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闫志辉;崔立红;王晓辉;李超;贺星

关键词:便秘, 聚乙烯二醇类, 帕罗西汀
摘要:目的 探讨抗抑郁焦虑药在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联合小剂量帕罗西汀,B组单用聚乙二醇4000,C组给予小剂量帕罗西丁.治疗1个月后对所有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高于B、C组86.7%、80.0%,且A组平均症状评分(2.49±1.62)分显著低于B、C组(5.48±2.52)分、(5.61±2.46)分(P<0.05).各组间患者SAS、SDS评分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 SDS=0.679、0.841、0.878,r SAS=0.749、0.851、0.818,均P<0.05).结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结果与临床症状评分存在密切相关性,抗抑郁药物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临床治疗意义.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 分析研究纤维支气管镜(fiberobronchoscopy,FB)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给予44例肺癌患者(A组)、4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B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患者痰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21-1,CYFRA21 1)进行检测.结果 A组患者的CEA、CA125、CYFRA21-1的阳性率分别为45.4%、45.4%、54.5%;B组分别为11.9%、14.3%、16.7%,A组患者的各项痰液TM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且CYFRA21-1的阳性诊断率高于CEA、CA125.44例A组患者FB确诊25例,敏感度为56.8%,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77.9%.FB联合TM检查的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7.3%,准确率为91.2%,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方式(P<0.05).结论 FB联合TM检查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明确,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钟燕;刘大鹰;陈锦平;李乃庆;周锦钢;陈亦平;谭宏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肝干细胞的来源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器官移植或细胞组织的移植能够使得严重受损的机体组织器官得以修复并恢复其正常功能,是一种具有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目前肝移植仍然被公认为是晚期肝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但肝移植存在着手术创伤大,术后感染,供体不足,术后严重的排斥反应,医疗费用高昂等诸多问题.因此,研究者的目光开始转向造血干细胞(hepatic stem cell,HSC),关于HSC的来源、分离和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报道较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金雨;寸向农;杨开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膀胱癌1例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报道较多,但临床上合并实体肿瘤的文献较少,现我院收治的再障合并膀胱癌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3岁,2011年4月初出现周身乏力,伴有头晕,周身散在出血点,无尿血、便血,于2011年4月27日入我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周身散在细小出血点,心肺叩听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查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0.47,血红蛋白77 g/L,血小板8×109/L,尿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骨髓中CD34+细胞测定0.21%;骨髓象:骨髓增生低下,粒系以成熟阶段增生为主,红系增生明显减低,晚幼红细胞可见核碎裂,巨核细胞生成障碍,血小板散在可见;骨髓活检示骨髓增生低下,骨小梁间充满脂肪细胞与扩张的血窦,在间质中有少量粒、红系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全片未见巨核细胞,骨内膜细胞缺乏.

    作者:杜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表将符合入组要求的慢性肾衰竭10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在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盐饮食,应用控制血压、血糖,纠正贫血与调整钙磷代谢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高位灌肠同时口服尿毒清颗粒5 g/次,4次/d,治疗20天;对照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尿毒清颗粒5/次,4次/d.观察时间为20天;两组观察期间均停用炭吸附类药物,观察其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其中显效27例(50.0%),有效23例(42.6%),无效4例(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其中显效17例(32.7%),有效18例(34.6%),无效17例(3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结肠透析联合中药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尿毒清颗粒,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陈凯;刘科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DAX1基因突变所致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全1例并文献复习

    患儿,男,4岁.主因发现口唇、牙龈变黑2年2012年3月8日入院.出生情况正常,皮肤偏黑,外生殖器无畸形.无吐奶、喂养困难.走路说话与同龄儿相仿.2年前,家人发现其口唇及牙龈变黑,易疲劳.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呕吐、腹痛,不能进食,不伴有发热、腹泻,于当地医院查:血电解质:钾5.1~5.91 mmol/L,钠100~109 mmol/L,氯73mmol/L,钙2.62 mmol/L,磷1.62 mmol/L.血糖3.22mmol/L.2011年1月30日8:00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315.92 pmol/L(参考范围:1.58~13.93),8:00血皮质醇(F)87.49 nmol/L(参考范围:171~536).血沉8.0mm/1 h,抗结核抗体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有抽搐发作1次,抽搐时四肢僵直、牙关紧闭、呼之不应,持续约10分钟,当时无发热,给予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后缓解;给予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治疗10天,呕吐、腹痛缓解,复查血钠升至正常;后改为氢化可的松5 mg,每日两次,此后口唇、牙龈及皮肤颜色变浅.后逐渐将氢化可的松减量至7 mg/d.起病以来,患者二便正常,食欲可.

    作者:张丽华;平凡;陆召麟;卢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维生素B1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统计表明,全球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3.66亿人.糖尿病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没有找到主要的糖尿病并发症遗传易感因素,研究者因而转向探寻可能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其他代谢和营养因素,其中维生素B1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备受关注.我们就维生素B1和糖尿病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佳宁;刘思颖;姜福丽;周伟彧;孙晓慧;闫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心房颤动药物抗凝治疗的新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年龄<60岁的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4%~1%.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在年龄>80岁的患者中发生率可达到10%以上.据统计,房颤患者的卒中发生率是非房颤人群的5倍.因此,积极的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及降低卒中发生率)是房颤的重要治疗目标之一[1].

