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兰;张文艳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氧疗、输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感染、抗过敏等综合治疗措施,但仍不能取得理想疗效.笔者自2005年以来,以调肝平喘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输血作为现代医学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某些疾病的治疗及手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比药物治疗还要关键.输血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输血也伴随着许多不良反应.尤其是输血带来的经血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对献血者和受血者进行血液系统传染病的检测已经成为临床的常规检查内容.
作者:刘兰颖;郭欣;史菊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入选80例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其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stress hyperglycemia,SH)38例,非SH者42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日的空腹血糖,发病72小时血浆脂联素水平;分别于发病第2周、3个月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结果 SH组较非SH组血浆脂联素浓度显著降低,(3.70±1.59)mg/L vs(5.56±1.85)mg/L(P<0.01),3个月LVEDVI和LVESVI明显增大,4.22±2.63 vs 2.49±2.70(P<0.05);1.84±1.73 vs0.32±1.83(P<0.01),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31.58%vs 19.05%.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14,P<0.001)与LVEDVI及LVESVI3个月变化值呈显著负相关(r=-0.308,-0.267,均P<0.05).结论 SH组ACS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非SH患者,且血糖水平和血浆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说明ACS患者应激状态对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有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左心室重构及预后.
作者:宋达;李拥军;张辉;王梅;杨蓉;郭艳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人住前无下呼吸道感染的12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其寻找出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鲍海咏;牛毅;严海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患者,男,85岁,因呕血、黑便1天于2007年9月6日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差.重度贫血貌,左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上腹部压痛.胃镜及病理示:胃体大弯侧近胃底见一4.5 cm×5.0 cm的溃疡型腺癌.甲胎蛋白(AFP)>3 000ng/L,癌胚抗原(CEA)1.89 μg/L,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标志物均(一),肝功能正常,血常规:血红蛋白(Hb)35 g/L.
作者:张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差异,以及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双心室收缩差异的发生率、双心室收缩差异的预测指标、双心室收缩不同步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首先进行心电图检查获得QRS间期,P-R间期.再进行平衡状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获得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及其他功能参数,在相位直方图上计算左右心室的相角程、半高宽.结果 两组间心电图参数QRS间期、P-R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64±33.16)ms vs(91.87±9.16)ms,(191.43±55.25)ms vs(161.75±22.17)ms(均P<0.05).位相分析中左右心室相角程及半高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56±21.88)°vs(223.81±101.41)°,(26.44±8.21)°vs(57.90±42.72)°(均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相角程(PS)与LVEF呈相关(r=-0.709,P<0.001);左右心室相角程(PS)与心电图QRS间期无相关性(r=0.310,P>0.05).病例组76.9%的患者存在室间不同步收缩,存在室间不同步收缩患者与无室间不同步收缩患者相比,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室间不同步收缩PS与LVEF(r=-0.55,P<0.05);而与心电图的QRS间期无明显相关关系(r=0.090,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功能参数、位相分析参数存在着明显异常;76.9%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着室间非同步收缩,这些患者具有较低的射血分数;室间非同步收缩与左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与QRS间期无明显相关关系.室间非同步收缩的形成可能是导致心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新娟;王秉臣;崔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在医学研究中,一个应变量通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多变量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其中常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现简要介绍这两种分析方法的正确应用.
作者:李涛;李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罗格列酮钠(太罗)属于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TZD)口服降糖药物,临床上主要是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控制血糖治疗.二甲双胍作为双胍类降糖药物的代表,在临床已应用多年.是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的一线用药,也具有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我们选择上述两种药物分别联合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旨在观察罗格列酮钠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除降血糖以外是否具有其他优势.
作者:李红兵;杨金奎;冯建萍;谢荣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和感染参与了A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白细胞介素6(IL-6)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调节作用,是炎症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个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抑制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下调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和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抑制粥样斑块形成,稳定斑块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IL-6,IL-10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作者:陈亚丽;苏瑞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近年来,随着细胞受体和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开始了针对细胞受体、关键基因和调控分子为靶点的靶向治疗[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l3tor,EGFR)是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基因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短臂(7p11-13)上,包含26个外显子,长约110 kb,所编码的蛋白为Ⅰ型跨膜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kinase,TPK).
作者:田晓刚;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随着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显著提高,其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重要的疾病之一,但由于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和体征均不明显,使用影像学、病理、生化及免疫等方法难以发现,而传统的肿瘤标志物检查方法缺乏特异性,诊断效果不理想,即使用上述方法能够确诊时,恶性肿瘤往往已进入晚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
作者:徐铮;何明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近年来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743例老年CHD患者,探讨甘油三酯(TG)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的影响.
作者:刘健;丛洪良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作者:彭仙珍;徐标;肖政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作为一种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糖尿病近年的研究表明,多种炎症因子参与了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及胰岛素抵抗这两个目前公认的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节.因此,糖尿病的炎症学说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1].本研究测定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的炎症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其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探讨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预测作用,旨在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静霞;任巧华;王欣;雷琳;吴韬;闫淑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本质上是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与非糖尿病个体相比糖尿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2~4倍.在糖尿病诊断之前机体就已经可能出现了多种的病理异常,而这些异常本身与血管病变有关,所以在糖尿病前期就已存在大血管疾患的危险性,因此早期干预心血管疾患的各种危险因素对延长患者寿命和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该成为对糖尿病个体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
作者:李慧;郭立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文献中有多种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的级的方法,但目前应用为广泛者仍为1973年英国King's College的外科医生Pugh等改良的Child分级方案,简称Child-Pugh分级[1].
作者:崔荣辉;平东兰;薛志勤;祁文涛;黄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CA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7%~78%,治疗困难,且预后不良.DM伴有自主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者5年病死率高达50%,其中心性猝死占28%[1].迄今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与CAN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这些相关危险因素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作者:何红梅;刘凯;刘静芹;尹贺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回盲部溃疡性病变在内镜下检出纺呈增高趋势,此处难鉴别的疾病是肠结核和克罗恩病.
作者:王鼎鑫;张月寒;樊建平;张建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应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腹胀缓解、意识、血压变化及腹腔感染情况,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K+、Na+离子浓度及腹水蛋白的变化.结果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腹胀.治疗后无病例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不稳定、腹腔感染;对血K+、Na+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腹水蛋白在连续3次治疗中为升高,之后1周为降低.CCr>50 ml/min的患者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CCr≤50 ml/min的患者反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少,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摸索.
作者:王旭展;曹武奎;李谦;唐克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例1,女,52岁.主因间断咳嗽1年于2008年11月28日住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泡沫痰,未重视,偶间断口服多种止咳、化痰药物(具体不详)症状可缓解,入院前半年周身出现红色结节(黄豆至黑豆大小),时多时少,无皮肤瘙痒.病程中食欲下降,体质量减轻5kg,无视物模糊,无咯血,无发热,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泻.
作者:尚晓霞;鹿翠香;孙平军;唐颖;刘金丽;李佳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