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及临床疗效

孙云安;杨荣刚;许同宪;刘川;康朝辉

关键词:肺肿瘤, 支气管动脉, 微泵泵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肺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1],肿瘤内血供丰富,生长转移快,大多数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机会。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以较高的有效率成为目前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2]。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用微泵泵入的方法将化疗药匀速注入支气管动脉,药物作用时间长,较传统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耐受性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监测可以预测肺癌治疗的敏感性及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清 VEGF 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双心医学”对冠心病伴抑郁和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认为冠心病与抑郁和焦虑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本研究使用双心医学的干预手段治疗冠心病患者,通过研究双心医学对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双心医学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的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牛素贞;秦连菊;段和春;边亚;寇立巧;王丽娜;孙耀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127例,随机被分为两组,常规治疗患者63例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加用左卡尼汀患者64例为观察组,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病症改善情况、临床指标改变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 B 型钠尿肽均明显减小。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6分钟步行距离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 B 型钠尿肽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胸闷病症消失率、气短病症消失率、乏力病症消失率、水肿病症消失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症,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临床疗效显著,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彭军;李宇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第一届《系统评价/Meta分析》讲习班2014年8月14~17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15-02-039(国)】

    本讲习班所有授课老师均为系统评价/Meta 分析领域的专家,发表过多篇高影响因子的Meta 分析文章;授课内容涉及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等不同类型的Meta 分析的全过程操作演示。通过此次学习班,使学员能够规范Meta 分析报告,理解国际上提出的观察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 分析规则。理解严格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文献检索策略,如何保证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能够选择恰当的评价工具对不同类型的纳入研究质量进行评价。能够熟练掌握、应用Meta 分析相关的软件; Endnote 软件,RevMan 软件。应用Stata 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分析,亚组分析,Meta 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识别和减少证据合并过程中的偏倚等。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血液微小核糖核酸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新生物学标志

    2型糖尿病是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目前2型糖尿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多种基因叠加效应导致疾病,因此研究者们致力于从基因的角度探索疾病的发病机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是一类小分子 RNA,它能够特异地作用于基因3非编码区,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发挥生物学功能,因此也成为近几年科学研究的热点。临床中常选用血液作为检查标本,方便取材,易被患者接受。近阶段有文献报道可从2型糖尿病人群血液中检测出异常表达的 microRNA,推测其可应用临床作为2型糖尿病的新生物学标志物。我们就近血液中 microRNA 与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彤彤;乔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3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的临床特点,提高对 EAA 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例 EAA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讨论 EAA 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结果3例患者中1例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其余2例为较隐匿的间接接触史。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发热和喘憋,其中1例为急性起病,其余2例为慢性起病。肺部高分辨 CT 主要表现为索条影、弥漫性斑片状或磨玻璃样影等。其中1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CD4/CD8为4.13,其余2例分别为0.72和0.84。3例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 EAA 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自然病史差异性很大,起病缓急不一。当临床表现不典型,暴露因素不明确时需临床医师高度的识别能力。

    作者:吴艳军;张淑红;徐秋芬;王浩彦;姚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缺铁性贫血患者骨形成蛋白6和骨形成蛋白4的血清表达特点及其与铁调素的关系

    铁调素(Hepcidin)在缺铁性贫血(IDA)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国外对此研究日益增多。而近年发现骨形成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BMP)在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ACD)的发生发展中也有作用,并与 Hepcidin 等有关。但 BMP 在 IDA 中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本研究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41例 IDA 患者血清BMP6和 BMP4,探讨 BMP6和 BMP4在 IDA 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他们与 Hepcidin 的关系,以及在IDA 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作者:潘湘涛;史玉娟;王金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肾脏受损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主要表现为入球小动脉硬化及肾小管损伤,后者又可促进血压进一步增高,造成恶性循环[2-3]。然而近年的研究提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高血压肾病起病隐匿,不易早期发现,因此早期诊断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 TGF-β1以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香锟;侯超;王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或许我们不应饿着肚子测血脂

