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赵敏;张世强;张亚雯
关于他汀类药物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尤其是进展型脑梗死患者是否有治疗作用还知之甚少,现将我院神经内科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期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秦文卓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差异,以及窦性心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双心室收缩差异的发生率、双心室收缩差异的预测指标、双心室收缩不同步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者.首先进行心电图检查获得QRS间期,P-R间期.再进行平衡状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获得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及其他功能参数,在相位直方图上计算左右心室的相角程、半高宽.结果 两组间心电图参数QRS间期、P-R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64±33.16)ms vs(91.87±9.16)ms,(191.43±55.25)ms vs(161.75±22.17)ms(均P<0.05).位相分析中左右心室相角程及半高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56±21.88)°vs(223.81±101.41)°,(26.44±8.21)°vs(57.90±42.72)°(均P<0.0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右心室相角程(PS)与LVEF呈相关(r=-0.709,P<0.001);左右心室相角程(PS)与心电图QRS间期无相关性(r=0.310,P>0.05).病例组76.9%的患者存在室间不同步收缩,存在室间不同步收缩患者与无室间不同步收缩患者相比,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患者室间不同步收缩PS与LVEF(r=-0.55,P<0.05);而与心电图的QRS间期无明显相关关系(r=0.090,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功能参数、位相分析参数存在着明显异常;76.9%心力衰竭患者存在着室间非同步收缩,这些患者具有较低的射血分数;室间非同步收缩与左心功能呈明显负相关,与QRS间期无明显相关关系.室间非同步收缩的形成可能是导致心功能下降的原因之一.
作者:杨新娟;王秉臣;崔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尿酸(UA)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有密切关系,已有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性期血CRP水平明显升高,针对UA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得到了广泛开展.亦有文献证实UA水平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相关,本研究对此作一探讨.
作者:王宇;冯世兵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例1,女,52岁.主因间断咳嗽1年于2008年11月28日住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少量白泡沫痰,未重视,偶间断口服多种止咳、化痰药物(具体不详)症状可缓解,入院前半年周身出现红色结节(黄豆至黑豆大小),时多时少,无皮肤瘙痒.病程中食欲下降,体质量减轻5kg,无视物模糊,无咯血,无发热,无头痛、头晕,无腹痛、腹泻.
作者:尚晓霞;鹿翠香;孙平军;唐颖;刘金丽;李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扩张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心肌收缩功能障碍,伴或不伴心力衰竭[1].本病病因不明,晚期患者常因心力衰竭致死,病死率较高,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血清B型利钠肽(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24],本研究拟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BNP浓度进行检测,探讨其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以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政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回盲部溃疡性病变在内镜下检出纺呈增高趋势,此处难鉴别的疾病是肠结核和克罗恩病.
作者:王鼎鑫;张月寒;樊建平;张建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记忆功能改善的有效性.方法 脑梗死患者120例,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前后均采用临床记忆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检测.结果 经1个月治疗后,研究组指向记忆、图形再认、人像回忆、MQ数字广度(顺背)、数字广度(倒背)均比治疗前升高(17.88±4.24)分vs(20.91±6.07)分、(14.87±6.22)分vs(17.16±4.24)分、(19.16±5.32)分vs(23.98±5.26)分、(89.68±13.43)分vs(101.48±11.22)分、(4.95±1.95)分vs(6.80±1.52)分、(3.20±1.95)分vs(4.85±1.28)分(均P<0.05),视觉快反应时间、视觉慢反应时间、听觉慢反应时间、缺失记忆均比治疗前减少(359±65)ms vs(248±45)ms、(2 190±228)ms vs(1 040±227)ms、(3 152±698)ms vs(2 515±449)ms、(5.27±2.12)个vs(4.30±1.86)个(均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指向记忆、图形再认、人像回忆、MQ值、数字广度值均比对照组升高(均P<0.05),视觉快反应时间、视觉慢反应时间、听觉慢反应时间、缺失记忆均比对照组减少(均P<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常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记忆功能.
作者:曾艳芳;姜莉;周健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文献中有多种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的级的方法,但目前应用为广泛者仍为1973年英国King's College的外科医生Pugh等改良的Child分级方案,简称Child-Pugh分级[1].
作者:崔荣辉;平东兰;薛志勤;祁文涛;黄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托拉塞米与呋塞米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尿量及电解质的影响.方法 将149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4组:托拉塞米组(n=32),呋塞米组(n=41),托拉塞米+螺内酯组(n=30),呋塞米+螺内酯组(n=46),用药24小时,统计出入量,测定用药前后血钾和血钠浓度,对比分析各组患者尿量及血钠和血钾变化.结果 ①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24小时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591.34±835.15)ml vs(3 525.22±842.51)ml(P>0.05);②托拉塞米组与呋塞米组对血钠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0.97)mmol/L vs(2.29±1.05)mmol/L(P>0.05),托拉塞米+螺内酯组利钠作用强(3.11±1.72)mmol/L,与托拉塞米组和呋塞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在排钾作用方面,托拉塞米+螺内酯组小(0.09±0.05)mmol/L,而呋塞米组大(0.25±0.32)mmol/L(P<0.01),托拉塞米组排钾小于呋塞米组(0.12±0.06)mmol/L(P<0.01).结论 托拉塞米与呋塞米利尿、排钠作用相近,而托拉塞米排钾作用明显弱于呋塞米,两者交替使用,有助于增加疗效,减少利尿剂抵抗的发生.
