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森;姜宗来;陈尔瑜;徐瑞生;陆柳;刘波
目的探讨成人创伤性桡骨头脱位的损伤机理.方法对13具成人上肢标本进行了桡骨头脱位的动态模拟冲击试验和扭转试验.观察桡骨头脱位的发生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结果冲击试验(7具)显示:在轻度屈肘、前臂旋前位,摆锤冲击腕掌尺侧部位,可导致挠骨头前半脱位;当前臂轻度旋前或中立位时,则发生桡骨头后外侧半脱位或后半脱位.
作者:沈铁城;苏虹;徐晓峰;孙保苍;胡白香;周志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研究了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天津产接骨板、张家港产接骨板抗扭转拔钉和抗冲击性能.选用拱形交叉固定接骨板、天津产和张家港产接骨板各6块,将接骨板固定在内径为25mm、外径为32mm、长300mm的硬质塑料管上,中间横断,模拟长骨横折,在计算机自动控制K-50型扭转试验机上进行实验,将试样装夹到扭转试验机的夹头内,将试样原始尺寸输入计算机,驱动机器以15°/mim的实验速度对试样施加扭矩,观察试样拔钉情况,计算机自动记录试样拔钉时的扭矩与扭转角度.
作者:马洪顺;刘恩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在研究血管的异种移植时,解决血管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异种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异种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原与受体血液中的抗体发生急性反应.所以完全去掉供体血管内皮细胞显得相当重要.
作者:叶志义;蔡绍皙;卢晓;王远亮;黄岂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生长期大鼠采用跳跃训练的方法,来模拟大强度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并对不同运动量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大强度运动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骨形态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为青少年运动训练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危小焰;魏文仪;杨国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分别诱导SD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建立伴有(SHRDM)和不伴有(SDDM)高血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以SHR大鼠为高血压对照,以SD大鼠为正常的对照组,每组再分为1、4、8、16、24周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动物.利用生物显微镜和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腹主动脉零应力状态进行研究.
作者:张传森;姜宗来;陈尔瑜;徐瑞生;陆柳;刘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以食管缺乏蠕动和吞咽时食管下括约肌(LES)松弛不良为特征.我们对确诊的贲门失弛缓症28例(男17例,女11例),率先在国内开展肉毒杆菌毒素(BT)局部注射法治疗,在治疗前后,按症状记分法分为轻、中、重度.按定浓度定量定时法作吞钡检查.并进行食管测压,在每次测压中对LES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其动力学的特征及评估疗效.结果如下:
作者:朱梁;张忠兵;姜宗来;沈建伟;施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骨的形态是骨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骨能够按着力学环境需要调整其质量和结构.目前,骨再造理论大体可分成两类,一是位置特定理论(Site-specific theroy),二是自优化理论(Self-optimization theroy).位置特定理论和自优化理论模型都是在骨优化过程中骨内的每一点适应其力学环境,而不是骨整体结构的优化适应.
作者:朱兴华;张春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随着工业、交通业的迅速发展,四肢长管骨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传统的加压钢板内固定由于常伴有应力遮挡和各种骨折病的发生其临床应用近年来有减少的趋势;相反,随着骨折生物学固定原则的提出,交锁髓内针内固定已经成为四肢长管骨骨折治疗的首选.目前临床使用的交锁髓内针锁钉时大部分需要X线影像增强装置,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尽管部分产品配有瞄准器,但是远端锁钉困难时有发生.
作者:林斌;陈建庭;赵卫东;金大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本文研究了当血管内皮细胞HUVEC被内毒素LPS直接激活损伤时,血管内皮细胞HUVEC生物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运用微管吸吮系统(micropipette aspiration system)、激光共聚焦(confocal)技术、应用标准固体粘弹性模型研究内毒素LPS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HUVEC后,HUVEC的弹性模量K1、K2和粘性系数μ的变化.结果实验中发现增加内毒素的浓度可使内皮细胞的弹性模量K1、K2降低, 内毒素的浓度从0.3125变到10(μg/mL) K1下降显著下降了42.4%, K2下降了14%;内皮细胞的粘性系数μ却随内毒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了一倍.