    1“空腹”的意义?患者测胆固醇前是否需要空腹?关于这个问题,新的一项统计研究显示是否空腹并不影响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诊断效力。Bethany Doran 博士的研究团队分析了美国国民健康与营养检查Ⅲ(NHANES Ⅲ)的数据,发现无论是否空腹,两者的 LDL-C 水平升高都与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病死率升高相关,且两者预测病死率的结果相似。另一位研究者Sripal Bangalore 博士表示,“根据指南,我们要求患者测血脂前保持空腹。这可能给双方带来不便,比如要求患者回家空腹后择期检测,一些患者没时间再来就诊,我们因此延误诊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结核杆菌 H37Ra 对肺的Ⅱ型上皮细胞B7-H2表达的调控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 H37Ra 对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的配体 B7-H2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肺泡Ⅱ型细胞 A549并且从人外周血中分离 B 淋巴细胞,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分析 hGL50和 B7-H2在两种细胞中不同的表达。A549细胞分别用结核杆菌 H37Ra,脂多糖(LPS)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4、8、12小时,用 RT-PCR 方法分析 B7-H2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方法分析 B7-H2分子在 A549细胞表面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方法分析 H37Ra、干扰素γ(IFN-γ)和 IL-4诱导4小时和24小时后 A549细胞 B7-H2和 CD40分子表达情况。结果B7-H2 mRNA 在 A549细胞表达,hGL50 mRNA 在 B 细胞高表达。与 LPS、IL-4相比,结核杆菌 H37Ra 可以诱导A549细胞高表达 B7-H2。免疫荧光染色可以看到 A549细胞高表达 B7-H2分子。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与 IFN-γ和IL-4相比,结核杆菌 H37Ra 可以显著诱导 A549细胞表面表达 B7-H2分子。结论 ICOS 配体 B7-H2表达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 A549,结核杆菌 H37Ra 诱导可从 mRNA 和蛋白水平显著提高 B7-H2的表达。

    作者:仝宇红;郑颖;钱雪松;王欣;张金梁;刘冰慧;邢江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 样受体4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与狼疮性肾炎血脂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与狼疮性肾炎(LN)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正常健康人、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无肾脏损害和35例LN 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HMGB1 mRNA、TLR-4 mRNA、血清 HMGB1蛋白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VCAM-1表达。结果 LN 组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 SLE 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1);LN 组患者血清中 HMGB1表达量(9.86±1.54)g/L 高于正常对照组(7.85±0.75)g/L 和 SLE 组(7.46±1.53)g/L;HMGB1 mRNA 和 TLR4 mRNA 表达亦升高(P <0.01),SLE 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SLE 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LN 组单核细胞中 CD14+/VCAM-1表达明显增强;在 LN 组患者外周血中 HMGB1表达与 TLR4、血脂(TG、LDL-C)呈正相关(r =0.915、0.536、0.448,P <0.05或<0.01)。结论在 LN 发病过程中晚期炎症介质 HMGB1可能通过与 TLR4结合,促进单核细胞表面 VCAM-1表达,从而引起血脂异常,参与 AS 的形成。

    作者:李宏博;张景坤;吴超;王冀;张玉军;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九项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下呼吸道非细菌感染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九项呼吸道病原联合检测在诊断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非细菌病原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了解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应用九项呼吸道联合检测试剂(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389例血清标本的九项病原体 IgM 抗体,包括嗜肺军团菌、肺炎支原体、Q 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2和3型。结果总感染率为42.6%(592/1389),其中以肺炎支原体为多见,其次为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率达14.5%(201/1389),以支原体感染与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多。但1岁以下组阳性率较低。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九项呼吸道病原体联合检测是检测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一种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且操作简便的方法,适合1岁以上小儿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红仙;郑成中;尹小梅;李俊梅;张小梅;马淑凤;龚明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前降支不同程度狭窄患者心功能的评价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能够产生左心室立体模型,并将左心室划分成多个容积节段,进而绘制出各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VTC),用于左心室局部容积变化和收缩功能的评价[1]。本研究旨在应用RT-3DE 评价左前降支(LAD)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左心室整体和节段心功能。

    作者:高亚坤;张玉辉;刘颖;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CT、MRI 诊断

    隐匿性脑血管畸形是指脑血管造影不显示的先天性脑血管病变,比较少见,诊断较为困难,是颅内出血原因之一。随着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应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的检出率明显提高。本研究对41例确诊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隐匿性脑血管畸形 CT、MRI 表现特征。

    作者:韩壮;王秀忠;田云霞;唐蕊;郭剑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细胞周期蛋白 G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 G2(cyclin G2,CCNG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57例结直肠癌组织及距其癌组织边缘2 cm 以上的镜下未见癌浸润的正常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CCNG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结直肠组织明显降低,分别为38.6%(22/57)、91.3%(31/33)(P <0.05)。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CCNG2的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相对量较正常结直肠组织的表达相对量明显降低(P <0.05)。CCNG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 T 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有关(P <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 CCNG2蛋白表达明显减低,且与结直肠癌 T 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有关。

    作者:孙国贵;刘青;程云杰;胡万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骨髓培养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诊疗中的价值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 PSM)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疾病[1],多发生在东南亚以及中国的南方,湿度大多被认为是 PSM 好发于上述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2]。该病多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艾滋病患者。近年来,随着艾滋病发病率的上升,PSM 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成为我国南方艾滋病合并的主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由于该菌可以穿过血管壁成播散性感染,临床表现复杂。临床中主要依靠在血液或者骨髓培养等找到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M)而确诊。在艾滋病合并 PSM 中,对于这两种培养方法的阳性率和诊断价值的比较,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对57例治疗前后均做血液、骨髓培养的艾滋病合并PSM 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莫让辉;李论;陆鹏;周洁珍;梁文德;江洁玲;黄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东方国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肿瘤相关性的 meta 分析