    作者:王立立;陈淑霞;韩玉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66岁,体质量70 kg,2012年8月11日早晨因发热、咳嗽在我院门诊部就诊.既往无其他疾病史,无过敏史.查体:体温38℃,血压114/76 mmHg(1 mmHg=0.133kPa),心率75次/min,胸部X光片检查两侧胸廓对称,纵隔、气管居中.两肺门正常,右下肺见片状高密度影.心影正常,两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提示右下肺感染.诊断为肺炎,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拜复乐,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BXFRR62)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400 mg,连用3天,无其他合并用药.患者携拜复乐到我院急诊中心输液,静脉滴注第1天的药量,滴速调得很慢.在输液后40分钟,此时已用了1/4的药量,患者主诉恶心,心脏不舒服,大汗、面色苍白,话没说完头一偏呈一过性无意识昏厥,轻拍无意识,几秒后醒过来,测血压76/34 mmHg,心率132次/min,立即停用拜复乐,平躺,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10分钟后复测血压106/66 mmHg,心率76次/min,面色,嘴唇恢复血色,流汗变少.经会诊系拜复乐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吴丹娜;张菊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脓毒症患者早期血磷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血磷在体内参与骨骼构成、细胞结构、能量代谢及信号传导等基本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生理的作用.脓毒症患者早期常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合并各种类型的电解质紊乱,而临床上一般对血钾、钠等电解质比较重视,对血磷水平相对忽视.多项研究表明[1-3],脓毒症患者常伴有低磷血症,严重的低磷血症可加重病情,影响患者预后.为此,我们对入住我院急诊内科的脓毒症患者早期血磷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期血磷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联系,报告如下.

    作者:王琴;奚耀;钱义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亦是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已经得到了公认[1].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Hcy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世木;钱耀先;秦苑;吴海婴;张迪;华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脏胰岛素抵抗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逐渐被认识的慢性肝脏疾病,包括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致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细胞癌[1-2].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各个组分密切相伴[3].胰岛素抵抗具有器官特异性,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能客观反映肝脏胰岛素抵抗程度,本研究利用肝脏HOMA-IR,研究NAFLD人群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相关性.

    作者:刘国萍;吴文君;项洁;程海燕;卜瑞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手法按摩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生存指南(K/DOQI)指出,动静脉内瘘在初次血液透析患者中应达到60%以上,实际上在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透析中心,80%~90%的血液透析患者首选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1],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血管条件、反复穿刺、不当压迫、高凝状态、低血压等原因会造成内瘘血流量不足,甚至血栓形成导致内瘘阻塞.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以往多采取再次内瘘成形手术,疗效明确但是创伤大;近年采取介入治疗如经皮导管溶栓术、带气囊导管取栓术、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等,创伤小见效快,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既往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屡有报道,但出血等不良反应多[2].我院近年来用手法按摩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尿激酶用量小,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少.我们回顾了相关临床资料,以探讨该方法的尿激酶用量、内瘘再通率、继发性栓塞等并发症及短期血栓复发情况.

    作者:邱宏;贾苗;谢玉贤;邱樱洁;王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住院患者缺铁性贫血425例病因分析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是贫血中常见的类型.IDA既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亦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出现,或称继发性IDA.临床上诊治并不困难,但临床多满足贫血症状的改善,而对祛除病因和持续正规治疗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不仅可导致贫血症状复发,还会引起原发病误诊.原发病误诊以消化道肿瘤为主.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即使在目前诊断手段较为丰富的情况下,IDA患者病因不明的情况仍然较为常见,现对本院收治的IDA住院4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IDA的诱发因素,以期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蒋晶晶;陈侃侃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组织多普勒径向应变率的理解误区及其局限性

    目的 明确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的径向应变率(SR)与心肌速度梯度(MVG)的异同,分析左心室径向SR在临床应用的局限.方法 检索有关SR及MVG的资料.获取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组)及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左心室短轴前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径向SR曲线.比较两组左心室后壁收缩期(SRs)及舒张早期(Sre)峰值径向SR的差异.分别采用应变长度(SL)为12 mm及8 mm,测量正常组左心室后壁SRs及Sre峰值径向SR.结果 正常组左心室后壁的径向SR曲线比较规律,而前室间隔的径向SR曲线比较杂乱.正常组左心室后壁Sre明显大于SRs(5.21±0.94) 1/s vs (2.08±0.31) 1/s(P<0.05).高血压组左心室后壁径向SRs及Sre均低于正常组(1.13±0.29)1/s vs (2.08±0.31) 1/s、(2.45±0.52)1/svs (5.21±0.94) 1/s(P<0.05).正常组SL=12 mm时的SRs略大于SL=8 mm时的测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3±0.27)1/s vs (2.08±0.31)1/s(P>0.05);而SL=12mm的Sre明显大于SL=8 mm时的测值(4.29±0.70) 1/s vs(5.21±0.94) 1/s(P<0.05).结论 组织多普勒径向SR并不完全等同于MVG,在评价左心室短轴局部心功能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者:张筠;蔡惠红;里子彧;于馨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DcR3-RNAi-SW480结肠癌稳转细胞模型的建立及方法优化

