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拥军;郭静霞;侯云生;刘冬云;李留;李彪
在心肺复苏术中,速度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心跳呼吸骤停是急诊科遇到的一种极为紧急的危重症,一般认为脑组织缺血、缺氧4~5分钟后,大脑损害即不可逆[1].
作者:孙定卫;蔡少青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是第一个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分子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相比,吉非替尼口服的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以及肝功能异常,很少需要停药.现就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作者:李岚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百草枯又名克芜踪、对草快,化学名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有机杂环类接触性脱叶剂及除草剂,急性中毒病死率极高.迄今百草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
作者:张拥军;郭静霞;侯云生;刘冬云;李留;李彪 刊期: 2009年第22期
Ménétrier病(Ménétrier disease,MD)由法国病理学家Ménétrier在1888年首先报道,以胃黏膜皱襞粗大肥厚为突出特点,伴有低蛋白血症和胃酸减少,有时也被称为胃黏膜巨大肥厚症、肥厚性增生性胃炎等.该病罕见,我们检索了我国1993~2008年间文献,经病理诊断的MD病例报告共90余例.
作者:刘烨;夏志伟;宋志强;丁士刚;周丽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5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阿托伐他汀组(AL组,27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分别观察阿托伐他汀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浆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超声心动图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ET-1、BNP、Tei指数、肺动脉压较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明显下降(P<0.05)、NO水平明显升高(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调节NO、BNP及ET-1的分泌,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右心室功能.
作者:张郁青;张秀伟;朱颖;杨健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男,89岁,以突发失语、意识不清、右肢体活动障碍2小时,于2008年12月7日入院.既往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史30年,高血压病史3年未正规用药,2年前有心肌梗死病史,无糖尿病病史,吸烟60余年,饮酒少量.
作者:宋艳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特异性标志物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Foxp3蛋白在活检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炎症活动度的相关性,以探讨Tregs在CHB发病中的特性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进行肝组织活检的CHB组103例,并设时照组(G0)16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水平,并对肝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炎症活动度分级(G0~G4).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Foxp3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CHB组(G1~G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 mRNA均高于对照组(G0),3.57±0.59、3±71±0.32,3.7±0.77、4.45±0.39 vs 3.32±0.87(P<0.05),且G4组Foxp3mRN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肝组织汇管区及小叶内Foxp3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且随着炎症活动度的逐渐增加,各组汇管区阳性表达量逐渐增强,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rs=0.996,P<0.05),但小叶内的阳性表达并无明显增强(r3=0.316,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肝组织中FoxP3的表达水平与病理炎症活动度具有显著相关性.Tregs具有主动调节抑制作用,迁延不愈的免疫损伤可能与机体缺少足够的Tregs抑制有关.
作者:叶立红;王种奎;刘莲;康海燕;刘淑霞;梅志勤;戴二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随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在我国已深入开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保障.随着新药的不断上市及临床用药品种的增加,ADR的发生越来越多,严重的ADR尤其值得密切关注.
作者:吴敏;梁陈方;梁宇红 刊期: 2009年第22期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约占婴幼儿肠道感染病因的50%以上[1].近年来发现,人轮状病毒还能引起肠道外感染,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感染等.现就对我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荣;张晓云;刘秀云;王映峰;孙淑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男,44岁.因皮疹3个月、左臀部肿痛2个月、全身肌肉疼痛伴发热10余天,于2008年11月28日人院.患者于2008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皮疹,以头面部为主,轻度瘙痒,口服西替利嗪、酮替芬及氟米松软膏外用等无显效.
作者:尹晓林;李杰平;孔佩艳;陈幸华;王庆余;曾东风;向茜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导致肝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HBV感染后肝组织发生炎症及纤维化,其机制尚不明确,与病毒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与HBV DNA及肝组织病理程度的关系,观察细胞免疫功能对HBV DNA及对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影响.
作者:任桂芳;李兵顺;王慰;叶立红;袁会平;何朝霞;郄兰霞;吴惠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男,38岁,主因间断胸骨后闷痛2年,腹胀、腹痛4天,于2008年9月24日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活动后胸骨后闷痛,不伴有恶心、呕吐、放射痛、黑朦及晕厥,经休息约6分钟后症状缓解,未给予特殊处理.之后,上述症状时有出现,多出现于活动后,每次持续6分钟左右.
作者:王艳;崔炜;杨晓红;谷国强;张光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本院于2005年1月至2009年4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心脏损害获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蔡茂生 刊期: 2009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瘦素、脂联素在肝源性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25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23例肝硬化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瘦素(LPT)、脂联素(ADPN),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分析LPT、ADPN与其他影响糖代谢紊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肝源性糖尿病组的LPT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和健康体检组,(2.77±0.11)μg/L,(2.69±0.11)μg/L vs(2.91±0.15)μg/L(P<0.05),肝源性糖尿病组的ADPN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和健康体检组,(5.03±1.63)mg/L,(11.94±2.55)mg/L vs(16.79±3.36)mg/L(P<0.05).相关分析显示,LPT与HOMA-IR呈正相关(r=0.613,P=0.000),与ISI呈负相关(r=0.613,P=0.000),ADPN与各指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组与肝硬化组均存在胰岛素抵抗,LPT、ADPN参与了肝病患者的糖代谢紊乱,LPT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诱发或加重肝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ADPN水平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患者.
作者:苏少慧;郝蔚;杨晶;吕晓萍;甄承恩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是肝病高发区,慢性肝病发病率高.终末期肝病并发症多,预后差,因此对终末期肝病患者预后作出准确判断显得非常重要.Child-Turcotte-Pugh分级(Child-Turcotte-Pugh,CTP)是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肝功能分级方法,但因其本身的一些不足,尚不能满足准确反映肝病严重程度的要求.
作者:王剑;朱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年龄逐渐年轻化,如何评估CHD的危险因素,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价值.除了传统危险因素外,研究发现血清低胆红素(bilirubin,BIL)、高尿酸(uric acid,UA)及血浆高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lB)与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4].
作者:王丽蕊;李凌;赵晓燕;陈雅丽;董文杰;李国栋 刊期: 2009年第22期
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受体包括αβ和γδ两组,共涉及到相应的4条基因重排并编码合成.检测淋巴组织中这4处基因重排为克隆性还是非克隆性,可以鉴别组织中淋巴细胞是克隆性增生的瘤细胞还是非克隆性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组织,对淋巴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1-2].
作者:韩西群;齐宗利;赵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女,21岁,2008年5月20日因头晕、乏力,尿色黄半月,加重1周入我科,经全面检查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醋酸泼尼松50 mg,每日1次,来氟米特30 mg,每日1次口服,服用2个月后尿蛋白转阴出院.
作者:孙颖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患者,男,40岁,主因咳嗽、发热1周伴精神错乱、黄疸半天而于2008年12月10日21:00收入我科.患者于入院前1周出现咳嗽、发热等感冒症状,院外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祥),效果不佳,半天前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精神错乱、烦躁、言语不清、答非所问.
作者:唐淑俊;刘青蕊 刊期: 2009年第22期