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马彩云;任凤学;刘芳;孟晓峰;苏豪

关键词:心力衰竭, 充血性, 肌钙蛋白Ⅰ, 心室重构
摘要:心肌肌钙蛋白(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是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TnI水平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1-2]相关.新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 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已将cTnI推荐为心力衰竭患者检测项目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cTnI水平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在胎儿畸形的筛查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实时三维超声对3 758例孕14~41周胎儿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并与出生后及引产结果相比较.结果 在3 758例孕14~41周的胎儿中,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各种畸形266例,二维超声产前检出256例,漏诊10例,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96.2%(255/266);二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度96.2%,特异度100%,准确度99.7%,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9.7%,实时三维超声产前检出263例,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为98.9%(263/26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敏感度98.9%,特异度100%,准确度99.9%,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99.9%.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筛查和诊断具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在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淑萍;陈玲;安睿;陈瑜;王琛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肝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早期肝衰竭的疗效.方法 51例肝衰竭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保肝、退黄、对症支持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用量按150~200 mg/d,使用1周后逐渐减量,改为泼尼松口服,直至停药.疗程为8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化学指标及激素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在8周治疗过程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组ALT从治疗前(652.3±201.5) U/L到治疗后(40.8±12.2)U/L,对照组从治疗前(623.4±182.7) U/L到治疗后(57.3±14.8)U/L,治疗组TBIL从治疗前(312.7±90.5) μmol/L到治疗后(30.6±8.5) μmol/L,对照组从治疗前(298.6±94.2)μmol/L到治疗后(44.6±10.3) μmol/L,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l);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呈逐渐上升趋势,治疗组ALB从治疗前(24.9±3.5) g/L到治疗后(31.4±4.5) g/L,对照组从治疗前(25.2±3.6) g/L到治疗后(30.5±4.1) g/L;治疗组TC从治疗前(2.0±0.3) mmol/L到治疗后(3.0±0.4) mmol/L,对照组从治疗前(2.0±0.5) mmol/L到治疗后(3.0±0.2)mmol/L;治疗组PTA从治疗前(37.2±11.3)%到治疗后(70.4±17.9)%,对照组从治疗前(35.3±10.9)%到治疗后(60.1±7.1)%,两组在组间、不同时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点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治愈好转率比对照组高(88.9% vs 62.5%,P<0.05).治疗组发生低钾血症、血糖升高和白细胞升高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1% vs20.8%、37.0% vs 8.3%和51.9% vs 16.7%(P<0.05或<0.01).结论肝衰竭早期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良好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卫峥;徐天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肾上腺性高血压40例的诊断和治疗

    在高血压的病因中,原发性高血压( primary hypertension,PH)是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SH)是继发于某一种疾病,如肾性,包括肾实质性和肾血管性;内分泌性:即与激素分泌异常有关,可分为肾上腺性和非肾上腺性;此外,血管病变所致的高血压也较常见.但SH特别是肾上腺性高血压的患病率缺乏大样本资料.近年来,因检查、诊断方法的改进和提高,医务人员对肾上腺性高血压的认识增强,有关肾上腺性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作者:尹冬;徐宁;王国凤;惠媛;张吉平;韩冠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011年心血管病学重要临床进展

    2011年可以说是心血管疾病的指南发布年,各大学会及学术组织对高血压、冠心病、肺栓塞、心律失常等疾病均发布了新的指南或对指南进行了更新,从而使临床诊断和治疗更具规范性.

    作者:崔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甲型H1N1流感早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具有传播速度快、重症和危重患者病死率高的特点.T淋巴细胞是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CD3+T细胞代表成熟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中主要的活性细胞;CD4+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调节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属于辅助性T细胞;而CD8+T淋巴细胞主要由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组成,是细胞毒效应细胞.

    作者:李爱新;张宏伟;郭彩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Ⅰ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心肌肌钙蛋白(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是心肌细胞损伤敏感性和特异性强的标记物之一.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cTnI水平升高,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1-2]相关.新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 ACC/AHA)心力衰竭指南已将cTnI推荐为心力衰竭患者检测项目之一[3].本研究旨在探讨CHF患者cTnI水平和心肌重构及心功能的关系.