作者:王翔;吴泽志;蔡绍皙;王晓军;罗向东;杨宗城;黎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简称RK(Radial Keratotomy)手术, 是通过对人眼角膜进行放射状的切开,角膜在眼内压的作用下,其形状发生改变,从而来恢复视力的一种常用的近视的矫正方法.由于这种手术能使人运动自如,并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而且手术简单, 疗效显著,因此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而成为常用的近视治疗手段.但是其手术后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变形情况一直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本课题便以此为研究核心.
作者:王家权;蒋和洋;曾衍钧;伍时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应用ANSYS 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颈动脉狭窄中的非线性的血液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该研究中假定颈动脉是刚性轴对称的狭窄管,血液是粘性不可压缩的牛顿流体.
作者:伍时桂;胡利民;王家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是贴壁依赖型细胞生长的前提,细胞只有在表面以一定的粘附力发生粘附并铺展后,细胞才能生长.当细胞与表面的粘附力较强时,有利于细胞生长,而当粘附力较弱时,则有利于细胞分化.现在普遍认为细胞粘附过程由细胞表面的受体对细胞外基质(ECM)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所调节.
作者:应佩青;王战会;靳刚;陶祖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红细胞脆性的增加会导致细胞的溶血,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有研究指出随着红细胞的老化,其膜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红细胞脆性增加,使之易溶血.Kuypers等用不饱和卵磷脂置换正常人红细胞中的卵磷脂,但不改变其含量,结果发现,随着膜中卵磷脂不饱和度的增加,红细胞稳定性下降,渗透脆性增加.
作者:孙大公;李玉梅;喀蔚波;文宗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松质骨是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易发部位,如腰椎骨,股骨近端和桡骨远端骨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松质骨分别承担了该部位的50~ 75%的载荷.因此发展灵敏度高,能够快速,精确表征松质骨的成分、微观构造、性质和微损伤及其变化的在体估值(in vivo assessment)方法,从而及早诊断和防止发生各类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从1990年代以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者:冯祖德;陈菲;Jae Rho;Israel Ziv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内皮细胞细胞外基质(ECM, extracellular matrix)是指位于内皮下层,其主要成分有纤维连接蛋白(Fn,Fibronetin),层粘连蛋白(Ln,laminin),IV型胶原(colIViv,collagen type IV)和玻璃体粘连蛋白(Vn,Vitronectin).它们不仅对于内皮细胞的接触、迁移、增生、分化以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介导内皮细胞粘附和传递力学信号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李玉泉;姜宗来;张炎;丛兴忠;张传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和比较4种肌腱缝合方法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新鲜成年猪后足20只,随机分成4组,解剖暴露中间二趾深屈肌腱后,第1组行改良 Kessler法缝合,第2组行真皮嵌入法缝合,第3组行Becker法缝合,第4组行Tang法缝合.
作者:谢仁国;汤锦波;徐燕;于晓巍;王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镍钛聚髌器这一髌骨骨折内固定器的设计合理性及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促进骨折愈合的生物力学基础.方法利用ANSYS软件对聚髌器进行分析,建模后进行网格划分,有限元单元采用20节点、八面体的三维砖块单元,六个定义自由度,共划分了10483个单元,节点数为:17959.利用电测技术,得到镍钛聚髌器的载荷-应变关系曲线,并计算出镍钛聚髌器记忆加压聚合固定力值.
作者:许硕贵;张春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锁骨半片骨瓣截取后的生物力学变化.方法选取经防腐固定的成人锁骨左右配对14根标本,测试完整锁骨的扭转刚度:然后随机配对分为两组:一组在靠近锁骨内侧端切取长为85cm的半片骨瓣;另一组在靠近锁骨的内侧端切取长为4.5cm的半片骨瓣.测试切取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和强度.结果完整锁骨左右两侧的扭转刚度无显著性差异 (P>0.O5)切取半片骨瓣后锁骨的扭转刚度显著下降(p
作者:许本柯;朱青安;舒先涛;钟世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性粒细胞在循环血液中随血液绕行全身,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细胞在不断变化的血流切应力下感受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因此,流体切应力环境是中性粒细胞的重要功能环境,但以往的研究很少涉及力学作用对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作者:田卫;陈槐卿;韩君;陈锐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对水的跨血管壁流动与大分子的跨血管壁对流-扩散传质提出一个统一的三维非定常模型,研究了内皮细胞在转换过程中形成漏的缝隙后的大分子跨壁传质、其浓度随时间的增长、内皮细胞截面形状对浓度分布的影响及生理参数对浓度分布的影响.
作者:黄浩;温功碧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