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丽;廖虹;谭世诚;张田田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介导的炎症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肾活组织检查确诊的DN患者34例,根据尿蛋白量分为微量白蛋白尿(28.8~288 mg/d)7例、中等量蛋白尿(289~3 500 mg/d)11例、大量蛋白尿(>3 500 mg/d)16例3个亚组.肾癌切除术患者为对照组(n=10).留取24小时尿液测量尿蛋白定量,静脉血栓测血清肌酐,根据肾脏疾病饮食改良系列公式(the 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MDRD)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及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B,NF-κB)p65表达.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TLR4与GFR、NF-κBp65表达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肾组织TLR4、NF-κB表达很低,DN患者TLR4、NF-κB主要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3个亚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LR4,NF-κB在3亚组的表达值分别为(1.00±0.71)分,(1.95±0.61)分,(4.88±0.78)分;(2.36±1.09)分,(2.95±1.25)分,(5.44±0.61)分,(均P<0.05)].TLR4与NF-κBp65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呈正相关(r=0.900,P<0.01),与GFR呈负相关(r=-0.588,P<0.01).结论 DN患者肾组织中TLR4表达明显上调,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炎症密切相关,这可能是DN进展的重要机制.
作者:林珊;刘建梅;贾俊亚;徐鹏程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是指当心脏收缩、血液被挤压时,脉搏从心脏传递到终端动脉时的速度,PWV被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为检测动脉硬化的金标准,是独立于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危险因素的又一重要危险因素.2007年已列入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硬化度的评价已成为当今高血压病防治的热点[1].本研究对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80例体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动脉硬化诊断仪对高血压动脉僵硬度及心脏功能的评价.
作者:李燕丽;廖虹;谭世诚;张田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Clq抗体、白细胞介素8(IL-18)和补体C3、C4在狼疮肾炎(LN)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组61例,包括LN组39例,非LN组22例血清中的Clq抗体、IL-18的水平,同时检测补体C3、C4的水平,并与SLE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组的Clq抗体和IL-18明显高于非LN组,分别为(116±99)kU/L VS(17±9)kU/L和(425±198)ng/L vs(268±111)ng/L(P<0.05).C3、C4在LN组与非L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45±0.25)g/L VS(0.56±0.07)g/L,(0.15±0.09)g/L vs(0.19±0.08)g/L(均P>0.05).Clq抗体、IL-18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呈正相关(r=0.468、0.527,P<0.05).结论 在LN中存在Clq抗体、IL-18的高表达及补体的降低;血清C1q抗体、IL-18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免疫发病机制;联合检测对LN疾病活动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韩智杰;朱芸;张群群;李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左氧氟沙星(LVFX)为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其强度是氧氟沙星的2倍,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组织和细胞内药物浓度高,血浆半衰期较长,使用方便,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皮肤软组织、骨髓、耳鼻喉科、妇科感染的治疗.由于其疗效可靠,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LVFX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和静脉炎,但近年来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逐渐增多,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金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的胸部高分辨CT(HRCT)结果 .结果 33例PSS患者,男8例(24.2%),女25例(75.8%);中位年龄55岁.胸部HRCT的主要影像学特征痛灶多位于下叶和胸膜下,毛玻璃影87.9%、气腔实变影21.2%、蜂窝样影39.4%、牵拉性细支气管扩张或支气管扩张66.7%、薄壁囊状影27.3%、小叶中心性结节9.1%、线状阴影18.2%、空气潴留征6.1%、小叶间隔增厚91.0%、网状阴影69.7%、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51.5%、胸腔积液12.1%.参照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病学会(ATS/ERS)的分类标准,CT-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型9例(27.3%);CT-非UIP型24例(72.2%),其中CT-淋巴细胞性问质性肺炎(LIP)型4例(12.1%),CT-机化性肺炎(OP)型5例(15.2%),CT-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型15例(45.5%).结论 PSS继发间质性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多在双下肺及胸膜下分布,具有多样性,CT-NSIP型可能是胸部影像学的主要类型.
作者:曹孟淑;蔡后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关系.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大血管病变组30例和无大血管病变组3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30例.超声测定CIMT,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CP-1、IL-18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有、无大血管病变组血清MCP-1(无大血管病变组血清MCP-1除外)、IL-18、CIMT明显高于对照组,MCP-1(387.57±75.41)ng/L,(177.48±38.35)ng/L vs(122.51±8.98)ng/L,IL-18(54.76±16.31)ng/L、(35.08±8.83)ng/L vs(26.13±7.05)ng/L,CIMT(1.44±0.33)mm、(1.06±0.26)mm vs(0.68±0.12)mm(均P<0.01);大血管病变组上述指标又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痛患者血清MCP-1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IMT和IL-18呈正相关(P<0.01或<0.05);血清IL-18与FPG、2 hPG、甘油三酯、CIMT、MCP-1呈正相关(P<0.01或<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MCP-1、IL-18是ClMT升高的危险因素(t=2.694、6.466、2.445,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CP-1、IL-18与CIMT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可能是亚临床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作者:黄天韬;陈晓文;张萍;贺冶冰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临床使用的抗肿瘤药多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但有些抗肿瘤药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有些抗肿瘤药难溶需要特殊溶媒;有些抗肿瘤药易造成强烈的血管刺激或局部组织坏死.如果配制和使用不当,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如何合理配制和使用抗肿瘤药注射液对临床疗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抗肿瘤药注射液配制和使用对疗效的影响综述如下.