    作者:马彩云;任凤学;刘芳;孟晓峰;苏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沙利度胺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沙利度胺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及纯化FLS,分为6组:对照组,脂多糖(LPS)组,LPS+高剂量沙利度胺(50 mg/L)组,LPS+中剂量沙利度胺(5 mg/L)组,LPS+低剂量沙利度胺(0.5 mg/L)组,LPS+甲氨蝶呤(MTX)组.48小时后显微镜及电镜观察不同处理组FLS形态,膜黏连蛋白-5/碘化丙啶(Annexin- V/PI)联合标记法测定FLS凋亡率及坏死率.结果 ①原代滑膜细胞培养3代后以梭形且呈极向排列FLS为主;②沙利度胺及MTX处理后FLS渐呈不规则形,细胞变圆缩小,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细胞凋亡.③中、高剂量沙利度胺及MTX组凋亡率和坏死率均高于对照组、LPS组及低剂量沙利度胺组,凋亡率分别为(5.72±1.42)%、(8.07±1.45)%、(11.28±2.48)%vs (0.30±0.09)%、(0.24±0.05)%、(0.40±0.04)%(P<0.05),坏死率分别为(12.96±4.32)%、(20.34±4.43)%、(18.11±1.17)% vs (0.22±0.08)%、(0.13±o.09)%、(1.94±1.16)%(P<o.05);低、中、高剂量沙利度胺及MTX组凋亡率均依次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沙利度胺组及MTX组坏死率均依次升高(P<0.05);高剂量沙利度胺组与MTX组坏死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能够诱导FLS凋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沙利度胺对FLS早期凋亡作用弱于MTX,对晚期凋亡作用与MTX相同.

    作者:刘爱京;潘崚;邵福灵;彭晨星;杨敬慈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辅助性T细胞17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表达

    目的 通过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7(1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表达,探讨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R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17的比率,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17的水平.结果 RA患者外周血Th17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1.86±0,75)% vs (0.46±0.73)%,(13.42±0.62) ng/L vs(5.38±1.67)ng/L (P<0.01).RA未治疗组外周血Th17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未复发组,(2.42±0.69)% vs (0.84±0.62)%,(14.63±6.02) ng/L vs (8.86±1.35) ng/L(P<0.01),但未治疗组与治疗后复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关节液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13.76±0.49)ng/Lvs (12.38±0.54) ng/L( P<0.05).结论 RA患者Th17的比率及其IL-17的水平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作者:齐静姣;张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及影像学临床分析及早期诊断

    结核性脑膜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由于本病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诊断确诊亦依靠病原学检查[1],病原学检查方法特异性很高,但敏感性低,故为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且近年来,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的病例明显增多,极易造成误诊,从而延误病情.现对我院结核性脑膜炎1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科信;刘立海;杨立波;陈玉;王玉香;王秀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头孢他啶致严重肝功能损伤1例

    患者,男,79岁,主因“意识障碍1年余”由门诊拟“中医诊断:中风-中脏腑,西医诊断:①多发性脑梗死;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陈旧性心肌梗死;③肺部感染;④尿路感染”于2011年11月21日收治我院.入院时:意识欠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喉间痰鸣,时有咳嗽,鼻胃管、导尿管、气管切开套管、深静脉导管在位通畅,大便未解,无寒战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肢体抽搐.既往有心肌梗死、心房纤颤、脑梗死等病史.2002年发现“耻骨上皮腺癌”.另有前列腺肥大、慢性胃炎、关节炎、白内障病史.曾因阑尾炎、痔疮行手术治疗.2003年行“右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作者:张敬华;赵杨;夏勤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伴代谢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3例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MetS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35例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非MetS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MetS组腹痛缓解时间(7.88±3.89)天vs (4.67±2.64)天及平均住院时间(10.60±4.86)天vs (8.11±3.77)天,较非MetS组长,复发次数较非MetS组多(2.76±1.39)次vs( 1.22±0.53)次,死亡百分比高于非MetS组(3.0% vs 0);MetS组患者血钙(1.67±0.48)mmol/Lvs (2.07±0.68) mmol/L、血氧分压水平(65±10)mmHg(l mmHg=0.133 kPa) vs (79±12) mmHg低于非MetS组,而CRP水平高于非MetS组(156.6±17.4) mg/Lvs (117.9±13.5) mg/L;MetS组中重症患者比例(30.3% vs 14.3%)、Ranson评分≥3者(33.3% vs 14.3%)、Balthazar CT分级为D、E级者(30.3% vs 11.4%)、APACHE Ⅱ评分≥8分者比例(30.3% vs14.3%)均较非MetS组高,MetS组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非MetS组(均P<0.05).结论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通常病情较重,并发症多,易复发,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分可能对控制胰腺炎病情及预防胰腺炎复发有利.

    作者:张文洁;陈绮丹;林燕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脂肪分布与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成分,也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1-2].研究表明,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储存库,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其通过分泌多种炎症因子,诱导胰岛素抵抗,从而参与到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发生发展中[3].现在,随着肥胖人群的大幅增加,这一研究已成为热点.但是,肥胖对人体的损害,不仅取决于全身脂肪总量,还和脂肪分布有关[4].

