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与ChiId-Pugh分级相关性分析

崔荣辉;平东兰;薛志勤;祁文涛;黄艳

关键词:肝硬化, 交叉感染, Child-Pugh分级
摘要:文献中有多种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的级的方法,但目前应用为广泛者仍为1973年英国King's College的外科医生Pugh等改良的Child分级方案,简称Child-Pugh分级[1].
临床荟萃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石骨症伴反复肱骨骨折1例治疗体会

    石骨症是一种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少见.作者收治了1例石骨症伴反复肱骨骨折的患儿,现对诊治经验加以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玲;赵敏;张世强;张亚雯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内镜下活组织结核杆菌检测对回盲部良性溃疡的诊断价值

    回盲部溃疡性病变在内镜下检出纺呈增高趋势,此处难鉴别的疾病是肠结核和克罗恩病.

    作者:王鼎鑫;张月寒;樊建平;张建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在顽固性腹水治疗的应用

    目的 探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顽固性腹水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基础治疗前提下应用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腹胀缓解、意识、血压变化及腹腔感染情况,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K+、Na+离子浓度及腹水蛋白的变化.结果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腹胀.治疗后无病例出现意识障碍、血压不稳定、腹腔感染;对血K+、Na+离子浓度无明显影响;腹水蛋白在连续3次治疗中为升高,之后1周为降低.CCr>50 ml/min的患者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CCr≤50 ml/min的患者反而降低肾小球滤过率.结论 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操作简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少,值得临床推广并进一步摸索.

    作者:王旭展;曹武奎;李谦;唐克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尿量及电解质影响比较

    目的 比较托拉塞米与呋塞米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尿量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将14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4组:托拉塞米组(n=32),呋塞米组(n=41),托拉塞米+螺内酯组(n=30),呋塞米+螺内酯组(n=46),用药24小时,统计出入量,测定用药前后血钾和血钠浓度,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尿量及血钠和血钾变化.结果 ①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24小时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591.34±835.15)ml vs(3 525.22±842.51)ml(P>0.05);②托拉塞米组与呋塞米组对血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0.97)mmol/L vs(2.29±1.05)mmol/L(P>0.05),托拉塞米+螺内酯组利钠作用强(3.11±1.72)mmol/L,与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在排钾作用方面,托拉塞米+螺内酯组小(0.09±0.05)mmol/L,而呋塞米组大(0.25±0.32)mmol/L(P<0.01),托拉塞米组排钾小于呋塞米组(0.12±0.06)mmol/L(P<0.01).结论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利尿、排钠作用相近,而托拉塞米排钾作用明显弱于呋塞米,两者交替使用,有助于增加疗效,减少利尿剂抵抗的发生.

    作者:胡越成;张晓晓;万征;孙跃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甘油三酯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关系的研究

    近年来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743例老年CHD患者,探讨甘油三酯(TG)对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及病变范围的影响.

    作者:刘健;丛洪良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与ChiId-Pugh分级相关性分析

    文献中有多种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的级的方法,但目前应用为广泛者仍为1973年英国King's College的外科医生Pugh等改良的Child分级方案,简称Child-Pugh分级[1].

    作者:崔荣辉;平东兰;薛志勤;祁文涛;黄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研究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neuropathy,CA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7%~78%,治疗困难,且预后不良.DM伴有自主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者5年病死率高达50%,其中心性猝死占28%[1].迄今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与CAN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控制这些相关危险因素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

    作者:何红梅;刘凯;刘静芹;尹贺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性心脑血管意外患者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研究

    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已有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期血CRP水平明显升高,针对UA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开展.亦有文献证实UA水平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本研究对此作一探讨.

    作者:王宇;冯世兵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病理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少见的肿瘤,仅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1%~3%.随着病理学特别是免疫组化和电镜对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此类肿瘤的发现日益增多,但影像学检查误诊率仍较高.本研究对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进行分析,意在提高GIST的CT诊断水平.

    作者:周懂晶;刁换胜;曾秋华;凌毅泰;胡亚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10月应用机械通气治疗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26例,观察治疗前后所有患者呼吸、心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02)、氧合指数(PaO2/FiO2)、心功能分级变化及有效率;根据开始使用机械通气时间.分为早期应用组(A组,n=14例)及非早期应用组(B组,n=12),比较两组病情好转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有效率和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24例存活者的心功能均有改善,由原来的心功能Ⅳ级改善至心功能Ⅰ~Ⅱ级,呼吸、心率显著减慢,pH值、PaO2、PaCO2,PaO2/FiO2均明显改善.A组治疗后2、24小时呼吸、PaP2、PaCO2、PaO2/FiO2分别为(26.7±5.9)次/min、(16.2±3.0)次/min,(85±6)mm Hg(1 mm Hg=0.133 kPa)、(96±6)mm Hg,(42.8±6.1)mm Hg、(38.0±2.8)mm Hg,(252±24)mm Hg、(302±22)mm Hg;病情好转时间、通气时间分别为(16±5)小时,(26±7)小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对改善AMI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邓春;林晓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

    很早就认识到了强直性脊柱炎(AS)可导致继发性全身性骨质疏松[1],并可能增加脊柱骨折的危险性[2],但AS患者骨密度(13MD)与脊柱骨折的研究未能揭示两者的相关性[3],目前还没有通过临床、实验室或放射学结果来预测AS患者发生脊柱骨折危险性的研究.本研究试图揭示临床、实验室、放射学和BMD与AS患者脊柱骨折间的关系.

