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心医学”对冠心病伴抑郁和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影响

牛素贞;秦连菊;段和春;边亚;寇立巧;王丽娜;孙耀东

关键词:冠心病, 心率, 心脏功能试验, 双心医学
摘要: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认为冠心病与抑郁和焦虑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本研究使用双心医学的干预手段治疗冠心病患者,通过研究双心医学对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双心医学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的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提供理论参考。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脑动脉狭窄与血尿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也在飙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发病率的80%,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基础。通过回顾2012年我科收治的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脑动脉狭窄与血尿酸(UA)及血脂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为脑卒中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新思路。

    作者:高瑞利;左平祥;李静;张国华;刘立新;陈立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歧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在幽门螺杆菌清除中的应用

    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H.pylori,Hp)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胃息肉等疾病与 Hp 感染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根除 Hp 的一线治疗方法是三联疗法,二线治疗方法是四联疗法。据统计表明,由于大量应用抗生素及由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增加以及 Hp 的耐药菌株不断出现,Hp的根除率逐年降低[1]。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不断调整治疗方案,试图提高 Hp 根除率,减少根除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已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能提高 Hp 的根除率,减少根除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2],可成为抗生素及抗酸治疗的补充,尤其在减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作者:段志英;范红云;朱秀芳;王竞;牛巍巍;储建坤;霍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吉兰巴雷综合征源空肠弯曲菌致急性周围神经病Hartley 豚鼠模型初步建立

    目的:初步建立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in-Barre syndrome,GBS)源空肠弯曲菌感染致急性周围神经病Hartley 豚鼠模型。方法以 GBS 患者分离的空肠弯曲菌经微需氧培养后制备菌悬液灌喂豚鼠。自灌喂当日起每日观察豚鼠的临床症状并分别对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及灌胃后2周、3周、4周、5周的豚鼠进行取材,取脊神经根、坐骨神经及臂丛神经,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 染色)、锇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进行神经病理观察。结果空肠弯曲菌自然感染豚鼠后,豚鼠于5周内出现活动减少,食欲减退,体质量减轻症状;分别于2周、3周、4周出现神经病理改变,表现为 HE 染色可见神经纤维结构多样,轴索肿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鼠抗人神经细丝蛋白单克隆抗体示神经丝粗细不等,节段性萎缩;兔抗人髓磷脂碱性蛋白:髓鞘厚度均一,未见脱髓鞘样改变。锇酸染色:可见神经皱缩、髓鞘塌陷。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源空肠弯曲菌口服灌喂感染 Hartley 豚鼠可导致急性周围神经病;Hartley 豚鼠可以作为GBS 的研究模型动物。

    作者:李世平;杨静;徐飞;杜风萍;李震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肾损伤相关性的 meta 分析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与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wanfangdata 电子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检索时间截至2013年12月,收集 OSAHS 与肾损伤相关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由2位评价员独立进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并交叉核对后,采用 RevMan 5.2软件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包括659例研究对象。Meta 分析结果显示,轻、中、重度 OSAHS 患者血清胱抑素 C、尿 N-乙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 OSAHS 患者血清肌酐、尿γ-谷氨酰转移酶均高于对照组;重度 OSAHS 患者血清尿素氮(BUN)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OSAHS 与肾损伤相关。

    作者:郭春燕;王忠弢;刘维英;余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H 型高血压临床分析

    人体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10μmol/L 称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伴 Hcy 水平升高被定义为 H 型高血压[1]。大量研究显示,H 型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我们旨在研究 H 型高血压的特点,了解药物治疗及心脑血管发病情况,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胡咏梅;付秋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影响及临床疗效

    肺癌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首位[1],肿瘤内血供丰富,生长转移快,大多数发现时已属中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机会。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以较高的有效率成为目前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2]。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用微泵泵入的方法将化疗药匀速注入支气管动脉,药物作用时间长,较传统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耐受性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动态监测可以预测肺癌治疗的敏感性及预后[3]。本研究旨在探讨改良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血清 VEGF 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孙云安;杨荣刚;许同宪;刘川;康朝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H 值对两种方法检测胃内容物潜血影响评价

