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旭波;胡大一
目的 了解本地区哮喘儿童的变应原,为预防和治疗儿童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463例1~14岁哮喘患儿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耍幼儿哮喘组126例,儿童哮喘组337例.变应原分为吸入组和食物组.结果 哮喘患儿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高达96.3%,吸入组中尘螨阳性率高38.2%,其次为室尘、柳树花粉等,尘螨强阳性率高10.4%,其次为柳树花粉、室尘等.食物组中牛奶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高,分别为34.6%、3.9%,其次为海虾、鸡蛋等.尘螨和牛奶阳性率在婴幼儿组和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螨和牛奶强阳性率在耍幼儿组和儿童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过敏因素中吸入变应原是本地区儿童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而尘螨、室尘、柳树花粉等又是吸入变应原中的主要变应原,在食物过敏因素中牛奶和海虾是耍幼儿哮喘发作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
作者:史玲艾;安淑华;郑博娟;王萌萌;李权恒;刘宇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成人缺铁性贫血(IDA)的关系及Hp+IDA治疗的佳方法.方法 对65例确诊的IDA患者进行Hp抗体IgG检测(采用金标免疫法检测),将其分为Hp+及Hp-组.Hp+组IDA患者又随机平均分为A、B两组,A组给予硫酸亚铁+维生素C(VC)+抗Hp治疗.B组仅给予硫酸亚铁+VC治疗.Hp-组,给予硫酸亚铁+VC治疗.监测治疗前,治疗后1周、半个月、3月时的血常规;治疗前,治疗后1周、半个月的网织红细胞;治疗前,治疗后3月的血清铁蛋白.结果 3组的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及铁蛋白组间、不同时点及组间不同时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其中治疗半个月时,A组及Hp-组Hb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治疗3个月时,3组Hb均高于治疗前(P<0.01或<0.05);治疗3个月时,A组及Hp-组的铁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1).结论 Hp感染是成人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之一,且多为难治性缺铁性贫血,抗Hp治疗是Hp+缺铁性贫血治疗不可缺少的措施.
作者:于桂芬;陈隽;武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一种独立的细胞亚群,对多种刺激呈低反应状态,并能抑制CD4+和CD8+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其细胞因子的分泌[1].
作者:叶立红;赵召霞;刘莲;梅志勤;崔书彦;陈勇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单纯性肥胖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2例)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抵抗素、脂联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的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抵抗素分别为(25.79±6.14)μg/L vs(15.76±4.39)μg/L(P<0.01);脂联素分别为(2.58±1.03)mg/L vs(7.29±2.14)mg/L(P<0.01).抵抗素水平与BMI、WC、WHR、FINS和HOMA-IR、WHR、LDL-C呈正相关(r=0.523,P<0.01;r=0.608,P<0.01;r=0.350,P<0.05;r=0.501,P<0.01;r=0.317,P<0.05);脂联素则仅与HDL-C呈正相关(r=0.331,P<0.05),与BMI、WC、WHR、FBG、FINS、HOMA-IR、TG、LDL-C呈负相关(r=-0.649,P<0.01;r=-0.744,P<0.01;r=-0.712,P<0.01;r=-0.357,P<0.05;r-0.631,P<0.01;r=-0.685,P<0.01;r=-0.384,P<0.05;r=-0.364,P<0.05);抵抗素与脂联素两者呈负相关(r=-0.517,P<0.01).抵抗素和脂联素是BMI和WC的预测因素.结论 抵抗素升高、脂联素降低易导致单纯性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可能是肥胖发生的预测指标.
