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咏梅;赵华
目的 分析研究纤维支气管镜(fiberobronchoscopy,FB)检查联合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给予44例肺癌患者(A组)、42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B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同时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患者痰液中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tokeratin 19 fragments 21-1,CYFRA21 1)进行检测.结果 A组患者的CEA、CA125、CYFRA21-1的阳性率分别为45.4%、45.4%、54.5%;B组分别为11.9%、14.3%、16.7%,A组患者的各项痰液TM指标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且CYFRA21-1的阳性诊断率高于CEA、CA125.44例A组患者FB确诊25例,敏感度为56.8%,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77.9%.FB联合TM检查的敏感度为94.6%,特异度为87.3%,准确率为91.2%,均显著高于单一检查方式(P<0.05).结论 FB联合TM检查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明确,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作者:钟燕;刘大鹰;陈锦平;李乃庆;周锦钢;陈亦平;谭宏春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抗抑郁焦虑药在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09年2月至2012年3月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A、B、C3组,A组给予聚乙二醇4000联合小剂量帕罗西汀,B组单用聚乙二醇4000,C组给予小剂量帕罗西丁.治疗1个月后对所有患者抑郁自评量表( 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1个月后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高于B、C组86.7%、80.0%,且A组平均症状评分(2.49±1.62)分显著低于B、C组(5.48±2.52)分、(5.61±2.46)分(P<0.05).各组间患者SAS、SDS评分与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 SDS=0.679、0.841、0.878,r SAS=0.749、0.851、0.818,均P<0.05).结论 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抑郁、焦虑自评量表结果与临床症状评分存在密切相关性,抗抑郁药物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临床治疗意义.
作者:闫志辉;崔立红;王晓辉;李超;贺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内科危重病患者病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腹泻,加大治疗难度,影响患者康复与预后,增加病死率[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危重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腹泻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在调查基础上,探讨预防对策以避免减少腹泻发生.
作者:邹咏梅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收集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低反应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探索其EPO低反应的机制,对老年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进行早期预测.方法 共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根据患者使用EPO的剂量,采用四分位法分组(高反应组20例,正常反应组40例,低反应组2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EPO抵抗患者占3.8%(3/80).与高反应组及正常反应组比较,低反应组体质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1±10.0) kg、(61.0±8.2) kg vs (55.2±9.9) kg(P <0.05).与高反应组比较,低反应组合并血液滤过治疗较少65.0% (13/20) vs25.0%(5/20)( P<0.05).低反应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降低,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升高,低反应组EPO剂量升高,EPO品牌、EPO给药途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加强低分子毒素的清除无法改善EPO低反应性,血液透析合并血液滤过治疗可以提高EPO反应性,丙型肝炎抗体水平、EPO品牌、EPO给药途径与EPO反应性有差异,这可能与患者免疫紊乱有关.
作者:陈闽东;张芸;周蓉;冯雪芳;沈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逐渐被认识的慢性肝脏疾病,包括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致终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细胞癌[1-2].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的各个组分密切相伴[3].胰岛素抵抗具有器官特异性,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能客观反映肝脏胰岛素抵抗程度,本研究利用肝脏HOMA-IR,研究NAFLD人群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相关性.