    目的:采用 meta 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东方国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直肠肿瘤(包括增生性息肉、腺瘤、肠癌)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8篇文献用 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选择 OR 值及95% CI 作为 meta 分析指标。并做出倒漏斗图,对各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和效应值合并计算。结果纳入总样本量为5385例,其中 Hp 阳性组为3396例,Hp 阴性组为1989例;通过 meta 分析合并认为结果存在异质性(I 2=83%,P <0.10)。因存在异质性,对肿瘤的类型(增生性息肉、腺瘤、肠癌)、不同的 Hp 检测方法进行亚组分析。①Hp 感染不增加患增生性息肉、结直肠非进展性腺瘤、肠癌的风险(OR =0.73,95% CI =0.45~1.17;OR =1.35,95% CI =0.98~1.86;OR =1.09,95% CI =0.71~1.68),而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及进展性腺瘤的风险(OR =1.81,95% CI =1.31~2.49;OR =2.02,95% CI =1.38~2.96);②采用血清学抗体检测出的Hp 感染可增加患结直肠肿瘤的风险(OR =1.49,95% CI =1.00~2.22);③采用非血清学抗体检测出的 Hp 感染无明显增加患肿瘤的风险(OR =1.35,95% CI =0.89~2.07)。结论 Hp 感染可能增加了结直肠腺瘤及进展性腺瘤的发生风险,但无明显增加患肠癌的风险。

    作者:许松欣;丁岩冰;陈姚生;邓彬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在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确诊的 VCI 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 MMSE 评分和 ADL 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 MMSE 评分为(21.36±2.98)分 vs (18.43±3.23)分,ADL评分为(28.62±11.05)分 vs (36.24±1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4.372、3.170,均 P <0.01)。观察组治疗前后 MMSE 评分为(17.38±3.09)分 vs (21.36±2.98)分,ADL 评分为(45.21±11.62)分 vs (28.62±11.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080、6.784,均 P <0.01);对照组治疗前后 MMSE 评分为(16.25±3.35)分 vs (18.43±3.23)分,ADL 评分为(44.08±10.26)分 vs (36.24±11.2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072、3.378,均 P <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纯使用尼莫地平和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治疗均可以显著的改善 VCI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但是后者的改善效果要好于前者,两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李春祥;覃华宏;冯小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吉兰巴雷综合征源空肠弯曲菌致急性周围神经病Hartley 豚鼠模型初步建立

    目的:初步建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in-Barre syndrome,GBS)源空肠弯曲菌感染致急性周围神经病Hartley 豚鼠模型。方法以 GBS 患者分离的空肠弯曲菌经微需氧培养后制备菌悬液灌喂豚鼠。自灌喂当日起每日观察豚鼠的临床症状并分别对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及灌胃后2周、3周、4周、5周的豚鼠进行取材,取脊神经根、坐骨神经及臂丛神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 染色)、锇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神经病理观察。结果空肠弯曲菌自然感染豚鼠后,豚鼠于5周内出现活动减少,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症状;分别于2周、3周、4周出现神经病理改变,表现为 HE 染色可见神经纤维结构多样,轴索肿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鼠抗人神经细丝蛋白单克隆抗体示神经丝粗细不等,节段性萎缩;兔抗人髓磷脂碱性蛋白:髓鞘厚度均一,未见脱髓鞘样改变。锇酸染色:可见神经皱缩、髓鞘塌陷。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源空肠弯曲菌口服灌喂感染 Hartley 豚鼠可导致急性周围神经病;Hartley 豚鼠可以作为GBS 的研究模型动物。

    作者:李世平;杨静;徐飞;杜风萍;李震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相关性

    低出生体质量儿在成年后患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增加[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因此,我们测定了妊娠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体质量儿脐血与母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水平,同时测定 IGF-1受体(IGF-1R)在两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与胎儿生长受限是否存在相关性。

    作者:张靖霄;段丽红;宋春红;赵霞;孟丽婵;王钊华;李志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前列腺增生指数的设计及其与膀胱出口梗阻程度的相关性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基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 )和膀胱功能改变[1]。目前诊断 BOO 的金标准是尿动力学检查的压力流率实验[2]。但其为有创检查,同时检查费用相对昂贵,限制了其应用。目前学界在研究有效评估 BOO 的无创指标,部分学者提出经腹部超声检查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ntravesical prostatic obstruction,IPP)是评价 BOO 较为可靠的方法[3-4]。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该指标并未剔除个体差异的影响,IPP 与尿动力学检查梗阻指数(AG)值相关性不稳定[4]。为此,本研究拟设计一种前列腺增生指数,消除个体差异的影响,并通过临床实验验证能否替代 IPP,成为更加有效评价 BOO 程度的无创指标。

    作者:王道建;万磊;刘乐斌;李小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