作者:高小亚;沈默宇;张允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内脂素(vaspin)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ASA)法对NAFLD组和对照组的内脂素及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PCIV)、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水平进行检测,采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评估胰岛素抵抗.结果 NAFLD组内脂素显著低于对照组(0.76±0.45)g/L vs(1.31±0.82)g/L;肝纤维化指标PCⅢ、HA、PCIV、LN及HOMA-IRI显著高于对照组(136.42±36.32)μg/L vs(98.16±23.71)μg/L,(95.33±37.63)μg/Lvs(69.26±29.16)μg/L,(75.52±32.56)μg/L vs(57.64±16.21)μg/L.(127.27±31.53)μg/L vs(102.43±27.14)μg/L,3.19±1.23 vs 1.84±0.71(均P<0.05);HOMA-IRI与PCⅢ、PCIV、HA和LN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内脂素水平与wHR、BMI、FBG、TG、FINS、HOMA-IRI、PCⅢ、PCⅣ、HA和LN呈显著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降低,内脂素的表达在NAFLD患者肝纤维化与胰岛素抵抗进程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作者:潘峰;李倩君;崔建和;周传文;李东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58岁,主因发作性胸痛15天于2008年5月7日入院.缘于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伴烧灼感及汗出,无放射痛,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持续1小时不缓解,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V1~V4 T波高尖,心肌酶示:肌酸激酶(CK)273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377 U/L,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给予吸氧、镇静、尿激酶溶栓、抗凝、扩冠、改善心肌代谢等治疗,患者胸痛持续2小时后明显缓解,住院治疗5天,症状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
作者:王斌;宋达;李拥军;张辉;杨蓉;王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腺样体肥大是小儿的常见病,主要以鼻塞,睡眠时打鼾,夜间遗尿,听力下降为主.文献[1]中没有发现以抽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我院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明亮;王洁;刘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rlary embolism,APE)是一种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误诊率的常见病.起病急,不可预测,诊断困难.未经治疗的APE病死率约30%,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降至2%~8%,美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APE[1-2].
作者:王云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中国北方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亚型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探讨HBV基因亚型与终末期肝痛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中国北方地区HBV感染的肝硬化标本101例、原发性肝癌标本178例,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HBV DNA进行基因型及亚型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HBV基因亚型与终末期肝病的相关性.结果 在279例HBV感染者组织或血清样本中,HBV Ba基因亚型7例(2.5%),c2亚型253例(90.7%),Ba和C2混合型19例(6.8%),未发现其他基因型.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HBV基因型及亚型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1).在肝硬化患者中各种基因亚型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P=0.618),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P=0.692),总胆红素(TBIL)水平(P=0.16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肝癌患者中各种基因亚型的HBeAg阳性率(P=0.563),ALT水平(P=0.940),TBIL水平(P=0.31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BV基因型在北方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以C2亚型为主.
作者:罗晓雅;张玲;毛建娜;鲁凤民;王杰;蒋素贞;李雅娟;刘欣;陈香梅;李建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伴随着ACCORD、ADVANCE、VADT等降糖治疗试验的揭晓,2型糖尿病的降糖治疗策略已成为糖尿病与心血管病领域所广泛关注的焦点.
作者:郭艺芳;金雅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是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和确定有无心肌坏死的重要指标,有资料显示心肌损伤CK-MB敏感度高达97.5%,特异度高达100%,故检测血清中CK-MB对诊断具有决定的作用[1].
作者:刘兰颖;郭欣;孙丹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妊娠期糖尿病(GDM)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因此早期预测和预防孕妇发生GDM的危险,可以极大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程飞;康慨;李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群体伤害事件因其发生频率高,死伤人数多,已严重危害到了社会公众的健康,严重时甚至影响社会安定.
作者:陈炅;潘闽;李艳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炎症反应的活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活性增加可能是造成冠状动脉脉粥样斑块破裂的主要因素.
作者:李方;陈磊;刘新;孟婉玉;罗晓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
作者:马宝;黄风珍;更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世界上有2 430万人患痴呆,多数为阿尔茨海默病(AD)[1],AD主要由认知缺损诊断,但90%以上都曾伴发精神症状(或称行为和精神症状),包括精神病症状(幻觉和妄想)、情感症状(淡漠、抑郁、焦虑和激越)、行为症状(漫游、不适当性行为、脱抑制行为和攻击行为)及睡眠障碍.
作者:喻东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女,19岁.主因咳嗽、咳痰半个月,伴发热4天于2008年9月6日入院.患者半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白色或黄色痰,门诊胸片报告为双下叶肺炎,右位心;血常规:白细胞23.9×109/L,中性粒细胞0.906.
作者:闫莉;张爱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患者,男,39岁.因双手初始动作困难19年,无力、肌萎缩5年,双足无力2年,于2005年4月29日入院.查体:意识清楚,秃顶,鹅颈,心界向左下扩大.近记忆力、计算力差,时间地点定向力正常.
作者:刘向红;李广生;曾祥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血流速度快慢是判断心肌灌注的重要指标.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内气体栓塞、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成型术后、心肌病等原因均可通过不同的病理机制导致冠状动脉血流速度(CHFC)减慢,有些学者发现[1],部分胸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上无上述病变,但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成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这种现象逐渐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但其临床价值如何尚未见报道.我们通过对70例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检测其心功能、平板运动实验并随访1年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意义,指导对慢血流患者的治疗.
作者:张红雨;王佩显;曹艳君;王立强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