作者:刘国萍;吴文君;项洁;程海燕;卜瑞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患者,男,66岁,体质量70 kg,2012年8月11日早晨因发热、咳嗽在我院门诊部就诊.既往无其他疾病史,无过敏史.查体:体温38℃,血压114/76 mmHg(1 mmHg=0.133kPa),心率75次/min,胸部X光片检查两侧胸廓对称,纵隔、气管居中.两肺门正常,右下肺见片状高密度影.心影正常,两侧膈肌光整,肋膈角锐利,提示右下肺感染.诊断为肺炎,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拜复乐,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批号BXFRR62)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400 mg,连用3天,无其他合并用药.患者携拜复乐到我院急诊中心输液,静脉滴注第1天的药量,滴速调得很慢.在输液后40分钟,此时已用了1/4的药量,患者主诉恶心,心脏不舒服,大汗、面色苍白,话没说完头一偏呈一过性无意识昏厥,轻拍无意识,几秒后醒过来,测血压76/34 mmHg,心率132次/min,立即停用拜复乐,平躺,行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快速静脉滴注,10分钟后复测血压106/66 mmHg,心率76次/min,面色,嘴唇恢复血色,流汗变少.经会诊系拜复乐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吴丹娜;张菊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患儿,男,4岁.主因发现口唇、牙龈变黑2年2012年3月8日入院.出生情况正常,皮肤偏黑,外生殖器无畸形.无吐奶、喂养困难.走路说话与同龄儿相仿.2年前,家人发现其口唇及牙龈变黑,易疲劳.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频繁呕吐、腹痛,不能进食,不伴有发热、腹泻,于当地医院查:血电解质:钾5.1~5.91 mmol/L,钠100~109 mmol/L,氯73mmol/L,钙2.62 mmol/L,磷1.62 mmol/L.血糖3.22mmol/L.2011年1月30日8:00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315.92 pmol/L(参考范围:1.58~13.93),8:00血皮质醇(F)87.49 nmol/L(参考范围:171~536).血沉8.0mm/1 h,抗结核抗体阴性.甲状腺功能正常.有抽搐发作1次,抽搐时四肢僵直、牙关紧闭、呼之不应,持续约10分钟,当时无发热,给予水合氯醛及地西泮后缓解;给予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治疗10天,呕吐、腹痛缓解,复查血钠升至正常;后改为氢化可的松5 mg,每日两次,此后口唇、牙龈及皮肤颜色变浅.后逐渐将氢化可的松减量至7 mg/d.起病以来,患者二便正常,食欲可.
作者:张丽华;平凡;陆召麟;卢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因不洁饮食引起的爆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15例,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认识.方法 对15例爆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均在同一时间食用含有淋巴腺组织的不洁猪肉,陆续出现以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便培养没有检测出病原菌及寄生虫.白细胞计数(10.4~56.8)×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为0.165~0.682,绝对值(0.6~20.6)×109/L;骨髓检查8例,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占0.232~0.565,以成熟细胞为主;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为正常核型;FIP1 L1-PDGFRA融合基因阴性.1例轻症患者经对症治疗临床症状缓解,14例中至重症患者均给予激素为主的治疗法方案好转,但其中3例患者治疗2月后自行停药导致复发,再次给予激素为主的治疗有效.结论 对因不洁饮食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应及时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与原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鉴别,重症者需要采取激素为主的治疗方案,治疗应充分,疗程应足够长.
作者:翟文静;赵明峰;肖霞;韩明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患者,男,53岁,于2010年12月17日因乏力、纳差、消瘦3个月余而就诊.入院前3个月开始出现乏力、消瘦,体质量下降约8 kg,伴有纳差、畏寒、嗜睡、性功能下降,偶有恶心、呕吐住院.既往体健,有高血压病史,口服氨氯地平5 nmg/d治疗,发病以来未服用药物,监测血压正常.体格检查: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70 cm,体质量64 kg,体质量指数22.1,意识清楚,精神可,体型偏瘦,发育良好,步入病房,无明显脱水貌,颜面无水肿.无皮肤色素沉着,阴毛、腋毛稀疏.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5次/min,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无反跳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王艳;张真稳;朱妍;佘敦敏;陈晖;冯尚勇;孙晓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患者,女,37岁,因月经紊乱2个月余,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块于2012年7月来我院就诊.患者因预备再孕(已育一女),近2个月有服用中药促孕史.自诉腹胀、轻微腹痛.查体:子宫右侧可及10.0cm×9.0 cm×8.0cm大小包块,与子宫界限不清,活动度欠佳,无压痛,糖类抗原125 (CA125)103.5 U/ml,甲胎蛋白、癌胚抗原正常.超声检查:左侧附件区见大小7.3 cm×4.9 cm的类似卵巢样回声,边界清晰,以实性为主,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其中较大一个4.4 cm×3.7 cm,子宫右上方见10.3 cm×6.5 cm的实性不均质包块,边界清晰,内部回声不均质,其内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类圆形无回声区,其中较大一个2.3cm×2.2cm,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上述包块实性回声内可见较丰富彩色血流信号,峰值流速(PSV)24.0 cm/s,阻力指数(RI)0.43.
