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

张淑英

关键词:哮喘, 中西医结合疗法, 调肝理肺
摘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氧疗、输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感染、抗过敏等综合治疗措施,但仍不能取得理想疗效.笔者自2005年以来,以调肝平喘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相关性研究

    作为一种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糖尿病近年的研究表明,多种炎症因子参与了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及胰岛素抵抗这两个目前公认的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节.因此,糖尿病的炎症学说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1].本研究测定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的炎症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其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探讨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预测作用,旨在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静霞;任巧华;王欣;雷琳;吴韬;闫淑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作者:彭仙珍;徐标;肖政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相关性的研究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和感染参与了A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白细胞介素6(IL-6)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调节作用,是炎症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个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抑制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下调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和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抑制粥样斑块形成,稳定斑块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IL-6,IL-10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作者:陈亚丽;苏瑞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浓度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伴或不伴心力衰竭[1].本病病因不明,晚期患者常因心力衰竭致死,病死率较高,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血清B型利钠肽(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24],本研究拟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BNP浓度进行检测,探讨其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以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政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心理干预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慢性器质性疾病,并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COPD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甚至放弃治疗等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早期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对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76例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治疗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金兰;张文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人住前无下呼吸道感染的12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其寻找出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鲍海咏;牛毅;严海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研究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CA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7%~78%,治疗困难,且预后不良.DM伴有自主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者5年病死率高达50%,其中心性猝死占28%[1].迄今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与CAN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这些相关危险因素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作者:何红梅;刘凯;刘静芹;尹贺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头颈鳞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的表达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明确STAT3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STAT3表达水平对头颈鳞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肿瘤原代细胞胶原凝胶体包埋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collagen gel droplet embedded culture-drug sensitivity test,CD-DST)技术检测28例头颈鳞癌对顺铂的敏感性,免疫化学染色检测STAT3在头颈鳞癌、正常鳞状上皮和舌鳞癌细胞株Tb 3.1中的表达.Tb 3.1细胞分别经α氰基-(3,4羟基)N-苄苯乙烯胺(AG490)、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后,CD-DST检测AG490处理组与DMSO处理组的顺铂敏感性,结果 STAT3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鳞状上皮组织(X2=13.137,P<0.005);头颈鳞癌顺铂耐药组STAT3表达水平高于顺铂敏感组(X2=9.616,P=0.008);AG490处理组和DMSO处理组的顺铂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1.5)%vs(21.3±2.5)%(P=0.000).结论 头颈鳞癌STAT3的表达水平与顺铂敏感性呈负相关;利用AG490阻断舌鳞癌细胞株Tb 3.1中STAT3信号通路可提高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赵景会;张仑;谷峰;马勇杰;付丽;郝希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应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FRNK诱导HS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以FN刺激HSC增殖,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应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及RT-PCR方法检测FRNK、FAK、p-FAK(Tyr397)、MT1-MMP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 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与空质粒组比较,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 48小时后,HSC凋亡率由(9.28±1.05)%增加至(25.37±1.92)0A(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后在翻译和转录水平上调MT1-MMP表达,2.26±0.14 vs 1.09±0.15(P<0.01);1.58±0.18 vs1.00±0.10(P<0.01).结论 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粢FRNK表达质粒可诱导HSC发生凋亡,上调MT1-MMP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申建刚;安君艳;桑荣霞;魏娟;霍晓霞;张晓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很早就认识到了强直性脊柱炎(AS)可导致继发性全身性骨质疏松[1],并可能增加脊柱骨折的危险性[2],但AS患者骨密度(13MD)与脊柱骨折的研究未能揭示两者的相关性[3],目前还没有通过临床、实验室或放射学结果来预测AS患者发生脊柱骨折危险性的研究.本研究试图揭示临床、实验室、放射学和BMD与AS患者脊柱骨折间的关系.