作者:胡越成;张晓晓;万征;孙跃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很早就认识到了强直性脊柱炎(AS)可导致继发性全身性骨质疏松[1],并可能增加脊柱骨折的危险性[2],但AS患者骨密度(13MD)与脊柱骨折的研究未能揭示两者的相关性[3],目前还没有通过临床、实验室或放射学结果来预测AS患者发生脊柱骨折危险性的研究.本研究试图揭示临床、实验室、放射学和BMD与AS患者脊柱骨折间的关系.
作者:贾育松;张若鹏;徐林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明确STAT3在头颈鳞癌中的表达,探讨STAT3表达水平对头颈鳞癌顺铂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用肿瘤原代细胞胶原凝胶体包埋化疗药物敏感性检测(collagen gel droplet embedded culture-drug sensitivity test,CD-DST)技术检测28例头颈鳞癌对顺铂的敏感性,免疫化学染色检测STAT3在头颈鳞癌、正常鳞状上皮和舌鳞癌细胞株Tb 3.1中的表达.Tb 3.1细胞分别经α氰基-(3,4羟基)N-苄苯乙烯胺(AG490)、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后,CD-DST检测AG490处理组与DMSO处理组的顺铂敏感性,结果 STAT3在头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鳞状上皮组织(X2=13.137,P<0.005);头颈鳞癌顺铂耐药组STAT3表达水平高于顺铂敏感组(X2=9.616,P=0.008);AG490处理组和DMSO处理组的顺铂敏感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9±1.5)%vs(21.3±2.5)%(P=0.000).结论 头颈鳞癌STAT3的表达水平与顺铂敏感性呈负相关;利用AG490阻断舌鳞癌细胞株Tb 3.1中STAT3信号通路可提高其对顺铂的敏感性.
作者:赵景会;张仑;谷峰;马勇杰;付丽;郝希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多脏器功能损害的慢性器质性疾病,并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是抢救COPD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但同时也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甚至放弃治疗等心理障碍,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早期有效的心理干预治疗对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对76例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治疗的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金兰;张文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和感染参与了AS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白细胞介素6(IL-6)在炎症反应中起核心调节作用,是炎症免疫反应的重要介质,其与疾病的活动性相关,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是一个重要的抗炎细胞因子,具有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抑制多种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下调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和抑制免疫反应,从而发挥抑制粥样斑块形成,稳定斑块的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IL-6,IL-10与冠状动脉疾病进展的相关性.
作者:陈亚丽;苏瑞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在医学研究中,一个应变量通常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多变量回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变量间的数量依存关系,其中常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与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现简要介绍这两种分析方法的正确应用.
作者:李涛;李曼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作为一种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糖尿病近年的研究表明,多种炎症因子参与了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及胰岛素抵抗这两个目前公认的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节.因此,糖尿病的炎症学说认为糖尿病是一种自然免疫和低度炎症性疾病[1].本研究测定糖尿病前期人群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的炎症因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析其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探讨炎症因子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预测作用,旨在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静霞;任巧华;王欣;雷琳;吴韬;闫淑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草分枝杆菌菌苗是一种多功能免疫调节剂.我们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草分枝杆菌菌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爱蕊;杨圣俊;王俊霞;闫纪英;周晓映;李洁;李新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可在感染细胞内复制,并将其遗传物质整合于寄生细胞内,造成CD4+T淋巴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继而损害细胞免疫功能,终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1].为了解河北省H1V感染者的CD4+/CD8+水平及相关情况,为早期对艾滋病(AIDS)患者开展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将2008年1~12月期间新发现的部分感染者进行了CD4+/CD8+水平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巧敏;陈志强;李保军;路新利;苗香芬;赵宏儒;赵翠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黏着斑激酶相关非激酶(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纤维连接蛋白(FN)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探讨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FRNK诱导HSC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在体外,以FN刺激HSC增殖,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用FRNK表达质粒瞬时转染HSC,应用膜联蛋白/碘化丙啶双标记流式细胞术和透射电镜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及RT-PCR方法检测FRNK、FAK、p-FAK(Tyr397)、MT1-MMP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 FRNK表达质粒成功转染HSC,在翻译后水平抑制FAK磷酸化.与空质粒组比较,FRNK表达质粒转染HSC 48小时后,HSC凋亡率由(9.28±1.05)%增加至(25.37±1.92)0A(P<0.01).FRNK抑制FAK磷酸化后在翻译和转录水平上调MT1-MMP表达,2.26±0.14 vs 1.09±0.15(P<0.01);1.58±0.18 vs1.00±0.10(P<0.01).结论 在脂质体介导下瞬时转粢FRNK表达质粒可诱导HSC发生凋亡,上调MT1-MMP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作者:申建刚;安君艳;桑荣霞;魏娟;霍晓霞;张晓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例1,女,42岁.2006年3月5日来本院就诊.6年前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并发突眼,经治疗甲亢症状基本控制,突眼也有好转,但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查体:心肺正常,甲状腺不大,未闻及血管杂音.眼底未见异常,两眼球轻度突出,睑裂稍大.两眼球运动不受限,双瞳孔正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其余颅神经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反射对称(++),病理征未见异常.
作者:冯俊艳;王淑英;张彤;郭书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葡萄球菌已是引起医院内和社区化脓性感染甚至全身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近年来,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红霉素(属大环内酯类)具有诱导克林霉素耐药的作用.临床上常有体外克林霉素敏感而治疗失败的病例发生.为此,我们对临床分离的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株进行D-试验检测,以了解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在我院的发生情况.
作者:刘东梅;吴亚;许萌 刊期: 2009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