    胃内容物潜血试验是一种常见检验方法,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各种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过去常用的潜血检测方法是化学法[1],但化学法在检测过程中所受影响因素较多。随着免疫学的进步,出现了针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法(单抗法)[2],单抗法检测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针对红细胞及其内容物血红蛋白特有抗原,但它也具有局限性,胃内容物中的强酸会破坏血红蛋白而使其失去反应原性,所以检测胃内容物潜血可能会有假阴性现象存在[3],而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双联胶体金法(双联法)的出现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4]。为了进一步验证在进行胃内容物潜血检验时,双联法较单抗法是否能降低 pH 值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本研究以临床内镜检查存在上消化道出血为标准,选取临床确诊胃内容物潜血阳性标本,观察了 pH 值对两种方法检测胃内容物潜血的影响,报道如下。

    作者:张松;常利;孙桂兰;吴淑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雷帕霉素对 K562细胞溶酶体的影响

    雷帕霉素(RAPA)是一种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侵袭、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RAPA 常应用于肝移植[1]、肾移植、骨髓移植后。其主要作用机制是与免疫亲和蛋白(FKBP12)结合形成 RAPA-FKBP12复合物,作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雷帕霉素靶点(mTOR),从而阻断其下游分子而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合成而达到免疫抑制和抗肿瘤作用。溶酶体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其中酸性磷酸酶是溶酶体的标志酶,参与细胞的凋亡和坏死。通过对经不同浓度雷帕霉素处理的 K562细胞进行酸性磷酸酶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雷帕霉素对 K562细胞溶酶体的影响,从酶组织化学方面探讨雷帕霉素对 K562细胞代谢、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小艳;肖红;薛平;罗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排便困难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索急性脑梗死并发排便困难的危险因素。方法36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有无排便困难分为2组,比较组间性别、年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卧床时间、汉密尔顿评分的差异。分别依年龄是否≥60岁、NIHSS 评分是否≥3分、卧床时间是否>7天、汉密尔顿评分是否>20分分组,比较两组间在有无排便困难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年龄、NIHSS 评分、卧床时间、汉密尔顿评分与排便困难的相关性。结果无排便困难组的年龄、NIHSS 评分、卧床时间、汉密尔顿评分均显著小于有排便困难组(P <0.05)。年龄≥60岁、NIHSS评分≥3分、卧床时间>7天、汉密尔顿评分>20分的组中有排便困难者均显著增多(P <0.05)。Spearman 秩和检验显示年龄、NIHSS 评分、卧床时间、汉密尔顿评分均与排便困难呈显著正相关(均 P <0.05)。结论高龄、严重偏瘫、长期卧床、抑郁可能是脑梗死患者并发排便困难的危险因素。

    作者:郭明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双心医学”对冠心病伴抑郁和焦虑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功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认为冠心病与抑郁和焦虑存在相关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本研究使用双心医学的干预手段治疗冠心病患者,通过研究双心医学对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及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双心医学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的机制,旨在为临床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和焦虑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牛素贞;秦连菊;段和春;边亚;寇立巧;王丽娜;孙耀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甘精胰岛素替换预混胰岛素的临床疗效及长期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替换预混胰岛素方案的临床疗效及长期可行性。方法将43例入组患者的预混胰岛素替换为甘精胰岛素,并调整口服降糖药物(OAD)。分别于治疗的第2、4、8、16周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测量项目包括:血糖、血脂、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医疗费用及观察试验结束后患者继续使用甘精胰岛素的依从性。调查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6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 c 分别下降了1.35 mmol/L、1.91 mmol/L、0.71%,胰岛素剂量减少11.33 U/d,生活质量得到提高,OAD 种类明显增加,医疗费用上涨235.6元/月(均 P <0.05)。研究结束后的第12周随访显示,仅28.2%的患者继续选择甘精胰岛素治疗。结论甘精胰岛素替换预混胰岛素能有效降低血糖并减少低血糖事件发生风险,但医疗费用较高。

    作者:刘洪丽;韩颖;吴英凤;郭红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细胞周期蛋白 G2在结直肠癌中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 G2(cyclin G2,CCNG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57例结直肠癌组织及距其癌组织边缘2 cm 以上的镜下未见癌浸润的正常组织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CCNG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结直肠组织明显降低,分别为38.6%(22/57)、91.3%(31/33)(P <0.05)。Western blot 结果表明,CCNG2的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相对量较正常结直肠组织的表达相对量明显降低(P <0.05)。CCNG2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 T 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有关(P <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 CCNG2蛋白表达明显减低,且与结直肠癌 T 分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肿瘤分化有关。