    作者:贾育松;张若鹏;徐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与心电图关系研究

    目的 观察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差异,以及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双心室收缩差异的发生率、双心室收缩差异的预测指标、双心室收缩不同步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首先进行心电图检查获得QRS间期,P-R间期.再进行平衡状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获得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及其他功能参数,在相位直方图上计算左右心室的相角程、半高宽.结果 两组间心电图参数QRS间期、P-R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64±33.16)ms vs(91.87±9.16)ms,(191.43±55.25)ms vs(161.75±22.17)ms(均P<0.05).位相分析中左右心室相角程及半高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56±21.88)°vs(223.81±101.41)°,(26.44±8.21)°vs(57.90±42.72)°(均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相角程(PS)与LVEF呈相关(r=-0.709,P<0.001);左右心室相角程(PS)与心电图QRS间期无相关性(r=0.310,P>0.05).病例组76.9%的患者存在室间不同步收缩,存在室间不同步收缩患者与无室间不同步收缩患者相比,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室间不同步收缩PS与LVEF(r=-0.55,P<0.05);而与心电图的QRS间期无明显相关关系(r=0.090,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功能参数、位相分析参数存在着明显异常;76.9%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着室间非同步收缩,这些患者具有较低的射血分数;室间非同步收缩与左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与QRS间期无明显相关关系.室间非同步收缩的形成可能是导致心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新娟;王秉臣;崔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蝇蛆病引起化脓性脑膜炎1例

    患者,女,26岁,藏族,牧民.因头痛、恶心、呕吐、发热1周于2007年11月2日人院.查体:体温38℃,呼吸20次/min,脉搏100次/min,血压125/95 mm Hg(1 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意识清楚,头颅五官查体无异常体征,颈抵抗,颏胸三横指,心肺腹查体无异常体征,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激性高血糖对血浆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入选80例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其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stress hyperglycemia,SH)38例,非SH者42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日的空腹血糖,发病72小时血浆脂联素水平;分别于发病第2周、3个月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结果 SH组较非SH组血浆脂联素浓度显著降低,(3.70±1.59)mg/L vs(5.56±1.85)mg/L(P<0.01),3个月LVEDVI和LVESVI明显增大,4.22±2.63 vs 2.49±2.70(P<0.05);1.84±1.73 vs0.32±1.83(P<0.01),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31.58%vs 19.05%.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14,P<0.001)与LVEDVI及LVESVI3个月变化值呈显著负相关(r=-0.308,-0.267,均P<0.05).结论 SH组ACS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非SH患者,且血糖水平和血浆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说明ACS患者应激状态对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有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左心室重构及预后.

    作者:宋达;李拥军;张辉;王梅;杨蓉;郭艳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对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关于他汀类药物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是否有治疗作用还知之甚少,现将我院神经内科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期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秦文卓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突眼4例

    例1,女,42岁.2006年3月5日来本院就诊.6年前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突眼,经治疗甲亢症状基本控制,突眼也有好转,但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查体:心肺正常,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眼底未见异常,两眼球轻度突出,睑裂稍大.两眼球运动不受限,双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其余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反射对称(++),病理征未见异常.

    作者:冯俊艳;王淑英;张彤;郭书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氧疗、输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感染、抗过敏等综合治疗措施,但仍不能取得理想疗效.笔者自2005年以来,以调肝平喘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格拉司琼与昂丹司琼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比较

    呃逆是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不自主、强有力的痉挛性收缩,继而出现延迟、突然的声门关闭,伴发短促而有特征性的声音.如果呃逆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则为顽固性呃逆[1].近年来,我们采用格拉司琼与昂丹司琼治疗顽固性呃逆,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凯;康国强;白秀丽;高福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多元线性回归与logistic回归分析的正确应用

    在医学研究中,一个应变量通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多变量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其中常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现简要介绍这两种分析方法的正确应用.

    作者:李涛;李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草分枝杆菌菌苗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草分枝杆菌菌苗是一种多功能免疫调节剂.我们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草分枝杆菌菌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爱蕊;杨圣俊;王俊霞;闫纪英;周晓映;李洁;李新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气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核性左主支气管狭窄15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支气管结核(endobronchiajtubercuIosis,EBTB)的开展使得既往需要手术治疗的一些气道腔内病变,可以经由纤支镜的腔内介入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选取气道内支架置入疗法治疗的15例结核性左主支气管狭窄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

    作者:王江川;朱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