    作者:陈杨;肖义泽;杨沧江;石青萍;邵英;杨云娟;杨永芳;许雯;成会荣;段婧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低出生体质量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低出生体质量儿指出生体质量小于2 500 g的新生儿,常为早产儿.由于宫内生活时间短,各脏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生后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尤其是喂养困难和胃肠功能紊乱.现就我院儿科住院低出生体质量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有关的临床因素,以便及早预防和及时治疗.

    作者:欧阳荡玉;吴孟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Graves病合并肝损害与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中常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了,但一般认为是一种器官特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参与发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的遗传性疾病[1].研究显示,有34.51%新诊断的Graves病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2].本研究通过对Graves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肝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为进一步预防和治疗Graves病肝损害提供科学的诊治依据.

    作者:尹贺欣;张桂玲;刘涛;刘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与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因其危害人类健康获得广泛关注.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然而关于DR的确切发病机制到目前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糖引发的过氧化产物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是糖尿病并发症机制中关键性的第1步.

    作者:姚明言;苏胜偶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难治性癫痫的多因素分析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神经元过度同步化放电导致的反复、发作性、短暂性和刻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大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国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其患病率为5‰,而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占20%~30%,而RE的反复发作,不仅造成患者脑功能的异常、认知功能的减退、社会心理障碍及精神行为异常,也给患者、家属和社会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而癫痫的危险因素直接关系着诊断、治疗及预后,因而对RE的相关因素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慧丽;黄希顺;黄圣明;刘金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丙二醛及P选择素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目的 探讨炎症、氧化应激及血小板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相互间关系.方法 入选冠心痛患者6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2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28例.另选取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免疫比浊法、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丙二醛(MDA)及P选择素浓度.结果 hsCRP水平在SAP组、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1.57±1.15)mg/L,(3.80±3.39) mg/L,(9.61±4.22)mg/Lvs (0.84±0.16)mg/L,除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浓度在SAP组、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9.66±2.08)μmol/L(13.31±3.01) μmol/L,(15.44±4.55) μmol/L vs(7.11±4.67)μmol/L,除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选择素水平在SAP组、UAP组、AMI组均高于对照组,(117.84±51.86)μg/L,(160.61±59.36) μg/L,(168.82±60.84) μg/L vs (92.91±44.74) μg/L,除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603,P<0.01);MDA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r=0.693,P<0.01);hsCRP与MDA呈正相关(r=0.667,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hsCRP、MDA及P选择素浓度从SAP组到UAP和AMI组逐渐升高,且呈正相关,提示三者间相互作用决定斑块稳定型及临床表现.

    作者:冯慧慧;李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致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1例

    患者,男,65岁,因左颜面部间歇性疼痛、抽搐30年,双下肢力弱2年,于2011年7月12日收住院.患者于3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颜面部过电样剧痛,突发突止,每次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且出现左面肌痉挛,持续约数分至数十分,口服卡马西平后疼痛缓解.2年前,患者出现双下肢无力,自觉迈步困难,行走不稳,需用拐杖行走,呈蹒跚步态,无踩棉花感,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经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患高血压38年,高血压180/120 mmHg(1mmHg=0.133 kPa),近2年口服吲达帕胺2.5mg每日1次,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左右.吸烟30年,平均每天10支.

    作者:王根绪;林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柴胡冲剂致重症药疹1例

    患者,女,34岁,2011年8月29日无诱因出现发热,每日高体温38.1~38.4℃,热峰出现时间无规律,伴轻度畏寒,无寒战,无关节肌肉酸痛,无咽痛、咳嗽等.2011年9月1日自服小柴胡冲剂(厂家,批号不详),9月2日晨起时出现皮肤水肿,全身皮肤散在多形性红色斑丘疹,伴瘙痒,就诊于天长市人民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WBC) 3.6×109/L,淋巴细胞(L)0.454,血红蛋白(Hb) 114 g/L,血小板(PLT) 140×109/L,尿常规示蛋白(+),肝功能示白蛋白(ALB)32.7 g/L,血沉、C反应蛋白(CRP)正常,肥达反应阴性,麻疹抗体IgM阴性,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给予激素等治疗,全身皮肤红肿加重,并出现脱屑,张口困难.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氨茶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观察

    急性肾绞痛大都由结石所致[1],尿结石发生率约为12%,且有逐年递增趋势.而肾绞痛是尿路结石常见的并发症.因其疼痛程度剧烈难忍,反复发作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精神抑郁等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2].需要做急诊快速处理.我们对肾、输尿管结石引起的肾绞痛的157例患者中84例采用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永;杨丽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