    作者:孙国贵;刘青;程云杰;胡万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回顾性分析反渗水残余氯超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反渗水残余氯超标的原因以及对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通二院)2005年1月、3月、4月及5月36例 HD 患者血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和血细胞比容(Hct)进行比较,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将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通六院)2010年12月份、2011年1月份、2月份24例 HD 患者 RBC、Hb 和 Hct 进行比较,观察各参数的变化;观察2008年南通二院新水处理机安装后反渗水残余氯测定结果以及增装活性炭罐后残余氯测定结果。结果2005年2~3月,南通二院 HD 患者集体出现 Hb、RBC、Hct 下降,并伴有心悸、胸闷、乏力、透析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Hb 下降速度较快(P<0.01);更换同量的进口椰壳活性炭无效,Hb 继续下降(P <0.05);增加活性炭容量后,病情未再恶化,贫血症状逐步改善,Hb 逐渐上升(P <0.01)。2006年2~3月份同样出现类似情况,更换活性炭后患者贫血症状逐渐缓解;2008年7月,南通二院新购入40床双级水处理系统,安装后采用比色法监测即发现残余氯超标(>0.5 mg/L),增装一个活性炭罐后,残余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0.5 mg/L),投放使用后未出现集体贫血事件的发生。2011年1月南通六院新建血液透析室患者透析1个月后,发现所有患者均出现血常规的变化,血红蛋白下降(P <0.05);透析2个月后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P <0.05),大部分患者有临床症状;增加一个同型号炭罐,1个月后血红蛋白均上升(P <0.01),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HD 患者集体溶血事件易发生在春季,且 Hb 下降速度较快,每月平均可下降20~30 g/L;这些溶血事件与水处理反渗水残余氯超标有关;活性炭对残余氯的吸附能力主要与活性炭数量有关,与其种类关系不大;目前通用的水处理系统中标准配置活性炭对残余氯的吸附能力不足易致残余氯超标,引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集体急性溶血事件。

    作者:刘金云;朱登凤;单志勇;顾小如;邓辉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缺铁性贫血患者骨形成蛋白6和骨形成蛋白4的血清表达特点及其与铁调素的关系

    铁调素(Hepcidin)在缺铁性贫血(IDA)中的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国外对此研究日益增多。而近年发现骨形成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BMP)在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 ACD)的发生发展中也有作用,并与 Hepcidin 等有关。但 BMP 在 IDA 中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本研究应用双抗夹心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方法检测41例 IDA 患者血清BMP6和 BMP4,探讨 BMP6和 BMP4在 IDA 中的表达特点,并分析他们与 Hepcidin 的关系,以及在IDA 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作者:潘湘涛;史玉娟;王金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顽固性心室颤动治疗进展

    顽固性心室颤动是指经3次电除颤仍持续存在的心室颤动,其约占所有心跳骤停患者的25%,并且具有很高的病死率。顽固性心室颤动的治疗包括电除颤、心肺复苏、药物治疗等。其中有效的心肺复苏及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是治疗成功的基础,而双向波电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胺碘酮仍是一线用药,其他药物及辅助治疗手段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作者:张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迁移率族蛋白1、Toll 样受体4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与狼疮性肾炎血脂异常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Toll 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和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与狼疮性肾炎(LN)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AS)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正常健康人、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无肾脏损害和35例LN 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HMGB1 mRNA、TLR-4 mRNA、血清 HMGB1蛋白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VCAM-1表达。结果 LN 组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 SLE 组和正常对照组(P <0.01);LN 组患者血清中 HMGB1表达量(9.86±1.54)g/L 高于正常对照组(7.85±0.75)g/L 和 SLE 组(7.46±1.53)g/L;HMGB1 mRNA 和 TLR4 mRNA 表达亦升高(P <0.01),SLE 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SLE 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LN 组单核细胞中 CD14+/VCAM-1表达明显增强;在 LN 组患者外周血中 HMGB1表达与 TLR4、血脂(TG、LDL-C)呈正相关(r =0.915、0.536、0.448,P <0.05或<0.01)。结论在 LN 发病过程中晚期炎症介质 HMGB1可能通过与 TLR4结合,促进单核细胞表面 VCAM-1表达,从而引起血脂异常,参与 AS 的形成。