作者:贾咏梅;赵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结肠透析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表将符合入组要求的慢性肾衰竭10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在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盐饮食,应用控制血压、血糖,纠正贫血与调整钙磷代谢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结肠透析联合中药高位灌肠同时口服尿毒清颗粒5 g/次,4次/d,治疗20天;对照组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尿毒清颗粒5/次,4次/d.观察时间为20天;两组观察期间均停用炭吸附类药物,观察其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其中显效27例(50.0%),有效23例(42.6%),无效4例(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其中显效17例(32.7%),有效18例(34.6%),无效17例(32.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结肠透析联合中药高位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尿毒清颗粒,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陈凯;刘科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生存指南(K/DOQI)指出,动静脉内瘘在初次血液透析患者中应达到60%以上,实际上在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透析中心,80%~90%的血液透析患者首选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1],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是由于患者自身的血管条件、反复穿刺、不当压迫、高凝状态、低血压等原因会造成内瘘血流量不足,甚至血栓形成导致内瘘阻塞.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以往多采取再次内瘘成形手术,疗效明确但是创伤大;近年采取介入治疗如经皮导管溶栓术、带气囊导管取栓术、腔内血管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等,创伤小见效快,但操作复杂、费用昂贵.既往大剂量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屡有报道,但出血等不良反应多[2].我院近年来用手法按摩联合小剂量尿激酶局部溶栓治疗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尿激酶用量小,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少.我们回顾了相关临床资料,以探讨该方法的尿激酶用量、内瘘再通率、继发性栓塞等并发症及短期血栓复发情况.
作者:邱宏;贾苗;谢玉贤;邱樱洁;王海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氧合导向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佳呼气末正压(PEEP)选择与大肺静态顺应性(Cst)的相关性.方法 14例肺外源性ARDS患者充分肺复张后,采用佳氧合法指导患者PEEP选择,每日进行1次,共3天,观察患者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肺气体交换指标的变化.结果 佳氧合法选择的PEEP计算出的Cst低于大C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对比:(30.14±3.70) ml/cmH2O vs (33.57±4.43) ml/cmH2O(P<0.05);第2天对比:(32.93±5.05) ml/cmH2O vs (37.71±6.13) ml/cmH2O(P<0.05);第3天对比:(34.50±4.55) ml/cmH2O vs(39.07±6.44) ml/cmH2O(P<0.05).大Cst对应的PEEP低于佳氧合法选择的PE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1天对比:(11.71±2.33)cmH2O vs( 14.85±2.45) cmH2O(均P<0.01);第2天对比:(11.57±3.06) cmH2O vs( 14.14±2.88) cmH2O(P<0.05);第3天对比:(10.86±2.45) cmH2O vs (13.29±2.43) cmH2O(P<0.05).结论 佳氧合法选择的PEEP未使Cst大化,可能与造成部分肺泡过度膨胀有关,虽然能明显改善氧合,但也可能加重局部肺损伤.
作者:韩玉;代庆春;沈洪丽;苗晓云;回志;张晓卫 刊期: 2012年第22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报道较多,但临床上合并实体肿瘤的文献较少,现我院收治的再障合并膀胱癌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53岁,2011年4月初出现周身乏力,伴有头晕,周身散在出血点,无尿血、便血,于2011年4月27日入我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周身散在细小出血点,心肺叩听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查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0.47,血红蛋白77 g/L,血小板8×109/L,尿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骨髓中CD34+细胞测定0.21%;骨髓象:骨髓增生低下,粒系以成熟阶段增生为主,红系增生明显减低,晚幼红细胞可见核碎裂,巨核细胞生成障碍,血小板散在可见;骨髓活检示骨髓增生低下,骨小梁间充满脂肪细胞与扩张的血窦,在间质中有少量粒、红系细胞及淋巴细胞等,全片未见巨核细胞,骨内膜细胞缺乏.