    作者:贾育松;张若鹏;徐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头颈鳞癌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因子3的表达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 明确STAT3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STAT3表达水平对头颈鳞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肿瘤原代细胞胶原凝胶体包埋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collagen gel droplet embedded culture-drug sensitivity test,CD-DST)技术检测28例头颈鳞癌对顺铂的敏感性,免疫化学染色检测STAT3在头颈鳞癌、正常鳞状上皮和舌鳞癌细胞株Tb 3.1中的表达.Tb 3.1细胞分别经α氰基-(3,4羟基)N-苄苯乙烯胺(AG490)、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后,CD-DST检测AG490处理组与DMSO处理组的顺铂敏感性,结果 STAT3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鳞状上皮组织(X2=13.137,P<0.005);头颈鳞癌顺铂耐药组STAT3表达水平高于顺铂敏感组(X2=9.616,P=0.008);AG490处理组和DMSO处理组的顺铂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1.5)%vs(21.3±2.5)%(P=0.000).结论 头颈鳞癌STAT3的表达水平与顺铂敏感性呈负相关;利用AG490阻断舌鳞癌细胞株Tb 3.1中STAT3信号通路可提高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赵景会;张仑;谷峰;马勇杰;付丽;郝希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激性高血糖对血浆脂联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对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入选80例无糖尿病史的ACS患者.其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stress hyperglycemia,SH)38例,非SH者42例.检测患者入院第2日的空腹血糖,发病72小时血浆脂联素水平;分别于发病第2周、3个月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量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LVESV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3个月.结果 SH组较非SH组血浆脂联素浓度显著降低,(3.70±1.59)mg/L vs(5.56±1.85)mg/L(P<0.01),3个月LVEDVI和LVESVI明显增大,4.22±2.63 vs 2.49±2.70(P<0.05);1.84±1.73 vs0.32±1.83(P<0.01),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增高:(31.58%vs 19.05%.P<0.05)血浆脂联素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14,P<0.001)与LVEDVI及LVESVI3个月变化值呈显著负相关(r=-0.308,-0.267,均P<0.05).结论 SH组ACS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非SH患者,且血糖水平和血浆脂联素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说明ACS患者应激状态对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有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左心室重构及预后.

    作者:宋达;李拥军;张辉;王梅;杨蓉;郭艳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蝇蛆病引起化脓性脑膜炎1例

    患者,女,26岁,藏族,牧民.因头痛、恶心、呕吐、发热1周于2007年11月2日人院.查体:体温38℃,呼吸20次/min,脉搏100次/min,血压125/95 mm Hg(1 mm Hg=0.133 kPa),发育正常,意识清楚,头颅五官查体无异常体征,颈抵抗,颏胸三横指,心肺腹查体无异常体征,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

    作者:王玉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0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相关性的研究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和感染参与了A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白细胞介素6(IL-6)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调节作用,是炎症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个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抑制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下调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和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抑制粥样斑块形成,稳定斑块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IL-6,IL-10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作者:陈亚丽;苏瑞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应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FRNK诱导HS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以FN刺激HSC增殖,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应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及RT-PCR方法检测FRNK、FAK、p-FAK(Tyr397)、MT1-MMP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 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与空质粒组比较,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 48小时后,HSC凋亡率由(9.28±1.05)%增加至(25.37±1.92)0A(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后在翻译和转录水平上调MT1-MMP表达,2.26±0.14 vs 1.09±0.15(P<0.01);1.58±0.18 vs1.00±0.10(P<0.01).结论 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粢FRNK表达质粒可诱导HSC发生凋亡,上调MT1-MMP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申建刚;安君艳;桑荣霞;魏娟;霍晓霞;张晓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先天性肝纤维化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女,15岁,学生.主因呕血、黑便1周于2008年8月5日入院.1周前进冷食后出现反酸、恶心、呕血3次,量约500 ml,为暗红色,混有凝血块,并有黑色软便3天,每日1~2次,每次约100 g.既往2年来间断出现腹部隐痛、腹泻,每日1~3次,为黄色水样便.伴轻度乏力,可自行缓解.否认有与牛羊接触史、传染病史及手术史.父母为近亲结婚.

    作者:南月敏;苏相;付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氧疗、输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控制感染、抗过敏等综合治疗措施,但仍不能取得理想疗效.笔者自2005年以来,以调肝平喘方配合常规西药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对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关于他汀类药物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是否有治疗作用还知之甚少,现将我院神经内科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期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秦文卓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格拉司琼与昂丹司琼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比较

    呃逆是膈肌和其他呼吸肌突发不自主、强有力的痉挛性收缩,继而出现延迟、突然的声门关闭,伴发短促而有特征性的声音.如果呃逆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则为顽固性呃逆[1].近年来,我们采用格拉司琼与昂丹司琼治疗顽固性呃逆,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凯;康国强;白秀丽;高福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