    作者:李宏博;张景坤;吴超;王冀;张玉军;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大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水通道蛋白1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 SD大鼠120只,体质量200~230 g。大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黄素低剂量预处理组、大黄素中剂量预处理组、大黄素高剂量预处理组,每组各2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复制脓毒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探查取出盲肠后还纳腹腔。各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又分为造模后3、6、12、24小时4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5只大鼠。分别用实时荧光多聚酶链反应(PCR)和蛋白免疫电泳(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信使 RNA(AQ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各组3小时AQP-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造模后6小时AQP-1逐渐降低,12小时达低。大黄素中、高剂量预处理组12小时AQP-1均显著高于同剂量其他时间点(P<0.01),且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可造成大鼠 AQP-1表达明显降低,早期预防性使用中高剂量大黄素可明显提高 AQP-1的表达,从而有效减轻脓毒症大鼠肺水肿的程度。

    作者:孙燕妮;杨洁;王丽敏;承解静;刘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适性他汀治疗”是问题、不是结论

    是否需要给予心血管疾病年风险率为1%的患者他汀治疗,这是近期扩大他汀治疗范围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小型报刊等媒体与药物公司的推波助澜,该问题的讨论已经不适宜的简化成有关不良反应的争论。有人辩称,医学界人士在获得相关证据前不应该参与到这场风暴中,而且“普适性他汀治疗”这个命题过于宽泛,不能仅仅依靠消除潜在偏倚数据就可以回答,事实上这个问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David Barer 尖锐地指出,有必要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单个患者随机对照研究(N-of-1 trial)来回答“百分之一群体”这个问题。具体来讲,将患者随机分为安慰剂组与他汀组,并配合个体症状汇总及评估认知功能等多方面的措施。David Barer 表示,尽管与对照组比较,他汀试验中的生存曲线在开始的几年有所改变,但是终两者在底部会合,所以有几个问题必须要回答:①他汀治疗时间长短应如何调控;②在生命终末期,给予的他汀治疗究竟能起到何种作用;③如果老年患者或因身体其他情况恶化而死亡,那么如何评判预防致死性心脏病对于个人或社会的收益。David Barer 认为从临床试验人群得到的结论外推应用到低风险率人群是可取的,但是不能仅仅因几年治疗的收益就对他汀终生治疗妄加推崇。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新生儿尖头并指(趾)畸形综合征1例

    患儿,男,出生1小时。主因生后发现四肢畸形,反应差1小时于2013年3月26日入院。患儿,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后呼吸差,皮肤发绀,给予吸痰,吸氧,拍打刺激1分钟后好转,阿氏评分7~9分。父25岁,母23岁,母为“乙型肝炎”,无尖头并指(趾)畸形(Apert)综合征家族遗传病史。入院查体:身长49 cm,体质量2.9 kg,微量血糖4.6 mmol/L,经皮测血氧饱和度81%。前囟3 cm×3 cm,为尖颅,颅顶部可见头皮水肿约7 cm ×8 cm,前额突起,眼距宽,鼻梁低平,耳位低,双侧耳道通畅,无腭裂,颈短,双手五指并指,各指末端均可见指甲,手部外观呈“勺状”(图1、2)。双足五趾均并趾,各趾末端均可见指甲,足部外观呈“蹼状”(图3)。哭声细小,呼吸不规则,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4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杂音。腹平软,脐带已结扎,无渗血,右肋下及剑突下1.0 cm 可触及肝脏,质软,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握持反射(-)。入院后洗胃抽出血性黏液。头颅 CT 检查:前囟饱满,双侧额、顶叶可见片样低密度影,边界模糊;纵裂池见线样高密度影,脑室系统未见明显扩张,透明隔增宽,脑沟、裂无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CT 诊断: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②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房间隔中部可见中断,断口约3 mm;肺动脉正常,主动脉弓与肺动脉之间可见异常通道,宽约3 mm,诊断:卵圆孔未闭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染色体结果:46,XY。因条件所限,未能做基因检测。从患儿体征分析,临床诊断 Apert 综合征。患儿住院治疗2天,一般生命体征较平稳,可少量吃奶,至发稿日患儿仍存活。

    作者:王秋丽;马岩;吕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参松养心胶囊口服,3次/d,3粒/次,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次/d,初始剂量23.75 mg,目标剂量47.5~95 mg,参考患者心率和血压水平调整剂量;对照组60例,单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疗程4周。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律失常和心肌供血情况,以及血压、血脂、肝功能、肾功能、B 型尿钠肽(BNP)等变化。结果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2.530,P <0.05)。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2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2.372,P <0.05)。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3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2.041,P <0.05)。血压及生化变化情况,治疗组在治疗前、治疗后同组间,以及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其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和 BNP 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均较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7,P >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晨;王美玲;马华;夏新保;马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