作者:杜欣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的统计表明,全球的糖尿病患者已经达到3.66亿人.糖尿病血管病变严重影响患者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没有找到主要的糖尿病并发症遗传易感因素,研究者因而转向探寻可能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其他代谢和营养因素,其中维生素B1在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备受关注.我们就维生素B1和糖尿病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李佳宁;刘思颖;姜福丽;周伟彧;孙晓慧;闫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患者,女,48岁,四肢活动不利9个月、咀嚼无力40余天于2010年10月26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前9个月劳累后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无复视、无咀嚼和吞咽困难,无面部表情异常,无呼吸困难.查肌电图重频电刺激:左侧面神经、腋神经低频刺激波幅呈递减现象,左侧尺神经低频、高频刺激未见波幅异常改变.胸腺CT(唐山市工人医院2010年9月4日):右侧纵隔软组织占位,考虑胸腺瘤.行胸腺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前纵隔)胸腺瘤(80%B2型,20% B3型),肿瘤为多结节性,瘤组织侵犯包膜,并累及周围脂肪.诊断:重症肌无力(全身型)、胸腺瘤、高血压.给予溴吡斯的明60 mg每日3次口服,患者上述症状好转后转胸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出现肌无力危象,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9天脱机,病情好转出院.40余天前患者劳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且伴有咀嚼无力,进食时间延长,再次就诊.此次入院前患者口服泼尼松(强的松)20 mg,每日4次,溴吡斯的明60 mg,每日4次,口服.
作者:吕燕华;吴秀玲;郭红梅;蒋立华;袁莉;尤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是一种终生疾病,该病的主要原因是胰岛素抵抗或胰岛分泌功能障碍所致,可导致不同脏器的功能障碍及衰竭,严重威胁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深入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与胰岛素分泌的关系,准确评估DM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态,为临床积极控制DM,减少DM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作者:王秀梅;郭翠萍;商建军;刘静云;胡宝峰;朱红爱;马青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老年人的常见健康问题,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程度是用来评估全身动脉硬化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颈动脉斑块的早期病变表现.在对颈动脉斑块的研究报道中,以老年人或某种疾病与颈动脉斑块关系的报道比较多,无临床表现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报道比较少,我们分析了石家庄市40岁以上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及分布特征,报告如下.
作者:王俊明;杭景仙;李岩;高丽;高爱玲;郝志华;马杰;段晓瑾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24小时血压动态变化,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甲状旁腺素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承德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非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30例.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进行检测及数据分析.24小时平均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为高血压组102例,<130/80mmHg为正常血压组28例.同时检测血常规及血肌酐、尿素、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白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 正常血压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杓型血压比例[M(QR)]分别为6.8(7.3)%、7.3(7.5)%、8(28.6)%,高血压组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夜间舒张压下降率、杓型血压比例分别为4.2(9.0)%、1.7(7.1)%、25(24.5)%,两组间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杓型血压比例在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血压组平均舒张压≥90 mmHg的63例患者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为5.4(10.5)%,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为(168.12±113.87) ng/L,两者呈负相关(r=-0.414,P<0.05).在正常血压组28例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和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均和年龄呈负相关(r =-0.690,r=-0.631,均P<0.01).在高血压组102例中,夜间舒张压下降率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用量呈负相关(r=-0.430,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血压节律异常与血甲状旁腺素呈负相关;还与年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用量等因素有关.
作者:陈建华;唐秀敏;焦秀华;孔红军;张丽;苑彩云;任民强;杜金龙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体内贮存铁缺乏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是贫血中常见的类型.IDA既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亦可作为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出现,或称继发性IDA.临床上诊治并不困难,但临床多满足贫血症状的改善,而对祛除病因和持续正规治疗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这不仅可导致贫血症状复发,还会引起原发病误诊.原发病误诊以消化道肿瘤为主.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即使在目前诊断手段较为丰富的情况下,IDA患者病因不明的情况仍然较为常见,现对本院收治的IDA住院4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IDA的诱发因素,以期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蒋晶晶;陈侃侃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