者:吴建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机械刺激对成骨细胞粘附、铺展、粘弹性的影响

    在体成骨细胞受到剪切、拉伸、静压等应力应变的复杂作用,在体外动力模型上单独考察拉伸应变对成骨细胞生物行为的影响,对认识力学因素与骨重建的关系十分重要.

    作者:王红兵;黄岂平;王远亮;卢晓;秦建;蔡绍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流体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和机能的研究.不仅因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异常与心脑血管病、肿瘤、免疫性疾病、出血、辐射、移植排斥反应等等重要疾病发病和防治有关,而且和组织工程、人工器官等的开发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该领域一开始就吸引着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兴趣和关注,该领域的炽热状态可能会维持到下世纪中叶.

    作者:陈槐卿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尿病大鼠腹主动脉零应力状态

    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分别诱导SD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建立伴有(SHRDM)和不伴有(SDDM)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以SHR大鼠为高血压对照,以SD大鼠为正常的对照组,每组再分为1、4、8、16、24周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动物.利用生物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腹主动脉零应力状态进行研究.

    作者:张传森;姜宗来;陈尔瑜;徐瑞生;陆柳;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剪切力对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膜电流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血管内皮细胞衬覆于心血管内腔面,它形成了血液与组织之间的通透屏障,其功能的异常还与动脉硬化、高血压、血栓形成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直接关系.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始终受到血管中血液的流体力学作用,力学作用是如何作用于细胞并引起细胞内部的生化反应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也是揭示疾病病因的重要一步.

    作者:曾衍钧;廖东华;宋晓燕;常小飞;胡金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流式细胞术分析交变应力作用对植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影响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烟草细胞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细胞周期的变化.用特制的强声波发生装置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调的交变应力场,研究不同频率和强度的交变应力作用后烟草细胞周期的变化.

    作者:李涛;侯月霞;蔡国友;沈子威;席葆树;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卵巢切除术对山羊骨骼生物力学的影响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病,绝经后的骨丢失与松质骨结构破坏有关,从而导致骨的力学强度降低,易发骨折,目前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病因尚十分不清楚.我们采用山羊去势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在术后不同阶段,测定双光子骨密度、观察骨的微观结构并测定各种骨的力学参数.

    作者:李良;陈槐卿;何成明;陈孟诗;吴文超;郑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非线形脉搏波在粥样硬化动脉内传播的计算机数值模拟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于大动脉和冠状动脉中的疾病,作为一种主要的心血管疾病,是现在大多数国家中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与动脉中血液的流体力学因素密切相关,而且它选择性地发生: 病变通常在血管分岔口和急剧拐弯处发生造成狭窄并产生沉积斑.这提示对分叉和弯曲动脉处的计算模拟工作是研究的关键.

    作者:王家权;胡利民;伍时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锁骨瓣切除对锁骨扭转性能力学性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锁骨半片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锁骨左右配对14根标本,测试完整锁骨的扭转刚度:然后随机配对分为两组:一组在靠近锁骨内侧端切取长为85cm的半片骨瓣;另一组在靠近锁骨的内侧端切取长为4.5cm的半片骨瓣.测试切取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和强度.结果完整锁骨左右两侧的扭转刚度无显著性差异 (P>0.O5)切取半片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显著下降(p

    作者:许本柯;朱青安;舒先涛;钟世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弯曲动脉中非线性脉动流的计算机模拟

    非线性脉搏波在主动脉弓及任意弯曲动脉内传播的问题是生物流体力学中尚未很好地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作为研究非线性脉搏波在弯曲动脉血管内传播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对主动脉弓内的非线性脉动流进行了计算机模拟.

    作者:伍时桂;乔爱科;郝瑞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恒弯曲树枝力随时间变化的测量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弹性元件,使其弯曲同一变形的力是不变的,去掉作用力后,弹性元件可以恢复原来的形状.

    作者:钱民全;彭荣蕤;赵笃凤;钱大兴;肖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线性变剪切流槽测定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

    本文介绍了一种平行板式线性变剪切流槽,其剪应力的大小沿流槽长度方向线性变化.这是基于两平行板间的Hele-Shaw 流理论.流槽厚度远小于流槽长度,而且是小雷诺数二维不可压缩流动,计算得出,从流槽入口到出口,流体剪应力呈线性递减.这样就实现了在一种流动腔中有不同的剪切力作用在细胞上,而不用改变流槽厚度和流量,大大提高实验效率.

    作者:李涛;胡江;王翠茹;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Ⅱd区屈趾肌腱损伤早期修复的形态学和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为探索Ⅱd区不同伤情下肌腱的合理修复方法,进行动物实验,以提供对临床有用的参考依据.材料和方法选用正常白色来亨鸡24只,每组12只,24趾.A组,单纯切割伤组,左侧修复双腱,右侧切除浅腱修复深腱;B组,严重挫伤组,修复同前.

    作者:谢仁国;汤锦波;顾宇彤;徐燕;于晓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交变应力对植物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作用的研究

    交变应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使得植株生长茂盛,根系发达.本研究采用圆二色光谱(C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等生物物理技术研究了交变应力对植物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而揭示交变应力对植株生长影响的机理.

    作者:席葆树;蔡国友;沈子威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一种适宜于口腔、骨等结构应力分析的有限元辅助建模及结果分析软件的开发和应用

    通用的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的前后处理功能对于结构形状规则,材料种类少的研究对象已非常适用,但对于直接应用于牙齿、关节等具有较复杂结构的研究对象来说,却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和一定的难度.目前处理这类问题,或者是简化模型以减低工作量(但往往会导致单元类型、形状、和节点数的不合理,降低计算精度);或者是手工仔细建模(但工作量极大,效率低、出错率高,导致研究成本和周期的大幅增加);或者是采用一些软件的自动剖分网格功能,但目前尚不成熟.

    作者:蒋文涛;蒲放;樊瑜波;陈君楷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用定量CT测定股骨颈的结构强度

    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颈和股骨粗隆部位的断裂.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严重性已经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虽然大多数研究认为,髋部骨折是骨密度下降,即骨质疏松的结果,但是髋部骨结构的几何参数,如截面积,截面惯性矩,骨质量的分布等等,也是决定骨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目的是利用模拟侧位跌倒时股骨近端受力模型,研究利用定量CT获得的股骨颈部位截面的骨密度、骨几何及其综合参数和股骨近端的断裂强度和吸收能之间的统计相关性,以提出一个预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综合参数.

    作者:冯祖德;Jae Rho;Israel Ziv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反复牵张屈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评价

    目的本实验使用反复牵张测定法对临床常用的三种屈肌腱缝合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比较,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取24只猪后足作为实验对象并分为三组,于Ⅱ区切断第二趾深屈肌腱后分别的行改良Kessler法、Silfverskiold法及Tang法缝合,使用Instron反复牵张屈肌腱10次,反复牵张速度为25mm/分,频率6次/分,记录第1、第10次牵张功耗,并计算第10次相对于第1次牵张的功耗衰减率,第11次牵拉肌腱直至断裂,记录大功耗及断裂抗张强度.

    作者:顾宇彤;汤锦波;曹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医用生物力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