    目的 建立靶向沉默诱骗受体3(decoy rcceptor 3,DcR3)基因表达的DcR3 RNAi-SW480稳转细胞系,并对其条件及方法进行优化.方法 构建靶向沉默DcR3基因的siRNA质粒表达载体,转染SW480细胞,并以G418及流式细胞仪筛选稳转细胞.实验分为3组:DcR3-RNAi稳转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blot)检测DcR3蛋白沉默情况.分别应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对脂质体与质粒的比例、G418的筛选浓度、筛选的佳方式等进行优化.结果 DcR3-RNAi稳转细胞组DcR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在本实验室条件下,脂质体(μl)与DcR3-siRNA质粒(μg)佳比例为3.5∶1;G418筛选浓度为800 mg/L;G418联合流式细胞仪双筛的稳转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仅用G418单筛.结论 成功建立特异性沉默DcR3基因表达的稳转DcR3-RNAi-SW480细胞系;G418联合流式是筛选稳转细胞较高效的方法;对转染及筛选的条件及方法进行优化,可提高转染与筛选效率.

    作者:于玮;何平;陶莹;李洋;李晶;吴涛;伍冀湘;戴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异甘草酸镁治疗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是临床常见的肝病之一,随着药物种类不断增多及临床广泛使用,其发生率也相应增加.我们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急性药物性肝损害32例,并与同期应用甘草酸二胺治疗的30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62例,诊断符合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标准(1997)[1].所有病例检测甲、乙、丙、戊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有明确的服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史,剔除合并酒精性肝炎及其他肝病史、胆道疾病如急性胰腺炎或全身性细菌感染等、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未得到控制的患者.

    作者:陈咏萍;姜锡平;常庆华;陶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是治疗Hp感染的经典治疗方案,但是近年来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导致Hp根除率逐年降低,且长期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引起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近年随着微生态医学的兴起,微生态制剂或益生菌的应用为防治Hp感染提供了新思路.美常安胶囊含两种益生菌,枯草杆菌及屎肠球菌,且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性,能与该类抗生素合用.我们应用雷贝拉唑、克拉霉素、奥硝唑三联疗法,并联用美常安,对照观察其对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以探讨益生菌在根除Hp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秋瓒;杨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低反应的影响因素

    目的 通过收集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索其EPO低反应的机制,对老年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进行早期预测.方法 共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根据患者使用EPO的剂量,采用四分位法分组(高反应组20例,正常反应组40例,低反应组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EPO抵抗患者占3.8%(3/80).与高反应组及正常反应组比较,低反应组体质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1±10.0) kg、(61.0±8.2) kg vs (55.2±9.9) kg(P <0.05).与高反应组比较,低反应组合并血液滤过治疗较少65.0% (13/20) vs25.0%(5/20)( P<0.05).低反应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降低,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升高,低反应组EPO剂量升高,EPO品牌、EPO给药途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加强低分子毒素的清除无法改善EPO低反应性,血液透析合并血液滤过治疗可以提高EPO反应性,丙型肝炎抗体水平、EPO品牌、EPO给药途径与EPO反应性有差异,这可能与患者免疫紊乱有关.

    作者:陈闽东;张芸;周蓉;冯雪芳;沈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库肯勃瘤1例超声误诊分析

    患者,女,37岁,因月经紊乱2个月余,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块于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因预备再孕(已育一女),近2个月有服用中药促孕史.自诉腹胀、轻微腹痛.查体:子宫右侧可及10.0cm×9.0 cm×8.0cm大小包块,与子宫界限不清,活动度欠佳,无压痛,糖类抗原125 (CA125)103.5 U/m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正常.超声检查:左侧附件区见大小7.3 cm×4.9 cm的类似卵巢样回声,边界清晰,以实性为主,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其中较大一个4.4 cm×3.7 cm,子宫右上方见10.3 cm×6.5 cm的实性不均质包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质,其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其中较大一个2.3cm×2.2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上述包块实性回声内可见较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峰值流速(PSV)24.0 cm/s,阻力指数(RI)0.43.

    作者:贾咏梅;赵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CA199检测的临床意义

    癌抗原125 (cancer antigen 125,CA125)是一种糖链抗原,为卵巢癌的肿瘤标志物;糖蛋白CA199(carrbohydrate antigen 199)是1979年Koprouski等从人结肠癌细胞株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1],目前在临床上作为胰腺、胆道癌的肿瘤标志[2].近年来有研究表明CA125及CA199在肝硬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现总结我院11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及CA199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齐晓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