作者:田培虹;郭丽;杜文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例1,男,27岁,因怕热、多汗、多食伴消瘦3个月,于2005年6月17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怕热、烦躁易怒、食欲增加,但易饥饿、消瘦,体质量下降8 kg,伴心悸、气短未治疗,查体:体温36.7℃,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8,/68 mmHg(1 mmHg=0.133 kPa).
作者:聂庆平;杨航;黄志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男,26岁,因头晕、视物不清2008年9月18日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407.83×109/L,血红蛋白90 g/L,血小板112×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粒细胞0.005,早幼粒细胞0.001,中幼粒细胞0.210,晚幼粒细胞0.270,杆状核粒细胞0.170,分叶核粒细胞0.22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作者:张玉珠;刘丽辉;施兵;叶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dimethylarginine,ADMA)是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oxide synthase,NOS)的内源性竞争性拮抗剂,能竞争性抑制NOS活性,减少NO生成,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血浆ADMA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作为一个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而独立存在.
作者:牛开亚;杨帆;庞谊;杨晓燕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初步探讨入院高血糖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预后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109例ACS患者按血糖>7.8 mmol/L分为A组(n=68例),血糖≤7.8 mmol/L为B组(n=41例),比较两组临床情况和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基线指标为自变量,以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住院期间对心血管事件有显著性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 A组的心率、肌酐(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均高于B组,心率(116.9±10.8)次/min vs(105.1±21.2)次/min、Cr(142.0±8.9)μmol/L vs(109.0±10.1)μmol/L,CK-MB(0.38±0.01)μg/L vs(0.27±0.00)μg/L,cTnI(189.0±10.5)μg/L vs(86.0±9.8)μg/L(均P<0.01);两组心血管事件,包括心力衰竭(29.4%vs 26.8%)、心源性休克(4.4%vs 4.9%)、心律失常发生率(22.1%vs 34.1%)近期死亡发生率(2.9%vs 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率、肌酐和血糖升高是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入院血糖水平升高是ACS患者风险发生的标志.为制定ACS患者强化血糖控制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参考.
作者:何泉;陈安宝;陈嘉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研究热点.但由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体质量超重的情况,单独应用胰岛素治疗会造成体质量增加、胰岛素用量偏大会造成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给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作者:徐东红;宋春青;邵海琳;刘小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在我国比较常见.复能剂和阿托品等的合理应用对轻、中度中毒患者的治愈率较高,但对于口服重度有机磷中毒,目前病死率仍高.血液净化技术,特别是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作为一种体外毒物清除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进入临床实践后,在中毒方面的应用已有数10载.自20C10年以来我院开展HP疗法共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41例,与同期常规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8例进行对比性观察,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樊新海;王树民;张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胆系肿瘤、胰头癌、肝癌及转移瘤是引起胆道恶性梗阻的常见原因.我院采用胆道支架置入结合动脉插管化疗的双介入方法治疗48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平;王卫东;童耀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十分困难,诊断标准是在尿中找到结核分枝杆菌(TB)[1-2],但由于TB的产生是分阶段性的[3],而且肾结核发病不仅与TB直接感染有关,还与机体对TB的菌体成分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及Ⅲ型变态反应有关[4],所以多数患者在尿中一般查不到TB,造成肾结核的漏诊和误诊.
作者:张艳宁;冯江敏;孙丽;王力宁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世界性流行,我国AIDS的发病已经进人快速增长期,我院感染病科仅2008年就收治AIDS患者195例.为探讨AIDS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AIDS的认识,更好地预防AIDS,现将195例AIDS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并发症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俊;苏慧勇;尹光芝;李加荣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患者,男,40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静脉滴注乳酸左氧氟沙星(上海华源安徽锦辉制药有限公司,国准字H20054675)0.2g,每日2次,用药3天时,与朋友聚会饮白酒约30 g,15分钟后患者出现头痛、眩晕、眼前发黑、结膜充血、颜面潮红、四肢麻木、胸闷、心悸、气短、束胸及濒死感,30分钟后突然倒地,意识丧失,于2008年9月12日急送我院救治.
作者:何平;郭秀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2009年国际神经病学领域有诸多新的进展,但对临床有直接指导作用的论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定义的修正,静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activator,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时间窗延长,癫痫妇女(women with epilepsy,WWE)怀孕相关的一些数据更新和建议,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临床实践和建议,以及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distalsymmetric polyneuropathy,DSP)临床实践和建议.这些数据的公布及相关的建议和推荐都会对临床工作有较大的影响.
作者:李震中;李世平;何俊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腹水降钙素原(PCT)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73例,单纯腹水39例(无SBP组),肝硬化合并SBP 34例(SBP组),进行腹水和血清的PCT以及血清的CRP水平检测.结果 SBP组和无SBP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76.00±60.75)mg/L和(16.00±43.00)mg/L(P<0.01);以PCT≥2μg/L为阳性标准,SBP组血清和腹水PCT阳性率高于无SBP组(血清79.4%VS 10.3 %,腹水29.4%vs 5.1%,P<0.01);SBP组患者治疗好转后血清和腹水的PCT阳性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16.7%vs 3.3%,P<0.01).血清CRP及PCT联合检查有助于提高SBP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论 血清和腹水PCT及血清CRP检测对肝硬化合并SBP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颖;张志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